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赵坤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
2017-06-14 | 阅:  转:  |  分享 
  
·332·生垦生酉缉金』科学2010年8月第2卷第4期ChinPediatrIntegrTraditWestMed,Aug2010,VoI2,No.4

赵坤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

王书玲,赵坤

作者单位;450000郑州,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部(王书玲);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病区(赵坤)

作者简介;王书玲(1977--),女,河南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E—mail;wangshul

inghappy@163.com。

【摘要】赵坤教授认为4,JL哮喘病之病因病机乃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

其治疗原则。主张从“痰”治喘;将哮喘分为肺寒,肺热,肺虚三型.分别用小青龙汤加味、麻杏石甘汤加味、自

拟补肺汤加味.f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赵坤;中医名家;哮喘/中医药疗法;哮喘/诊断;病因辨证;儿童,学龄前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10.04.016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865(2O1O)O4一O332一O2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

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1],

是4,JL时期常见的疾病。临床以发作时喘促气急,

喉间痰鸣,呼气延长,严重者不能平卧,呼吸困难,张

口抬肩,摇身撷肚,唇口青紫为特征[2],属祖国医学

“哮证”的范畴。近些年来其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

势,严重威胁了4,JI.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导师

赵坤教授在运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

践,在治疗4,JL哮喘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辨证治疗方

法,现总结如下。

1赵坤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学术思想

1.1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对于哮喘的发病,导师

推崇先贤的观点,认为乃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

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痰饮久伏,触遇诱因而发。痰

饮留伏又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痰之本水也,源于肾;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处肺

也,贮于肺;肺脾肾三脏虚衰,津液代谢障碍,从而导

致痰湿内盛。且小儿生理上存在着肺脾肾三脏不足

的特点,使痰易成而难以速去,日久酿成宿根。

清·陈复正《幼幼集成·哮喘论治》强调:“夫喘者,

恶候也。肺金清肃之令,不能下行,故上逆而为喘。

吼者,喉中如曳锯,若水鸡声者是也。喘者,气促而

连属,不能以息者是也,故吼以声响言,喘以气息名。

凡水鸡声者为实,喉如鼾声者虚,虽由于痰火内郁,

风寒外束,而治之者不可不分虚实也。”详细论述了

小儿哮喘的概念、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原则,并

指出其病位在肺。

1.2哮喘治则的运用哮喘为邪实正虚之证,临证

有虚实之分、寒热之别。治疗上导师认为当以“发时

治标,平时治本”为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降气,并

需辨其寒热而施治,如寒邪宜温,热邪宜清,有痰宜

涤,有表宜散,气壅宜降等;发时虚实兼见,寒热并存

者,治疗时又应兼顾,不宜攻伐太过。在缓解期应扶

正固本,或补土生金,或金水相生,以除生痰之因。

导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结

合前人的经验和现代儿童的体质特点,认为痰饮贯

穿小儿哮喘发病的始终,故从“痰”治喘为治疗小儿

哮喘的关键环节L3]。并善于从痰的生成因素着眼,

辨别痰的性质,采用“截源疏导,据因施治”之法。

“截源”就是从痰的生成原因下手,截除滋生痰涎的

原因,减少痰涎的分泌;“疏导”就是为疏通气道利于

已生之痰的导出,保持肺的清肃。“据因施治”就是

根据痰的性质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

另外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大大提高,溺爱4'',JL

现象甚为严重,对小儿乳食不加控制,或给予过多的

荤肥、厚味、辛辣或过于酸咸的食物,日久则造成脾

胃损伤,运化失常,水谷津液停聚,凝滞为痰,留伏于

内,久之郁而化热;或盲目进补,致使饮食结构失衡,

也易生郁热。故在用药时多消补并行,寒热并用。

1.3重视哮喘的辨治根据哮喘之寒热虚实,导师

临床将哮喘分为肺寒、肺热、肺虚三大类。

1.3.1肺寒证症见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形寒肢

冷,鼻塞流清涕,面色淡白,恶寒无汗,舌质淡,苔白,

脉浮紧或浮滑。治法:宣肺降气,温肺化饮。方药:

小青龙汤加味(炙麻黄、桂枝各6g,杏仁、生白芍各

10g,紫苑12g,款冬花i0g,干姜、细辛各3g,五味

子、甘草各6g)。痰多者,加紫苏子10g,炒莱菔子

iog;气促者加葶苈子、地龙各iog;纳差者加炒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年8月第2卷第4期ChinPediat!!gr!!!!垒g!!:

芽、炒山楂各lOg。

1.3.2肺热证症见咳嗽,气喘,痰黄黏稠难咯,鼻

流浊涕,身热面赤,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治

法:宣肺降气,清热化痰。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炙

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20g,生白芍10g,紫苑

12g,款冬花10g,鱼腥草15g,僵蚕10g,蝉蜕、五

味子、甘草各6g)。高热者生石膏加至30g;纳差者

加炒麦芽、炒山楂各1Og;痰多黏稠者加橘红6g,橘

络3g;便秘者加瓜蒌1Og;鼻塞者加辛夷9g。

1.3.3肺虚证症见咳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汗

多,纳眠差,大便或干或稀,舌质淡,苔薄自,脉细或

细数。治法:补肺益气,健脾补肾。方药:自拟补肺

汤加味(太子参10g,南北沙参各10g,紫河车粉

3g,炙枇杷叶、五味子各6g,紫苑12g,冬花、僵蚕

各10g,蝉蜕、甘草各6g)。过敏体质者加红花6g,

徐长卿10g;喘息者加地龙10g;痰多者加苏子、炒

卜子各1Og;低热者加地骨皮、桑白皮各10g;大便稀

者加炒苍术10g;大便干者加火麻仁10g或制大黄

3g。

2典型病例

王某,男,5岁,2008-06—15初诊。以“反复发

热、咳嗽两年加重半年”为主诉。家长述患儿近两年

来体质差,经常咳嗽、发热,平均每2个月住院1次,

多次诊断为“肺炎‘支气管炎”“上感”。半年前患儿

“肺炎”痊愈出院后咳嗽发作频繁,每月均要就诊1

次。此次因天气转冷咳喘发作。就诊时证见:体质

偏瘦,面色少华,咳嗽喘息,咯吐白痰,鼻塞流清涕,

打喷嚏,纳眠差,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浮滑。听诊:

两肺可及喘鸣音及细湿哕音。证属虚体外感风寒,

伏痰触遇风寒,加之脾虚水湿不能化生津液,酿为痰

浊,上贮于肺,肺气失宣而至清肃之令不行而痰随气

行,壅于气道而发咳喘。诊为支气管哮喘L4],证属肺

寒兼虚,治当温肺化饮,补气健脾。以小青龙汤合自

拟补肺汤加味(太子参10g,炙麻黄、桂枝各6g,杏

仁、生白芍各10g,紫苑12g,款冬花10g,干姜、细辛

各3g,五味子、甘草各6g,车前子15g,地龙、炒麦

芽、山楂各10g)3付,水煎服。

2008一O6—18患儿复诊时偶咳无喘,流涕消失,

·333·

纳眠好转。听诊: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喘鸣音及细

湿哕音,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滑。效不更方,继服

3付。

2008—06—25三诊时患儿症状全消。嘱其以后

每月复诊1次,处方随症加减,多以养阴补肾纳气为

主,并雾化吸人布地耐德福莫特罗粉吸人剂(阿斯利

康公司,规格:80/4.5g/吸),每次1吸,早晚各1

次。坚持3个月以巩固疗效。2008—12—20随访时

患儿半年来哮喘未再发作。

3体会

赵坤教授认为治喘必治痰,痰祛喘自安。病例

中患儿病程较长故加太子参补气生津、补益脾肺为

君药;咯吐白痰,鼻塞流清涕为外感风寒,水寒相搏

之相故加炙麻黄、桂枝以解表除寒宣肺并为臣药;干

姜、细辛温肺化饮为佐药;以防方中麻桂等温燥伤

津,耗伤肺气,故配五味子、生白芍、车前子以敛气和

营养血、清肺化痰并为佐制之用;杏仁、紫苑、款冬花

化痰止咳亦为佐药;炒麦芽、山楂健脾化痰消食;地

龙活血通络,现代药理研究其有效成分具有显著扩

张支气管的作用;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

肺化饮,补气健脾之功效。正如刘完素言:“咳嗽者,

治痰为先,治痰者,下气为上。”从临床实际出发寒者

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并结合现代JbJL体质及

发病特点出发,融会古今,中西相互配合,取长补短,

取得了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3李峰,刘荣玉.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支气管哮喘[J].国外医学:

呼吸系统分册,2004,24(5):343.

[z]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Z:75.

[3]张岩,赵坤.赵坤教授从痰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J].北京中医

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8,15(2):3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

学出版社,1994;77.

(收稿日期:2010-05-10)

(本文编辑;李志文)

l使用规范术语的说明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