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由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描绘
了我国最大经济特区的发展新蓝图:今后5-10a,
建成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
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
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热带
水果种植作为海南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对于海南
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海南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概况
1.1海南热带水果产业生产状况
独特的地域、气候条件使海南成为我国的“热
带水果王国”。有资料显示,除东南亚之外,世界
上大部分热带地区均属干旱沙漠地区,海南有发展
热带水果不可多得的“地利”优势;海南省农业厅
提供的数据显示,海南拥有29个科、53个属的水果
品种,而且许多水果均可常年生产,独特的资源条
件使水果成为海南产业的强项。2000-2007年,海
南热带水果的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除了2002和
2004年总产量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年份都稳步上
升,2000年海南热带水果总产量106.33万t,2007
年总产量为233.31万t,涨幅119%见表1;同时,
海南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除了2005年略微回降以
外,大体也是呈现一个平稳增长趋势,2000年海南
热带水果的种植面积为13.92万hm
2
,到2007年种植
面积已达到17.18万hm
2
,涨幅为23.36%;而收获面
积更是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6.41
万hm
2
到07年的12.80万hm
2
,涨幅为99.74%。由表1
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海南的热带水果产业的生
产得到了稳步的发展。
1.2海南热带水果产业发展概况
海南果品产量虽大,但高档优质水果比率不
海南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分析
①
王萍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570208)
摘要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的热带水果面
临很大压力。该产业如何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如何发挥海南的热带资源优势,就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分析海南
热带水果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发展海南热带水果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热带水果产业;国际旅游岛;发展
中图分类号S667
DevelopmentTrendAnalysisofTropicalFruitIndustryinHainan
WANGPing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ainanuniversity,Haikou,Hainan570208)
AbstractThetropicalfruitindustryhasfacedgreatpressuresincetheStateCouncilissuedtheopinions
onpromoting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ouristislandinHainanin2010.Itisim-
portanttoconsiderhowtograspopportunitiesinchallengeandtakeadvantageoftropicalresources.The
situationoftropicalfruitindustryinHainanandproblemsareanalyzedinattempttofindcountermeasures
todeveloptheindustrywell.
Keywordsinternationaltouristisland;tropicalfruitindustry;development
①收稿日期:2010-02-12
责任编辑/张海东E-mail:rngcrngc3@gmail.com
2010年4月
TROPICALAGRICULTURALENGINEERINGVol.34,No.2
热带农业工程
第34卷第2期
Apr.2010
67--
2010年4月第34卷第2期热带农业工程
2存在问题
2.1区域布局不够合理,品种结构有待优化
目前,海南省热带水果基本上已形成区域布
局,但仅考虑了光、热等气候条件因素,并未充分
考虑土地、水、气候、生物等综合资源禀赋,导致
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多种作物存在着在非适宜区盲
目发展问题。同时,还存在种植品种单一、品种与
种植环境不相符、种植地分散等问题,这与多层
次、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目前,香蕉、芒
果的主产区都集中在琼西南和南部,造成土地和水
资源的压力,而西部和西北部也属海南省香蕉发展
条件较好的市县,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而芒果的
栽培品种太多,未能按不同区域、不同产期、不同
用途形成几个主栽品种的分布格局
[2]
。
2.2种植技术落后,优质果率低,商品化处理程度低
受体制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海南的水果生产一
直停留在粗放型经营状态,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管
理水平、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低。由于缺乏统一协
调的水果生产管理组织,海南水果的生产、销售还
缺乏一套可供操作的统一标准。对果园的粗放式管
理,为追求产量和早日上市,大量施用化肥和产前
灌水,超量使用化学激素制剂等,都严重影响了水
果的品质、营养成分及外观,进而影响了高档优质
水果的比率及其市场竞争力。海南水果的产后商品
化处理率大约只有5%,这导致了海南水果的附加
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出口创汇能力低下,高
产与高效不同步。
2.3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海南虽然有“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
营模式,但小公司居多,实力有限,辐射面小,生
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还不强,区域化、规模化和
产业化水平还较低。海南热带水果生产和营销主要
高,在全国叫得响的水果相对较少见表2。从表2
可见较具有代表性的热带水果是香蕉、荔枝、龙
眼、芒果、菠萝等。2007年香蕉种植面积4.79万
hm
2
,比上年增加0.19万hm
2
,加上没有台风影响,
种植户生产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香蕉长势好,总
产量达142.13万t,比上年同期增长30.84%,总产
值达28.43亿元。荔枝龙眼产量为10.38万t和2.61
万t,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7.29%和28.57%,但产
品价格下跌严重,果农损失较大
[1]
。
年份种植面积当年新种收获面积总产量
2000208.8557.4396.160106.33
2001222.1349.54120.99143.64
2002236.1546.30130.33139.08
2003238.7439.82133.83148.05
2004245.7238.81144.47143.45
2005245.1035.10155.49152.53
2006254.6139.84171.81187.85
2007257.6439.03192.07233.31
表12000-2007年海南热带水果的概况(单位:万亩、万t)
(数据来源:2000-2007海南省统计年鉴)
年末到达面积当年新种收获面积总产量
全省地方全省地方全省地方全省地方
合计257.60200.8039.0333.03192.10147.40233.30196.98
芒果70.4150.430.750.6755.3839.7530.9820.04
菠萝21.3719.697.437.0211.9510.9023.3121.92
荔枝44.6530.620.580.4229.5218.5410.387.87
龙眼16.4011.710.470.298.665.332.611.89
香蕉71.9161.4127.8923.0462.4253.16142.13123.40
杨桃2.782.350.060.062.191.811.741.64
石榴5.365.100.170.174.514.276.646.40
红毛丹2.220.591.870.470.150.03
毛叶枣0.560.420.520.380.150.05
柑桔5.564.280.230.073.112.342.982.32
表22007年主要热带水果生产情况统计表(单位:万亩、万t)
(数据来源:海南省统计年鉴)
68--
王萍海南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分析
以独立生产、分散营销、单兵作战形式为主,各类
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很少,大多是农户自己闯市
场,缺乏龙头企业等市场竞争主体的带动,企业与
专业户或农户之间仅是一种购销关系。例如海南香
蕉生产,缺乏组织协调机制,产业模式比较落后,
香蕉预警机制没有建立,应对突发事件非常脆弱;
农民香蕉合作社建设滞后。
2.4品牌意识薄弱
消费者通过商业渠道对海南热带水果的认识
较少;在产品功能多样化的情况下,对热带水果品
牌的核心内涵需求有待明确。一些中小企业实力不
强,目光短浅,缺乏品牌意识,销售很不规范。大
企业比较看重品牌,但目前宣传力度还不够,政府
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此外,海南农副产品生
产还不够规范,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与销售让海南水
果品牌的形成显得先天不足,果品多以原始状态或
初级加工状态进入市场。
3发展对策
3.1优化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
根据区域特征,按照“淘汰不适宜区,压缩次
适宜区,稳定适宜区,扩大最适宜区,推行适地栽
培”的原则,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此外
还要根据省内各地的气温、土质、降雨等情况来具
体确定种植品种,根据市场需要,优化品种结构,
淘汰经济效益低、无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此外还要
扩大加工品种的比重。
打好时间差和季节差,是海南水果把握商机、
抢占市场的最大优势。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类型分
类指导,积极引进新、优、特品种,做到“你劣我
优”、“你优我特”。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好,
特别是要扩大特早熟、特晚熟品种的种植面积,以
便充分利用和占领市场空档。由于海南所处的纬度
更低,气候更为温暖适宜,各类热带水果的上市时
间均可比“两广”和福建地区早1-2个月左右。如
海南香蕉平均比珠江三角洲地区早2个月以上上市,
荔枝、龙眼、菠萝平均比“两广”地区早1个月左
右,海南西瓜11、12月还能开花结果。这些都为海
南的早熟水果留下了较好的市场空间。
3.2加快热带水果标准体系建设,搞好商品化处
理和果品深加工
应结合海南的气候特点,研究制定出适合海南
的生产技术标准并加大推广力度,着重解决目前生
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果品质量、产量和商品
率。加强热带水果采后处理技术与精深加工技术研
究。加强对热带水果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及贮运技
术研究,实现从产地到贮藏、销售等环节“冷链”
运输,以保证水果质量。其次,加强热带水果精深
加工技术研究,提高热带水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
产业链的延伸。应加强自主研制和引进消化国外先
进的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藏加工技术及设备,
大力提高我省水果的商品质量。此外还要积极探索
果汁、果酒、果粉、果蔬脆片等深加工产品的生
产,以提高热带水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3提高热带水果生产的产业化与组织化水平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促进热带水果产业化进
程。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热区,开发热带农业产
业,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通过规模扩张带来规
模收益,促进热带水果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化进
程。在海南按果品的种类组成若干个联合体,如组
成统一品牌的香蜜杨桃协会、荔枝联合协会、香蕉
联合体等,负责该行业生产技术的培训、指导,制
定统一的生产程序和制度,制定果品质量的统一标
准和包装标准等,并吸收有实力的果品处理、包
装、销售商加入协会,形成生产、处理、包装、加
工、运销的一体化,以加快海南果品产业化的进程
和组织化水平。
3.4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健全热带水果质量标准
监管体系
当前,人们对水果消费的需求已从数量型转变
为质量型。海南省的热带水果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
中站稳脚跟,必须抓质量,树品牌。要把品牌营销
作为一个战略重点,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促成
海南省热带水果形成自己的知名品牌。只有打造出
一批知名品牌,才能提高海南热带水果的市场认知
度和市场竞争力。热带水果产品的生产者、流通主
体、政府相关部门等,都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同
时,有关部门、各行业协会以及专门的公益性机构
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督的作用,有效打击假冒伪劣产
品,维护品牌产品的合法权益。加强热带水果标准
69--
2010年4月第34卷第2期热带农业工程
更正启事
本刊2010年2月第1期第66页,论文题目“关于剑麻行业标准有效性确认工作的思考”一文,作者单
位应为“农业部剑麻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第56页论文题目:设施栽培类型及海南主要设施栽培技术,基金项目为:绿色环控设施农业关键技
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NO.2008BADA6B04)。
特此更正并致歉。
《热带农业工程》编辑部
2010.4.26
化生产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产前、产
中、产后全过程监管体系
[3]
。
参考文献
1刘明彬.2007年海南热带作物热带水果生产概况
[OL].http://hiagri.gov.cn/Html/2008_05_22/
2_1943_2008_05_22_80123.html
2李玉萍.海南热带水果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
热带农业,2006(3):10-12
3张德生.海南热带水果品牌营销对策研究[J].广西热
带农业,2008(3):47-49
!!!!!!!!!!!!!!!!!!!!!!!!!!!!!!!!!!!!!!!!!!!!!
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