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桂枝汤
2017-06-01 | 阅:  转:  |  分享 
  
《伤寒论》
开宗明义第一方桂枝汤(张仲景)
风伤卫有汗
《伤寒论》桂枝汤源流考传说桂枝汤是商代大臣伊尹配制的,由张仲景收入《伤寒论》中。
伊尹曾是一位高明的厨师,他总结前人运用本草治病的经验,结合烹调技术创制了许多汤方,桂枝汤就是用辛香调味料创制的。
其中的桂、姜、枣至今仍是我们厨房里的常用调料。柯琴云:“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蒲辅周云:“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古代医家运用古代医家对桂枝汤无不推崇备至,尤其是唐宋以来,各医派逐渐形成较系统的理论,各派医家都宗以本方理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化裁,丰富与发展了本方的理法及应用。如明·王肯堂以桂枝汤,随证加减化裁的有三方:①?桂枝加川芎防风汤,治发热自汗出而不恶寒的柔痉。 ②?桂枝加芍药汤(桂枝、芍药、石膏、黄芪、知母)治寒热大作等阳盛阴虚之疟证。 ③桂枝加芍药防风防己汤(桂枝汤加防己、防风),治发热脉沉细之太阴腹痛。清·柯琴谓:“桂枝汤为伤寒中风杂病解外之总方,凡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咸得而主之也。”温病最忌辛温药发汗,但风温、温热、温疫、冬温之初期若有恶风寒者,温病学家吴瑭宗桂枝汤解肌之理,以之导邪外出,使营卫调和,自然得汗而解。故在《温病条辨》一书中,把本方列为众方之首。近代医家运用近代医家张锡纯认为邪伤营卫,皆因大气虚损致卫气漫散,邪得越卫而侵营,故立加味桂枝代粥汤。在桂枝汤原方加黄芪、知母、防风,治中风有汗。加黄芪补大气,以代粥补益之力;加防风宣通营卫,以代粥发表之力,服后啜粥固佳,即不啜粥,亦可奏效;加知母以制黄芪之温。综观张氏运用桂枝汤时,每每加黄芪以补胸中大气,固表抗邪;加薄荷以助其速于汗出;加花粉助芍药以退热。若遇干呕甚者,加半夏以止呕,诚属经验之谈。经方家曹颖甫《经方实验录》记载:谢先生,应友人宴,享西餐,冰淋气水,畅饮鼓腹。当夜即发热恶寒汗出,不吐而下利频作,腹痛后重,小便短赤,脉不沉而浮。拟桂枝汤治疗,服药后表解利减,调理瘥。此即“太阳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之意。综观曹氏六则桂枝汤验案有其特点:一是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精神;二是三伏之天不避桂枝;三是不分南方与北方之偏见。可见曹氏深研于桂枝汤而有所收获,正可作为借镜。现代医家运用现代医家仍宗以桂枝法,并继承历代医家对本方运用的经验结合现代临床需要,更加广泛地治疗临床各科的疾病,且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现分述如下:感冒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如属卫外失固,感受外邪致营卫不和者,运用桂枝汤并随证加减治疗,其疗效是显著的。叶氏以桂枝汤加黄芪10克、白芥子10克、法夏6克治疗流感95例。其症状:发热占62%,恶寒52%,流涕63%,头痛52%,伴咳嗽、食欲下降,舌淡红,苔白或黄白,脉浮数。经服上方煎剂,每日1帖2汁;轻者2剂后,症状消失或趋正常,计20例(20﹒5%)。重者3剂,计43例(45﹒2%)。4剂者27例(28﹒5%)。最多服5剂,共5例(5﹒8%)。平均3天可复康,疗效达100%。自汗症桂枝汤治疗无外感风寒而因卫虚不固,营阴失守之常自汗或多汗或时发热汗出证,源于论中第53、54条原文。至今临床家一直宗以本方理法,随证加减,疗效甚佳。如魏氏以本方加桑叶治疗一例每夜12时左右,即汗出如洗,枕被尽湿,夜夜如此,证已年余。此外,夜尿时,必觉冷气袭人,皮肤粟起,内则若有热流上冲,旋则头眩欲仆,摇摇不能自持,兼见口苦,声嘶,小便短赤,舌质淡红,脉细微而数,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经服上方3剂,夜汗顿止,续服5剂,虚热上冲,恶风头眩等证悉除。糖尿病并发神经痛本病不但常见而且往往难以治疗,维生素和消炎镇痛药常不见效。日本学者以桂枝汤加白术(桂皮、芍药、生姜、大枣及白术各4份,甘草2份)加水煎提取物,经低温减压干燥后再加赋形制成浸膏,治疗12例糖尿并发神经痛。治疗效果:有效9例(35%),稍有效者3例(25%)。治疗期限,长则2个月,短则2周。歌诀桂枝汤治太阳风?
芍药甘草姜枣同
桂麻相合名各半?
太阳如疟此为功又歌桂枝芍药等量伍,
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
中风表虚自汗出。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治太阳中风有汗,用此解肌,以和营卫。中犹伤也,仲景《伤寒论》通用。组成桂枝三两(9克)?
芍药三两(9克)?
炙甘草二两(6克)
生姜三两(9克)
大枣12枚(3枚)用法:水煎服。少顷,饮热稀粥以助药力,使其微微汗出。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弘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方解君~桂枝辛温,能宣通卫阳,祛风散寒解肌。
臣~芍药酸苦味寒,敛阴和营。解表中有敛汗,合营中有调卫。
佐~生姜降逆止呕,佐桂枝从增强解肌驱风之力。
大枣益气和中,滋脾生津。
使~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方析风寒表虚为本方主证,汗出恶风,脉浮缓为其辨证要点。方中桂枝通达营卫,解肌发表,为君药。白芍益阴敛营,助桂枝调和营卫,为臣药。生姜助君药发表散邪,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生津,助白芍益血养营,姜枣相合,助桂、芍调合营卫,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助桂枝辛甘以化阳,合芍药酸甘以化阴,为使药。本方为治疗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剂,重在调和营卫,发汗力缓,药后需喝热稀粥助药力,有扶正解肌之功。配伍意义桂芍等量合用,寓意有三:
1、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
2、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
3、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
桂枝与生姜——辛甘化阳
芍药与大枣——酸甘化阴主证病机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
卫强-恶风、发热、头痛、脉浮
营弱-汗出,脉缓(风邪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
肺胃不和-鼻鸣、干呕按桂枝汤与麻黄汤虽同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但桂枝汤用桂枝配白芍,意在助卫和营,解肌发表,适用于外感风邪偏重,汗孔开泄,汗出而恶风,脉浮缓的表虚证。而麻黄汤则以麻黄与桂枝相合,意在发汗散寒,为辛温解表重剂,适用于外感寒邪为主,汗孔关闭,无汗而喘,脉浮紧的表实证。附方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
桂枝一两十六铢(4.5克)?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各3克)?大枣四枚(2枚)?杏仁二十四枚(3克)。
水煎服。
功用:发汗解表,调和营卫。主治:太阳病,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等症。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