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孙一民治疗急症验案四例
2017-06-09 | 阅:  转:  |  分享 
  
以消块、痛。在产后诸方中,黑姜(或炮姜)、当归为

傅氏所常用。对于虚甚正气欲脱者,亦可加熟附子

或肉桂,取参附汤之意,温补气血,助人参以救脱。

对于产后有火咳嗽,必须调理半月后,方可用凉药,

半月内切不可用。其所立的加味四物汤,方中有白

芍、生地、知母,方后注云:“治半月后干咳有声,痰少

者。”可见傅氏认为服用凉药的时机甚为重要,必须

产后用生化汤调理半月后方可,不然会凝滞恶露。

对于发热证,亦慎用凉药。对于热势较轻者,用生化

汤加茯苓淡渗之药;对于热势重者,认为用生化汤加

干姜,此热为阴虚内热。方中必须加以补阴血药同

用。干姜能入肺以利气,入肝以生血,“能除虚火”。

对于这种病证,只多服生化汤即可。不可妄投寒凉

药,“若热用寒剂,愈虚中气,误甚”。

综上,傅氏在临证中,能把握妇女产后多虚、

多瘀、多寒的生理特点,组方用药,均具法度,其

所创立的生化汤,至今仍被视为妇女产后必用方

剂,灵活加减,可用于产后一切病证。其用药经验

对后世妇科临床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

研究。(收稿日期2002-08-22)

孙一民治疗急症验案四例

郭岳峰1杨振江2

1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02)21深圳市中医院(深圳518000)

提要:孙一民主任医师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尤擅用下法治疗急症。本文介绍其用下

法治疗重症胆囊炎、急性肠梗阻、输尿管结石的病例,可见其辨证准确,用药灵活的特色。

关键词:急症中医药疗法下法孙一民

孙一民主任医师为河南省名老中医。1919年

生于河南安阳,1940年考入北京华北国医学院,

师从我国近代名医施今墨,在北京、南京等地随师

学习多年,全面系统地继承了施氏的学术思想、临

床经验及其具有独特风格的用药规律。从医60余

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用下法治疗急

症。本文介绍其应用下法治疗急症的验案四则。

1老年性重症胆囊炎

刘××,女,76岁,家庭妇女。1980年6月

22日初诊。患者于2日前突然发生上腹部剧烈绞

痛,伴有恶心呕吐,随即出现面色苍白,头出冷

汗、四肢发凉的休克状态。家属急送病人到医院就

诊。经注射杜冷丁200mg后,疼痛仍不缓解,并

出现发热、周身皮肤黄染。于第2天转另一医院治

疗,怀疑为“肝癌晚期”,嘱其家属准备后事。22

日下午前来就诊。症见:年老体弱,精神萎靡,表

情痛苦,呻吟不止。查体:腹部膨隆硬满,疼痛拒

按,右上腹肌紧张,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触

诊不满意,肠鸣音亢进,呼吸浅促,呼吸音清,心

律100次/分,律齐,脾未触及,全身浅表淋巴结

未见明显肿大,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色泽鲜亮,

体温3913℃,血压1317/7198kpa,大便4日未行,

小便黄赤不爽。舌苔满布,色黄厚腻,舌尖红,脉

大数有力。B超检查提示:①肝脾大小在正常范

围;②肝内回声均匀,管系走行清晰;③胆囊明显

肿大,胆囊壁厚,毛糙。肝功能检查:黄疸指数

40U,总胆红质为128mmol/L,凡登白试验直接、

间接反应均为强阳性,TTT4U/L,ALT150U/L。

腹部CT扫描排除肝胆胰脾占位性病变。血常规:

WBC12×109/L,N90%,L8%,Hb105g/L,

PLT120×109/L。根据以上检查,初步诊断为老年

性重症急性胆囊炎。中医辨证为湿热熏蒸、宿食留

滞,少阳阳明同病之大柴胡汤证。治当泻下通腑,

清热祛湿,兼以扶正。处方:全瓜蒌、茵陈、连

翘、金银花、金钱草各30g,生大黄(后下)、枳

壳、山栀子、柴胡、郁金、竹茹、党参各9g,木

香、牡丹皮各6g,丹参、赤芍、白芍各15g,建曲

12g。1剂水煎服。同时以柴胡注射液4ml在肝俞、

胆俞、足三里等穴位封闭。服药后患者腹中肠鸣,

解燥粪10余枚。便后病人顿觉舒畅,腹痛大减,

周身轻松,并有饥饿感。23日按上方再进1剂,

药后解大便3次,便后患者精神转佳,腹痛基本消

失,舌苔退,体温降,食欲增加。以上方减量继进

2剂后,患者精神好,腹软,痛止,黄退,大便通

畅,日行1次,小便淡黄,苔薄白,脉象得缓,体

温37℃,诸症均愈。

按:本例患者发病急骤,经两个医院检查,均

怀疑为“肝癌晚期”,可见病情危笃。虽然该患者

年老体弱,但运用祖国医学理论辨证分析其病证,

根据腹胀硬满而疼痛拒按、大便四日未行、舌苔厚

腻、脉大数有力这四个主要症状,确认病情属

“实”。故用生大黄、瓜蒌通润大便以泻其实;建

曲、竹茹和胃除满;枳壳、木香通调腑气;丹参、

丹皮、白芍、柴胡、郁金活血疏肝;金银花、连

2002年第20卷第12期四川中医

Vol.20,No.12,2002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5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翘、茵陈、山栀、金钱草清热利湿退黄;党参兼顾

正气。如此重症,寥寥数剂而获痊愈。其关键在于

能否准确地进行辨证,不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

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症状中认准主症,果断用药,

这是我们在治疗急症时值得注意的一点。

2急性肠梗阻

睢××,男,34岁,干部。1988年2月2日

初诊。患者因吃一碗凉水饺后,于2月1日早晨5

时许突然发生腹部胀痛,阵发性加剧,经注射强痛

定200mg后疼痛仍不能缓解,随即入某医院治疗。

查血常规:WBC21×109/L,N91%。肌肉注射青

霉素钠4次共320万U,疼痛未能缓解,饮食未

进,食入即吐,未转矢气,未解大便,一天来只靠

输液维持。2日上午会诊:患者表情极度痛苦,卧

床捧腹,痛不可忍,呻吟不止。查体:腹部膨隆,

疼痛拒按,叩诊呈鼓音,听诊可闻及气过水声。舌

质红,苔厚,脉弦。具备肠梗阻疼、吐、胀、闭四

大症状。中医辨证属阳明腑实,阻隔不通而引起腹

部剧烈绞痛。故急用通里攻下法,泻实通滞以缓解

疼痛,佐以清热、消导、散瘀以调畅气血。处方:

生大黄15g(后下),元明粉(冲服)、木香、牡丹

皮、桃仁、木香各9g,枳实、厚朴、建曲、鸡内

金各12g,莱菔子20g,谷麦芽、焦山楂、连翘、

蒲公英、败酱草、丹参、冬瓜籽各30g,甘草6g。

1剂,水煎服。上午10时患者服头煎药,10余分

钟后即感腹中肠鸣,频转矢气,似有便意,腹痛逐

渐缓解,能下床活动。下午2时服第2煎药后约1

小时,即解大便1次,粪便与气体喷射而下,呈糊

状并夹杂有硬粪条,量多奇臭,后约1小时又解大

便1次,仍量多味臭。2月3日复诊:腹部无任何

不适,精神好转,已能进半流质饮食,触其腹部仍

稍有胀满。上方减量继进,以图根治。后经调养数

日,痊愈出院。

按:该患者由于1月前曾行阑尾炎手术,肠道

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加之疲劳过度,饮食不慎,致

食积肠胃,壅塞不通而发生腹部绞痛。由于邪实壅

盛,故发病急重,病势剧烈。虽然用镇痛药及抗生

素、输液等疗法治疗,但终因未能解决根本问题,

腹痛未能好转。经服中药后,在短短十几分钟内即

开始起作用,腹中肠鸣,转矢气,腹痛很快得以缓

解,后又随大便的畅解,腹中壅滞得以消除,诸症

得以痊愈。

3输尿管结石

宋××,男,49岁,干部。1989年6月11日

初诊。患者左侧腰部阵发性疼痛2天,经B超检

查诊为左侧输尿管结石,于6月11日入某医院外

科。住院后下腹疼痛难忍,狂躁不安,甚为痛苦,

曾注射杜冷丁止痛,无明显效果,邀请孙老前往会

诊。症见:腹痛剧烈,左下腹可触及一条索状硬

物,似为燥粪,大便三日未行。舌苔白厚,脉大数

有力。分析其症乃以阳明腑实为主,由于燥粪阻

塞,升降失司,不通则痛。故急用泻下兼以排石。

处方:瓜蒌30g,元明粉(冲服)、广陈皮、枳壳、

苏桔梗、郁金、白芍各9g,金钱草60g。水煎服,

每日1剂。6月13日复诊,患者诉服上方约1小

时后,大便畅解2次,臭秽难闻,以后腹痛顿觉缓

解。服药2剂后,腹痛基本消失,后经B超复查,

左输尿管结石已排出。

按:本例患者经B超检查诊断为输尿管结石,

但症状表现则以燥粪阻塞,腑气不通(如大便三日

未解,左下腹触及粪块等)为主。腰痛固然与结石

有关,同时伴有剧烈腹痛,更由燥粪阻塞,腑气不

通所致。故治疗不以单纯利尿排石为法,而是根据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以泻下通腑为主,兼以

排石。这样可使壅塞的大便畅解,而有利于结石的

排出。

4血管神经性头痛

许××,女,36岁,工人。1996年8月20日

复诊。患者在10年前阑尾炎手术后不久,大便曾

一度干结不畅,随后左侧头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

自此10多年来间断发作,每次发作疼痛可持续1

~2天,经用止痛药物后,疼痛可暂时缓解。3周

以前,患者偏头痛又作,伴大便干结,曾多次灌肠

未能缓解,住某医院用安眠药及镇痛药无效。病情

持续月余,患者颇以为苦,而求孙老诊治。症见:

头痛如劈,有热胀感,面部肿胀,舌苔白微腻,脉

沉弦。脑电图检查无异常。西医诊断为血管神经性

头痛。中医辨证为腑气不通,浊气不降,上干清

窍。治宜清上泻下,通便清脑,标本兼治。处方:

大黄(后下)、元明粉(冲入)、山栀、白薇、赤白

芍、生地、紫石英(先煎)各9g,瓜蒌、生石决

明各30g,钩藤、菊花、紫贝齿(先煎)各12g,

夜交藤18g,连翘15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

方3剂后,大便通畅,头痛大减。上方去元明粉,

加夏枯草12g,丹皮9g,继进3剂,头痛止,精神

爽,诸症痊愈。

按:该患者头痛10余年,间断性反复发作,

头痛剧烈,虽多次用止痛药及安眠药治疗,但只能

取快一时,终不能痊愈,真可谓“沉疴痼疾”。综

合考虑该患者的病情,病位虽突出在头部,但其病

之根本当责之大肠传导功能失司,病机在于大便干

结不畅,浊气不得出于下窍,反而冲逆于上,干扰

清窍,发为头痛。若只给予镇痛药以治其标,则疗

效很难理想。宗《内经》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以

“通便”治本,兼“清脑”治标,标本同治,使患

者腑气得通,浊气得降,脑窍得清,虽未止痛,而

头痛自解。

(收稿日期2002-08-16)

四川中医2002年第20卷第12期6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Vol.20,No.12,2002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