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除痹汤熏洗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7-06-19 | 阅:  转:  |  分享 
  
除痹汤熏洗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钱垠1,朱冠珏2

(1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07;21江苏省南京市蓝旗医院,江苏南京210007)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熏洗;外敷;除痹汤

中图分类号:R593121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01)03-0039-0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

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尚无特异性诊断指标的自身免疫

性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目前在国内外仍属病因未明的难

治之症。近年来,我们运用自拟除痹汤外用熏洗、外敷治疗类风

湿性关节炎28例,并设对照组20例对比观察疗效及止痛效果,

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中,男12例,女36例;年龄20岁~

56岁,平均4018岁;病程6个月~22ɑ;风寒湿痹型30例,风湿

热痹型18例。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

112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和199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

2治疗方法

211方药组成莶草40g,伸筋草40g,姜黄20g,刘寄奴

15g,苏木10g,月季花10g,艾叶30g为主方。寒甚加桂枝

15g,海风藤40g,附子10g;热甚加络石藤40g,桑枝20g,海桐

皮20g;肿甚加威灵仙15g,红花12g;痛甚加川、草乌各15g,

羌、独活各20g;湿甚加防己15g;久病者加桃仁20g,红花20g,

川芎15g。

212使用方法治疗组以上方加水200ml~300ml浸泡

30min后,煮沸,改文火煎5min后,置患肢于药液上方熏蒸,风

寒湿痹型15min~20min,风湿热痹型5min~10min。离火,候

药液温热时以药液洗泡患肢10min后,即以药渣敷于患处

10min。1d2次,疗程为10d。对照组予布洛芬012tid。

3疗效分析

31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

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实验室检

查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有效:症状

有所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改

善。止痛效果观察:显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疼痛有所

减轻;无效:疼痛未见明显减轻。

312治疗结果(见附表)

附表两组病例疗效对比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11124196143

对照组349480

两组病例疗效比较显示,经Ridit分析,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P<0105)。

4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归为“痹证”范畴,以肌肉、筋骨、关节

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

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仍属难治之证。中药熏洗外敷是中医传

统外治方法之一,笔者自拟之除痹汤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

效。方中莶草、伸筋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姜黄破血行

气、通经止痛;刘寄奴、苏木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月季花活血养

血、消肿散毒;艾叶温煦气血、透达经络。

通过观察,证实本疗法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短期止痛

作用不如对照组,长期则无明显差异。本疗法尚缺对关节功能、

压痛、肿胀等方面的观察,今后应进一步总结。本疗法无毒副作

用、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收稿日期:2000-12-13

包块消失,疼痛偶有轻度发作;好转:疼痛减轻,包块变软;无效:

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

312治疗结果30例中,治愈13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

效1例。总有效率为96167%。最短治疗2个疗程,最长治疗6

个疗程。

4典型病例

周×,女,34岁,1998年10月15日就诊。主诉:脐周疼痛

反复发作2ɑ。述2ɑ前右卵巢囊肿,行腹部手术切除右侧卵巢,

术后两个月出现脐周疼痛,自摸脐周包块如手掌大,月经前后疼

痛尤甚,失去劳动能力。PE:脐周包块如手掌大,软,压痛(+),

舌苔紫暗,脉细涩。经服中西药(具体不详)2ɑ无明显好转。诊

断:术后肠粘连。采用上述穴注和音频电疗诊断:术后肠粘连。

采用上述穴注和音频电疗,一个疗程后,疼痛明显减轻,包块变

软。又行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随访2ɑ未复发。

5体会

肠粘连是妇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

郁阻脉络。治以行气化瘀、通络止痛。天枢为大肠经的募穴,足

三里系胃经合穴,所在经脉足阳明胃经行于腹部,有疏通经络、

调和气血、强健脾胃作用,血海活血通滞。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活

血化瘀理气功能,通过穴注,使药液在穴位内缓慢吸收,不断刺

激穴位;音频电疗有疏经活络止痛之功,有即时的良性调整作

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两者合用,共奏疗效。

收稿日期:2000-12-01

·93·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6月第10卷第3期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