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可作为一线免疫抑制剂,或与甲强
龙联用;剂量10~15mg/kg,连用7~10天;主要副作用
是感染。③单克隆抗体:OKT3,剂量5mg/d,连用10~
14天;同时停用环胞素A,在疗程结束前3天再复用环
胞素A。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医辨证多属于气阴两虚,
治疗以益气养阴,安胎固胎。方用叶氏家传保胎方配
合六味地黄汤合四君子汤,扶助人体正气,增强机体免
疫能力,提高抗排异效果,降低感染的发生。提高病人
的存活率。
3.2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
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依据:类似慢性肾炎,
进行性贫血和氮质血症。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基本是
不可逆的。轻度者可用甲基强的松龙或单克隆抗体,
可能有一定效果。如果无效,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不
应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或单克隆抗体。
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中药治疗:主要活血化瘀
为主,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此时叶教授认为不能单独使
用活血化瘀药,需要应用安胎法,可明显减轻排异程
度。
王新陆教授从脑论治心身疾病经验撷菁
周永红
(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级博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00380)
摘要:情志异常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脑与心身疾病密切相关,脑神逆乱是心身疾病的基本病机,治
疗当以调和脑神为要,兼以健脾、养心、调肝、理肺、滋胰、补肾诸法,以达到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燮理阴
阳的目的。
关键词:心身疾病;从脑论治;王新陆;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92(2003)03-0012-02
作者简介:周永红(1966-),女,副主任医师,现为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
从事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3-03-06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是指由心理社会
因素引起的,持久的生理功能紊乱及其所导致的器质
性疾病。吾师王新陆教授在长期临床工作中充分认识
到脑与心身疾病的密切关系,独辟蹊径,从脑论治心身
疾病,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从师学习,颇获裨益,本文
介绍王老师论治心身疾病的经验。
1从脑论治心身疾病的依据
1.1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情志异常
老师认为,中医学所言之情志,主要指人的情感过
程、情绪状态等。分而言之,“情”指情感情绪,《荀子·
正名》中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志”指
记忆、意向等,而情志之“志”指人的情绪活动特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了五志的概念,指出肝在志
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
恐。《三因方》中也说:“七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可
见,情与志已经混而称之。情志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
现,适度的情志活动具有调节脏腑气血的作用,是身心
健康的标志,如《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
卫通利。”但过度的情志或情志不和就可引起“情志之
病”,情志疾病是情志内伤所致的以形体症状为主的一
类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之心身疾病。情志因素是导
致心身疾病的重要因素,也可以说,没有情志因素的心
身疾病在临床上是不存在的。过长时间的不良心境,
过分强烈的情绪或者情绪过于低落,均可由情志变化
—心理变化—生理变化—病理变化引起心身疾病。
1.2脑神逆乱是心身疾病的基本病机
老师认为,脑位头而象天,主五脏之神而统五志,
只有脑主七情(五志)正常,五脏才能顺应安和而有正
常生理气化功能。另外脑主神明,主精神、神志活动,
而五志与精神神志活动密切相关,情动于外而神舍于
内,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脑与七情的关系密不可分。
精神刺激、七情所伤、五志不和,则上扰于脑,可致脑神
紊乱郁蔽,出现精神不振、视所不明、行动不敏、忧喜不
定、易惊易恐、心悸怔忡等证,脑神逆乱是情志致病的
基本病机,也是其它脏腑功能紊乱的激发病机。境遇
人事的刺激,首先伤脑,脑伤则气机逆乱,进而影响心、
肝、脾、肺、肾等其它脏腑。①肝气上逆。七情伤人,唯
·21·ACMP.June,2003,Vol.31,No.3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怒为甚,怒属肝志,外界刺激引起大怒,由脑伤肝,导致
气机逆乱,故《内经》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
甚则厥逆。②心伤气乱。喜为心志,突如其来的大喜
可致挟痰扰心,神散不藏而致大喜似狂或者惊喜如呆。
③肺伤气闭。忧为肺志,“愁忧者,气闭而不利”,境遇
变故引起忧伤,忧则伤脑,阻滞肺气。而见神情悲忧,
少气懒言等。④脾伤气结。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
过思则伤脑,进而导致气机阻滞,脾气郁结,而见神情
默默,不思饮食等。⑤肾伤气下。肾在志为恐,过于恐
吓,则伤脑而致脑神紊乱而气下,以致肾气不能固秘,
气陷于下,二便失禁。可见情志致病总以脑神逆乱为
主,伤及它脏。当然,人事境遇所致的七情变化并非单
一的,往往多种情志交织一起而致病,如悲喜交集、惊
慌恐惧等,其所涉及的脏腑也常为多个,甚或难以区
别,但总以脑为主。
2从脑论治心身疾病的具体方法
如上所述,心身疾病的病机总以脑神逆乱为主,伤
及它脏。因而老师指出,其治疗当以调和脑神为要,兼
以或健脾、或养心、或调肝、或理肺、或滋胰,或补肾,以
达到补偏救弊、调和脏腑、燮理阴阳的目的。临证之
时,老师常用以下方法治疗心身疾病。
2.1宁脑安神,畅达气机
用于脑神紊乱而致诸证。常见脑神不宁,失眠多
梦,健忘多虑,易恐易惊,心悸怔忡,舌淡脉弦等证。方
用宁脑安神汤,由珍珠母、合欢皮、郁金、益智仁、淫羊
藿、甘草等组成。若因年老体衰,气血不足,肝肾亏虚,
精血不能充养脑髓,脑神虚弱为主,则加熟地黄、山茱
萸、龟板、枸杞子等;若以性情抑郁,不耐刺激为主,则
加百合、香附等;若属脑神郁蔽,则加柴胡、栀子等。
2.2养心补脑,安神定志
用于心病及脑或脑病及心而致诸证。常见眩晕头
痛,心悸不宁,胆怯易惊,失眠多梦,虚烦不安等证。方
用养心补脑汤。由人参、黄芪、五味子、白术、茯苓、当
归、酸枣仁、合欢皮、木香、甘草等组成。若心中惕惕,
易惊善怒,偏于胆气虚者,加龙齿、琥珀、磁石等;若阴
虚火旺较重者,则加玄参、生地黄、黄柏等;若兼有胸部
闷痛,舌暗脉涩等,可加丹参、桃仁、水蛭粉等。
2.3理肺补脑,安神宁志
用于肺病及脑或脑病及肺而致诸证。常见少气懒
言,表情淡漠,声息低微,神识恍惚,或者胸闷喘息,张
口抬肩,干咳连连等证。方用理肺补脑汤,由西洋参、
麦门冬、沙参、黄芪、五味子、琥珀、百合、清半夏等组
成。若以喘息频作为主,可加合欢皮、露蜂房、淫羊藿
等;若以咳嗽为主,可加紫苑、款冬花等。
2.4调肝补脑,疏达宁神
用于肝病及脑或脑病及肝而致诸证。多见头痛头
晕,目赤心烦,急躁易怒,胁痛隐隐,甚则可见惊狂抽搐
等证。方用养脑调肝汤,由龙胆草、柴胡、白芍、当归、
白术、茯苓、合欢皮、香附等组成。若兼心烦惊痫者,加
珍珠母、生龙齿、郁金等;若痰热较重者,加黄连、枳实、
天南星等;若胁痛较重者,加郁金、醋元胡、香附等。
2.5健脾补脑,养血安神
用于脾病及脑或脑病及脾而致诸证。多见精神不
振,面色萎黄,脘闷纳差,腹胀嗳气,大便溏泄,诸证常
因情志失调而加重,舌胖苔白等证。方用健脾补脑汤,
由党参、黄芪、白术、茯神、当归、陈皮、酸枣仁、合欢皮
等组成。若痰湿较重,加苍术、厚朴、半夏等;若肝郁乘
脾,加柴胡、郁金、香附、薄荷等。
2.6滋胰补脑,养阴生津
用于胰病及脑或脑病及胰所致诸证。多见饮食增
多,消瘦乏力,多饮多尿,大便不调,情绪波动异常,甚
或昏迷。方用滋胰补脑汤,由生地黄、麦门冬、天花粉、
葛根、山药、黄芪、山茱萸等组成。若兼湿邪困脾,加薏
苡仁、白扁豆、苍术、白术等;若兼热象,加知母、栀子、
黄柏等。
2.7健脑补肾,宁神定志
用于肾病及脑或脑病及肾所致诸证。多见头晕目
眩,失眠健忘,阳痿早泄,尿频尿浊,双脉俱沉等证。方
用健脑补肾汤,由鹿茸、人参、黄芪、熟地黄、山茱萸、肉
苁蓉、补骨脂、肉桂、牛膝、茯苓等组成。若偏于火旺,
加知母、黄柏、地骨皮;若兼阳亢,加钩藤、菊花,石决明
等;若阴阳俱虚脑萎者,可用益脑填髓汤加减(由何首
乌、淫羊藿、草决明、桑寄生、海马组成)。
3典型病例
王某,女,41岁。素有失眠多梦之证,近数月来,
忽然多饮善饥,饮食倍增,情绪不稳,记忆力减退,查血
糖增高。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中医诊断为消渴。治宜
养阴生津,滋胰补脑,方用滋胰补脑汤加减:生地黄、麦
门冬、葛根、黄芪、熟地黄各15g,天花粉、山药各30g,
山茱萸12g,水煎服,日1剂。服药1月后烦渴减轻,饮
食亦减,体质较前好转,上方化裁水泛为丸以善其后,
共服药3个月,以后多年一直坚持工作。
·31·中医药学报2003年第31卷第3期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