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细节里的那些故事
2017-06-19 | 阅:  转:  |  分享 
  
1896年,有个小男孩6岁了,要和他的兄弟姐妹合影。小男孩非常重视:这么一个大家族,以后看到照片,别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于是,他在拍摄的时候,
就伸手去够旁边桃树的枝儿。他成了这一堆小孩中,唯一手握桃枝的人——并不是要沾桃花运,只是他想有一个细节,这样别人能找到他,他也能找
到自己。这个小男孩叫陈寅恪,是我很喜欢的历史学家。他6岁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将自己嵌入历史,不被遗忘。细节对我来说是启蒙式的,每个细节
都深深地嵌入生活中。我有一个来自成都的大学男同学。一次我去他家玩,当时还有几个他的高中同学,都是女生。我们很自然地在一起戏耍聊天。
正值夏日,大家吃西瓜,我这个哥们儿把一个女生吃过两口的西瓜拿起,把一块全新的调包放在她的座位前,然后大大方方、若无其事、“道貌岸然
”地开始啃这个姑娘啃过的西瓜。我注意到这个细节,就知道他喜欢那个姑娘。我不会告诉你最后他是不是娶了这个女孩,但所谓钟情,不过如此。
这是我喜欢的一个细节。小说《两代风流》中,男孩女孩去公园,他们躺在草地上,旁边没有树也没有建筑物,很晒。女孩说着话困了,眯着眼睛睡
着了。男孩就拿着一本杂志,给女孩挡阳光。女孩睡了一刻钟,两刻钟,三刻钟;男孩举累了,就换一只手继续举着。在睡醒之前,会有一些微表情
,你可以看出她要醒了。这个时候,男孩有两种选择:第一种,继续遮着,直到女孩醒来,对他会心一笑;还有一种,赶紧收回手,装作什么都没发
生。你会选哪一种呢?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做好事不留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深情无须标磅。其实,这两种都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无论哪一
种都是细节的魅力。天津作家冯骥才写了一个短篇小说叫作《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很朴实的爱情故事:高女人去世了,矮丈夫好像也没有多伤心
。但是有一个小细节,下雨的时候,他下意识地把伞举得很高,远远超过他的身高。我看到这个细节就够了,它点到我的穴了。内容摘自《课堂内外
》,更多订杂志上杂志铺!
献花(0)
+1
(本文系癫狂的跳蚤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