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OAD控制不佳患者胰岛素方案的起始与优化
2017-06-07 | 阅:  转:  |  分享 
  
与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相比,甘精胰岛素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一项为期12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研究,纳入
105例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FPG≥7.0mmol/L,7.5%者基线无显著差异,随机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组(n=52)给予甘精胰岛素(1次/日)+OAD(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预混胰岛素组(
n=53)给予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2次/日)治疗研究终点:HbA1c较基线的降幅、HbA1c<6.5%患者百分率、Hb
A1c<7.0%患者百分率、平均FPG水平、FPG降幅甘精胰岛素组患者HbA1c及FPG降幅更大研究终点时
:甘精组HbA1c水平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加明显,P=0.0308研究终点时:甘精组FPG水平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加明显,P=0
.003研究终点时:甘精组HbA1c≤6.5%或7.0%患者百分率略高于预混人胰岛素组整个治疗期间:甘精组患者FPG持
续改善,且降幅显著优于预混组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HbA1c降幅分
别为?1.2%、-1.3%,两组无显著差异(P=.657)临床上常用的三种剂量调整方案DaileyG,etal.
JDiabetes2014,6(2):176-183INSIGHT研究:当FPG大于目标值,每1天增加甘精胰岛素1IU
INITIATE研究:当FPG大于目标值,每3天增加甘精胰岛素2IU(3-2-1方案)Treat-to-Target研究:当
FPG大于目标值,根据2天的FPG平均值,每周增加甘精胰岛素2-8IUINSIGHT研究:每天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INSIGH
T研究:一项开放、随机、对照研究,旨在评价未接受OAD治疗或接受二甲双胍和/或磺脲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
素治疗与继续调整OAD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GersteinHC,etal.DiabetMed2006,23(7):73
6-742405例0-2种OAD治疗控制不佳(HbA1c7.5-11%)的T2DM甘精胰岛素组(n=206)继续
调整OAD组(n=199)24周FPG控制目标:≤5.5mmol/L每天增加1U甘精胰岛素,直至FPG达标根据加拿大临床指
南调整治疗OAD单药(SU、Met/格列奈类)或增加OAD剂量或加用第二种OAD或增加两种OAD剂量到最大或增加第三种
OADINSIGHT研究:每天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有效改善HbA1cINSIGHT研究:起始甘精胰岛素联合OAD治疗并每
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的患者HbA1c较继续调整OAD的患者显著改善,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HbA1c降幅(%)P=0.005两组治疗
后的HbA1c降幅比较GersteinHC,etal.DiabetMed2006,23(7):736-742P=
0.23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治疗期间的低血糖发生情况INITIATE研究:每3天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INITIATE研究:
128例磺脲类和/或二甲双胍治疗控制不佳(HbA1c7-12%)的T2DM患者,随机分配至个体组或群体组,起始甘精胰岛素治疗及
糖尿病教育,研究为期24周,患者每3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Yki-J?rvinenH,etal.DiabetesCare
2007,30(6):1364-1369FPG控制目标4.0-5.5mmol/L每天监测FPG,当连续三天FPG>5.5
mmol/L时,增加2-4UFPG<4.0mmol/L,发生未知原因的症状性低血糖时,减少2UINITIATE研究:每3天调
整甘精胰岛素剂量,有效改善HbA1cINITIATE研究:个体组和群体组HbA1c均显著降低,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Yki-J?r
vinenH,etal.DiabetesCare2007,30(6):1364-1369治疗后HbA1c改善情况P
<0.001P<0.001Treat-to-Target研究:每周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Treat-to-Target研究: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研究,比较在OAD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体重超重(BMI26-40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
使用甘精胰岛素和NPH的有效性和低血糖风险RiddleMC,etal.DiabetesCare2003,26(11)
:3080-3086胰岛素起始剂量10IU,每周调整(治疗目标:FPG≤5.5mmol/L)过去2天FPG的均值胰岛素增
量≥10mmol/L8IU7.8-10.0mmol/L6IU6.7-7.8mmol/L4IU5.6-6.7mm
ol/L2IU756例接受1或2种稳定剂量OAD治疗至少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组(n=367)
NPH组(n=389)24周之前的OAD继续使用OAD包括:磺脲类、二甲双胍、吡格列酮或罗格列酮血糖控制不佳:HbA1c
7.5%-10.0%和FPG≥7.8mmol/l三种剂量调整方案的汇总分析一项汇总分析,纳入了8项为期24周的前瞻性、随机、
对照研究,对起始甘精胰岛素治疗的13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这些研究,采用临床上常用的3种甘精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以使
FPG达标(多为≤5.6mmol/L)DaileyG,etal.JDiabetes2014,6(2):176-1
83三种剂量调整方案HbA1c<7%且未发生血糖<3.1mmol/L的情况比较:3-2-1方案的患者比例最高3-2-1方案的H
bA1c<7%且未发生血糖<3.1mmol/L的患者比例最高DaileyG,etal.JDiabetes2014,
6(2):176-183P=0.0223患者比例(%)HbA1c<7%且未发生血糖<3.1mmol/L的患者比例三种剂量调
整方案的低血糖风险比较:3-2-1方案的低血糖风险最低3-2-1方案中血糖<3.1mmol/L、血糖<3.9mmol/L、夜间
血糖<3.1mmol/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2.0%、28.0%、7.3%,在三种方案中的低血糖发生率最低,且显著低于方案3Dai
leyG,etal.JDiabetes2014,6(2):176-183P=0.0009P=0.0008P<0
.0001发生率(%)P=0.0337P=0.0018低血糖发生率重复以上步骤直至FPG达标(FPG<6.1mmol/L
)如果3天的FPG均未达标,增加基础胰岛素2IU每3天调整一次基础胰岛素简单易行的3-2-1剂量调整策略更适合门诊基础胰
岛素+OAD治疗OwensDR.DiabetMed2013,30(3):276-288每3天调整基础胰岛素2IU,
直至FPG<6.1mmol/L3-2-1方案321甘精胰岛素的血糖控制效果呈剂量相关PK/PD研究显示:在0-2.0
U/kg剂量范围内,甘精胰岛素的血糖控制效果呈剂量相关WangZ,etal.DiabetesCare2010,33
(7):1555-1560甘精胰岛素剂量与胰岛素浓度的关系甘精胰岛素剂量与GIR的关系安慰剂对照组(组1)0.5U/kg
(组2)1.5U/kg(组4)1.0U/kg(组3)2.0U/kg(组5)02468
1012141618202224时间(小时)时间(小时)胰岛素浓度(pmol/L)G
IR(μmol/kg/min)Treat-to-Target研究:FPG和HbA1c随基础胰岛素剂量调整而逐步改善Treat
-to-Target研究:对于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基础胰岛素剂量的不断调整,患者的HbA1c及FPG水平
逐步改善Treat-toTarget研究中治疗期间FPG、HbA1c、胰岛素剂量的变化情况RiddleMC,etal
.DiabetesCare2003,26(11):3080-3086LANCELOT研究:FPG和HbA1c随基
础胰岛素剂量调整而逐步改善LANCELOT研究:对于OAD治疗不佳(HbA1c≥7.0-10.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基础胰
岛素剂量的不断调整,患者的HbA1c及FPG水平逐步改善HomePD,etal.DiabetesObesMetab
2015,17(1):15-2232.4IU7.1%HbA1c、甘精胰岛素剂量的变化情况6.232.4IUFPG
、甘精胰岛素剂量的变化情况荷兰研究:继续优化调整基础胰岛素vs.转为预混胰岛素治疗荷兰研究:一项为期24周的多中心、随机
、开放、平行对照研究LigthelmRJ,etal.EndocrPract2011,17(1):41-50甘精胰岛
素组甘精胰岛素(1次/日)+二甲双胍+促泌剂(n=143)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组门冬胰岛素30(2次/日)+二甲双
胍(n=137)280例基础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天1次甘精胰岛素或1天1-2次NPH联合OAD
治疗至少3个月,但HbA1c仍≥8%的T2DM24周荷兰研究:积极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FPG改善显著优于转为预混胰岛素治疗
基础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与转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相比,继续优化调整基础胰岛素剂量的患者FPG改善显著,且低血
糖风险、体重增幅更小LigthelmRJ,etal.EndocrPract2011,17(1):41-50FPG降
幅情况P=0.0004体重增加(kg)体重增加情况P<0.001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发生情况P=0.0002
积极优化基础胰岛素剂量的意义甘精胰岛素剂量与疗效存在相关性,在0-2.0U/kg剂量范围内,甘精胰岛素的血糖控制效果呈剂量相关
Treat-to-Target和LANCELOT研究表明,空腹血糖和HbA1c随基础胰岛素剂量优化不断改善荷兰研究表明,基础
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继续优化基础胰岛素剂量,可以明显改善血糖国内外胰岛素起始时机均较晚,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使机体形成“代谢记忆”,相关并发症与生存情况均不容乐观及时起始胰岛素可及早控制血糖水平,减轻“代谢记忆”,
并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起始时机:多数权威指南/共识一致推荐1种OAD血糖控制不佳后即可起始胰岛素,其临床获益
得到大型研究的证实总结谢谢!SOLVE研究:纳入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国家的173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起始胰岛素时,患者病程长(9.8±7.0)年、HbA1c水平高(8.9±1.6)%、FPG水平也较高(10.3±3.1)mmol
/L,且在起始基础胰岛素前已有患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症(26.6%患大血管并发症;33.0%患微血管并发症)纳入19894例中
国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我国起始基础胰岛素(NPH、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治疗时患者病程长(6.4±5.3)年、HbA1c水平
高HbA1c(9.6±2.0)%、FPG水平也较高FPG11.7±4.0mmol/L,且在起始基础胰岛素前已有35.5%的患
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症。该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我国胰岛素起始时机太晚,临床重视不足。美国糖尿病协会(来自美国的数据):单一或组合疗
法无法达到所需疗效,却迟迟未启动胰岛素治疗,推迟胰岛素起始治疗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HbA1c水平不断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病程不
断加重。定义:高血糖“代谢记忆”是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对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造成持久性损伤,即便高血糖状态得以纠正,这种
损伤仍然持续存在。发生机制:高血糖引起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形成,组织特异性的基因表达异常均可能参与了“代
谢记忆”的产生。具体过程: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始终处于高血糖的状态,细胞内高血糖诱导线粒体过量产生超氧化物,这是糖尿病并
发症发病机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随后激活多元醇通路和氨基己糖通路,晚期AGEs形成增多,蛋白激酶C和NF-KB的激活,进而改
变靶细胞的基因表达。在高血糖环境中线粒体也会蛋白糖基化,诱导线粒体产生过量超负氧离子,该过程称为氧化应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高血
糖得到纠正,糖化的线粒体继续产生过量超负氧离子,过度增加的氧化应激,会活化上述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有关的通路,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氧化应激的重要靶点是β细胞,超负氧离子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凋亡、恶化,还可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间接抑制β细胞功能
。ADVANCE研究:11140例平均HbA1c水平为7.5%,平均病程为8年,且至少有一种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6.5%)和常规治疗组(降低血糖标准为当地指标标准),5年(中位数)随访后分析
结果:两组主要大血管病变累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由于过去长期高血糖控制不良,不良的“代谢记忆”效应早已形成,即使强化控制血
糖也已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ACCORD研究:10251例平均HbA1c水平为8.1%,平均病程为10年,且35%患有心血管疾病
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6.0%)与常规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7.0-7.9%),3.5年随访后分析结果:两
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由于过去长期高血糖控制不良,不良的“代谢记忆”效应早已形成,此时过于激进的血糖控制未减少患者心
血管危险性ACCORD研究:10251例平均HbA1c水平为8.1%,平均病程为10年,且35%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
强化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6.0%)与常规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7.0-7.9%),3.5年随访后分析结果:强化治疗组全因死
亡率明显增加,患者由于过去长期高血糖控制不良,不良的“代谢记忆”效应早已形成,此时过于激进的血糖控制可使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
方法:一项回顾性列队试验:14669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2%使用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1OAD)治疗(早期起始胰岛素)
vs.48%在2种OAD后起始(2OADs)vs.20%使用≥3种OAD后起始(3OADs)治疗(延迟胰岛素),1年随
访后,比较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结果:1年随访后1OAD组患者平均HbA1c的降低值显著大于≥3OAD组,1OAD组治疗后患者H
bA1c<8.0%的可能性比≥3OAD组高30%,2OAD组比≥3OAD组高20%结论: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能更好地控制血
糖方法:一项回顾性列队试验:14669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2%使用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1OAD)治疗(早期起始胰
岛素)vs.48%在2种OAD后起始(2OADs)vs.20%使用≥3种OAD后起始(3OADs)治疗(延迟胰岛素),
1年随访后,比较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结果:HbA1c基线水平在8-8.9%及HbA1c≥9%的患者早期起始胰岛素均比延迟
胰岛素更能显著降低患者HbA1c水平,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该数据未在图表中,文献中仅以文字描述)结论: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
对血糖水平较低患者已有获益方法:一项回顾性列队试验:14669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2%使用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
(1OAD)治疗(早期起始胰岛素)vs.48%在2种OAD后起始(2OADs)vs.20%使用≥3种OAD后起始(3O
ADs)治疗(延迟胰岛素),1年随访后,比较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早期起始胰岛素vs.延迟胰岛素,P=0.32,二者并无
显著差异,且逆概率加权法与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得出3组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并无显著差异;逆概率加权法与OLS回归分析得出3组患者总体医
疗费用并无显著差异结论: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不增加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总体医疗费用一项为期24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
行研究,纳入371例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FBG≥120mg/dl,HbA1c7.5–10.5%,平均A1
C为8.5%)且患者基线无显著差异,随机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组(n=177)给予甘精胰岛素(1次/日)+OAD(格列美脲和二甲双
胍)治疗;预混胰岛素组(n=187)给予预混人胰岛素(优泌林,2次/日)治疗主要研究终点:HbA1c较基线的降幅次要研究终点:
HbA1c水平、平均FPG、FPG≤5.6mmol/L的比例、HbA1c<7%的比例、HbA1c<7%且无低血糖的比例
甘精胰岛素组HbA1c降幅更大、更多患者达HbA1c≤7.0%研究终点时:甘精组HbA1c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佳明显,P=
0.0003研究终点时:甘精组较预混组有更多患者HbA1c≤7.0%,P=0.0013甘精胰岛素组FPG降幅更大、更多的
患者达FPG≤100mg/dl研究终点时:甘精组FPG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佳明显,P<0.0001研究终点时:甘精组较预混组有
更多患者FPG≤100mg/dl,P=0.0001甘精胰岛素更有效控制全天整体血糖研究终点时,甘精胰岛素组的24h血糖谱
改善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其中甘精胰岛素组空腹、午餐后、晚餐、晚餐后和夜间3:00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预混胰岛素组血糖控制
不佳会使患者机体产生“代谢记忆”ReddyMA,etal.Diabetologia.2015Mar;58(3):44
3-55.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动脉粥样硬化神经病变糖尿病并发症微血管病变炎症/增殖/变异/血管增生,等大血管并发症
代谢记忆染色体重构高血糖细胞内信号、激酶与氧化应激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机理与代谢记忆血糖控制不佳会使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
态,高血糖状态可对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造成持久性损伤,即便高血糖状态得以纠正,这种损伤仍然持续存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已形成“代谢
记忆”晚期强化降糖未降低大血管病变风险ADVANCE研究:11140例平均HbA1c水平为7.5%,平均病程为8年,5年随访结
果表明,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代谢记忆”早已形成,强化控制血糖未能阻止疾病进展ADVANCECollaborativ
eGroup.NEnglJMed.2008Jun12;358(24):2560-72.?常规治疗组随访时间(月)
强化治疗组P=0.32治疗后两组主要大血管病变累积发生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已形成“代谢记忆”晚期强化降糖未降低心血管疾病
的发生ACCORD研究:10251例平均HbA1c水平为8.1%,平均病程为10年,3.5年随访结果表明,由于“代谢记忆”已形成
,晚期激进的血糖控制未减少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ActiontoControlCardiovascularRiski
nDiabetesStudyGroup.NEnglJMed.2008Jun12;358(24):2545-59.?
注:主要终点: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脑卒中、心血管死亡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时间(年)P=0.16治疗后两组心血管疾
病发生率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已形成“代谢记忆”晚期强化降糖会增加患者全因死亡率上述试验中,由于患者“代谢记忆”已形成,晚期过
于激进的血糖控制,可能使患者血糖波动较大,造成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ActiontoControlCardiovasc
ularRiskinDiabetesStudyGroup.NEnglJMed.2008Jun12;358(24
):2545-59.?常规治疗组强化治疗组时间(年)P=0.04治疗后两组全因死亡发生率胰岛素起始
晚影响临床结局1及时起始胰岛素的临床获益及起始时机2基础胰岛素方案的优势3
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起始与优化4及时起始胰岛素的临床获益及时起始胰岛素更好血糖控制减轻“代谢记忆”改善
胰岛素抵抗改善β细胞功能改善血糖控制减轻“代谢记忆”,减少患者死亡率降低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改善胰
岛素抵抗促进第一相胰岛素分泌增加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1种OAD血糖控制不佳时及时起始胰岛素能更好地控制血
糖回顾性列队试验:14669例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1OAD后、2OADs后、≥3OADs后起始胰岛素的血糖控制情况Bh
attacharyaR,etal.JAmGeriatrSoc.2015May;63(5):893-901.?P≤0
.00130%(OR,1.30[1.18,1.43])20%(OR,1.20[1.09,1.32])1种OAD血糖控制不佳时
在血糖水平不高时及时起始胰岛素已有获益上述试验中:HbA1c基线水平在8-8.9%及HbA1c≥9%的患者早期起始胰岛素
均比延迟胰岛素更能显著降低患者HbA1c水平BhattacharyaR,etal.JAmGeriatrSoc.20
15May;63(5):893-901.?HbA1c<7%N=543HbA1c7-7.9%N=1047HbA1c
8-8.9%N=1013HbA1c≥9%N=1425治疗前患HbA1c水平(基线水平)P<0.01P≤0.001
P<0.05P<0.051种OAD血糖控制不佳时及时起始胰岛素不增加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总体医疗费用上述试验中:1年随访后
,3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总体医疗费用无显著差异BhattacharyaR,etal.JAmGeriatrSoc.
2015May;63(5):893-901.?1年随访后低血糖发生率比较1年随访后总体医疗费用比较($)NS.NS.
NS.NS.胰岛素起始晚影响临床结局1及时起始胰岛素的临床获益与起始时机2
基础胰岛素方案的优势3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起始与优化4甘精胰岛素vs.预混人胰岛素主要研究终点:
HbA1c较基线的降幅次要研究终点:HbA1c水平、平均FPG、FPG≤5.6mmol/L的比例、HbA1c<7%的比例、H
bA1c<7%且无低血糖的比例JankaHU.etal.DiabetesCare.2005Feb;28(2):25
4-9.371例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FBG≥120mg/dl,HbA1c7.5–10.5%,平均HbA
1c≈8.8%)甘精胰岛素组(n=177)治疗24周甘精胰岛素(1次/日)+OAD(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预混胰岛素组
(n=187)预混人胰岛素(优泌林,2次/日)患者基线无显著差异HbA1c≤7.0%患者(%)两组治疗后HbA1c≤7
.0%患者百分率比较甘精胰岛素组HbA1c降幅及达标率显著更高研究终点时:甘精组HbA1c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佳明显,P=0.
0003研究终点时:甘精组较预混组有更多患者HbA1c≤7.0%,P=0.0013JankaHU.etal.Diabe
tesCare.2005Feb;28(2):254-9.两组治疗后的HbA1c降幅比较#P=0.0003#P
=0.0013FPG≤100mg/dl患者(%)两组治疗后患者FPG≤100mg/dl百分率比较FPG降幅(mmol/L)
两组治疗后的FPG降幅比较甘精胰岛素组FPG降幅及达标率显著更高研究终点时:甘精组FPG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佳明显,P<0.0
001研究终点时:甘精组较预混组有更多患者FPG≤100mg/dl,P=0.0001JankaHU.etal.Diab
etesCare.2005Feb;28(2):254-9.#P<0.0001#P=0.0013甘精胰岛素更有
效控制全天整体血糖研究终点时,甘精胰岛素组的24h血糖谱改善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其中甘精胰岛素组空腹、午餐后、晚餐、晚餐后和夜
间3:00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预混胰岛素组P<0.05:两组研究终点较基线的降幅之间比较基线:甘精胰岛素组基线:预混胰岛素
组终点:甘精胰岛素组终点:预混胰岛素组血糖(mg/dL)血糖(mmol/L)03:00AM睡前晚餐后晚餐
午餐后午餐早餐后空腹两组治疗前后的八点血糖谱3002501502001005016.671
3.908.3411.125.562.78JankaHU.etal.DiabetesCar
e.2005Feb;28(2):254-9.甘精胰岛素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BradleyC,EI-Haschim
iEL,et.al;IDF,2005,poster10101次/天+OAD2次/天患者满意度评分N=354P=
0.0028与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相比,一天一次甘精胰岛素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P=0.002
8甘精胰岛素vs.预混人胰岛素研究终点:HbA1c较基线的降幅、HbA1c<6.5%患者百分率、HbA1c<7.0%患者
百分率、平均FPG水平、FPG降幅ZhouJ.et.Al.DiabetesMetabResRev.2015Oc
t;31(7):725-33.105例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FPG≥7.0mmol/L,7.5%%,平均HbA1c≈8.5%))甘精胰岛素组(n=52)治疗12周甘精胰岛素(1次/日)+OAD(格列齐特缓释片)
预混胰岛素组(n=53)预混人胰岛素(诺和灵30R,2次/日)患者基线无显著差异#P=0.003FPG降幅(mmol/
L)两组治疗后的FPG降幅比较甘精胰岛素组患者HbA1c及FPG降幅更大研究终点时:甘精组HbA1c水平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
加明显,P=0.0308研究终点时:甘精组FPG水平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加明显,P=0.003P=0.0308两组治疗后的
HbA1c降幅比较ZhouJ.et.Al.DiabetesMetabResRev.2015Oct;31(7):
725-33.#甘精胰岛素组HbA1c达标率更高ZhouJ.et.Al.DiabetesMetabResR
ev.2015Oct;31(7):725-33.HbA1c≤7.0%患者(%)两组治疗后HbA1c≤7.0%患者百分率比较
两组治疗后HbA1c≤6.5%患者百分率比较研究终点时:甘精组HbA1c≤6.5%或7.0%患者百分率略高于预混人胰岛素组整
个治疗期间甘精组FPG降幅显著优于预混组整个治疗期间:甘精组患者FPG持续改善,且降幅显著优于预混组ZhouJ.et.A
l.DiabetesMetabResRev.2015Oct;31(7):725-33.P<0.05
vs.预混组P<0.01vs.预混组医务工作者面临的四大难题治疗方案复杂,注射次数多,时
间不灵活,难教会患者使用药物对于住院患者而言,注射次数过多,增加医护工作量,不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患者依从性差剂量
调整复杂药物使用复杂注射次数频繁患者管理困难增加医生负担患者难学会增加医护工作量患者依从性差,不遵医嘱,致患者疾
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吴然,等.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1):33-37医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患者的剂量调整
方案甘精胰岛素1天1次注射与NPH相比较,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旨在分析534例OAD和
/或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控制不加的2型分别接受甘精胰岛素和NHP的依从性注:MPR(medicationpossessio
nratio):药物持有率,反应患者的依从性的重要指标P=0.0380P=0.0418甘精胰岛素的药物持有率(MPR)及调
整MPR均显著优于NPH(0.5vs.0.45,P=0.0418;0.67vs.0.61,P=0.0380)研究结果表明
使用甘精胰岛素的依从性显著优于NPHWangL,etal.BMJOpen.2013Apr30;3(4).
剂量调整简单化(3-2-1方案)有助于患者参与治疗管理,减轻医生负担
每次访视时由医生进行剂量调整(IU)0
-2(研究者决定)246-8(研究者决定)由患者自我调整,每3天调整1次(IU)0-2(研究者决定)222医生调
整组(n=2493)患者自我调整组(n=2468)根据连续3天FPG平均值调整甘精胰岛素剂量5.5mmol/l≤FPG<6.
7mmol/l6.7mmol/l≤FPG<7.8mmol/l7.8mmol/l≤FPG<10mmol/lFPG≥10mmol
/l一项前瞻性、多国(n=59)、多中心(n=611)、开放性研究,4961例接受降糖治疗(OAD和/或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7
%整相比,血糖控制相当,不增加严重低血糖风险采用3-2-1方案(患者自我调整组),简单方便,适合患者进行自我调整DaviesM
,etal.DiabetesCare2005,28(6):1282-12881天1次注射: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1
天1次注射:减少医疗资源投入1天1次注射:降低出错几率,减少护理纠纷甘精胰岛素1天1次注射减少医疗负担患者面临的四
大难题对特殊人群(记忆力差、工作忙等)来说,胰岛素注射次数多,易造成错打或者漏打易忘记,易漏打血糖监测太频繁易出现淤血、疤
痕注射场合不当,易尴尬血糖监测多使患者感到痛苦,监测太频繁,增加患者抵触情绪,患者满意度不高由于注射时间的固定性,致患者有时
迫不得已在不适当的场所注射,引起尴尬注射次数多,出现淤血和疤痕的几率大,增加患者心理负担吴然,等.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
2(1):33-37甘精胰岛素注射时间灵活早晨注射与睡前注射疗效安全性相似P=NSP=NSP=NS50%
以上的患者只有一次夜间低血糖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将OAD控制不佳的患者(n=624)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格列美脲早晨注射组和睡前注
射组,评估注射时间对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早晨注射和睡前注射,均能良好控制血糖两组低血糖无显著性差异,安全性相似StandlE
,etal.DiabetesCare.2005Feb;28(2):419-20.两个时间点注射前后A1c的变化两个
时间点注射后3类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甘精胰岛素1天1次注射方便记忆,避免错打或漏打ExpandingMedia案例二:李
女士平常家务繁忙,为了减少口服降糖药的数量和次数,决定改换胰岛素治疗。每日早餐前和晚餐前各注射一次短效。可是李女士每天早上既要做早
餐、又要送孩子上学,回家后吃两口饭又忙着去买菜,一忙起来就忘了打胰岛素了。每次忙完想起来了,却又不知如何是好。案例一:刘先生自
患糖尿病以来,一直都是采取口服降糖药治疗。可是近一个月来,刘先生监测的晚餐后2小时血糖都偏高,医生建议他在晚餐前注射一次门冬胰岛素
来控制晚餐后血糖。可是一直没有打胰岛素习惯的刘先生餐前总是忘打,吃完饭想起来了,可是又不知道还需不需要补打?甘精胰岛素每天仅注射
1次,作用时间灵活,选择在睡前注射,可避免因工作忙、记忆力差等原因造成的漏打或错打可避免以下状况发生:甘精胰岛素1天1次注射
减少血糖监测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空腹早餐后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晚餐后睡前基础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未达标每周3天
复诊前1天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无需加测晚餐前血糖水平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中国糖尿病杂志,2015
,7(10):603-613基础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无需加测晚餐前血糖水平,减少监测次数,亦减少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
甘精胰岛素1天1次注射减少淤血和疤痕,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预混胰岛素每天:1次每天:1或2次每天
:2次一周:7次一个月……一周:7或14次一个月……一周:14次一个月……甘精胰岛素1天注射1次,相较于地
特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注射次数更少,产生的针孔更少,因此淤血和疤痕的产生亦更少,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甘精胰岛素1天1次注射时间灵活,
避免尴尬ExpandingMedia王先生的尴尬事二:因为工作,有一段时间经常出差,在外面吃住,在洗手间注射,经常遇到有
人进洗手间被我吓傻,那些人呆呆地站在墙角,都不敢往里迈,搞得我哭笑不得王先生的尴尬事一:曾在宾馆注射,被服务员撞见给上报了,还
真有管事的来问我,当时就差叫警察了。这些都是生活的插曲,但也真的很影响情绪甘精胰岛素1天1次注射,注射时间灵活,可选择晚睡前在家
进行注射,避免尴尬,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可避免以下状况发生:胰岛素起始晚影响临床结局1及
时起始胰岛素的临床获益与起始时机2基础胰岛素方案的优势3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起始与优化4甘
精胰岛素起始剂量推荐不同的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起始剂量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胰岛素总量:一般为0.5IU/(kg?d)1基
础胰岛素与餐时胰岛素各占50%1从未使用过胰岛素者0.2-0.3IU/kg/天2,3从NPH转换过来者NPH1天1次
同原先NPH的剂量(即1:1)NPH1天2次原先NPH总量的70-80%从预混胰岛素(70/30)转换过来者4HbA1c
≤8%者,起始剂量=原预混胰岛素总量x0.8x0.7HbA1c>8%者,起始剂量=原预混胰岛素总量x0.8从胰岛素
泵转化为1次长效胰岛素类似物+3次餐前速效胰岛素方案5(改为多次皮下注射需加10%~20%的剂量)甘精胰岛素注射剂量=泵全天
基础输注量三餐前速效胰岛素注射剂量=泵三餐前大剂量1、TheEndocrineSociety.JCEM.2012;97
(1):16-38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3、2013AACEComprehensi
vediabetesmanagementalgorithm4、卜石,郭晓蕙,杨文英等.中华医学杂志.2007;87
(44):3115-8.5、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0)1+OAD方案:更适合门诊OAD控制不佳患者的胰岛素起始治疗仅
使用基础胰岛素治疗时,保留原有口服降糖药物,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OAD控制不佳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起始与优化
胰岛素起始晚影响临床结局1及时起始胰岛素的临床获益与起始时机2基础胰岛素方案的优势
3基础胰岛素方案的起始与优化4国外胰岛素起始较晚SOLVE研究:纳入来自10个国家的17374例2型糖
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起始胰岛素时,患者病程长、HbA1c水平高、FPG水平也较高,且在起始胰岛素前已有患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症Kh
untiK,etal.DiabetesObesMetab.?2012Jul;14(7):654-61.国外胰岛素起始
现状HbA1c水平高HbA1c8.9±1.6%FPG水平高FPG10.3±3.1mmol/L患者病程长9.8±7.0
年26.6%患大血管并发症;33.0%患微血管并发症国内胰岛素起始同样较晚且患者血糖水平更高ORBIT研究:纳入19894
例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起始基础胰岛素也较晚,且患者的HbA1c和FPG水平更高JiL,etal.Diabetes
TechnolTher.2015Oct;17(10):735-44.我国胰岛素起始现状HbA1c水平高HbA1c9.6±
2.0%FPG水平高FPG11.7±4.0mmol/L患者病程长6.4±5.3年已有35.5%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症
推迟胰岛素治疗,患者长期处于血糖控制不佳状态美国糖尿病协会(来自美国的数据):单一或组合疗法无法达到所需疗效,却迟迟未启动胰
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类药物饮食/锻炼◇◇◇8.6%8.9%9.6%距首次诊断的
时间8.2年开始胰岛素治疗推迟胰岛素起始治疗导致患者血糖控制不佳,HbA1c水平不断升高,导致病程不断加重Dailey
G.DiabetesObesMetab.2008Jul;10Suppl2:5-13.?SOLVE研究:纳入来自包括中
国在内的10个国家的1737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起始胰岛素时,患者病程长(9.8±7.0)年、HbA1c水平高(8.9±1
.6)%、FPG水平也较高(10.3±3.1)mmol/L,且在起始基础胰岛素前已有患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症(26.6%患大血管并发
症;33.0%患微血管并发症)纳入19894例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我国起始基础胰岛素(NPH、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
素)治疗时患者病程长(6.4±5.3)年、HbA1c水平高HbA1c(9.6±2.0)%、FPG水平也较高FPG11.7±4.
0mmol/L,且在起始基础胰岛素前已有35.5%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并发症。该项大型临床研究表明我国胰岛素起始时机太晚,临床重视不
足。美国糖尿病协会(来自美国的数据):单一或组合疗法无法达到所需疗效,却迟迟未启动胰岛素治疗,推迟胰岛素起始治疗导致患者血糖
控制不佳,HbA1c水平不断升高,最终导致糖尿病病程不断加重。定义:高血糖“代谢记忆”是指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可对机体不
同的组织器官造成持久性损伤,即便高血糖状态得以纠正,这种损伤仍然持续存在。发生机制:高血糖引起氧化应激水平升高、糖基化终产物(A
GEs)的形成,组织特异性的基因表达异常均可能参与了“代谢记忆”的产生。具体过程: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始终处于高血糖的状
态,细胞内高血糖诱导线粒体过量产生超氧化物,这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随后激活多元醇通路和氨基己糖通路,晚
期AGEs形成增多,蛋白激酶C和NF-KB的激活,进而改变靶细胞的基因表达。在高血糖环境中线粒体也会蛋白糖基化,诱导线粒体产生过量
超负氧离子,该过程称为氧化应激。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高血糖得到纠正,糖化的线粒体继续产生过量超负氧离子,过度增加的氧化应激,会活化
上述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有关的通路,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氧化应激的重要靶点是β细胞,超负氧离子可直接损伤胰岛β细胞,促进β细胞凋亡
、恶化,还可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间接抑制β细胞功能。ADVANCE研究:11140例平均HbA1c水平
为7.5%,平均病程为8年,且至少有一种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6.5%)和常规治疗组
(降低血糖标准为当地指标标准),5年(中位数)随访后分析结果:两组主要大血管病变累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由于过去长期高血糖
控制不良,不良的“代谢记忆”效应早已形成,即使强化控制血糖也已无法阻止疾病的进展ACCORD研究:10251例平均HbA1c
水平为8.1%,平均病程为10年,且35%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6.0%)与常规治疗组(降低血糖
目标为7.0-7.9%),3.5年随访后分析结果:两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由于过去长期高血糖控制不良,不良的“代
谢记忆”效应早已形成,此时过于激进的血糖控制未减少患者心血管危险性ACCORD研究:10251例平均HbA1c水平为8.1%
,平均病程为10年,且35%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6.0%)与常规治疗组(降低血糖目标为7.0-
7.9%),3.5年随访后分析结果:强化治疗组全因死亡率明显增加,患者由于过去长期高血糖控制不良,不良的“代谢记忆”效应早已形
成,此时过于激进的血糖控制可使患者全因死亡的风险增加方法:一项回顾性列队试验:14669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2%使用1
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1OAD)治疗(早期起始胰岛素)vs.48%在2种OAD后起始(2OADs)vs.20%使用≥
3种OAD后起始(3OADs)治疗(延迟胰岛素),1年随访后,比较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结果:1年随访后1OAD组患者平均HbA
1c的降低值显著大于≥3OAD组,1OAD组治疗后患者HbA1c<8.0%的可能性比≥3OAD组高30%,2OAD组比≥3OAD组
高20%结论: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方法:一项回顾性列队试验:14669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2%
使用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1OAD)治疗(早期起始胰岛素)vs.48%在2种OAD后起始(2OADs)vs.20%使用
≥3种OAD后起始(3OADs)治疗(延迟胰岛素),1年随访后,比较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结果:HbA1c基线水平在8-8
.9%及HbA1c≥9%的患者早期起始胰岛素均比延迟胰岛素更能显著降低患者HbA1c水平,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该数据未在图表中
,文献中仅以文字描述)结论: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对血糖水平较低患者已有获益方法:一项回顾性列队试验:14669
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32%使用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1OAD)治疗(早期起始胰岛素)vs.48%在2种OAD后起始(2O
ADs)vs.20%使用≥3种OAD后起始(3OADs)治疗(延迟胰岛素),1年随访后,比较三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早期起始胰岛素vs.延迟胰岛素,P=0.32,二者并无显著差异,且逆概率加权法与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得出3组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并无显著差异;逆概率加权法与OLS回归分析得出3组患者总体医疗费用并无显著差异结论:1种OAD后即起始胰岛素不增加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及总体医疗费用一项为期24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研究,纳入371例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FBG≥120mg/dl,HbA1c7.5–10.5%,平均A1C为8.5%)且患者基线无显著差异,随机分为2组:甘精胰岛素组(n=177)给予甘精胰岛素(1次/日)+OAD(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治疗;预混胰岛素组(n=187)给予预混人胰岛素(优泌林,2次/日)治疗主要研究终点:HbA1c较基线的降幅次要研究终点:HbA1c水平、平均FPG、FPG≤5.6mmol/L的比例、HbA1c<7%的比例、HbA1c<7%且无低血糖的比例甘精胰岛素组HbA1c降幅更大、更多患者达HbA1c≤7.0%研究终点时:甘精组HbA1c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佳明显,P=0.0003研究终点时:甘精组较预混组有更多患者HbA1c≤7.0%,P=0.0013甘精胰岛素组FPG降幅更大、更多的患者达FPG≤100mg/dl研究终点时:甘精组FPG从基线下降较预混组更佳明显,P<0.0001研究终点时:甘精组较预混组有更多患者FPG≤100mg/dl,P=0.0001甘精胰岛素更有效控制全天整体血糖研究终点时,甘精胰岛素组的24h血糖谱改善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其中甘精胰岛素组空腹、午餐后、晚餐、晚餐后和夜间3:00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预混胰岛素组与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注射相比,甘精胰岛素治疗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更高一项为期12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研究,纳入105例OADs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FPG≥7.0mmol/L,7.5%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