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王静安治疗小儿肺炎喘咳的经验
2017-06-10 | 阅:  转:  |  分享 
  
●百家精萃●

王静安治疗小儿肺炎喘咳的经验

610017成都市中医医院张吉

提要:王静安主任医师认为对小儿肺炎喘咳临证当先审明病因、病性,辨证立法,然后用药。

该病的病理基础是外邪侵袭,痰热壅肺,肺失宣降。治疗一要祛邪外出,二应宣肺降气,三宜清

热涤痰,重在宣肺、化痰,自拟“宣肺化痰汤”以随症应用,根据所感寒、热、湿之不同,加减

化裁。

关键词:小儿肺炎喘咳名老中医经验王静安

吾师王静安主任医师,师承儿科专家谢铨,精研

《内经》、《伤寒》等经典,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积累了

丰富的临床经验,善治百病,尤长于儿科疑难重症。如小

儿肺炎,病来急骤,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救治或救治不当,

对小儿生命威胁极大。王老对小儿肺炎,特别是对肺炎喘

咳,有一套很好的诊治方法。老师认为对小儿肺炎喘咳临

证当先审明病因、病性,辨证立法,然后用药。现将王老

经验介绍如下。

1肺炎喘咳病因病机

肺炎喘咳是小儿常见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

鼻煽为特征。元代朱丹溪《活幼心书》即有“胸高气促肺

炎炎”的记载,而清代的《麻科活人全书》记载了“肺炎

喘咳”的病名。古代经典和历代医家对该病病因有很全面

的阐发,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气月贲郁,皆属于

肺”,“寒热咳喘……,膨膨而喘咳,病本于肺。”《素问·咳

论篇》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明确地阐

明了不论咳喘的病因如何,皆由病起于肺或因他脏之病累

及于肺始作喘咳,病位在肺。王老将其病因归纳为三个方

面,即外感六淫邪气,内伤乳食、生冷,或内有积热。肺

为娇脏,具有宣散和肃降两方面的功能,肺有宣有肃,方

可气道通畅,呼吸均匀。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

不固,调护不慎则易受六淫邪气的侵袭,导致肺气闭郁;

另一方面,小儿脾胃柔弱,易为乳食、生冷所伤,以致脾

胃失于健运,酿生痰浊,上贮于肺,脾胃失司则积滞内生,

郁而化热,薰蒸于肺,一旦外邪所引,则痰热搏结,阻塞

气道,肺气闭郁,肃降失常,发为肺炎喘咳。

2治疗特色

感受外邪虽有风热、风寒、湿热之不同,却均可导致

肺失宣降而生喘咳。王老认为治疗应重在宣肺、化痰,自

拟“宣肺化痰汤”以随症应用。根据所感寒、热、湿之不

同,加减化裁,在治疗肺炎喘咳时获良效。

“宣肺化痰汤”方药组成:炙麻绒、桔梗、炙旋复花、

桔络、苇根、荆芥、黄连、枳壳、炙百部、炙白前根。(1)

若外感风寒,证见恶寒无汗,咳嗽、喘息、鼻塞流涕,舌

苔薄白,指纹青紫浮露,加苏叶、前胡、细辛以散寒解表、

行气平喘。(2)若风热袭肺,见咳嗽气粗,气促痰鸣,发

热有汗,口渴,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指纹青紫者,

加石膏、黄芩以清热解表、理气宣肺。(3)若湿热郁肺,

见咳嗽痰壅,气促痰鸣,痰黄,发热,有汗,纳呆,舌质

红,苔黄腻,脉濡者,重用黄连,加木通、滑石、郁金、

姜黄以开胸解郁、清热除湿。(4)疾病后期,见干咳无痰、

稍气促,不欲饮食,舌红少苔,脉细数,此乃肺胃阴伤,

则去黄连、枳壳、桔络,加沙参、知母、麦冬以滋阴补虚、

润肺止咳。若见咳嗽有痰,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唇舌质

淡,脉细弱,此乃肺脾气虚,去黄连、枳壳,加沙参、白

豆蔻以健脾和胃、宣肺化痰。(5)若咳甚呕吐,加陈皮、

姜汁竹茹以降逆化痰止呕;喘甚,加苏子、葶苈子、丝瓜

布行气平喘;大便干结,加胖大海以润肠通便;发热或内

热甚者,加服紫雪丹以清热通腑。

3典型病例

例11李某某,女,3岁,2000年12月5日就诊。咳

嗽气粗,痰鸣,发热,烦躁不安,时有吵闹,尿黄,大便

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此为风热袭肺,热邪炽盛。

治以清热解表,理气宣肺。“宣肺化痰汤”加减:荆芥、枳

壳各6g,石膏30g,苇根、桔络各15g,炙麻绒、炙旋复

花、炙百部、炙白前根各12g,胖大海10g,黄芩、桔梗各

9g,黄连3g。药服2剂,嘱少量频服。并加服紫雪丹,每

日4次,每次0175g,连服3日。复诊时诉热退,烦躁不安

减轻,大便已不干结,咳嗽气粗减轻。原方继服3剂,后

予健脾和胃、宣肺化痰之法而愈。

例21叶某,男,2岁,2001年1月4日就诊。咳嗽,

气促痰鸣,咳甚即吐,发热,有汗,纳呆,尿黄,大便溏,

舌质红,苔黄厚腻,指纹青紫。此为湿热郁肺,肺气闭郁。

2001年第19卷第11期四川中医

Vol.19,No.11,2001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1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治以开胸解郁,清热除湿。“宣肺化痰汤”加减:苇根、滑

石各30g,荆芥、黄连、陈皮、姜汁竹茹各6g,炙麻绒

12g,桔梗、木通、郁金、姜黄各9g,炙旋复花、桔络各

15g。药服2剂,嘱少量频服。紫雪丹每次服0175g,每日2

次,连服3日。复诊时诉热退,不吐,咳嗽气促减轻。上

方去陈皮、姜汁、竹茹,加枳壳6g,丝瓜布10g,苏子9g。

服药2剂,再予清热除湿、宣肺化痰、健脾和胃之法而愈。

4讨论与分析

小儿肺炎喘咳的病理基础是外邪侵袭,痰热壅肺,肺

失宣降,故王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在治疗上一

要祛邪外出,二应宣肺降气,三宜清热涤痰。宣肺化痰汤

以荆芥、麻绒宣肺解表,祛邪外出。麻绒与麻黄相比,其

性较为缓和,而宣肺止咳作用不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麻黄中麻黄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止咳平喘疗

效明显。方中配以桔梗更增其开宣肺气之功。桔梗、桔络、

旋复花理气化痰,苇根、黄连清肺热,冬花、百部、白前

根降逆化痰止咳,枳壳行气化痰。全方共收清热、宣肺、

化痰之效。

小儿生机蓬勃,体属纯阳,外感时邪,内伤积滞,都

极易化热。古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凡病温者,始

于上焦,在手少阴”等论述。王老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

单纯的风寒证较为少见,而风热、湿热证居多,故清热之

药不可缺少,且用量宜重。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以降为和,而肺气赖六腑以通

之,腑气通则肺气亦降。故在治疗中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小儿“脾常不足”,加之乳食不知节制,过食肥甘、生

冷之品,脾胃易伤,运化失常,变生痰浊,郁滞于内,积

久化热,薰蒸于肺,肺气闭郁,使咳嗽加剧,故常于本方

中加白豆蔻、谷麦芽以运脾涤痰,增强疗效。

紫雪丹出于《和剂局方》,用于气血两燔之证。王老在

多年的临床中,将其用于发热或内热炽盛的患儿,取其清

热通腑之效,与汤剂配合使用,获效更捷、更佳。

(收稿日期2001-07-26)

高诚宗治疗腰腿痛经验

610081成都铁路局中心医院高志扬

提要:四川省著名中医高诚宗主任医师业医近70年,论证独有见地,用药贴切,疗效显著。

本文介绍高诚宗在治疗腰腿痛方面的经验,可资临证参考。

关键词:腰腿痛名医经验高诚宗

高诚宗主任医师为四川省著名中医,从事中医骨外科

诊治近70年,对腰腿痛的辨证独有见地,用药贴切,疗效

显著。兹将其在该病治疗上的经验介绍如下。

1疏肝理气以和气血

先生认为腰腿痛的发生主要与气机阻滞、气血失和相

关。肝失疏泄,七情怫郁,外邪侵袭,腰腿部的筋骨肌肉

关节的损伤、退行性变、姿势不良等诸多因素皆可使气机

阻滞、气血失和,是腰腿痛发生和持续不解的主要原因。

病人可表现出腰腿部的不适、胀麻锥痛、功能活动受限以

及胸胁脘腹部胀痛等症状。治疗以疏肝理气为先,重用理

气之品,常选用青木香、香附、厚朴、木通。认为青木香、

香附入肝经,辛香走窜行气对脏腑筋骨肌肉的疼痛缓解具

有殊效;厚朴下气辛散止痛,木通通络下气可利血脉。腰

腿位于身体的中下部应顺势逐邪而下,厚朴、木通与青木

香、香附相伍可起到祛邪从下而去的效果。对腰骶大腿部

的刺胀攻窜疼痛,以“气入筋骨”解释,认为秦艽、浙贝

母药力可入筋透骨,舒筋活络而定疼痛。对伴有胸胁脘腹

胀气者又加以槟榔、木香、郁金、枳壳、瓜壳。对局部皮

下、肌腿筋膜能触摸到肿块瘀结等有形之物则加入牡蛎、

乳香、没药,认为牡蛎入肝经,软坚散结,又有宁神镇痛

之功,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效显。瘀血见症明显者加入三

七、血竭。在行气药与活血药份量的掌握上,强调行气药

的作用,行气为先,活血在后,以行气药带动活血药。对

伴有骨质增生者,尤喜选用刺蒺藜、威灵仙、鸡血藤,认

为刺蒺藜一味走窜力强,有引经动血振匮之力;威灵仙性

急善走,有软化骨刺作用;鸡血藤补血行血、舒筋通络与

行气药相须而增效。三药合用于伴有骨质增生的腰腿痛患

者,实为先生多年临证的独特一技。

2辨证分因以通经络

对腰腿部不适、酸重、冷、麻木或热以及关节肿大屈

伸不利,辨为风寒湿或湿热流注经络阻闭气血者,先生强

调在辨证中要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分辨风寒湿或湿

四川中医2001年第19卷第11期2JournalofSichua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Vol.19,No.11,2001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