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曹颂昭治疗小儿哮喘经验
2017-05-30 | 阅:  转:  |  分享 
  
062河北中医2001年4月第23卷第4期HebeiJTCM,April2001,Vol23,No.4



名老中医经验



曹颂昭治疗小儿哮喘经验



王和清(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242100)



【关键词】小儿哮喘曹颂昭经验



曹颂昭为江苏省中医院著名儿科专家,从事中仁、红花。

医儿科50余年,笔者有幸亲聆教诲,临证学习,受益李某,男,5岁。患哮疾已有3年。历年皆犯,

匪浅。现将曹老治疗小儿哮喘经验加以总结,以示发时月余方解。此次因调护不慎发病,历时1周余,

同道。经多方医治无效而求治于曹老。症见:哮吼,日夜不

1急性期宣肺降气,定喘化裁宁,动则尤甚,伴有咳嗽、痰多。查体:面红,口唇色

小儿哮喘,临证以发作时哮鸣气促,伴有咳嗽及青,舌尖黯赤,心音低钝,两肺布满哮鸣音,腹平软,

痰声为特征,曹老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寒脉滑数。药用:蜜炙麻黄5g,陈皮10g,制半夏10g,

暖不知自调,难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极易感受外白术10g,茯苓10g,天竺黄6g,桃仁10g,红花10g。

邪。又“肺居上焦,为五脏六腑之华盖,外邪侵袭,肺水煎服,日1剂。4剂喘平,7剂寐安。

首当其冲”,以致于邪郁于肺经,阻塞肺络,导致肺气3恢复期从脾从肾,养阴润肺

宣降失常,气机升降不利,出现一系列哮喘临床表曹老认为咳喘的病机主要由于伏痰内阻,肺气

现。曹老认为治疗应以宣肺降气、平喘化痰为主,常不利所致,一些患儿经治疗病情虽缓解,但此为暂时

用定喘汤为主化裁,热喘热甚时加麻杏石甘汤,寒甚之象,其伏痰未尽,痰瘀互结仍蕴伏于内。这常为复

加用小青龙汤,痰鸣声明显加射干麻黄汤。发隐患,此乃所谓“哮有夙根”之所在,一遇外因,可

杨某,女,4岁。1岁时患支气管炎继发哮喘,后复发。缓解期应培正祛邪,正气复而外邪痰浊毋能

每年气候转冷即发,发作时病情较急,常用氨茶碱、再犯,顽疴之疾可望渐愈。又“脾为生痰之源”,益气

激素方能缓解病情。此次发作经中西医治疗症状仍健脾方能杜绝生痰之根。曹老嘱患儿多服用玉屏风

未控制,特来求治于曹老。症见:张口抬肩,呼吸气散及参苓白术散,既可益气固表减少感冒,又可健脾

促,喉中痰鸣,舌质淡红,苔白,脉细数。拟以定喘汤使痰尽消。小儿阴阳稚弱,气血未充,久病常易致肾

化裁。3剂症状好转,续服5剂喘平。虚。曹老告诫扶正固元令邪不可干尤为重要。辨证

2迁延期从痰从瘀,祛痰活血属脾肾阳虚,宜服参蛤粉,肝肾阴虚服用六味地黄

曹老认为咳喘之疾病位在肺,哮鸣发作多由内丸。同时此期患儿因久病耗伤气血,损伤阴液也会

外之因变化异常导致肺气壅遏,痰浊内生。痰由津导致阴虚邪恋,治疗勿忘养阴润肺。

液所化,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若痰郁经脉,可使血行王某,女,6岁。咳喘3年,每至冬季发作数次,

凝滞,形成瘀血,反之血瘀经络,又使津液难运,聚为缠绵难愈。将近冬至,其母惟恐宿疾复发而就诊。

痰浊。临床可见口唇紫绀,舌质黯等症候。又肺主刻诊:形瘦发枯,面色神倦,眼神不灵,纳食不馨,二

一身之气,久喘必导致肺气虚弱,从而影响气血运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曹老根据脉证从脾从

行,血行不畅而壅于肺导致痰积,痰瘀之积又影响肺肾论治,佐以养阴润肺。经调治月余,冬季仅发作2

气升降,从而加重病情。曹老根据“久病生痰,气虚次,且症状均较轻。

血瘀”理论,针对迁延不愈患儿加用祛痰化瘀药,常(收稿日期:2001-01-17)

编辑董军杰

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喜用麻黄二陈汤加天竺黄、桃()



本刊E-mail:hbzhyi@163.net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