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徐学义运用旋复代赭汤临证经验
2017-06-11 | 阅:  转:  |  分享 
  
徐学义运用旋复代赭汤临证经验

颜勤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贵州贵阳550001)

关键词:旋复代赭汤;临证经验;徐学义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231(2005)01-0037-01

收稿日期:2004-04-20

作者简介:颜勤(1970-),女,贵州贵阳人,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内科疾病的临床与研究。

1制方原则及适应证

旋复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第161条)曰:“伤寒

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

代赭汤主之。”《古今名医方论》称旋复代赭汤为“承

领上下之圣方也。”其方由旋复花、代赭石、人参、半

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

阻、胃气上逆所致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反胃呕吐

等症。析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胃气虚是其本,痰阻

气逆是其标。方中旋复花性温且能下气消痰涎,降

逆以除噫为君药;代赭石体重而沉降,善镇冲逆,助

旋复花降逆下气,主降;半夏、生姜降逆化痰散其结,

其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而人参、炙甘草、

大枣甘温益气,治其虚,以升为主;生姜重用意在散

水饮以降逆。参、赭相配,降气不伤正,补虚不助逆。

诸药配合,一升一降,升清降浊,共成益气补中,消痰

散结,和胃降逆。徐学义根据其主要病理是痰饮内

阻,中焦气机升降失调,扩大其运用范围,广泛应用

于治疗慢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幽门不全梗阻,神经性

反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属中焦气机失常者;对痰饮所

致胃肠以外证候,如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慢性支

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均取得良好疗效。兹录验

案如下。

2病案举例

郑某,女,41岁。2003年5月14日初诊。反复

阵发性眩晕伴呕吐8年,加重2天就诊。8年前已明

确美尼尔氏综合征,此次因生气上症复发加重。现症

见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伴恶心、呕吐、耳鸣,平卧

闭目减轻,时有面部烘热,腰膝酸软,急躁易怒,身体

偏胖,舌边尖红,苔白微腻,脉弦。查:Bp130/

80mmHg,CT、ECG无异常,诊断:耳源性眩晕。中医

辨证:痰浊中阻兼阴虚阳亢。治以化痰降浊滋阴平肝

潜阳。方用旋复代赫汤加味,药用:旋复花(包煎)

10g,代赭石(包煎)20g,磁石(打碎先煎)30g,葛根、泽

泻各20g,何首乌、刺蒺藜各15g,夏枯草20g,柴胡

10g,郁金30g,薄荷、天竺黄各10g,龙骨、牡蛎各15g,

法半夏10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服2剂后症状减轻,5剂后眩晕呕吐消失。

按根据临床实践,眩晕大多以本虚标实之症

为多,实多指风、火、痰、瘀,虚则气血阴阳之虚。《内

经》“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主张“无痰不作眩”,

景岳倡言“无虚不作眩”。关于治疗,《丹溪心法·头

眩》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提出治痰为

先等方法。老师从痰挟肝气上逆立论,认为本病的

发病机制为痰饮内停,上蒙清窍,故选旋复代赭石汤

为基础方,旨在升清降浊,化痰止呕,滋阴平肝。方

中用旋复花、代赭石降逆下气,化痰止呕;用磁石、夏

枯草、刺蒺藜、生龙骨、牡蛎平抑肝阳;何首乌补养肝

肾;柴胡、郁金、薄荷,疏肝理气,调畅气机;法半夏、

生姜燥湿化痰,散郁结,泽泻利水渗湿;天竺黄清热

化痰,以清肝胆郁火;葛根以升脾胃之清阳。该方老

师运用多年,疗效确切。诸药合用,痰浊除,脉道通,

清阳升,浊阴降,脑腑得养,眩晕自止。◆

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调节胆固醇代谢、抑制高胆固醇

血症;部分抗凝及抑制血小板聚集\[3\]等作用。此外,

大量人参能使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少量能使心

肌收缩力加强而有强心的作用。笔者在临证用方

时,并不直接用人参,而是用其浸糖后的干燥品白

参,或西洋参、党参、太子参来替代,且根据辨证论治

的原则随证应用。白参,其性偏于温燥,补益力量较

大,适于心气虚较重且心阳不振者;西洋参性寒,对

于心之气阴两伤兼阴虚火旺者常用之;党参味甘性

平,入肺、脾二经,且偏于补脾,若伴脾气虚症状明显

时,更用党参“补中气以鼓宗气”;而对于心气阴两虚

者,则喜用太子参气阴并补,且需用大剂量方可发挥

作用;桂枝有增强心肌收缩的作用;薤白具有促进纤

维蛋白溶解,降低动脉脂质斑块,降低高脂血症总胆

固醇、β-脂蛋白、总脂和过氧化脂质,抑制血小板聚

集和释放反映等作用;瓜蒌所含皂苷具有扩张冠状

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

川芎主要成分为川芎嗪,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

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并降低心肌耗氧量

的作用\[4\]。基本方无论从中医组方原则,还是从现

代药理研究角度,抑或在临床上加以验证,均不失为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但对于纷繁复杂的

临床症状,难以不变应万变,故仍需在基本方的基础

上随症加减。温阳益气活血化痰,既扶正,又兼顾祛

邪,可谓切中病机,确为虚实并重、标本兼治之法。

长期应用本法治疗,不仅能够很好的改善临床症状,

而且对于相关的临床指标也有显著改善,因而可以

作为指导冠心病心绞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

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S\].中华心血管杂志,

1981,9(1):75

\[2\]许秀森.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及中药防治研究\[J\].中西

医结合杂志,1991,11(12):724

\[3\]活血化瘀法配伍治疗心脑血管病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杂

志,1988,8(8):507

\[4\]赵玉霞.益气活血法改善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5:150

·73·

第7卷第1期

2005年1月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OFLIAONINGCOLLEGEOFTCM

Vol.7No.1

Jan.,2005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