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新生儿黄疸相关问题
2017-06-11 | 阅:  转:  |  分享 
  
新生儿黄疸问答



1问:新生儿黄疸对新生儿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因为新生儿黄疸太常见了,所以,长期以来,新生儿黄疸反而未引起人们广泛的、足够的重视,多数人对新生儿黄疸的认识存在不少的误区,认为“新生儿黄疸很常见,没什么,不必治疗”。其实,新生儿黄疸可以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也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黄疸有轻重之分,大部分新生儿黄疸程度较轻,多为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消退。而黄疸较重者,称“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属病理性黄疸,可以对新生儿产生神经毒性作用,造成不同程度的智力受损、听力下降等。最严重的神经系统毒性作用是引起胆红素脑病,也称核黄疸,(就是说,除了皮肤发黄之外,过高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入了脑,脑袋里面也黄了)。胆红素脑病的新生儿病情非常严重,可以出现抽搐(也就是“抽筋”),甚至死亡,存活者也会存在很严重的后遗症,如脑性瘫痪(脑瘫)、智力落后、听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等,而且,胆红素脑病的后遗症是不可逆的,直至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说,新生儿黄疸不容忽视,必须及早发现,必须正确区分生理性或病理性,必须分清轻重,必须及早诊断,必须及早干预治疗,这在优育学方面和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问:什么是黄疸?

答:人们常常把黄疸看作就是皮肤发黄,其实,皮肤发黄只是外表现象。

黄疸是由于血液里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眼睛的眼白部分,或叫白眼珠)或其他器官的黄染。



3问:什么是胆红素?

答:胆红素是人体内红细胞在肝脏内代谢,通过胆道进入肠道排出体外,亦有少量通过肾脏从小便排出体外,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的大便和小便都是黄色的。色泽红润,其中80~90%属于正常的现象,即属生理性黄疽。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较高,可将肠道内结合胆红素水解成葡萄糖醛酸和未结合胆红素,后者又被肠壁吸收经肝门静脉至肝脏。

因此,新生儿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仅为成人的l%~2%,极易出现黄疸。



10问:什么样的黄疸是属于生理性黄疸?

什么样的黄疸又属于病理性黄疸呢?

答: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早期,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所引起。

生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

①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睡眠、哭声、精神状态和平常一样,体重渐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②足月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

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

早产儿(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生后3~5天出现黄疸,

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

不管是足月儿或者早产儿,也可以笼统地讲,是在生后2~3天起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在第4~7天为高峰,约7天后开始黄疸逐渐减轻。

③黄疸进展较慢,每日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

④黄疸程度较轻,有一定限度,其颜色不会呈金黄色。黄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躯干部,而前臂、小腿、手心及足心常无明显黄疸。若抽血测定胆红素,足月儿在黄疸高峰期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5mg/dl)。

⑤结合胆红素:不超过34μmol/L(2.0mg/dl)。

(血清胆红素有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或称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如具有下列条件之一,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①黄疸出现太早:在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血胆红素>102umol/L(6mg/dl)。

②黄疸持续太久: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或进行性加重。

③黄疸程度太重:皮肤呈金黄色,甚至桔黄色μmol/L(5mg/dl)。

⑤结合胆红素太多:大于34μmol/L(2.0mg/dl)。

⑥黄疸退而复现。

⑦伴有贫血或大便颜色变淡或呈白色尿呈深黄色;精神不佳、两眼呆滞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这是人为的界线,实际上,正常生理性的终止与异常病理性的开始,界线难以划分。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也可以向病理性黄疸转化。



11问:哪些因素会引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向病理性黄疸转化呢?

答:引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向病理性黄疸转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1)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白蛋白低时:

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不但有利于在体内运输,而且还可以阻止胆红素透过半透膜,如细胞膜及血脑屏障,避免引起细胞和脑组织损伤。1分子白蛋白可联结2分子未结合胆红素,1g白蛋白可联结15mg胆红素。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白蛋白含量少,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相对较高,易于导致胆红素脑病。因此,当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现黄疸时,不管是“生理性”或是病理性,都应及时补充白蛋白,并提倡早期母乳喂养,及时补充蛋白营养。

(2)缺氧、酸中毒时:

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能力与血液的酸碱度PH值成正比。当PH值正常为7.4时,1g白蛋白可与15mg胆红素联结;当缺氧、酸中毒使PH值为7.0时,胆红素与白蛋完全分离。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初生时,PH较低,约为7.24~7.26,有缺氧、酸中毒时PH值更低。所以,应及时给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充分的氧气(保持空气清新流通,必要时给氧),遇有黄疸发生时,可考虑静脉输液、补碱,纠正酸中毒。

(3)血浆中脂肪酸含量增多时:

脂肪酸可与未结合胆红素竞争联结白蛋白,导致游离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新生儿低体温、低血糖时脂肪酸含量增多,应注意保温、早期开奶。遇有黄疸新生儿,不主张使用脂肪乳剂;若在使用脂肪乳剂的过程中发生黄疸,也应停用脂肪乳剂,并给予足量的白蛋白,以快速转运脂肪酸并增加白蛋白与胆红素的联结。

(4)胎粪排出延迟:

胎粪中含有多量的胆红素,湿重1g的胎粪约含胆红素1mg。出生时肠内胎粪约含胆红素80~180mg,若胎粪排出延迟,可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增加。所以,必须早期开喂,刺激肠蠕动促进胎粪排出,必要时予小儿开塞露塞肛通便或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

(5)药物影响:

磺胺、水杨酸盐等酸性药物及红霉素、新青霉素、头孢菌素等可与胆红素争夺与白蛋白的联结位点而导致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新生儿期应避免使用。



12问: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主要有哪些?

答: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按发病原因可分为三类:

(1)溶血性黄疸:多见于母子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我国广东、广西、四川等省还较多见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蚕豆病),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头颅血肿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黄疸。细菌、病毒、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和原虫等引起的重症感染皆可致溶血,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多见。α地中海贫血、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等,均可引起溶血。

(2)肝细胞性黄疸:因缺氧、窒息、感染、心力衰竭等抑制了肝脏酶的活力,先天性代谢性疾病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等都能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而使小儿出现黄疸。

(3)阻塞性黄疸:由于胆管发育畸形或炎症阻塞,使胆汁郁滞于胆道,并返流肝内造成毛细胆管破裂,胆汁进入血液造成黄疸。见于先天性胆道闭锁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也见于病毒引起的新生儿肝炎,常见有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和EB病毒等。



13问: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答:新生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族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在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次Rh血型不合。有报道新生儿溶血病中,ABO溶血病占85.3%,Rh溶血占14.6%,MN溶血仅占0.1%。



14问:是不是母婴血型不合,新生儿就会发生溶血?

答:理论上,只要母婴血型不合均有发病可能,但实际并非如此。

在母婴ABO血型不合中,仅20%新生儿发生溶血,

在母婴Rh血型不合中,也仅有5%新生儿发病。

溶血病发生与否,症状的轻重与抗体数量、抗体类型、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程度及胎儿代偿能力有关。



15问:母婴血型不合溶血,多见于什么样的母婴血型?

答:ABO血型不合溶血,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而婴儿A型或B型,如母亲为AB型或者婴儿为O型,则不会发生ABO溶血。

Rh血型不合溶血,发生在母亲Rh血型阴性,而婴儿Rh血型阳性者。



16问: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会发生在第一胎吗?

答:40%~50%的ABO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在第一胎,其原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A、B血型物质(某些植物、寄生虫、伤寒疫苗、破伤风及白喉类毒素等),O型血妇女通常在首次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或B血型物质的刺激,其血清中产生了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IgG),妊娠时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

Rh溶血病一般不会发生在第一胎,是因为自然界无Rh血型物质,Rh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Rh抗原刺激产生。既往输过Rh阳性血的Rh阴性母亲,其第一胎可以发病。极少数Rh阴性母亲虽未接触过Rh阳性血,但其第一胎也发生Rh溶血,这可能是由于Rh阴性孕妇的母亲为Rh阳性,其母怀孕时已使孕妇致敏,故其第一胎可发病(外祖母学说)。



17问:Rh溶血病与ABO溶血病有什么不同?

答:ABO溶血较常见,临床差异很大,但除引起黄疸外,其他变化不明显。

Rh溶血病非常少见,是因为Rh阴性血型非常少见。在我国汉族及大多数民族人中仅约占0.3%,个别少数民族约为10%,在欧美白种人中,Rh阴性血型人约占15%。Rh溶血病症状非常严重,可引起严重贫血、胎儿水肿或伴有心力衰竭,甚至死胎,大多数Rh溶血病患儿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迅速加重,易发生胆红素脑病。



18问:Rh阴性者,应如何自我保护?

答:Rh阴性者,请您务必记住以下几条原则:

(1)血液只能同型输注,即A型Rh阴性患者只能输A型Rh阴性血,B型Rh阴性的患者只能输B型Rh阴性的血,假如需要输血,您一定要将您是Rh阴性血型的情况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和市血站联系,组织您所需要的Rh阴性的血源。

(2)所有Rh阴性者同舟共济,在随时作为可能的受血者的同时,也随时作为一名高尚的供血者,这样您和所有的Rh阴性者的生命都将得保障。

(3)假如您是女性第一次怀孕,请您务必保护好胎儿,坚决避免人工流产。这是由于第一胎怀孕时,孕妇体内产生的抗体量较少,还不足以引起胎儿发病,可生育第一胎,如果第一胎是RH阳性,那么以后再继续生育就有非常大的风险了。

(4)若您已有流产或输血史,妊娠期务必到血站血型室进行新生儿溶血病的预测检查,以防止今后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



19问:G6PD缺陷是怎么样的一种疾病?

答:G6PD(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一种酶,协助葡萄糖的新陈代谢,产生保护红细胞的物质,以对抗某些氧化物。当G6PD缺陷时,红细胞易受特定物质破坏而溶血,如程度严重即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

G6PD缺陷,又称蚕豆病,我国华南地区为高发区,如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本病常有家族史,致病基因藏在X染色体,为不完全性显性伴性遗传,所以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7~14∶1。在新生儿时期,G6PD缺陷患儿多在生后3~4天发病,多因缺氧、感染、用氧化性药物(VitK3、水杨酸、磺胺、抗疟药、樟脑等)诱发,临床表现为中~重度黄疸,重症者伴贫血、肝脾肿大,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核黄疸。诊断可根据实验室G-6-PD活性降低、G6PD定量降低、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降低来确诊。

如G6PD缺陷患儿未发生溶血,其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及智力发育等不会产生不良影响。对G6PD酶缺陷本身,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必须终生遵循G6PD缺陷症注意事项。



20问:G6PD缺陷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答:G6PD缺陷患者的注意事项如下:

(1)禁吃蚕豆及其制品(如蚕豆酥等);

(2)衣橱及厕所不可以放樟脑丸(臭丸);

(3)不要使用龙胆紫(紫药水);

(4)不能随意服药,所有药物均需经由医师处方;

(5)看病时,应主动告诉医护人员患有此症,并出示G6PD缺乏症备忘卡;

(6)随身携带G6PD缺陷症备忘卡;

(7)如发现黄疸或贫血或尿液呈茶色或酱油色,必须速往医院诊治。



21问:常常听说有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对于母乳性黄疸,是不是需要停喂母乳?

答:母乳性黄疸,约占母乳喂养的1~2%,甚至更高。目前认为这类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且活性特别高,使胆红素在宝宝的小肠中被重复吸收,其表现为生理性黄疸迟迟不退,在第2周末黄疸反达高峰,历时1~2个月才退清。虽然黄疸持续较久,但小儿并无其他异常。

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迟发型者出现时间较晚,常紧接在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的7-14天内出现。

母乳性黄疸必须在排除其他疾病引起黄疸之后,才能考虑。也可予暂停母乳2~3天,如黄疸明显减轻,则母乳性黄疸可以诊断。此时再喂母乳,黄疸可有些加深但不会达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黄疸多数一般情况良好,肝功能正常,不会影响生长发育,不会造成不良后果,故诊断明确后不需停喂母乳。但对于少数重度的母乳性黄疸的婴儿,则应暂停母乳改用配方奶,并用蓝光和药物治疗,不可掉以轻心。



22问: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生理性黄疸一般无需治疗,可以做日光浴,适当多饮葡萄糖水,也可口服一些扶持肠道正常菌群的药物,以利退黄。病理性黄疸则根据病情轻重,给予光疗、药物,甚至换血等治疗。对感染性疾病引起的黄疸,应及时控制感染,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注意退黄疗法的应用。胆道闭锁者则需手术治疗。



23问:蓝光照射为什么能够退黄?

答: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方法。胆红素能够吸收光线,光疗能使不溶于水的未结合胆红素发生化学改变,形成水溶性的易构体,经胆汁排泄到肠腔,或从尿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

胆红素吸收光线,以波长450~460nm的光线最强,蓝光波长主峰在427~475nm,被认为是最好的光源。绿光(波长超过500nm)、日光灯或太阳光也有效。



24问:光疗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答:目前认为光疗相当安全。光疗时加强巡视,控制好光疗箱的温度、湿度,婴儿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可避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男婴注意保护阴囊。光疗的副作用少见,少数婴儿光疗后可能出现发热、皮疹、腹泻,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核黄素为光敏感性维生素,光疗可分解体内核黄素,光疗超过24小时可引起核黄素减少,光疗时应补充核黄素。当血清结合胆红素>68μmol/L(4mg/dl),谷丙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停光疗后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25问:为什么苯巴比妥能治疗新生儿黄疸?

答:苯巴比妥作为酶诱导剂,可以增加肝细胞内代谢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生成,增加肝脏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能力,从而促进胆红素的代谢,降低了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使黄疸消退。

对于阻塞性黄疸,则不能使用这种药物治疗。用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黄疸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按量用药。



26问:白蛋白在黄疸的治疗中有什么作用?

答:对于重症黄疸者,可考虑用白蛋白或血浆,以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27问:严重的黄疸可能需要通过换血治疗,换血能达到什么目的呢?

答:换血的目的和作用是: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的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28问:家长在家里如何判断新生儿黄疸的程度呢?

答:观察黄疸一定要在良好的自然光线下进行,如果屋子里光线暗或在灯光下则看不清。可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如果对出现的黄疸拿不定的话,建议,以免耽误病情。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