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自汗证治心悟
2017-06-20 | 阅:  转:  |  分享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4

JORNALOFPRACTICALTRADITION

月第27卷4

ALCHINESEMEDI

期(总第219期)

CINE2011Vo1.27No.4

自汗证治心悟

马成双.王汝亚。

(1.云南省寻甸县中医院,云南寻甸655200;2.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75)

[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11)04—267—01

自汗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影响,在头面、颈胸或四

肢局部或全身出汗,白天汗出,动则益甚。古有“阴

虚盗汗,阳虚自汗”之说。然而,临床所见并不尽然。

临床报道自汗一症有从阴虚治疗取效者,有从湿热

治疗取效者,有从实热治疗取效者等,不一而足。笔

者临床所见虽以阳虚为主,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从阳

虚治疗效果不佳,而改换治法则效果较好。

《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张

志聪注云:“汗乃阴液,由阳气之宣发,而后能充身泽

毛……当知汗乃阳气加之于阴液¨J,’。可见汗证应

该从阳气偏亢和卫表不固阴液外泄两方面来考虑,

从临床上看有属于阳气亢盛的实证也有阴气不足而

阳气相对偏亢的虚证,或者阳气不固的虚证,当分别

治之。

出汗主要是由于阳热亢盛蒸腾阴液外泄,或者

阳气虚,卫表不固阴液外泄。《灵枢·决气》云:“腠

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故皮肤汗孑L的开合对汗

液的外泄亦有调节的作用,如果毛窍开合失常当闭

不闭也会出现津液外泄同样要出现自汗,需根据不

同情况予以治疗。

出汗的诱因又各有不同,《素问·经脉别论》云: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

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

苦,汗出于脾。”饮食过饱,胃中积热,阳明之热蒸腾

则津液外泄而为汗;惊恐紧张,心气动摇,汗液应之

而出。持重远行,劳累伤骨,肾气内耗,汗为之出。

疾走,筋为之劳,恐惧魂为之乱,肝主筋,藏魂,故疾

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肌肉动作之所为也,故

汗出于脾J。虽然肺主皮毛,司汗孔开合,但出汗原

因与五脏都有关联。

另外,风寒、风热、湿邪、热邪、暑邪、瘀血等均可

引起自汗,需根据不同情况予以治疗。

曾治一患者,女,69岁,2009年5月诊。自汗多

年,动辄汗出,不分昼夜,畏风冷,遇寒则易外感,经

年不愈糖尿病史2O余年,血糖控制不佳,空腹血

[收稿日期]2010—12—08

糖9~16mmol/L。观精神差,面色白,形体肥胖,步

履蹒跚,行动缓慢,动辄喘息,汗出如雨,畏寒怕风,

腹胀纳差,时有心悸,睡眠差,并有复发性口腔溃疡,

二便调,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薄腻,脉浮细、尺部沉,

重按无力。属久病阴阳两虚,气血不足,表卫不固,

夹有湿邪。治以补阳气顾卫表,兼阳中求阴,调理气

血,运化三焦。药用黄芪50g,白术20g,茯苓20g,防

风15g,巴戟天15g,淫羊藿15g,枸杞子20g,山药

20g,麻黄根30g,浮小麦60g,牡蛎30g,琥珀10g,地

骨皮20g,黄柏10g。服3剂后出汗明显减少,后上方

化裁共服20剂而愈。

以玉屏风散合牡蛎散化裁以益肺气、固卫表为

主,巴戟天、淫羊藿、枸杞子、山药阴阳双补、培补肾

元,白术、茯苓健中宫之运化、培土生金,麻黄根、浮

小麦加强敛汗固表之功,牡蛎、琥珀养心气、益阴血、

安神志兼利水,地骨皮、黄柏清虚热苦以坚阴。诸药

合用五脏并调、标本同治,因而取效。

所以治疗自汗应当全面考虑,不仅考虑固表敛

汗一端,还应考虑脏腑之间相互联系,标本同调、正

邪兼顾。病久者还应考虑原发病的治疗,久治不愈

者可从“心…在液为汗”出发,结合后世医家王清任

“竞有用补气、固表、滋阴、降火服之不效而反加重

者,不知血瘀亦令人自汗、盗汗,用血府逐瘀汤。”之

训。“对兼杂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肺

心病、高脂血症、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的自汗、盗汗

或顽固性自汗、盗汗者,排除肺气不足或心血不足、

阴虚、邪热等因素所致,应该审查患者有没有瘀血。”

从“久病夹瘀、久病必瘀”考虑从“瘀血论治”]。

[参考文献]

[1]张志聪.内经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2.12.

[2]森立之.素问考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550.

[3]王清任.医林改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65.11.

[4]潘建科.浅析自汗盗汗从瘀血论治[J].中国民族

民间医药,2010,(2):111.

·267·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