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忆往昔播音岁月 看今朝笔海弄潮
2017-06-06 | 阅:  转:  |  分享 
  
忆往昔播音岁月看今朝笔海弄潮

——专访广东资深广播人杨文潮老先生

林丽纯

杨文潮老先生是广东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潮州话播音员,更是感动无数人的抗癌名人。笔者在采访杨老之前查阅了相关资料,敬意油然而生。在杨老的讲述中,一段如金岁月、深刻记忆潺潺流出。



关于老今人

杨文潮老先生现在使用笔名“老今人”,当被问到笔名的由来时,他介绍道:在潮州读高中时我就用笔名“今人”,其义在“今人胜古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调离学校到广东电台工作时则使用播音名“文潮”。退休后在网络上发表文艺作品时拟用学生时代的笔名,但是考虑到属于老字辈了,“今人”老矣,于是乎便取笔名“老今人”了。但在笔者看来,“老今人”一名倒更彰显杨老意气风发。



简笔此生结缘广播

“履历很简单”,杨文潮老先生这样概括自己的人生经历。1941年出生。1946年读幼稚园至1954年夏小学毕业;1954秋年至1957年夏在潮安一中(即金山中学)就读初中,初二便是少先队“卓娅中队”中队长,十四岁就戴着红领巾参加共青团。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写日记,也成就了2003年集合而成的《珍藏的青春秘码》。他于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笑称:“本人属于‘三门干部’:家门→校门→机关门。”1960年仲夏,19岁的杨文潮从“潮州高级中学”被海选调到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担任潮州话播音员。品读杨老先生的《珍藏的青春秘码》,笔者认为杨老走上播音之路,与其酷爱读书、坚持“学习正确(规范)有极大用途的语言文字”、讲台读报、出版墙报黑板报等经历有莫大的关系。成为播音员的全新生活在前方等着这个热血青年,他在前进的轮船上慨然赋诗:脚踏南海万倾浪,心潮澎湃情满怀;蓝天当纸海为墨,桅杆作笔任我挥!豪情过后的日子也许就是起初紧张,而后熟练的日复一日的播音工作。他非常非常热爱播音职业,夜以继日钻研播音业务。他为生病过后自己的声音变薄而担忧不已,也为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同事肯定而欣喜。为了不断提高自己,青年杨文潮一边工作,一边进修,读完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



天生工作狂退时竟生端

说起那段“激情然绕”的播音岁月,杨老坦言自己是个上班迷和工作狂。播音员时期,杨老每天朝与日初升,暮随月当中,从早晨四五点开台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收台,其间四次危险天气预报都要他用潮州话播报,一年365天不间断,没有完整的休息日,即使新婚也不例外:“我们结婚度蜜月,也没有完整的三天假期,当时领导只能安排新闻部一位男的同乡顶我的班,而新娘仍须去‘对播’新闻”。

结婚初时杨老先生夫妻住在民居改造过的招待所二楼。这个新家跟电台大院仅一墙之隔。因为天天上早、午、晚班,尤其是天寒地冻很难早醒,所以晚上睡觉前夫妻俩都上紧两个闹钟。“有一次清晨五点钟危险天气节目的前奏曲已经播放了,普通话播音员进了直播室用记录速度播2001年5月25日早上,杨老自己患上了结肠癌,而那个月,他刚刚从广东电台退休。忙了一辈子工作,本以为可以好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哪知道电台安排老干体检,然查出了大问题刚走完万里长征,前面就亮出红灯,竟然是危险的十字路口!“我有一个幸福而又美满的家!”等我出院之后一定加倍努力学好电脑。倡导整合医学系统抗癌的科学理念肿瘤防治宣传大型专题报告会





献花(0)
+1
(本文系老今人图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