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baiqgw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中药的不同药同性的区别
2017-06-13 | 阅:  转:  |  分享 
  
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

临床应用以及相关知识的一门学科。



道地药材

:指历史悠久,品种优良,栽培(养殖)加工合理,产量宏丰,疗

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质量优于其他产地的中药材。



☆☆☆中药配伍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用药为目的,按照

一定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中药的配伍。



☆☆☆配伍禁忌



凡是药物合用后使治疗效果降低或消除,

或使原有毒性增强,

或产生新的毒副反应,原则上不能合用,属配伍禁忌。



中药炮制

:多数中药材,在应用和制成剂型以前,常根据临床用药目的、药

材自身特点以及贮存、配方和制剂的要求,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方

法,统称为炮制。







《神农本草经》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一

定基础。全书共收载药物

365

种,对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

伍法度及服药方法等均有论述。



《新修本草》

:是我国第一部政府颁发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该书载药

850

种,并附有图谱及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

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本草纲目》

:该书综合了

16

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

学科知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围。





中药炮制

















炮制目的:增效、减毒、纠性、保质量、矫臭味。

















☆☆☆

炮制方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法、其他

4







四气

: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以及阴阳

盛衰的作用性质,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中医临床非常重视对疾病

寒热病症的辩证。



五味

: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用以反映药物补泻散敛等作用特点,

是中药性能的一部分。

五味的作用,

只是反映中药性能中的一个方面,

或某类药或个别药的作用特征。



归经

:指药物对机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以

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对性味功效相同,而主

治病症不太相同的药物,利用归经理论,可以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增

强临床疗效。



☆☆☆升降沉浮

: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临床用药可利用药物的升降

沉浮性能,纠正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失调,使其恢复正常。



☆☆☆毒性

:指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毒性

是从安全用药的角度反映药物的另一特性。





☆☆☆七情





是指单行以及其余六种配伍关系的总称。





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临床上需要的配伍关系:相须,相使,相畏,相杀。





应避免的配伍关系:相恶,相反。





十八反

:即指乌头反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

芫花、甘遂;藜芦反人参、丹参、沙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

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解表药





定义:以发散表邪,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解表药。

(解表是指辛

散表邪的药物,用以改善或解除表证的治疗作用)





适应证:表邪即六淫之邪从人体皮毛、口鼻侵入引起恶寒发热、头痛

身疼、无汗或有汗不畅、舌苔薄、脉浮之外感表证。



风寒所致——风寒表证;风热所致——风热表证。



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蝉蜕、柴胡、升麻、葛根



麻黄、桂枝



相同点:发汗之力较强,相须配用,治风寒表实无汗重证。

















不同点:麻黄,宣肺平喘、利尿。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止痛

及阳虚水肿。



紫苏与生姜

















相同点:发汗之力较弱,可治风寒感冒的轻证,止呕,解毒。

















不同点:紫苏,解鱼蟹毒。生姜,解毒、止呕作用强。



☆☆☆柴胡、葛根与升麻

















相同点:解表退热,升阳举陷。

















不同点:柴胡,和解退热力强,为治少阳证要药,偏升举肝胆清阳之

气。升麻,发表透疹力强,主治疹出不畅,清热解毒,升举脾胃清阳

之气。葛根,发表解肌力强,为治表证兼项背强痛要药,解热生津,

升举脾胃清阳之气。







☆☆☆清热药





定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适应证: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各种里热证均可表现出身热、口渴

喜冷饮、面红、尿赤、舌红、苔黄、脉数。常见有脏腑实热证(温病

气分证)

、脏腑湿热证、血分热证(温病营血分证)

、热毒病症以及阴

虚内热等里虚热证。



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栀子、芦根、夏枯草



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大青叶、蒲公英、鱼腥草、败酱草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水牛角



清虚热药

——青蒿、地骨皮



献花(0)
+1
(本文系baiqgw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