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华瓷纹饰—— 罗汉图
2017-05-26 | 阅:  转:  |  分享 
  
PAGE

PAGE12

中华瓷纹饰——罗汉图


民国·墨彩矾红描金罗汉图铺首尊
罗汉图简介:
罗汉,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青花罗汉图钟

青花罗汉图钟顶部双头龙纽
青花罗汉图钟,高19.6cm,足径14.5cm。
钟为铜钟式,顶置双头龙纽。器里白釉无纹饰,器外通体以青花为饰,钟顶舞部与边部绘缠枝花卉,腹部绘十八罗汉图,肩部环刻阴文“大明天启元年孟夏月造”铭。
明天启朝历时仅7年,传世品数量极少,此件带有明确纪年款的青花钟实属罕见珍品。此钟形制系模仿周代青铜打击乐器中的青铜钟。其造型秀丽,线条圆滑流畅,龙头钮设计巧妙,使精巧的瓷钟平添几分庄重气派。钟体洁白莹润的釉面上,以工整细腻的淡描青花描绘十八罗汉图,画中人物或卧或立,各持法器,各显神通,形象鲜明生动。此钟在天启青花大多画意粗率的器物中堪称精美之作。

青花罗汉图炉
青花罗汉图炉,明天启,高17.5cm,口径28.5cm,足径18cm。
炉口微侈,束颈,鼓腹下敛,高圈足。底心处有一圆孔。胎体厚重。器里光素无纹,白釉闪青。外壁通体青花绘32个罗汉,三五成群笑谈于山水之间,周围衬以卷云、松柏、溪水、花草。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
此器造型古朴,人物姿态生动自然,远山近水层次分明,山水交融,云雾缭绕,景致幽雅,意境深远。绘画线条清晰流畅,青花一改单线平涂的技法,并有色阶变化。
香炉在明末清初时颇为流行,明末时香炉造型较清初香炉略高,更显古朴庄重。

青花罗汉图炉明天启
单线平涂青花罗汉炉陶瓷瓷器文物古董故宫收藏国宝陶瓷器传统文化文化艺术摄影240DPIJPG高17.5cm,口径28.5cm,足径18cm。炉口微侈,束颈,鼓腹下敛,高圈足。底心处有一圆孔。胎体厚重。器里光素无纹,白釉闪青。外壁通体青花绘32个罗汉,三五成群笑谈于山水之间,周围衬以卷云、松柏、溪水、花草。圈足内施白釉。无款识。此器造型古朴,人物姿态生动自然,远山近水层次分明,山水交融,云雾缭绕,景致幽雅,意境深远。绘画线条清晰流畅,青花一改单线平涂的技法,并有色阶变化。香炉在明末清初时颇为流行,明末时香炉造型较清初香炉略高,更显古朴庄重。

清康熙·青花罗汉图笔筒
口径17厘米高16.8厘米底径15.5厘米
器呈直筒式,口略大于底,玉璧底中心凹脐,胎体坚致,通体白釉泛青,口沿加施粉白釉,外壁绘有青花通景十八罗汉图,上下辅以折带锦纹边饰。


天蓝釉罗汉图筆筒
藏品尺寸/规格:13x13



五彩罗汉图大花觚




五彩罗汉图大花觚



五彩罗汉图大花觚



五彩罗汉图大花觚
藏品尺寸/规格:高:42.5厘米口径:22.3厘米


民国·墨彩矾红描金罗汉图铺首尊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