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从痰论治咳喘哮
2017-05-31 | 阅:  转:  |  分享 
  
3





1222





山西中医2005年2月第21卷第1期SHANXIJOFTCMFeb.2005Vol.21No.1·9·



从痰论治咳喘哮

侯振民



关键词:咳嗽;喘证;哮证;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156(2005)01000902



3咳、喘、哮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证,其中喘哮属喘、哮。②肺主宣化,脾主运化,肾主温化,是机体水

于难治之证。中日友好医院印会河教授,倡导以痰液代谢的主要脏腑,三脏功能失调就会聚湿生痰,

作为治疗咳、喘、哮的辨证要点,验之临床执简驭故痰是三脏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肺虚不能化津则

繁,提纲挚领,确为宝贵的经验之谈。笔者于20世痰浊内生;脾虚不能化生水谷精微上输养肺,反而

纪70年代初曾随印老学习,深得教诲,以后又经多积湿生痰,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

年的临床实践,受益匪浅。现略述从痰论治咳、喘、阳不足则水泛为痰,所谓肾水射肺,均能导致肺的

哮的经验如下。呼吸升降失其常度,而产生咳、喘、哮。③如机体阴

1痰是咳喘哮三证的共同症状虚内热,或感受燥热之邪,燥胜则干,是湿的反面,

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涎而言;喘证肺失濡润,功能失调,出现无痰和少痰,肺燥亦能引

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为特征;哮起咳喘。因此咳、喘、哮的发病与痰的产生在病因病

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病,以呼吸急促为主机上密切相关。

症。虽然三者是不同的病证,但都是以肺系表现为3以痰的性状确定咳喘哮的治则

主的疾病。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症状往痰是机体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咳、喘、哮

往相兼并见,不能截然分开,仅有主次的不同。例与痰之间有共同的病因病机,所以可以“痰”的性状

如:喘多兼咳;咳久病深亦必兼喘;哮则是喘的突然为依据确定咳喘哮的治疗原则。首先把它分为有痰

发作,兼有喉间痰鸣者。三证从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湿)、无痰(燥)两个纲,然后分目论治。在湿痰方

都有很多的共性,特别是三证的共有症状是“痰”,面,先分寒热,其中咳吐稀白痰涎,痰多而爽者,是

因痰的性质、性状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的证型。所以为寒痰蓄饮,治重温化,寒饮宜温散水饮,寒痰宜燥

常以痰的色、量、形、味以及咯痰的爽与不爽作为寒湿除痰。痰之热者,是以黄痰黏稠不易咯出为主,治

热虚实的辨证依据。宜清肺除痰;痰黄而少者,应清肺重于除痰;痰黄而

2痰与咳喘哮的病机有密切关系多者,应除痰重于清肺;脓痰腥臭者,是为痰热瘀结

概括而言,咳、喘、哮是根据病证的特点命名成痈之候,治宜肃肺化瘀;痰多易咯者为脾虚,应健

的,痰是从病理产物角度命名的,痰与三证之间均脾化痰;痰稀而咸者为肾虚,应补肾摄纳。无痰者为

有密切的关系。就病机而言,三证均为气机的升降肺燥,是肺津不足的表现,要润肺生津。咳喘吐白沫

出入失其常度。肺主气,肾纳气,气出于肺,根于肾甚难咯出,质轻而黏者为肺痿,是肺热叶焦而造成

而生于脾,其中肺主气是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无的,治宜清燥救肺。值得注意的是:肺燥之白沫与属

论外感风寒、风热、风燥,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均寒饮之水泡痰不同,因水泡之痰落地成水,因寒而

能影响肺的呼吸升降而诱发咳、喘、哮。导致三证的生,一水一沫,形似冰炭,应当严格区分,一有偏差,

病理因素都与“痰”有直接关系,这是因为:①肺为犹如火上加薪,势必造成虚虚实实之弊端。

娇脏,不耐寒热,喜温润和平,又上焦如雾,只能受4辨痰以指导遣方用药

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若外感寒热病在临床治疗时,应该抓住痰的色、量、性、味以

邪,闭阻肺气,所谓得阳气煎熬则成痰,得阴气凝聚及咯痰的爽与不爽,结合咳、喘、哮的主症与兼症灵

则为饮,终成痰饮,影响肺的呼吸升降而出现咳、活用方遣药,进行辨治。具体方法如下:①痰多色白



本文为参加2004年山西省中医药学术年会交流论文。质稀或为水泡痰,兼有寒象者为寒饮,治宜温化水

作者简介:侯振民,男,1937年7月生,主任医师,教授,山西省饮,小青龙汤主之。②痰色白质稀或成块,咳吐爽

中医药研究院(太原030012)。利,是为寒痰,治宜温阳除痰降气,苏子降气汤主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βκ



βλ





22





1

山·01·西中医2005年2月第21卷第1期SHANXIJOFTCMFeb.2005Vol.21No.1



之。③痰多色白而黏,胸闷而喘者是为湿痰,治宜燥气汤加味,宣降肺与大肠之痰热。药用:麻黄、杏仁、

湿除痰,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主之。④少量白痰无川军(后下)、葶苈子各9g,生石膏(先煎)、瓜蒌、鱼2

热象,喉间如有水鸡声,是为痰饮,治宜温肺化饮,腥草各30g,生甘草26g。第一日水煎服2剂,分4

射干麻黄汤主之。⑤痰多黄白相兼,胸闷而喘者,是次服,药后汗出热减,体温降至38℃,大便泻下恶

臭咳喘痰鸣遂减且能平卧原方去川军每日

为寒热相兼,治宜宣肺定喘,定喘汤主之。⑥痰多色,,2,,1

剂,连用3剂,咳喘痰鸣全部消除,体温恢复正常。

黄,胸闷易咯出者,是为痰热,治宜清气化痰,清气

例3:李某某,男,70岁。自述从1969年开始患

化痰汤主之。⑦干喘无痰或少痰,喉间痰鸣者,是为

哮喘,春秋之际最易发作,西医诊断为过敏性支气

热重于痰,治宜清肺平喘,麻杏石甘汤加桑白皮葶

管哮喘,辗转就医未能控制,因病情加重故来求诊。

苈子主之。⑧咳吐脓痰有腥味,胸痛者,是为肺痈,

咳喘日发数次,厌恶汽油、煤油及辛辣之物,尤以午

治宜清热排脓,千金苇茎汤加葶苈子、鱼腥草、蒲公

夜2点发作为重,每次发作,喘咳连声,喉间痰鸣,

英主之。⑨咳喘吐白沫是为肺痿治宜清燥救肺清

,,呼吸不续,每致昏厥数分钟,类小儿百日咳症状,痰

燥救肺汤主之。喘之突然发作者即为哮证(数变如皂沫纯白胶黏难出,造成两眼瘀血贯睛,眼珠赤

为风),在原辨证的基础上加定风药如蜈蚣、全蝎、如涂朱。根据“肺痿吐白沫”,“肺热叶焦因而成痿”

地龙、蝉蜕等,选一、二味即可,以定风脱敏。久病以及“风者善行而数变”的理论,投以清燥救肺汤加

兼有肾虚,痰稀而咸者,宜补肾摄纳,肾气丸为主,味。药用:沙参、生石膏(先煎)、芦根各30g,麦冬、

阳虚者加补骨脂、仙灵脾、鹿角片,阴虚加龟板胶、阿胶(烊化)、黑芝麻、甜杏仁各10g,石斛12g,枇

麦冬、胡桃肉、冬虫夏草。杷叶、僵蚕、全蝎各9g。每日1剂,水煎服。药后当

按此规律治疗咳、喘、哮三证,其特点是以祛邪晚症状见轻,未见昏厥。连用6剂,喘哮皆退,继用

桑杏汤加减收功暂告痊愈以后偶有发作一般用

为主,古有“暴喘治肺”,“久喘治肾”,此即重在治,,

3剂即止。1985年秋,体检时发现右肺腺癌,正值咳

肺,故用于急性发作者为宜。印老之宝贵经验,验之

喘吐白沫痰发作,伴有口干鼻燥,夜间尤甚,原方连

临床大法分明,细致入微,事半功倍,值得深入研

用10剂,诸症消除,因年事已高无手术机会,故每

究。

年秋初发作时服10余剂中药即平,连续5年,未见

5典型病例

肺癌加重,身体健如常人。

例1:姜某某,男,65岁。咳喘10余年,冬季为(收稿日期:20041130)

甚,痰多清稀,曾多次出现痰中带血,近因远出劳累本文编辑:李艳萍

感寒,继则大量咳痰带血。西医诊断为支气管扩张,

经用抗菌素、止血敏及口服百合固金汤等治疗月书讯

余,未见明显效果。患者唇面淡白,头身浮肿,胸闷由张庆儒主任医师编著的《实用痔瘘病学》一

书年出版后由于其有较强的实用性深受读

喘促,夜间不能平卧。舌淡胖嫩、苔白,脉弦。此乃寒,1986,,

者欢迎。为适应读者要求,作者对原书作了充实修

痰喘咳,阳气不能摄血,投苏子降气汤加减,以温化

订,吸取近20年来肛肠学科涌现出的新概念、新知

痰饮,降肺止血。药用:黑苏子、前胡各10g,橘皮、

识、新技术及作者40余年的临床经验,由14章扩充

半夏、厚朴、杏仁、炮姜炭各肉桂、沉香各。

9g,3g到22章,但仍保持了“切合临床,简明实用”的特色。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剂,咳血即止,连用3剂,书中,概述了肛肠解剖生理、肛肠病检查、麻醉方法;

咳喘皆平,继用六君子汤补脾除痰,巩固疗效,随访重点论述了痔等20余种肛肠病的病因、病机、诊断

1年未发。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对各种疗法合理评价;详

例2:叶某某,男,10岁。感冒3日余,恶寒发述了肛肠病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

热,鼻塞咽痛,咳嗽痰多不爽,经某医院给安痛定、方法,同时收集了临床教训若干例与读者共鉴。本书

2004年10月由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出版。邮购价每

柴胡注射液肌注治疗,汗出热退,但6h后续发高

本18元(含邮资)。

热,并见咳喘加重,喉间痰鸣,再次急诊,胸透诊为

汇款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山西中医学院宿舍19

大叶性肺炎,注射青霉素治疗,效果不显,延经2

2201张庆儒收

日,喘咳痰鸣,不能平卧,胸闷口渴,大便四五日未邮编:030024

行,唇面青紫,四肢转凉,体温达406℃,语声嘶联系电话:035161885638533824

哑,神疲嗜睡,舌红、苔黄。投以麻杏石甘合宣白承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