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双柏蜜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83例
2017-06-09 | 阅:  转:  |  分享 
  
·临床报道·

双柏蜜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83例

龙炳新,林关聪,陈少莲

(广东省湛江市中心医院,广东湛江524037)

关键词:急性软组织损伤;中药外敷;双柏蜜

中图分类号:R274.3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04)06-0003-01

双柏蜜(双柏散)出自广州中医药大学教科书中,是已故名

老中医黄耀教授经验方。在20世纪70年代有应用到临床

上,现总结1998年~2002年的临床治疗83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83例,男59例,女24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9岁,

平均年龄40岁;踝关节部扭伤48例,膝关节部扭伤8例,肩关

节部损伤7例,肘关节扭伤9例,腕关节扭伤11例;以上病人均

为急性损伤在0.5h~5d来诊,平均13h。临床表现为局部软

组织肿胀疼痛,或见皮下瘀斑,活动功能障碍,但以上病人均无

骨折、关节脱位或神经血管的损伤。

2治疗方法

2.1药物组成黄柏、侧柏叶、大黄、泽兰、薄荷,采用干品,经

机械加工成80目细粉为双柏散[1],然后密封备用。

2.2使用方法黄柏粉25g,侧柏叶粉30g,大黄粉30g,泽兰

粉25g,薄荷粉25g,然后将上药加入水蜜各半调成糊状,放入

锅内炒沸后烫患处,待药温约在50℃~30℃左右,以不灼皮肤

为度,用绷带包扎药物在患处,每日一剂,每剂敷8h去除药物,

一般在受伤48h后外烫、外敷药,如有皮肤过敏即停药。

3疗效分析

3.1疗效观察指数

3.1.1疼痛①重度(3分):局部疼痛严重,影响工作和休

息者;②中度(2分):疼痛较严重,静止时似感疼痛,对日常生活

和工作有一定影响;③轻度(1分):静止时无明显疼痛,活动时

疼痛,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④不痛(0分):静止或运

动时均无疼痛。

3.1.2肿胀①重度(3分):肿胀明显,皮肤纹理伸张,皮肤

紧张发亮,重者出现张力性水泡;②中度(2分):肿胀明显,皮肤

纹理平顺,用指按压肿胀部可有明显凹陷;③轻度(1分):局部

肿胀较轻,用指按压肿胀部无明显凹陷;④无障碍(0分)。

3.1.3瘀斑①重度(3分):瘀斑深紫色,面积5cm×5cm

以上;②中度(2分):瘀斑紫色,面积3cm×3cm以上;③轻度(1

分):瘀斑淡紫色,面积小于3cm2;④无瘀斑(0分)。

3.1.4功能障碍①重度(3分):患部疼痛,活动时疼痛甚;②

中度(2分):患部小幅度活动时无痛(即在原关节功能活动度的

50%以内),大幅度活动时疼痛明显,但尚可忍受;③轻度(1

分):患部在活动时微痛;④无障碍(0分)。

3.2疗效标准治愈:经治疗总评分为0分或比治疗前下降8

分以上者;显效:经治疗总评分比治疗前下降6分~7分者;有

效:经治疗总评分比治疗前下降3分~5分者;无效:经治疗8d

内,总评分不变或仅下降1分~2分者。

3.3治疗结果本组83例,治疗时间最长15d,最短8d;均在

治疗8d后按上述标准评定。结果:治愈61例,占73.49%;显

效16例,占19.28%;有效5例,占6.02%;无效1例,占

1.21%。总有效率98.79%。

4讨论

双柏蜜即是双柏散的各分量粉末加入水、蜜各一半调成糊

状的一种制剂,适用于加热外烫、外敷患处的一种剂型,其主要

药理作用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抗炎等,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

组织损伤的外敷治疗。有学者报道:大鼠急性软组织挫伤和血

肿模型实验证明,双柏散具有抑制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反应,降低

创伤局部组织液和促进血肿吸收等功能,从而对组织细胞的再

生修复产生有利的影响,促进创伤愈合[2]。双柏散由黄柏、大

黄、泽兰、薄荷、侧柏叶五味中药组成,从祖国医学的理论角度去

分析,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从现代中药透皮研究资

料可知,薄荷的有效成分薄荷醇具有良好的透皮促渗作用,其作

用甚至与目前广泛应用的透皮促渗剂月桂氮唑酮相当[3]。上述

证明,双柏散外用具有良好的透皮吸收作用。通过83例患者的

临床应用观察,总有效率98.79%,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有一例

因皮肤过敏,经停药、抗过敏治疗后自愈。其中一例无效病人,

查实患有糖尿病。在临床中观察到,一般外伤48h以内凉敷皮

肤不易过敏,减轻局部肿胀,48h以后加热外烫、外敷消肿止痛

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杨晓军,陈家璇.双柏蜜与双柏酊的制备及其临床疗效分

析[J].中成药.1998,21(4):46.

[2]庄洪,岑泽波,袁浩,等.外用双柏散浸剂治疗急性软

组织损伤实验研究[J].中医正骨,1992,4(2):1-4.

[3]王晖,许卫铭,王宗铠.薄荷醇和月桂氮唑酮促渗作用的

比较[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6,16(3):121.

收稿日期:2004-08-09

本文编辑:朱庆文

·3·中医外治杂志2004年12月第13卷第6期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