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陈连起教授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法的经验
2017-05-30 | 阅:  转:  |  分享 
  
第5卷第8期湖南中医药导报Vol.5No.8

811999年8月HunanGuidingJournalofTCMPAug.1999





陈连起教授

临床运用升阳益胃法的经验

吴齐雁1指导:陈连起2



(1.辽宁沈阳202医院,辽宁沈阳110003;2.上海长海医院)



关键词:陈连起;升阳益胃法;临床运用白术、白芍、甘草、黄芪、羌活、柴胡、陈皮、半夏、黄

李东垣的名著《脾胃论》对后世影响甚大,书中芩、黄连、干姜。本方着重于升阳,补益居于次位。

论述“脾胃与元气”、“脾胃为升降枢纽”等生理观点,方中用羌活、柴胡取升阳之用,黄连更加黄芩助升阳

提出了“火与元气誓不两立”、“升降失常”等病理概药降浊,用半夏、干姜以温胃,达辛开苦降之功效。

念,在调理脾胃方面,应遵循“补中益气”、“升清降用党参、白术、茯苓助肺气、养脾胃。气虚明显者加

浊”、“升阳益胃”等治疗原则,特别强调“升阳”的重黄芪,痞满而痛者用白芍。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痞

要性。我师陈连起教授在临床治疗杂病中,集各家满者。若有风寒袭表或脾胃虚不耐风寒者用之更

之长,灵活运用理、法、方、药,其中用“升阳益胃”法佳。我长期跟师临床学习时发现:此法及方多用于

亦收到了显著疗效。年龄较大(50岁以上)的病人,细揣其因,乃年长之

1升阳益胃治慢性胃炎人多见脾胃虚弱,升清降浊、枢纽运转之功能较差,

慢性胃炎(包括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病情且易受风寒外袭之扰,故用之得当,效果良好。而对

多反复难愈,病程较长。主要表现胃痛隐隐,按之则于年岁较轻、体质较好者,则强调一个“通”字。由于

舒,食则胀满。陈教授认为:本病多为脾胃虚弱,升病人脾胃不虚,而究其因,往往是脾胃升降不调、气

降失调。人体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脾胃,而脾胃的主滞、湿阻、食积、郁热等导致之。对此种病人不应强

要功能是升降。脾胃居于中焦,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调“补”,而应着重“通”,通者即清热、化湿、理气也。

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因而脾胃健运才此时多用辛开苦降法,方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化裁。

能维持“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例:王某,男,67岁,1997年12月22日初诊。

归六腑”的正常升降运动,脾胃气虚则升降失常。李主诉:上腹部胀痛伴嗳气1年。现病史:1年前始出

东垣重视脾胃,强调胃气升发的一面,因而在治疗上现胃脘部隐痛,胀满,嗳气则舒,喜温喜按,形体消

着重于升阳益胃药的运用,但也并不排除苦降之法,瘦,食少纳呆,时感口苦,舌淡苔白,脉沉缓。胃镜

而是适当运用之,其创升阳益胃法充分体现了这一示: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肠上皮化生。中医辨证:脾

点。分析其方组成,乃由六君子汤加黄连,妙在加入胃虚弱。治则:升阳益胃,辛开苦降。药用:党参

炒白术炒白芍柴胡枳壳羌活

防风、柴胡、羌活、独活4味风药,其意在于升阳,兼20g,15g,15g,9g,12g,

干姜黄芩陈皮半夏茯苓

有散风寒之效,本方与半夏泻心汤有异曲同工之效。3g,9g,10g,15g,12g,15g,

生甘草焦三仙各蔻仁水煎服。服剂

意在辛开苦降,升清降浊。可以认为:升阳益胃汤受3g,9g,6g,14

后胃脘疼痛明显缓解,仍感胀满不舒,纳呆,守原方

《伤寒论》启迪,源于半夏泻心汤且有发展。陈教授

出入,加玄胡12g、香附9g、乌药9g,连服3月,上症

认为,慢性胃炎病之本在于脾胃虚弱,升降失调,病基本缓解,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

之标在于湿热寒邪作祟。治病当治其本,治宜升阳2升阳益胃治慢性肠炎

益胃,升清降浊。方用升阳益胃汤化裁:党参、茯苓、慢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病,中医称之为久泻,其主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8期吴齐雁:陈连起教授临床运用升阳益胃的经验91



要表现为:肠鸣腹泻、泻后痛减、神疲乏力。陈教授认授认为:此症

为:脾气主升,升举清气为胃行其津液,胃气主降,通仍为脾阳不名医论治

降浊气,升降相因,气机才能调畅,久泻之病机主要在升所致,正如

于脾虚湿盛,升降失调,使清阳之气下陷地中,因此《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述“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浊气肢不收,时值秋燥合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苦舌

在上,则生胀”,虽然久泻病机尚有肝邪乘侮,湿热干,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嗜食,食不消,兼

交阻及肾阳不振等因素,但脾虚湿盛最为常见。东垣见肺病,淅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乃阳气

的升阳益胃之法和方,使升举阳气、降泻阴火湿浊融不深故也,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升阳益

于一方中,组方之意在于调中,清气升则元气上升,飧胃汤原为“肺之脾胃虚”而设,即脾胃虚弱之人因“土

泻得止,方中用柴胡、荆芥、防风、羌活升阳驱风、止不生金”,而致肺气虚,表不固,表受外邪后,又内陷脾

泻;黄连、黄芩助升药降浊并燥湿;党参、白术、茯苓健胃,故见发热、恶风寒,鼻塞、头晕、恶心、呕吐、腹痛、

脾化湿;半夏、干姜温胃散寒,本方标本兼顾,消补并腹泻等症。我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本病时,强调表

用,确有良效。证不重,而脾胃症状较重者最为适用。方中健脾胃,

例:姜某,女,43岁,1997年10月8日初诊,主止呕泻,清热,解表之药皆备,我们体会到,升阳益胃

诉:腹泻3年,加重半月。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因饮汤中的羌独活、防风、柴胡联合重用,每味各9g,对本

食不节而出现腹痛、腹泻,西医对症治疗后缓解。此病既有解表又有升清降浊的作用,对于其他的适应

后大便不成形,每日大便2~3次,便前腹痛,泻后痛症,因无表邪犯肺,故风药的用量一定要轻,每味都应

减,每遇进食油腻、水果或冷饮则症状加重。半月前在6g以下。

因进食水果后腹泻加重,每日3~5次,泻下完谷不化例:张某,女,57岁,1997年9月5日初诊,主诉:

及稀水,肠鸣即泻,倦怠乏力,食少纳呆,用砒哌酸等恶心、呕吐、腹泻两天,胃脘胀满,口中粘腻,咳嗽、咳

药治疗无效,查舌体胖,质淡、舌苔白,脉沉细,纤维结白色泡沫痰,胸胁满闷,关节酸痛,面色无华,畏风,舌

肠镜示:结肠弥漫性粘膜充血,水肿,诊断:慢性结肠苔白厚,脉沉缓,诊断:胃肠性感冒,中医辨证:脾肺气

炎。中医辨证:脾虚湿盛。治则:升阳益胃,健脾化虚。治则:升阳益胃,药用:黄芪30g,党参15g,炒白

湿。药用:党参15g,炒白术15g,炒白芍15g,茯苓术15g,炒白芍15g,半夏12g,防风9g,羌活9g,陈皮

15g,柴胡9g,羌活6g,防风9g,干姜9g,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柴胡9g,黄连9g,炒苡仁20g,甘草6g,

12g,黄连6g,炙草6g,水煎服,服7剂后泻止,仍感腹服3剂后,恶心呕吐止,大便正常,继续守原方4剂后

痛隐隐,食欲不振,继服原方1月余,上症消失,大便症状消失。

正常,复查结肠镜未见异常改变。以上所举病例,虽属不同疾病,但病因相同,其共

3升阳益胃治胃肠性感冒同特点是:脾胃虚弱,升清降浊功能紊乱,使用升阳益

胃肠性感冒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胃法的目的在于补脾胃,升清降浊,治病求本。学习

晕、鼻塞、发热、恶风、关节酸痛、神疲乏力等症,陈教前人的理论并灵活运用,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

性。(收稿日期:1999-04-15)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