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华瓷纹饰—— 饕餮纹
2017-05-26 | 阅:  转:  |  分享 
  
PAGE

PAGE1

中华瓷纹饰——饕餮纹


饕餮纹简介:
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纹饰,属于怪兽纹,通过把现实中的动物进行抽象、象征处理之后所得。《左传》有记曰:“贪于饮食,侵欲崇侈,……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饕餮纹最早见于良渚文化,从北宋开始,金石学家就用饕餮来命名这种最常见于三代青铜器的怪兽纹样。饕餮纹的布局一般为: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也有使用两个夔纹对称排列,组成饕餮形象的例子存在。饕餮纹出现在青铜器,尤其是鼎、簋上。“殷人重鬼”,在祭祀器上频繁出现的饕餮纹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宗教意义。

双耳壶
白陶雕刻饕餮纹双耳壶,商,高22.1cm,口径9.1cm,足径8.9cm。
器敛口,腹微鼓,圈足,口下安双耳,足上有对称双孔。器身通体刻划饕餮纹。
此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其无论造型或纹饰,均模仿当时的青铜器,是商代白陶的典型器物。

白陶刻纹豆

白陶刻纹豆底部
白陶刻纹豆,商,高12.5cm,口径22.7cm,足径15.2cm。
豆浅腹,口沿较宽。口以下渐内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体雕刻纹饰。口下雕刻凸弦纹,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高足中部雕刻钱纹,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作辅助纹饰。修坯精细,形体线条刚劲有力。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归)、盉(hé音禾)、爵为主,纹饰有人字形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钵等,其装饰除少数绳纹外,以素面磨光为多。商代后期是白陶烧制的鼎盛期,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点,器物有觯(zhì音智)、壶、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盘、簋(guǐ音轨)等食器。纹饰常见有云雷纹、漩涡纹、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蝉纹、曲折纹、夔(kuí音奎)纹等。特别是将细腻的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显示了商代后期白陶的高度发展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豆是用来盛放腌菜、肉酱等食物的器皿。在青铜器里,青铜豆还是一种礼器。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
白陶刻饕餮纹双系壶,商,高22cm,口径9.2cm,足径9.2cm。
壶口微内收,口以下渐广,下腹饱满,圈足。肩对称置圆孔系。与系对应的圈足上有两个圆孔。通体雕刻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图案清晰,雕刻技法娴熟。堪称商代晚期白陶的代表作。这件白陶壶原本破碎,现已修复。
白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出现。至商代,由于烧成温度提高,原料的淘洗亦较精细,致使白陶质地更加洁白细腻。商代早期白陶器形以鬹(guī音归)、盉(hé音禾)、爵为主,纹饰有人字形纹、拍印的绳纹和附加堆纹等。商代中期,器物增加了豆、罐、钵等,其装饰除少数绳纹外,以素面磨光为多。商代后期是白陶烧制的鼎盛期,在黄河流域的商代晚期遗址与墓葬中均发现不少白陶,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白陶最具特点,器物有觯(zhì音制)、壶、尊、卣(yǒu音有)等酒器和鼎、豆、盘、簋(guǐ音轨)等食器。纹饰常见有云雷纹、漩涡纹、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蝉纹、曲折纹、夔(kuí音奎)纹等。特别是将细腻的雕刻作为白陶的主要装饰技法,显示了商代后期白陶的高度发展水平。
饕餮(tāotiè音涛帖)是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上多用它的头部形状来作为装饰,称“饕餮纹”。用“饕餮纹”来命名青铜器上的这种图案化的兽面始于宋代的《宣和博古图》。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