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明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
张丽梅廖伯年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四川南充637000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论治吴克明经验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自然绝经前和绝经后1年以内的
一段年龄时期,多在45~54岁之间,可以提早至40岁开
始。而绝经前后则是指围绝经期及绝经1年以上至60岁
以前的一段年龄时期,通常又称为更年期。故更年期比围
绝经期年龄范围更宽。围绝经期由于卵巢生殖功能减退,
雌激素、孕激素水平降低,引起月经不调直至绝经。目前,
我国妇女已有1/5进入围绝经期。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
妇女将有30年左右是在绝经后度过的,并承受着身体和
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的压力。重视妇女围绝经期及更年
期的医疗保健工作,对预防绝经后及老年期疾病、提高妇
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病因病机
导师吴克明认为,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肾气渐衰,天
癸将竭,冲任脉虚,生殖功能逐渐下降以至丧失,出现绝经
等自然生理变化。如素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肾阴亏
虚、精血不足,则易致阴不涵阳,虚火内炽,进而阴损及阳,
出现一系列身体和心理上的退行性变化和症状,严重影响
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肾为水火之宅,内寓元
阴元阳,肾中精气虚衰则阴阳平衡失调,必然累及其他脏
腑。本病标证虽在生殖器官和心肝等脏,但其发病之本在
肾。妇女原本阴血不足,此期再加肾气衰、天癸竭,致使肾
中阴精更虚,不能上济心火和涵养肝木,使机体处于阴虚
火旺和阳气偏亢的病理状态,容易发生潮热汗出、心神不
宁、情绪不稳等一系列症状。故导师将更年期综合征的病
机特点,归纳为“肾虚为主,多脏受累,阴阳偏颇,气血失
和”。夏氏[1]发现,更年期阴虚心火旺患者尿中儿茶酚胺
增高,阴虚肝火旺患者尿17-羟皮质类固醇增高;叶氏[2]
研究发现,更年期综合征患者E的降低与“肾气虚”、“天癸
竭”存在某种内在联系,E均值在各证型间(肝郁型、肾虚
型、肝郁肾虚型、肝郁肾虚夹瘀型)有逐渐减低之势。
治疗
导师认为,补肾法当为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第一大
法,应贯穿于治疗之始终。临床上,对偏肾阴虚,潮热汗出
症状突出者,治宜滋肾养阴、退热敛汗,方用知柏地黄汤去
茯苓、泽泻,加女贞子、旱莲草、生牡蛎、秦艽等;偏肾阳虚,
畏寒肢冷、浮肿便溏症状突出者,治宜温肾扶阳、利水消
肿,方用金匮肾气丸加淫羊藿、巴戟天、车前子等;对肾阴
阳两虚,时而潮热汗出、时而畏寒肢冷者,治宜调补肾阴肾
阳,方用二仙汤合二至丸加减。“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
化”,治疗时应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针对本病“肾虚
为主,多脏受累”的特点,导师对肝肾阴虚证多选用归肾丸
合二至丸加减,以补养肝肾、滋肾填精;对肾虚肝郁证则选
用滋水清肝饮加减,以滋肾清肝、疏肝解郁;对脾肾两虚证
多选用健固汤合寿胎丸加减,以健脾益气、补肾温阳;对心
肾不交证多选用补心丹合交泰丸加减,以交通心肾、养心
安神。本病为典型心身疾病,治疗上常配合心理治疗。
结语
国外西医界经大量临床实践、基础研究和流行病学调
查,已确立了激素补充疗法(HRT)在预防绝经后退行性
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并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但HRT的
安全性仍有待长期观察和研究。目前本病治疗国外主要
采用HRT,国内则是以中医药为主、中西医结合。HRT
因其潜在的副作用而远未被我国绝经前后年龄的妇女所
普遍接受。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本病的治疗将继续
向以中医药疗法为主和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发展。之所以
如此,是因为中医药在整体观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进行
全身调理,可以明显改善更年期的各种心身症状,最大限
度地减少激素用量,减轻HRT的副作用,避免致癌危险。
参考文献
1夏桂成.更年1号新方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0例.中国医药学报,1995,10(4):8
2叶燕萍.106例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病机及辨证分型的研究.福
建中医药,2000,3(5):18(收稿日期:2004-07-07)
院检查诊断为“重症乙型肝炎”,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出
院,但仍有轻度黄疸,并感乏力,胸胁痞满,腹胀。于2000
年5月1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精神不振,面色晦滞,白晴
轻度黄染,口唇干、暗红,舌质尖红少津,舌苔中根黄腻,脉
弦滑,肝掌明显,心肺正常,腹软稍膨,肝在肋下1.5cm,表
面光滑,质软,有轻度触痛,脾肋下1cm,无触痛,腹部移动
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肝功能检查报告示:TBil58.
3μmol/L,ALT809.4U/L,AST652.2μmol/L,γ-GT308.
46U/L,A/G0.88。B超示:肝脏回声增粗,光点欠均,脾
脏大(厚4.3cm,长16.6cm,),伴少量腹水。
中医诊断:肝着,辨证属肝瘀脾虚、湿热内阻。西医诊
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治以疏肝健脾,活血软
坚,清热利湿。处方:柴胡、青皮各7g,炒白术9g,山药
20g,炙鳖甲、生牡蛎各25g,赤芍、川芎、怀牛膝、丹皮、丹参
各15g,土茯苓、升麻、金钱草、车前草、石见穿、茵陈各
15g。加减服用1个月,佐以香砂养胃丸调服,诸证悉平。
2个月后复查肝功能已趋正常,为巩固疗效,继以丸药调
之,至今病情稳定。(收稿日期:2004-11-12)
·611·CJTCMApr.2005Vol.17No.2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