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外治法探究
2017-06-20 | 阅:  转:  |  分享 
  
·54·JournalofExternalTherapyofTCMJun2009。18(3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外治法探究

杨育林,指导:施维群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杭州310005)

摘要中医外治法治疗慢,}生乙型肝炎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局部疗效优于内治、简便价廉等特点。本文结合中医外

治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文献报道,将近年来常用中医外治法的探讨及疗效情况进行综述。从物理疗法和药物疗法

两方面的探讨和临床疗效情况,来证明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外治法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探索中具有一定的优

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外治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R5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8X(2010)03—0054—03

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具有流行广、传

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等特点。其病程迁延,尤其是乙型病毒性

肝炎,部分易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现代医学

多采用保肝、抗病毒、免疫调节、抑制肝纤维化等治疗,核苷类药

物、免疫调节剂如拉米夫定片、胸腺肽注射液、干扰素等成为主

打。由于药物具有价格高、疗程长、复发或耐药率高、副作用大

等弱点,尽管临床上有一定的疗效,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

接受治疗。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医外治法在慢性乙型肝

炎的治疗探索中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近年来,许多相关临床报

道和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夕治法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慢性乙型

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肝功能、调节免疫功能、

抗病毒、抗肝纤维化和防治并发症等具有一定作用。目前,临床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常用外治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物理疗法,如肝病治疗仪、针灸、刮痧等;另一类是药物疗法,如

穴位贴敷法、穴位注射法、灌肠等。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将近

年来常用中医外治法的探讨及疗效情况综述如下。

1物理疗法

1.1肝病治疗仪

肝病治疗仪主要是采用中医的循经和局部取穴兼顾的方

法,结合现代电子优化设计技术,集针灸、按摩、电场、脉冲为一

体,通过特定穴位电脉冲物理治疗,符合中医“内病外治”的原

理…。临床以DSG—I型和HD一91一Ⅱ型肝病治疗仪为常用,

两者原理不尽相同。DSG—l型的机理主要是通过该仪器的指

套换能器,经过电脑自动提取系统接受患者的生物节律信息

(心率信号),再经微电脑处理系统控制,发出与患者心律同步

的近红外脉冲波与人体的生物节律产生能量共振,提高人体反

应对光波的透过率,使肝区部位获得近红外波能量,改善肝细

胞膜的通透性,使肝血窦的血流量增加J。黄建荣等将129

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

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DSG—I型(生物信息)电脑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结果显示:

DSG—I型电脑肝病治疗仪治疗能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

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

并且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肝病康复。HD一91一II型肝

病治疗仪是以血流动力学及电场牵动原理为基础,用中医辨证

施治的原理,对患者相关穴位进行脉冲电场刺激治疗,使门静

脉、肝动脉产生有力的收缩和舒张,血流量增多,形成被动生物

力泵,肝细胞得到较多供血供氧,改善肝脏的血液微循环J,进

而改善肝功能,阻止其向肝纤维化、肝硬化方向发展。赛西亚

等应用多普勒超声对30例使用过HD一91一II型肝病治疗

仪的正常人的肝动脉、门静脉、肝中静脉的血流变化进行前后对

照观察。结果显示:HD一91一II型肝病治疗仪能使进出肝血流

的速度及管径增宽,从而使肝血流量显著增加,肝循环改善。

1.2针灸

针灸治疗可调整阴阳扶正补虚,祛邪泻实,疏通经络,调和

气血。根据现代研究,针灸具有调整各系统生理功能和调节增

强自身免疫功能等作用J。陈永康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对免疫

球蛋白IgG、IgM、IgA有一定影响,可较明显提高补体c值,调

整机体免疫功能,当免疫功能处于紊乱状态时,针刺可改变机体

特异或非特异的体液与细胞免疫功能,使高者降低,低者升高,

有双向调节作用。姚俊青等用艾条灸期门、关元穴,针刺足

三里、三阴交穴治疗实验性肝损伤大鼠。结果表明,针灸对大鼠

实验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对慢性肝损伤动物的症状、体

征、血液生化指标以及肝组织病理损伤、胶原纤维增生均有明显

的改善,对其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童彬用针灸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消化道症状27例,主穴选足三里、内关、天

枢、中脘,并根据不同证型分别再配以相应穴位。结果:治疗1

个~2个疗程后,27例中显效l3例,改善l2例,无效2例,总有

效率92.59%。

1.3刮痧

经络全息刮痧法的核心理论为经络学说,该学说认为经络

为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各种疾

病的发生均与体内经脉不畅所致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脏腑的病

变亦体现于其所对应的经络及腧穴上。王利东¨采用经络

中医外治杂志2010年6月第l9卷第3期

全息刮痧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黄疸38例,在常规保肝、退黄药

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刮痧板、刮痧油自上而下先刮拭督

脉再刮拭足太阳膀胱经,然后是肝经、胆经,对肝俞、胆俞、阳陵

泉、期¨、曲泉、太冲穴位实行重点按揉,每次刮拭时问15rain~

20rain,每周2次,4周为l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

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

功能复常率也明高于对照组。然而刮痧疗法对于部分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易引起皮下充血甚或自发}乜血、水肿等不良反

应,因此有凝血功能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慎用此法一

2药物疗法

2.1穴位贴敷法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主要是将具有疏肝健脾、补肝肾、清热

解毒、活血散结、利水消肿、渗透皮肤等作用的药物外敷于体表

相应的穴位一方面通过间接作用,即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

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

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药

物敷贴于相应穴位之后,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

环,到达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降酶退黄陈静等0选用肝

舒贴(南黄芪、莪术、穿I甲等组成)外敷治疗肝郁脾虚兼血瘀

的慢性肝病胁痛患者,贴于肝区胁肋疼痛部位(期门、目月、章

门)和肝俞、足j里处,疗效较好一黄琴峰等用健脾补肝肾、

破血祛瘀的中药制成外用膏药,取期门、神阙穴进行穴位敷贴,

对34例Hf炎后肝硬化进行观察:结果:患者中药穴位敷贴3个

月后,自觉神疲乏力、纳呆、腹胀、肝脾区胀痛、大便稀薄、鼻衄、齿

龈出血等症状改善。党中方采H{乙肝贴(由华蟾素、人T牛

黄、冰片、樟脑、叶下珠等组成)贴敷每次神阙穴和期门穴各l贴,

每10d换1次:观察清HBV—M(HBsAg、HBeAg、HbcAb):

用药前及朋药后1个、3个、6个月各检查1次HBV—M,停药3个

月再查1次HBV—M,并监测血清AI、血清TBIL,疗效较好。中

药穴位敷岵疗法优点在于其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

密闭状态,使角质层含水量南5%~15%增至50%,营造易于

药物穿透的环境、脐贴的过程中,作为奇经八脉任脉中的一个

重要穴位——神阙穴,有着将药物作用叠加、两者产生协同作用

的效果..如能在疗程、药物剂量做些调整,在局部作用等环节上

傲进一步的研究,其潜力将是很大的、

2.2穴位注射法

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聚集和人体表的部位,是脏腑

气If『L汇集之处,药物注射于相应的穴位后可通过经络的传导作

用到达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临

床上应用1:穴位注射的药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清热解

毒、疏肝健脾、活血通络等作刷的中药制剂,如苦参素、黄芪针、

川芎嗪注射液等;另一类足有抗病毒、涮节免疫功能、抗肝纤维

化等作用的两药制剂,如干扰素、门细胞介素一2、胸腺肽注射液

等熊忆非”’总结了近10a来穴位注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

后认勾,穴位注射叮增强免疫功能,打破免疫耐受状态。对肝细

胞起到不同程度的保护、修复等作用邓良准等0将50例重

度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

疗,在此基础一,治疗组额外给予苦参素足里穴位注射。结

果:治疗组乏力、纳差及皮肤、巩膜黄染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

·55·

于对照组(P<0.05),ALJT、TBIL下降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沈建军采用免疫抗体标记荧光试验,测定苦参

素穴位治疗前后CHB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亚群CD、CD及

CD/CD的变化。结果表明,苦参素穴位疗法治疗后CD、

CD及CD/CD的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张敏用当归、丹参、柴胡、板蓝根等注射液,采用穴位注射治

疗病毒性肝炎l2例。结果:基本治愈8例,占66.67%,好转4

例,HBSAg转阴率为89%。在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

上,治疗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王长嘉等_2将76例慢性乙型

肝炎(CHB)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一般护

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双侧足三里分别注射胸腺

肽。结果显示:治疗组HBV—DNA以及乙肝病毒e抗原阴转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明显超过人群自然转化率治疗组治疗后

CD明显升高,CD明显降低。

2.3灌肠

中药灌肠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目前,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

础上,结合药理,对中药灌肠方的研究颇多,并显示出良好的功

效:中医学认为,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多为湿毒内侵,

湿热中阻,后期毒瘀胶结,虚实夹杂。临床上中药灌肠方的选择

大多从清热解毒、利湿健脾、疏肝行气、活血祛瘀等治疗方法立

方选药。研究表明,直肠给药,其药物的吸收总量增加,吸收速

度加快,药物的生物成分不易被消化液破坏且有助于肠黏膜的

吸收,并可避免患者的呕吐反应,有助于保持药物的性能以提高

药效。张园海等治疗有明显腹胀症状的慢性重型肝炎患

者47例,在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大黄灌肠液(大黄、

木香、槟榔、篇蓄、瞿麦、黄连)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每次

保留2h~3h,连续7d;对照组给予胃复安10mg口服。结果:

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3.19%和31.82%,中药灌肠组明显优于

对照组(P<0.05)。鲍益铭采用中药清热解毒、祛湿化瘀剂

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同时设随机对照组56例。

治疗组以中药汤剂灌肠每日2次,联合甘利欣、菌栀黄静脉滴

注;对照组单纯使用甘利欣、茵栀黄静脉滴注,观察治疗前后肝

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显

著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郝毅等“采用

灌肠液(制大黄、木香、槟榔、炙附子、黄连)100mL保留灌肠,每

日1次,每次保留2h~3h,连续7d,以达到保肝降酶、减少内毒

素吸收的作用。张薇薇等f_l拟退黄汤(赤芍、丹参、葛根、全

瓜萎、郁金、炙黄芪、蒲公英、黄芩、柴胡、生大黄)浓煎保留灌

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57例、结果显示:本方可以疏泄肝气,健

运脾气,湿热得清,瘀热得除,黄疸消退;能反射性地加速肠蠕

动,促进肠腔内粪便的排除,从而减少内毒素的吸收,减轻患者

腹胀症状

3小结与展望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少、局部

疗效优于内治、简便价廉等特点,它拓展了给药途径,无需经过

肝脏代谢,不良反应少,内治法相得益彰,展示了中医药多途

径多靶点治疗疾病的特色,加速了患者的康复,I晦床应用上具有

广阔的前景以上探讨的仅是近年来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

·56·

较为常用的中医外治法,此外,还有多种外治疗法如按摩、氨氖

激光疗法、中药发泡疗法、药浴、中药离子导人法、鼻疗法、腧穴

埋鬃等有待开发和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外治法无论是物

理疗法还是药物疗法都离不开经络全息理论和中医整体辨证

论治这两大中医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中医理

论在中医外治法中的指导作用。中医外治法跟中医内治法一

样,只有明确病变的脏腑、经络、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把握病

症的标本、轻重、缓急才能正确地施治和遣方用药。中医外治之

法是可以共用的,外治之理是相通的,我们可以借鉴和引用其

他疾病的外治法用于肝病的治疗,并不断探索,研制新的更加

完善的肝病外治疗法。同时要借助现代实验研究方法和条件,

对外治法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外治疗法在治疗肝病

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外治法的中医

药疗效特点来说,调节免疫功能、减轻或消除始动因素可能是

更重要的环节,但目前对此尚缺乏足够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马晓玉,汤克云,马龙.肝病治疗仪综合治疗慢性肝病

497例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3):

68—69.

[2]赵裕铃.红外光疗法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

息,2001,7(2):41—43.

[3]黄建荣,施维群,朱菊珍,等.DSG—I型电脑肝病治疗仪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J].药品评价,2007,4

(1):37—39.

[4]TchelepiH,RailsPW,RadinR,eta1.Sonographyofdifuse

liverdiseaselJ1.JUItrasound,2002,21(9):1023—1032.

[5]赛西亚,申燕,段利,等.应用多普勒超声观察HD一

91一Ⅱ型肝病治疗仪对肝血流变化的影响[J].临床肝胆

病杂志,2000,16(1):45.

[6]黄晓菁,李永堂.针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恢复期50例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3):159.

[7]陈永康.针灸足三里对HBsAg携带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

究[J].中国针灸,1993,13(2):33—35.

[8]姚俊青,郭诚杰,董笃一.针灸对大白鼠实验性肝损伤影

响[J].上海针灸杂志,1995,14(5):234.

[9]童彬.针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消化道症状27例

[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0,10(5):57.

[1O]王利东.经络全息刮痧法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9):15—16.

[11]王利东.经络全息刮痧法治疗慢性乙肝患者黄疸38例

[J].中国民间疗法,2004,12(11):21—22.

[12]郝毅,王景琦,孙桂贤.中医肝病外治法初探[J].中国

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10(188):9.

[13]陈静,王灵台,赵钢.肝舒贴治疗慢性肝病胁痛的临

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10(38).

[14]黄琴峰.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肝炎后肝硬化临床研究[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3:18.

[15]党中方.“乙肝贴”外治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2003,2(60):9925—9926.

JoumalofExternalTherapyofTCMJun2009。18(3

[16]施维群,茹清静,蔡国英,等.中药脐透消臌贴膏敷脐治

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8,28(7):642—645.

[17]熊忆菲.近十年来穴位注射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概况

[J].中国针灸,1998,18(3):179—181.

[18]邓良准,李锐.足三里注射苦参素治疗重度慢性乙型

肝炎临床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09,18(2):9.

[19]沈建军.足三里穴位注射苦参素对乙肝患者T淋巴细胞

亚群的影响[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

3546—3547.

[20]张敏.中药穴位注射治疗病毒性肝炎体会[J].中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2004,1(3):195.

[21]王长嘉,许有为,肖中平.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

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8(4):14.

[22]倪伟,施维群.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

血症的进展[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2):

123—125.

[23]李叶,陈培琼,池晓玲.古今纵论肝病中医外治[J].中

医外治杂志,2005,14(2):l8—19.

[24】张园海,朱英超.大黄灌肠液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腹

胀47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4):223.

[25]鲍益铭.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研究[J].中华

中西医学杂志,2003,1(12):38.

[26]张薇薇,袁学华,尹盛强,等.自拟退黄汤保留灌肠治疗

慢性重型肝炎57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4

(5):305—306.

[27]赵学印.肝病外治法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05,18(18):1085—1086.

作者简介:

杨育林(1984一),男,2008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

临床医学院中医专业。现在读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收稿日期:2010—03—03

修回日期:2010—03—11

本文编辑:张慧芳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