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王士雄温病学术观点探析
2017-06-16 | 阅:  转:  |  分享 
  


20

卷第

1

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Vol20No1

2001



2



JOURNALOFANHUITCMCOLLEEFeb2001

·理论研究·

王士雄温病学术观点探析

李洪涛

(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一系,安徽合肥

230038



摘要:王士雄是善于继承创新的温病学家,学术观点散见于《温热经纬》雄案中,主要为:肯定温

病既有新感亦有伏气,反对非难伏气之说;首倡温病传变的顺、逆两种形式;论证暑、湿原为二气,暑

邪未必一定兼湿。

关键词:王士雄;《温热经纬》;温病学;学术观点

中图分类号:

R2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219



2001



01-0001-03

《温热经纬》为晚清著名医家王士雄(

1808-

1866

年?)编撰。据自序载述,是“以轩歧仲景之文

为经,叶薛诸家之辩为纬,纂为《温热经纬》五卷。其

中注释,择昔贤之善者而从之;间附管窥,必加雄案

以别之。”该书不仅是前人温病理论较为全面系统的

整理总结,并且充分表达王氏独到的学术见解,是一

部颇有影响的温病学专著。就其中雄案而言,经查



564

条,约

4

万字,所述内容涉及面极为广泛,既

有版本考证、文字校勘和原文顺序厘订,也有基本概

念、辨证治法、方药功效及预防护理等方面的阐释,

还有对各家注解的评价。本文就王氏温病学术观点

探析如下。

1

王氏温病学术观点

1.1

兼明新感伏气新感与伏气相对,指外邪侵袭

人体后发病的早迟而言。从理论角度追溯,源于《素

问·生气通天论》所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对此

雄案云:“伤而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为温热。”

(《温热经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1

页,

下仅示页码)换言之,伤寒为新感,温热为伏气,遂将

录文称作《内经伏气温热篇》。《伤寒论》在《内经》基

础上有新的发展,首次提出“伏气”概念,谓“伏气之

病,以意候之”。故罗列相关条文,分别名为《仲景伏

气温病篇》和《仲景伏气热病篇》。但更为重要的是,

王氏认为仲景还论及新感热病。他说:“《脉要精微

论》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夫暖即温也,热之渐

也。然夏未至则不热,故病犹曰温。……若夏至则

渐热,故病发名曰暑。……是病暑即病热也。仲圣

以夏月外感热病名曰日曷者,别于伏气之热病而言

也。”(第

2

页)因而汇辑有关条文编成《仲景外感热

作者简介:李洪涛(

1938-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病篇》。但“自感温病,仲圣未论”(第

15

页),故予缺

如。此后医家,如“守真论温,凤逵论暑,又可论疫,

立言虽似创辟,皆在仲景范围也。”(第

41

页)真正详

论温病者,当推叶天士所著《温热论》和《幼科要略》。

前者专述新感温病,为使篇名相互对应,更称《叶香

岩外感温热篇》,全文收录。后者则涵盖伤寒和温

病,温病又包括伏气和新感。然因该文“即阐发叶氏

如东扶、鞠通、虚谷者,亦皆忽略而未及”,“故于《温

热论》后附载春温、夏暑、秋燥诸条”(第

77

页),改称

《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继而又辑《陈平伯外感

温热篇》、《薛生白湿热病篇》、《余师愚疫病篇》等。

但从总体来看,各家所论新感多而伏气少,且有专主

新感而否定伏气者,陈氏之文即属之。王氏对此不

予苟同,指出“陈氏此篇与鞠通《条辨》皆叶氏之功

臣,然《幼科要略》明言有伏气之温热,二家竟未细

绎,毋乃疏乎!”(第

78

页)鉴于其“不知有伏气为病

之温”(第

78

页),所以王氏断然将“篇中非伏气之说

皆为节去,弃瑕录玉,后皆仿此。”(第

79

页)至于伏

气温病的病机证治究竟有何特点,王氏曾有概括论

述:“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

分,故起之初往往舌润而无苔垢,但察其脉软而或弦

或微数,口未渴而心烦恶热,即宜投以清解营分之

药。迨邪从气分而化,苔始渐布,然后再清其气分可

也。伏气重者,初起即舌绛咽干,甚有脉伏肢冷之假

象,亟宜大清阴分之邪,继必厚腻黄浊之苔渐生。此

伏邪与新邪先后不同处。更有邪伏深沉,不能一齐

外出者,虽治之得法,而苔退舌淡之后,逾一二日舌

复干绛,苔复黄燥,正如抽蕉剥茧,层出不穷,不比外

感温邪,由卫及气,自营而血也。秋月伏暑证,轻浅

者邪伏膜原,深沉者亦多如此。苟阅历不多,未必知

1

其曲折乃尔也。”(第

50

页)所论简捷精辟,实发前人

之未发。杨照藜评谓“阅历有得之言,故语语精实,

学者所当领悉也”(第

50

页)。

1.2

阐释顺逆传变研究任何疾病,都必须探求病

理演变的规律性,温病自不例外。《温热论》开篇即

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

主血属营。”章虚谷注云:“卫气通肺,营气通心,而邪

自卫入营,故曰逆传心包也。《内经》言心为一身之大

主而不受邪,受邪则神去而死。凡言邪之在心者,皆

心包络受之,盖包络为心之衣也。心属火,肺属金。火

本克金,而肺邪反传于心,故曰逆传也。”(第

42

页)王

氏则认为:章氏“以生克为解,既乖本旨,又悖经文”,

指出“温邪始从上受,病从外解则不传矣。……不从

外解,必致里结,是由上焦气分以及中下二焦为顺

传。惟包络上居膻中,邪不外解,又不下行,易于袭

入,是以内陷营分者为逆传也。然则温病之顺传,天

士虽未点出,而细绎其议论,则以邪从气分下行为

顺,邪入营分内陷为逆也。苟无其顺,何以为逆?”(第

43

页)此以原文辞义为基础,据“先顺后逆,无顺则无

逆”进行反证推理,说明温病需有顺、逆两种传变,否

则难以互协,可谓是别开生面的研读者。关于传变机

制,他说:“肺胃大肠一气相通,温热须究三焦,以此

一脏二腑为最要。肺开窍于鼻,吸入之邪先犯于肺,

肺经不解则传于胃,谓之顺传。不但脏病传腑为顺,

而自上及中,顺流而下,其顺也有不待言者。故温热

以大便不闭者易治,为邪有出路也。若不下传于胃,

而内陷于心包络,不但以脏传脏,其邪由气入营,更

进一层矣,故曰逆传也。”(第

92

页)表明病理演变趋

势是判断顺逆传变的内在依据,若自脏传腑,邪有出

路为顺;而由脏及脏,病情急重属逆。两相对比,此说

较章氏之释更为妥切。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他还据

温热病邪的特点,进一步论证腑气通畅的重要性,指

出:“温热为阳邪,火必克金,故先犯肺。火性炎上,难

得下行,若肺气肃降有权,移其邪由腑出,正是病之

去路。”所以“温热病之大便不闭为易治者,以脏热移

腑,邪有下行之路,所谓腑气通则脏气安也。”(第

81

页)由于叶氏论温只言逆传,王氏加以发扬而引入顺

传,无疑是温病传变认识的创见性突破,其基本原则

至今仍为医界所认可。

1.3

质疑暑必兼湿暑邪为病,自《内经》起历代医

家多有探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幼科要略》曾谓

“暑必兼湿”、“暑邪必挟湿”(第

71

页),赞同者颇多。

如吴瑭云:“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也。温盛为热,

木生火也;热极湿动,火生土也。上热下湿,人居其

中而暑成矣。若纯热不兼湿者,……不得混入暑

也。”(《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自注,上海卫生出版



1958

年版,第

43

页)。王氏则另持异议,案谓:

“暑令湿盛,必多兼感,故曰挟。犹之寒邪挟食、湿证

兼风,俱是二病相兼,非谓暑中必有湿也。故论暑者

须知天上烈日之炎威,不可误以湿、热二气并作一气

始为暑也,而治暑者须知其挟湿为多焉。”(第

71

页)

他还据阴阳学说和暑、湿二字本义,深入阐述自己的

观点,指出:“所谓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也。分其阴

阳,则《素问》云寒暑六入,暑统风火,阳也;寒统燥

湿,阴也。言其变化,则阳中惟风无定体,有寒风、有

热风;阴中则燥、湿二气,有寒、有热。至暑乃天之热

气,流金烁石,纯阳无阴。或云阳邪为热,阴邪为暑

者,甚属不经。经云:‘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阳之

动,始于温,盛于暑。盖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

暑,是暑即热也,并非二气。或云暑必兼湿者亦误

也。暑与湿原是二气,虽易兼感,实非暑中必定有湿

也。譬如暑与风亦多兼感,岂可谓暑中必有风耶?

若谓热与湿合始名为暑,然则寒与风合又将何称?

更有妄立阴暑、阳暑之名者,亦属可笑。如果暑必兼

湿,则不可冠以‘阳’字;若知暑为热气,则不可冠以

‘阴’字。其实彼所谓阴暑,即夏月之伤于寒湿者耳。

设云暑有阴阳,则寒亦有阴阳矣。不知寒者水之气

也,热者火之气也。水火定位,寒热有一定之阴阳。

寒邪传变,虽能化热而感于人也,从无阳寒之说;人

身虽有阴火,而六气中不闻有寒火之名。暑字从日,

日为天上之火;寒字从



人,



人为地下之水。暑邪易

入心经,寒邪先犯膀胱,霄壤不同,各从其类,故寒、

暑二气不比风、燥、湿有可阴可阳之不同也。”(第

51

页)又说:“暑为阳气,寒为阴气,乃天地间显然易知

之事,并无深微难测之理,而从来歧说偏多,岂不可

笑!更有调停其说者,强分动得、静得为阴阳。夫动

静惟人,岂能使天上之暑气,随人而判乎?……若谓

暑必兼湿,则亢旱之年,湿必难得,况兼湿者何独暑

哉?盖湿无定位,分旺四季,风湿寒湿,无不可兼。

惟夏季之土为独盛,故热湿多于寒湿。然暑字从日,

日为天气,湿字从土,土为地气,霄壤不同,虽可合而

为病,究不可谓暑中原有湿也。”(第

23

页)在王氏案

语中,类似的大段议论较为少见,可谓是古今皆评,

前后互联,反复申辩,不厌其繁。由于观点鲜明,逻

辑严谨,符合实际,有着很强的说服力,已为学者接

受,现在通常均表述为“暑多兼湿”。此外还要提及

的是,王氏认为东垣清暑益气汤“虽有清暑之名而无

清暑之实”,所以他“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

麦冬、黄连、竹叶、荷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等,无不应手取效也。”(第

103

页)此以暑邪不必兼

2



20

卷第

1

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Vol20No1

2001



2



JOURNALOFANHUITCMCOLLEEFeb2001

谈慢性呼吸衰竭三期十候辨治

武维屏,冯淬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700



关键词:慢性呼吸衰竭;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219



2001



01-0003-02

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或换气

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

低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不伴二氧化碳潴留



i

型呼吸衰竭,伴二氧化碳潴留为

l

型呼吸衰

竭),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

合征。呼吸衰竭是常见的内科急重症之一,文献报

道病死率为

10%~60%

。呼吸衰竭临床分类方法

很多,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

作者简介:武维屏,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有引起完全窒息或呼吸骤停的

危险,可在

4min

内(或稍长)致死,为临床急症,应及

时采取抢救措施,多以机械通气为主,中西药治疗为

辅。而慢性呼吸衰竭控制得当可生存

10

年甚至数

十年,其最常见病种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该病每因感

染致病情加重,呼吸衰竭表现突出,其临床多表现为

l

型呼吸衰竭。其治疗除必要时机械通气外,多以

中西药结合治疗为主。查阅近几年文献,对慢性呼

吸衰竭的中医规范化、系统化辨治少有报道,现将我

们对慢性

l

型呼吸衰竭的辨治总结如下,以供探讨。

湿且易耗伤津气为原则组配,完全符合其学术见解,

临床颇为常用。因未立方名,当代多特称王氏清暑

益气汤,收载于诸多医籍中。

2

对王氏温病学术观点评析

众所周知,叶天士为温病学术体系的奠基者,吴

鞠通和王士雄是阐发其理论的代表医家,但两人的

研究途径和方法各有不同。王氏认为,吴著《温病条

辨》“不过将《指南》温热暑湿各案穿插而成,……即

叶氏《温热论》、《幼科要略》亦不汇参,故虽曰发明叶

氏而实未得其精奥也。至采附各方,不但剪裁未善,

去取亦有未当。此余不得已而有《温热经纬》之纂

也。”(《温病条辨·下焦篇》雄案,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9

页)此评是否充当暂置不议,但他汇

辑《内经》和《伤寒论》有关论述,特别是以叶天士为

代表的清代诸家温病专作和昔贤善注,并加案明示

己见,可使我们系统了解温病学形成和发展的整体

概况,以便在前人基础上继续前进,同样具有重要的

学术价值和意义,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考察可知,在外感病学范围内,温病学说是通过

寒温争鸣从伤寒理论摆脱出来而自成体系的,与此

同时,温病学派内部也进行着激烈地相互论辩,上述

三个方面就是争论焦点的明显体现,王氏则以案语

的形式积极参与其间,主要是:



尊奉叶氏温病既有

新感亦有伏气之说,反对非难伏气的看法,并概括指

出伏气温病的特点。



发展叶氏关于温病传变的认

识,论证温病非只逆传而是兼有顺、逆两种传变。



纠正叶氏“暑必兼湿”的偏颇,批判“暑中有湿”等欠

妥观点。可见王氏确是一位既善继承又勇于开拓创

新的医家,值得认真研究和效法。

勿庸讳言,王氏案语中亦有个别可商之处,举例

如下:一是关于温病的顺、逆传变。王氏认为《温热

论》对两者均予论及,只不过“温病之顺传,天士虽未

点出”,由他加以明确而已,但事实却不尽然。《三时

伏气外感篇》曾谓:“盖足经顺传,如太阳传阳明,人

皆知之;肺病失治,逆传心包络,人多不知者。”(第

68

页)表明叶氏同样是顺逆相对立论,顺传指伤寒,

温病为逆传,前后完全一致。也就是说,温病较之伤

寒,属逆传而非顺传。若谓温病也有顺传,乃是王氏

发展叶氏的个人看法,不能归之于叶氏。二是王氏

在辑引时或有变动他人文字者。如章虚谷认为:“邪

在卫分,汗之,宜辛平表散。”王氏将“辛平表散”录作

“辛凉轻解”,并加案谓:“章氏注此云:宜辛平表散,

不可用凉,何谬妄乃尔?今特正之。”(第

50

页)尽管

经过说明可知虚谷原意,但似以不改而加评注为佳。

此外,由于案语需针对前人论述的具体情况而发,难

免造成宽泛零散的缺憾,这是受体例约束所导致的

必然结果,实属无法避免。

(收稿日期:

2000-11-09



3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