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21卷第2期湖南中医杂志Vol21No2
·27·2005年3月HUNANJOURN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ar2005
从温病学探讨病毒性心肌炎辨证论治规律
湖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10007)粟华魁周德生
主题词心肌炎/中医药疗法辩证论治温病学说
病毒性心肌炎是多种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性血或向中下焦传变。但也可出现卫气同病或邪气
或慢性炎症,有时可累及心包和心内膜,一般在发弥漫三焦,或一开始即出现气分证候、逆传心包等
病前有急性病毒感染史,1~2周后出现心脏症状,复杂情况。因此,应熟悉温病各阶段证候特点,掌
与温病的发病及传变规律非常类似。在温病学文握治疗原则,有选择性地借鉴参照各地治疗病毒性
献中亦有如“心大动”、“邪陷心包证”等症状和心肌炎的经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体征的描述及相应治疗方药。自1960年《福建中1.2早期治疗,截断扭转传变病毒性心肌炎患
医药》首次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1例病毒性心肌炎者大多正气不足,少阴素虚或年少纯阳火多,阴气
起,中医治疗本病的报道日渐增多。有的分期论未长。急性期病变初起即具有邪毒内侵的特点,恢
治,有的分型论治,有的以一方为主随证加减,也有复期和迁延期也多有正虚邪实表现。因此,对病毒
的拟定专方专药用于临床,丰富了中医学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易患对象应及早予以截断扭转,防止病邪
性心肌炎的经验。在诸多报道中,采用温病学辨证内传、下传或逆传。截断扭转即抓紧早期治疗,快
论治方法和方药,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拟速控制病毒,迅速祛除病原;如不能急速祛除病因,
借鉴运用这些治疗经验,从温病学角度探讨病毒性则断然拦截病变深入,尽可能阻止病情恶化;必要
心肌炎的辨证论治规律。时先证而治,掌握主动,使病情早日痊愈。临证重
1谨守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规律,早期治疗用清热解毒,早用苦寒泻下,不失时机地配伍清营
1.1辨证和辨病相结合温病学以卫气营血、三凉血,不必囿于“卫之后,方言气,到气方可清气
焦作为辨证纲领,阐述温病过程中的发病机理,说??”之说。这种治疗观念和方法传承于《内经》
明温病各阶段的传变。患者感受温病之邪后往往“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被历代众多
首先出现肺卫证候或上焦证候,随后循卫、气、营、医家发挥和验证。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减少
究相结合,且西医的抗抑郁药虽能短期改善抑郁及例临床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5):11-13.
郭俊杰消渴从肝论治初探中医研究()
焦虑症状,但有禁忌症,且不良反应较多,长期服用[4].[J].,1997,103:12-
13.
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认知功能障碍。
[5]段尚勤.消渴之治勿忘调肝[J].光明中医,1996,11(6):5-6.
笔者认为,对于糖尿病合并肝郁证的治疗应采[6]张延群,韩清.2080例糖尿病患者证候与血糖关系分析[J].
取中西医结合疗法,取长补短,一方面运用中医疏中医杂志,1996,37(10):617-619.
肝解郁法结合心理治疗来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寻求[7]鞠祥宗,韦淑萍.从肝论治糖尿病40例[J].陕西中医,2003,
24(3):201-202.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途径;另一方面在饮食治疗和体
[8]GarvardJA,LustmanPJ,ClouseRE.Prevalenceofdepressionin
育疗法基础上通过西医降糖药(包括使用胰岛素)
adultswithdiabetes:anepidemiologicalevaluation.Diabetes
来降低血糖,从而达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提高Care,1993,16:1167-1178.
生活质量的目的。同时开展动物实验研究,增加观[9]PeyrotM,RubinRR.Levelsandrisksofdepressionandanxiety
测指标,如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皮质醇及胰高血糖symptomatologyamongdiabetesadults.DiabetesCare,1997,20:
585-590.
素等内分泌激素,建立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综合评
[10]倪海祥,罗苏生.2型糖尿病患者情绪障碍调查及百忧解干预
估指标。治疗的临床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1,3(3):161-162.
参考文献[11]杨广声,马建东.氟西汀单用与合并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
[1]祝湛予.糖尿病证治[J].中医杂志,1986,27(6):10.病所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职业与健康,2000,16(11):101
[2]李良.论糖尿病与肝[J].新中医,1985,17(8):1.-102.
[3]杨晓晖,吕仁和.四逆散加味治疗消渴病肝气郁结证—附34(收稿日期:2004-11-22)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第2期粟华魁等:从温病学探讨病毒性心肌炎辨证论治规律·37·
发病,减轻病情,缩短病程,提高疗效,改善预后。(如α肌凝蛋白)产生等。若以发热、神昏谵语,舌
2把握温热病邪耗气伤阴特性,清热保津绛而干、脉数为主者,此热毒扰心证,治以清宫汤,
温病总属于发热性疾病,热邪羁留,必耗气伤清心解毒,养阴生津。若以咽痛糜烂、胸闷腹胀、小
阴灼津。因此,在温病辨证论治中,初期宜辛凉解便短赤、舌淡、苔腻、脉迟缓为主者,此湿毒滞脉证,
表,继而宜清营透热或苦寒直折里热,始终不离甘治以甘露消毒丹,解毒利湿,芳化行气。若以神昏、
寒或配用滋阴养液。其遣方用药的共同要求就是痰涎壅盛、舌红、苔滑、脉滑或弦为主者,此痰毒闭
要清热保津。这一思想在温病的岭南学派中尤受窍证,治以涤痰汤,涤痰解毒,开窍醒神。若以胸
重视,强调清热保津法应贯穿温病治疗的始终。痛、神昏、衄血、溲血、舌绛起刺、脉细数为主者,此
病毒性心肌炎在发病前期,基本上都有发热表瘀毒阻络证,治以犀角地黄汤,清热解毒,凉血散
现,一开始就存在气阴两伤,只是在证候上有在表瘀。
在里之不同、挟温挟瘀之区别。现代医学认为,感3.3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及慢性期病毒逐渐控
染病毒后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被激活是心肌损害的制,正气逐渐恢复,正虚邪恋,难解难分,大部分患
重要因素,以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为最常见的类者正胜邪退而病愈,极少数发展为心肌损害,相当
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律于扩张性心肌病期。症见:倦怠懒动,心悸,胸痛,
变异程度的降低是心肌病损后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若以胸闷乏力,心悸汗出,
失常的不利因素。众多资料表明,清热解毒,益气咽干燥热、舌淡红少津、脉细数结代者,此气阴两虚
养阴,化瘀通络的方剂和中药有抗病毒的协同作挟湿痰瘀毒邪未清,治以炙甘草汤合青蒿鳖甲汤、
用,并调节免疫和植物神经功能。因此,按照温病四妙勇安汤、黄连温胆汤之类。若以胸闷、心悸,动
学清热解毒益气养阴保津法选方遣药是治疗各期则尤甚,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结代者,此阳
病毒性心肌炎的共同要求。气不振、挟水湿痰瘀毒邪未清,治以保元汤合附子
3根据病情病程进展,分期论治汤、丹参饮、柴枳半夏汤之类,偏重选用凉血活血、
病毒性心肌炎的症状比较多变,病情轻重差别辛润理气、清热化痰药物,如赤芍、丹皮、仙鹤草、旋
悬殊。迄今辨证分型尚难以统一。笔者认为,对该覆花、延胡索、三七、郁金、青木香、天竺黄、胆南星
病应根据其病情和病程进展,分期论治。之类。
3.1病毒性心肌炎初期正气不足,外感时疫病3.4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期病毒已除,正气损
毒内侵,病在上焦,伤及卫气,相当于病毒复制期。伤未复,心肌损害,表现为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心律
症见:发热、周身疼痛、咽喉肿痛、腹泻等。若以发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猝死等。症见:心悸、咳喘、
热恶寒、口干咽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为主者,动则更甚,全身水肿、反复晕厥等,此阴阳气血俱
此风温卫表证,治以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损,痰瘀交阻,形体损伤,治以人参养荣汤,气血双
若以咽喉肿痛、吞咽障碍、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补,阴阳平调,兼以丹参饮活血通脉,二陈汤化痰通
为主者,此风热乳蛾证,治以疏风清热汤(荆芥、防络,注意择用虫类药物搜剔及介贝矿物类药物消
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磨,如水蛭、土鳖虫、地龙、九香虫、牡蛎、龟版、磁
梗、黄芩、天花粉、党参、浙贝母),疏风清热,清利咽石、礞石、紫石英等。
喉。若以腹泻急迫、烦渴、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腻、4结语
脉滑数为主者,此暑湿泄泻证,治以新加香薷饮,解在中医学领域,病毒性心肌炎无对应病名,但
暑清热,化湿止泻。众多临床研究表明,运用温病学理论来认识和治疗
3.2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时疫病毒内炽,传变该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分期证治的基础
迅速,病在中上焦,伤及气营,相当于免疫反应期。上,坚守清热解毒、益气养阴大法,早期治疗,规范
症见:高热、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晕厥乃至死亡用药,是病毒性心肌炎辨证论治的总要求。
等。可发生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
急性肺水肿、血清酶持续增高、心脏特异自身抗体(收稿日期:2005-02-27)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