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痛经治验二则
2017-06-09 | 阅:  转:  |  分享 
  
-172·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年l2月第3卷第24期ChinJModDrugAppl,Dec2009,Vo1.3,No.24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16例临床分析

谢忠红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报

道年轻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多,现将本院

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青年缺血性脑卒中16例

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共选首次脑卒中发病患者16例,年龄<40

岁,均为本院住院患者。16例患者中,男性1O例,女性6例,

年龄23—40岁,平均36.5岁,均符合我国第二次全国脑血

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持续24

h以上均经头颅CT确诊,其中血压增高者6例,包括妊娠高

血压合并脑梗死1例,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房纤颤3例,

糖尿病患者4例,头颈部外伤史1例,病毒性脑炎1例,酒精

中毒1例。

1.2症状及体征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肢体瘫痪,均无

意识障碍,伴失语1例,伴精神症状2例,头颅CT显示基底

节区低密度灶6例,侧脑室旁低密度灶4例,颞叶低密度灶2

例,额叶低密度灶2例,顶叶1例,小脑1例。

1.3辅助检查全部患者均行头颅CT检查,同时全部入院

后心电、血脂、血流变学、血糖检查。

1.4治疗方法对超早期适合溶栓患者,给予尿激酶25万

U一75万U静脉溶栓治疗。对溶栓禁忌或拒绝溶栓患者给予

抗凝,降纤治疗,并均常规使用活血化瘀中药,神经营养剂治

疗,有脑水肿给甘露醇、高血压患者调整血压,防止过高或过

低。对病毒性脑炎患者,早期积极抗炎、抗病毒治疗,恢复期

后给予康复治疗。

2结果

本组16例患者,12例完全恢复并参加工作,生活基本自

理者3例,需人照顾者1例,无死亡病例。由此看出,青年缺

血性脑血管疾病积极治疗愈后较好。

3讨论

作者单位:155100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痛经治验二则

魏聪英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3%~50%,

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栓栓塞的

结果,而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则由多种病因引起。高血压是常

见病因,本组16例患者6例患有高血压,占37.5%,高血压

通过不同机制影响脑部血管,而直接作用于基底部穿通动脉

和基底动脉旁中央支产生血管透明脂肪样变,引起微栓塞或

微动脉瘤形成,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有人研究证实,青

年缺血性脑卒中多数血流变学指数增高。本组16例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流变5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与

文献报告相符。心源性脑硬塞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

病因,本组3例脑栓塞患者,卒中前均已明确诊断为风湿性

心脏病引起的心房纤颤。本组糖尿病3例,糖尿病导致脑血

管疾病的机制不清,有研究者指出碳水化合物和脂代谢异

常,促使动脉硬化J。

本组疾病中头颈部外伤史1例,认为头颈部外伤后可使

血管内膜撕裂,形成夹层动脉瘤所致。另外酒精中毒致脑卒

中1例,酗酒可加速动脉硬化,刺激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脑血

流量,长期酗酒不仅可提高血压水平,还可改变血流中的某

些成份,如血小板、红细胞、纤维蛋白原和第Ⅷ因子。另外有

报道口服避孕药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口服避孕药通过对凝

血系统、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的破坏,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本组未遇见。

总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预后比

老年好,可能与病前机能状态好,病情较轻,长期慢性血管病

较少,或病变局限,青年人血管床功能好,侧支循环好,代偿

能力强及并发症少等因素有关。

参考文献

[1]宋兴刚.实用脑梗死急救与准介入技术.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8:5638.

[2]芮德源.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55_456.

【摘要】目的寻求治疗痛经的佳法。方法通过对痛经患者的诊察,分析其病因有针对性的用

药。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医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痛经疗效满意。

【关键词】痛经;辩证施治;气滞血瘀;寒凝胞中;肝肾虚损气血虚弱

痛经是妇科的常见病,其临床特征是妇女正值经期或行

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

其病因主要是情志所伤,起居不慎或六淫为害等不同病

因,并与素体及经期、经前期前后的特殊生理环境有关。常

见病因有气滞血瘀、寒凝胞中、气血虚弱等。该病尤其以青

年妇女较多,甚者其常影响工作及学习。我在临床运用中医

作者单位:615000凉山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

辩证施治多获良效。现举验案2例供同道参考。

患者女,l6岁,2005年2月6日初诊,每于经期或经前

便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手足发冷、面色青白、经量少、

经色黯淡、腰腿微感痰软、脉沉,舌淡苔白,必须休息1—2d,

无法上课。辩证为寒凝胞中的阳虚内寒,肾内冲任之本,胞

脉系于肾而终于胞中,。肾阳虚弱、虚寒由生。冲任、胞宫失

煦、虚寒滞血,故经期或经后小腹疼痛。经少色黯淡,阳虚生

外寒则不能温煦四肢,故手足不温。治宜温经散寒、暖宫止

2009年12月第3卷第24期ChinJModDmgApo1.Dee2009.Vo1.3.No.24

痛、养血祛瘀处以温经汤《金匮要略》加减。处方:制附片3O

g、炙艾叶15g、吴芋6g、当归15g、白芍15g、川芎12g、丹皮

12g、桂枝1Og、生姜12g、人参12g、炒延胡索20g,因患者

手足不温,面色青白,故去麦冬、阿胶。1剂/d,水煎服150

ml/次,3次/d,二剂后小腹冷痛明显减轻,四肢逐渐不冷,面

色青白也好转。

二诊去制附片、延胡索、人参,处方以当归15g、白芍15

g、吴芋6g、炒艾叶l5g、桂枝10g、川芎12g、丹皮12g、加菟

丝子20g、炒川断20g、寄生20g再服3剂后,患者前来告知

服药后每于经期均无上述症状出现。

患者女,32岁,2005年6月初诊,因家庭琐事,每月经前

1、2d或经期便小腹腹痛、拒按,并伴胸胁及两乳房胀痛,烦

躁易怒失眠,经量少,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色紫黯有块,舌紫

黯有瘀点,脉弦。

因肝司血海,又主疏泄,气极以条达流畅为顺,肝气不

舒,精神郁闷,可使气体郁滞,从而导致冲任失调,冲任气血

郁滞,故见小腹胀痛,拒按,并伴胸胁及乳房腹痛及烦躁失

眠。中医辩证为气滞血瘀,治法应舒肝理气,化瘀止痛。处

方以隔下逐瘀汤加减,处方以当归15g、川芎l5g、赤芍12g、

柴胡l5g、炒川楝15g、桃仁lOg、红花1Og、枳壳15g、延胡

索15g、炙香附l2g、丹皮15g、乌药12g、五灵脂8g、1N/d,

·173·

水煎服,150mE/次,3次/d,三剂后小腹腹痛,胸肋及乳房胀

痛消失。但睡眠差,食欲差,经量少,处方以当归15g、川芎

15g、白芍l5g、柴胡15g、枳壳15g、丹皮l2g、炙香附12g、

加龙牡各4Og、夜交藤30g、焦楂15g、木香10g、炙远志15

g、再服3剂。

三诊:处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再服3剂,上述症状

消失。

体会:痛经主要为这个期间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

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碍,

以致“不通则痛”或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主证均

为经期小腹疼痛,经量少,但各有特点。故治疗上应充分诊

察病情,根据病情进行辩证诊治。门诊患者以痛经还是较常

见。上述二例为笔者近年来所诊治的患者中较为典型者。

例1为寒凝胞中的阳虚内寒。故用炙附片,温补命门之火,

加炙艾叶,炒小茴以增强温肾暖宫,散寒止痛,佐以吴茱萸、

桂枝温经杉寒,当归、丹皮、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再使白芍、甘

草缓急止痛,故能取得良效。2例为气滞血瘀,故用枳壳、乌

药、香附现气调肝,当归养血和血,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

皮活血祛瘀,患者因伴有胸胁及两乳房腹痛,故加柴胡、炒川

楝、疏肝理气。方中延胡索、五灵脂化瘀止痛,甘草缓急调和

诸药。气顺血调则疼痛自止,故取得良好疗效。

经腹应用吻合器治疗胃底责门癌52例体会

徐元

【关键词】经腹;吻合器;胃底贲门癌

胃底贲门癌手术入路常用经腹、经胸和胸腹联合3

种…。2003年以来,本科应用管状吻合器经腹行胃底贲门

癌手术5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胃底贲门癌52例,其中男36例,女l6例,

年龄56—77岁,平均64岁。术前经纤维胃镜及病理确诊,B

超、胸腹部CT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了解病灶位置及病期。

其中贲门癌38例,胃底癌14例;低分化腺癌24例,中分化

腺癌22例,高分化腺癌4例,原位癌2例。TNM分期:I期6

例,Ⅱ期24例,Ⅲ期18例,Ⅳ期4例。

1.2手术方法本组病例采用气管插管麻醉32例,硬膜

外麻醉20例,采用上腹部正中切口,框架拉钩牵开切口,充

分暴露膈下区。常规扩开分离食管裂孔并切开膈肌脚正中

弓状韧带,使位于后纵膈的食管三角向腹腔完全敞开,利于

游离足够的食道下段及清扫膈上贲门周围、下段食管旁淋巴

结。平均游离下段食管约7cm以上,食管切缘平均距肿瘤

约4em。48例根治术不论病期皆行1~11组淋巴结清扫,包

括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前叶及胰腺部分被膜后壁。4例Ⅳ期

行姑息手术。食管残端予无损伤缝线或7号线荷包结扎固

定吻合器底针座,用24~26mm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远端胃端

侧吻合42例,吻合口距残胃断端约4em,全胃切除、食管空

肠端侧吻合10例。

2结果

52例无临床死亡,无吻合口漏、出血、幽门梗阻、胸腹腔

作者单位:225700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平均住院时间2周。术后1~

2个月出现进食梗噎4例经抗酸和气囊扩张治疗好转。病理

检查:无食管切缘阳性,34例有腹腔淋巴结转移(75.5%),4

例兼有胸腔淋巴结转移(80%)。本组36例采用化

疗。复查和电话随访44例,随访时间6个月一5年,随

访率80%,其中20例死亡。

3讨论

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胃底贲门是其好发部

位之一,近年来胃癌发生在胃体上部和贲门部的发病率有上

升趋势,多为浸润型癌,且容易向近端生长浸润食管下段,根

据胃癌手术根治原则,要求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

消灭脱落的癌细胞,提高生存率。目前胃底贲门癌的手术入

路主要有经腹、经左胸和胸腹联合三种。采用何种方式一般

根据内镜和钡餐结果、患者全身情况及术者的经验确定。三

种术式各有利弊,研究表明手术方式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并

不明显。相比较而言,经腹入路,有利于全面探查原发病灶、

淋巴结转移及腹部各脏器情况,便于腹腔淋巴结的清扫、联

合脏器切除和选择最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而且创伤小,出

血少,并对心肺机能扰乱轻,术后心肺并发症也少,且恢复

快,住院时间短,节约经费。对于晚期病例是理想的探查切

口。但经腹难以清扫胸腔淋巴结,不能切除足够长的食管,

尤其对于侵犯食管的病变易致切缘癌残留。我们应用吻合

器经腹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手术,兼顾了手术的根治性和安全

性。术中常规扩开分离食管裂孔并切开膈肌脚正中弓状韧

带,使位于后纵膈的食管三角向腹腔完全敞开,利于游离足

够长度的食道(7cm以上)及清扫膈上贲门周围、下段食管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