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名天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5、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处理
2017-06-21 | 阅:  转:  |  分享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转诊哪些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患者需要及时转诊?反复发生低血糖或发生过一次严重低血糖血糖、血压和/或血脂不达标者血糖(FPG、餐后2hPG或Hb
A1c)控制不达标,调整治疗方案规范治疗3~6个月后HbA1c>8.0%血压控制不达标,调整治疗方案并规范治疗3个月后血压>13
0/80mmHg;血脂不达标,调整治疗方案并规范治疗6个月后LDL-C>2.6mmoL/L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治疗方案的制
定和疗效评估在社区处理有困难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导致严重靶器官损害需要紧急救治者(急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严重视力下降;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间歇性跛行和缺血性症状;糖尿病足)血糖波动较大,基层处理困难或需要制定胰
岛素控制方案者出现严重降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处理者谢谢!糖尿病足发生的病理过程与早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以及周围血管病变有关。神
经病变累及感觉神经表现为感觉缺失,累及运动神经表现为肌肉萎缩、足畸形。自主神经受累导致皮肤皲裂、胼胝形成。加上周围血管缺血导致了足
部溃疡形成,一旦感染无法控制,发生坏疽,最终选择截肢。截肢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能有效重建,会进一步影响预后。因此,糖尿病足应该
定期筛查,主要筛查内容为神经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通过足感觉、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判断是否有足病的可能。通过更为细致的检查如10g尼龙
丝检测触觉,128Hz音叉检查震动觉,针检查两点辨别觉,棉花絮检查轻触觉、足跟反射等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病变。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
脉搏动以及踝动脉/肱动脉比值(ABI)来判断足部血管病变,当ABI<0.9时,有明显的外周血管病变。初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是否存
在足病,每年1次复检。足部感觉缺失患者应每季度1次,足底有溃疡患者每1-3周检查一次。分期复查频率临床意义正常眼底
和极轻度NPDR每年1次轻度和中度NPDR应在6~12个月内复查一旦出现黄斑水肿,需行彩色眼底照相和荧光造影等检查重度N
PDR应当每2~4个月复查一次荧光造影以利尽早接受视网膜光凝治疗PDR应立即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类型首次检查时
间随诊时间1型发病3年后每年1次2型确诊时每年1次妊娠妊娠前或妊娠初3个月NPDR中度:每3~12个月NPD
R重度:每1~3个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2014,50
(16):851-865.接受眼科检查首诊和随诊时间建议首诊时应该进行哪些眼科评估?12患者病史记录要点:糖尿病
病程既往和当前血糖控制(HbA1c)和生化检查结果药物(尤其是胰岛素、口服降糖药、降压药和降脂药和全身抗凝药)全身病史(如肾
脏疾病、系统性高血压、血脂水平、妊娠)眼病史,眼和全身手术史初次体检要点:视力眼压必要时行前房角镜检查(例如,发现
虹膜新生血管或者眼压升高时)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眼底检查体检内容要根据本医院眼科设施而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
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6):851-865.(1)视觉症状;(2)血糖(H
bA1c);(3)全身情况(如妊娠、血压、血清胆固醇、肾功能);(4)全身用药情况;(5)眼部治疗。随访病史(1)视力;(2)
眼压;(3)眼底检查;(4)裂隙灯与虹膜检查;(5)必要时行前房角镜检查(例如,可疑虹膜新生血管或者眼压升高时)查体项目辅助
检查(1)各种类型眼底照相设备;(2)FFA;(3)造影;(4)OCT。检查内容要根据本医院眼科设施而定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
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6):851-865.随访时应该进
行哪些眼科评估?糖尿病患者如何治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
,2014,50(16):851-865.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
眼科杂志,2014,50(16):851-865.基层医院怎样做好DR转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
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6):851-865.不同时期的DR在检眼镜下的表现目录
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5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以后者为常见患
病率有较大差异,10%~96%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等相关,病程在10年以上者,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除导致
躯体不适外,还是导致糖尿病足和截肢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
3,12(8):675-696.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危害有哪些?是DPN最常见类型呈对称性下肢肢端感觉异
常(麻木、针刺、灼热、蚁行感或感觉迟钝等),呈手套或短袜状分布四肢肌张力减弱,肌力降低以及肌肉萎缩和瘫痪,关节变形(夏科关
节)。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近端运动神经病变局灶性单神经病变是肌肉最常受到累及的类型一侧下肢近端严重疼痛为
多见可与双侧远端运动神经同时受累,伴迅速进展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可累及单颅神经或脊神经主要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的
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临床症状?(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
志,2013,12(8):675-696.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哪些临床症状?(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
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多发神经根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主要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为少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最常见
为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主要为L2、L3和L4等高腰段的神经根病变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以自主神经病变为首发
症状一般隐袭起病,缓慢发展,表现有排汗异常、胃肠道症状、性功能减退、排尿困难、直立性低血压以及静息时心动过速等肢体麻木
、疼痛等感觉异常为DPN的常见主诉详细追问感觉异常的性质、分布范围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明确感觉障碍是否符合周围神经分布以及肢
体疼痛,是否符合神经痛的特点。应注意询问是否有排汗异常、腹泻、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从而了解有无自主神经受累。中华医学会糖尿
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如何诊断糖尿病神经病
变?--问诊感觉检查运动检查腱反射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检查患者有无振动觉、痛觉、触压觉、温度觉减退以及痛觉过敏
患者可有足部或手部小肌肉的无力和萎缩,但通常出现较晚。通常可出现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尤以跟腱反射为著,是诊断DPN的主要体征之一
注意有无足部皮肤发凉、干燥以及变薄、溃疡,注意患者卧位和立位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等。卧立位收缩压差超过30mmHg。如何诊断糖尿病神
经病变?--体格检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
5-696.应重视下肢的感觉障碍和腱反射检查询问患者有无偏食、饮酒史、药物或毒物接触史以及家族史等,从而有助于对病因进行鉴别
注意DPN与其他有感觉异常或某些自主神经症状的疾病的鉴别诊断注意事项如何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注意事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
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01生化检查
血糖相关检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可选择不同的化验检查进行鉴别02030504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传导测
定·针极肌电图检查F波和H反射·皮肤交感反应测定定量感觉测定其他:心率变异度测定、痛觉
诱发电位影像学检查血糖相关检查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可选择不同的化验检查进行鉴别神经或皮肤活体组织检查其
他自主神经功能的测定如何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检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12(8):675-696.明确患有糖尿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或)电生理的证据排除导致周围神经病变
的其他原因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疗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
):787-789.如何诊断糖尿病神经病变?--基本条件诊断基本条件010203一般治疗良好控制血糖,纠正血
脂异常,控制高血压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随访在诊断糖尿病后至少每年筛查1次糖尿病神经病变对于糖尿病程较长或合并有
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3~6个月复查一次。加强足部护理所有罹患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都应接受足部护理的
教育,以降低发生足部溃疡的几率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
):675-696.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预防?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和治
疗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11):787-789.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治疗?转诊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及时转诊?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长期治疗和随访方案的制定应由上级医院负责对于症状严重,如剧烈疼痛、胃肠道症状显著、膀胱麻痹和/或心律失常的患者,
治疗效果无改善者,应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及管理规范.中华糖尿病杂
志,2013,5(2):82-88.利用MNSI来判断病变的程度与变化3~6个月随访1次内容包括足外观、踝反射及大脚趾震动觉
评分足外观:正常0分,不正常1分(畸形、干燥、胼胝、感染、裂口),若有溃疡再加1分踝反射和大脚趾震动觉分别
为:正常0分,减退0.5分,消失1分,>2分为异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12(8):675-696.糖尿病神经病变如何随访?目录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45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高危人群哪些人群为LEAD高危人群?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LEAD筛查
伴有LEAD发病风险因素,如合并心脑血管病变、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呀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更应每年至少筛查次对于有
足溃疡、坏疽的糖尿病患者,不论其年龄,应进行全面的动脉病变检查及评估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
查及管理规范.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2):82-88.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初步评估具有LEAD高危风险的患者。
如糖尿病患者主诉行走时下肢无力、大腿或小腿肌肉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应警惕罹患LEAD的可能全面的动脉体格检查ABI测定下肢动
脉彩超检查血管成像胫前、胫后动脉搏动触诊及股动脉杂音的听诊可为筛查无症状性LEAD提供有价值的信息ABI下肢动脉供血功能的检
查,正常参考值:1.00~1.30,有条件的医院,对于T2DM患者,应每年进行1次ABI筛查动脉彩超是下肢动脉形态学检查,目前
有些基层医院仅局限于检查股总动脉、股浅动脉及腓动脉进一步行CTA或MRA,必要时行DS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者
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及管理规范.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2):82-88.LEAD的筛查方法有哪些?筛查LEAD流程
图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的筛查及管理规范.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2):82-88.如何
进行LEAD筛查?1一级预防严格控制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LEAD的危险因素,,即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严格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防止或延缓LEAD的发生2二级预防3三级预防缓解症状,延缓LEAD的发生。有症状的LEAD患者,
建议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00mg/d)。同时指导患者运动康复锻炼,至少持续3~6个月,以及给予相应的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
降压药及抗凝治疗血管重建,减少截肢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临床上预防胜于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型糖尿病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
的筛查及管理规范.中华糖尿病杂志,2013,5(2):82-8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如何规范化管理LEAD?目录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2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45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基本概念什么是糖尿病足,危害有哪些?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致
死的重要原因具有患病率高、危害性大、可防难治等特点,故糖尿病足的防治目标应是预防为主对糖尿病足病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足危险因素的
预防,是目前最有效的糖尿病足病预防策略01020304病史神经病变皮肤骨/关节有过足溃疡或截肢;独居;经济条件
差;不能享受医保;赤足行走、视力变差、弯腰困难、老年、合并肾病变等02血管状态02鞋/袜有神经病变的症状;周围感觉迟
钝、严重减退甚至感觉缺失的患者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颜色呈暗红、发紫;温度明显降低;水肿;趾甲异常;
胼胝;溃疡;皮肤干燥;足趾章皮肤糜烂畸形(鹰爪趾、榔头趾、骨性突起、关节活动障碍)不合适的鞋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糖尿病足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基层糖尿
病规范化诊疗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3月:73-79.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过程筛查内容:筛查频率
:所有糖尿病患者:初诊及每年1次足部感觉缺失者:每季度1次足底有溃疡者:1-3周筛查内容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足的症
状有无感觉异常足的体征皮肤颜色、手感10g尼龙丝128Hz音叉检查震动觉用针检查两点辨别感觉用棉花絮检查轻触觉、足跟
反射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评估踝动脉/肱动脉比值基层糖尿病规范化诊疗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年3月:73-79.
糖尿病足的筛查内容和频率对所有的糖尿病患者足部进行定期检查,包括:足有无畸形、胼胝、溃疡、皮肤颜色变化;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
搏动、皮肤温度以及有无感觉异常等无足病危险因素者有足病危险因素者合并严重周围神经病变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
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如何进行糖尿病足预防?首先鉴别溃疡的性质:
神经性溃疡:常见于反复受压的部位,如跖骨头的足底面、胼胝的中央,常伴有感觉的缺失或异常,而局部供血是好的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足北外
侧、足趾尖部或足跟部,局部感觉正常,但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合并感染的足
溃疡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如何
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转诊何种糖尿病足病需要及时转诊?如患肢或患足皮肤颜色急剧变化局部疼痛加剧并有红肿等炎症表现新发生的溃疡
原有的浅表溃疡恶化并累及软组织和/或骨组织播散性的蜂窝组织炎全身感染征象和骨髓炎等应该及时转诊到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就诊中华
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糖尿病慢性
并发症的处理南昌市第三医院涂萍教授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目录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5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DKD)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是尿
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阶段通过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可防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中华医学会糖尿病
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什么是糖尿病肾病,危害
有哪些?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达到34.7%血糖和血压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容易患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
为慢性肾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对糖尿病肾病应计算eGFR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3,12(8):675-696.什么人易患糖尿病肾病?MORD公式:eGFR[ml/(min·1.73m2)
]=170×Scr(mg/dl)-0.999×年龄-0.176×BUN(mg/dl)-0.170×血清白蛋白(g/dl)0.318
(女性×0.762)或Cockcroft-Gault(C-G)公式GFR=(140-年龄)×体重(kg)×1.23/S
cr(μmol/L)(女性×0.8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慢性疾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糖尿病分册).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5,23(8):673-701.什么是糖尿病肾病,危害有哪些?Ⅳ期Ⅲ期Ⅰ期Ⅱ期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eGF
R≥90Ⅴ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间断微量白蛋白尿,ACR正常(男<2.5mg/mmol,女<3.5mg/mmol),eGFR
60~89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以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为标志,ACR增高(男2.5~30.0mg/mmol,女3.5~30.0
mg/mmol);3a期:eGFR45~59,3b期:eGFR30~44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显性白蛋白尿,AC
R>30.0mg/mmol部分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eGFR15~29肾衰竭期eGFR≤15或透析对于Ⅰ~Ⅲ期,
治疗可使其有某种程度的逆转,Ⅳ~Ⅴ期,属不可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6(7):447-498.糖尿病肾病如何分期?时间(年)5糖尿病开始蛋白尿开始终末期肾病明显肾病
(Scr,升高、GFR降低)初期肾病(高滤过,微白蛋白尿,高血压)临床前的肾病功能性改变↑GFR可逆性白蛋白尿
↑肾体积过程性改变糖和蛋白的代谢异常,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出现肾小球病变结构性改变↑肾小球基底膜厚度
系膜扩张肾小球硬化症2030AdaptedfromBreyerJAetal.AmJKidDis19
92;20(6):535.糖尿病肾病自然进程是怎样的?CCVD病史、年龄、有无CCVD危险因素、肾脏损害程度、房颤、颈
动脉狭窄心脑血管疾病及风险人体测量:体重指数、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围等;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指标;
SGA评价等级:A级营养良好;B级轻-中度营养不良;C级:重度营养不良营养状态包括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贫血、慢性肾
脏疾病-矿物质-骨代谢异常(CKD-MB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注意:评估CCVD的常用实验室指标和无创性检查(心电图
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核素显像等)在DKD患者中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
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5):379-385.其他如何对DKD患者的肾外病变进行评估?以下情况应考虑非糖尿
病肾病:糖尿病病程较短单纯肾源性血尿或蛋白尿伴血尿短期内肾功能迅速恶化不伴视网膜病变突然出现水肿和大量蛋白尿而肾功能正常
显著肾小管功能减退合并明显的异常管型鉴别困难时,可通过肾穿刺病理检查进行鉴别。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
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如何排除非糖尿病肾病?确诊糖尿病后,每年都应做肾病变
的筛检最基本的检查是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最简单的方法是测定晨尿或随机尿
中ACR。如结果异常,则应3个月内重复检测,如3次ACR中有2次升高,排除感染等,可诊断为微量蛋白尿。24h内运动、感染、心力衰
竭、显著高血糖及显著高血压均可使尿白蛋白排泄升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4,6(7):447-498.如何及早发现糖尿病肾病?何时采集尿标本测定尿白蛋白?01改变生活方式02低蛋白饮
食03控制血糖04控制血压合理控制体重、糖尿病饮食、戒烟及适当运动等肾功能正常者:0.8g/(kg·d);GFR下降
后:0.6~0.8g/(kg·d);优先选择从肾排泄较少的降糖药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宜选用短效胰岛素大于
18岁的非妊娠患者:140/80mmHg以下首选ACEI或ARB,控制不佳者再加用其他降压药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
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
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8):675-696.糖尿病肾病如何治疗?0
5纠正血脂紊乱06控制蛋白尿07透析治疗和移植他汀类药物建议使用其常规剂量单用他汀类药物后,LDL-C未达标者,可考
虑使用依折麦布早期,不论有无高血压,首先ACEI或ARB使用ACEI或ARB者,1~2周内应检测血肌酐、钾浓度血肌酐>26
5.2μmol/L(3mg/dl)者使用ACEI或ARB需透析或移植治疗者,应尽早开始治疗有条件的糖尿病患者可转诊上级医院行
肾移植或胰-肾联合移植。控制热量摄入1限制食盐摄入2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3充足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摄入4为避
免发生营养不良,要进行营养状态综合评定:建议向营养科咨询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指南(2010年版)科普版
.DKD患者饮食该注意什么?其次是鸡蛋蛋白牛奶蛋白最好豆制品应限制再次是鱼类蛋白再次是瘦肉蛋白如蛋白质摄入量≤0.6
g/(kg·d),应适当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指南(2010年版)科普版.DKD患者
可以摄入哪些蛋白食物?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口服降糖药用药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15年更新版)..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
16,32(6):455-460.DKD患者如何选择口服降糖药?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糖尿病患者血压管理的专家共识.中华
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8):614-618.DKD患者如何降压?15%每克蛋白质可提供4kCal热量55%30
%蛋白质总脂肪碳水化合物不少于55%每克碳水化合物可提供4kCal热量不超过30%,不饱和脂肪酸不超过7%每克脂肪可
提供9kCal热量比例是占总热量的比例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控制总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不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胆固醇的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纤维等食物的摄入等处于生长发育期,或为妊娠、哺乳期者,应适当增加总热量,尤其
是蛋白质的比例增加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如快步走、慢跑、体操、骑自行车等,每天坚持20~30min吉林大学出版社.国内外糖尿病指南
与专家共识解读荟萃.2015,258.DKD患者如何预防血脂异常?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123控制高血糖和高血压积
极控制血糖以达标注意测量血压血压>130/80mmHg,应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排除其他引
起微量白蛋白增加的因素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高度警惕)应强调低盐、低蛋白饮食,以优质蛋白为佳中华医学
会内分泌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指南(2010年版)科普版.共识推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尽量在空腹的情况下采集清晨首次尿标本
测定ACR其他任意时点收集尿标本时应当尽量在一天的同一时段并避免在2h内进食推荐DKD的诊断或A分期应当以3~6个月内
的2~3次ACR检测结果作为基础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
5,31(5):379-385.何时采集尿标本测定尿白蛋白?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中
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31(5):379-385.其他并发症评估的时机和监测频率目录1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5糖尿病足病下肢血管病变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及血脂紊乱等是成人新发失
明的最常见的原因糖尿病患者中,约有40%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的轻微症状,大约只有3%会因为此疾病而遭受严重的视觉损伤。糖尿病病
程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关系5~9年15年后25年后10%50%80%~90%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
防治指南(2010年版)科普版.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检眼镜下所见背景期(非增生期)Ⅰ期微动脉瘤或合
并小出血点Ⅱ期硬性渗出合并Ⅰ期病变Ⅲ期棉絮斑合并Ⅱ期病变(含增生前期)增生期Ⅳ期
视网膜、视盘新生血管或合并玻璃体出血Ⅴ期纤维血管增生、玻璃体机化Ⅵ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中国1985
年DR分期标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6
):851-86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分期的?执行医院筛查内容执行人员资源匮乏的医院仅能作视力检查全科医师或经
过培训的社区人员资源有限的医院可以进行直接或间接眼底镜检查或眼底照相,能够对DR进行分期最好是由眼科医师进行,如果无眼科
医师,可以由经过培训的全科医师进行资源充足的医院具备各种眼底照相、FFA、OCT及治疗设备,可以对严重视网膜病变进行评估和干预
资源指眼科设施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2014,5
0(16):851-865.基层医院可以进行哪些DR筛查?病史询问检查工具筛查内容眼底表现随诊时间筛查医院糖尿病
病程、全身合并症(肾病、心血管病等)、用药史及当前用药、血糖、生化检查视网膜病变无明显的视网膜病变或轻度非增殖性DR(仅有微动脉瘤)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Ⅰ期和Ⅱ期)不合并DME不严重的视网膜病变(Ⅰ期和Ⅱ期)合并DME严重的视网膜病变(Ⅲ期和Ⅳ期)一般都合并DME视力>0.7视力≤0.7或视力突然下降1年随访次(全科医生)尽可能数月随访1次最好由眼科医师检查尽快由眼底病科医师检查资源匮乏的医院资源有限的医院资源充足的医院尽可能数月随访1次眼底病科医师检查矫正视力检眼镜/眼底照相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中华眼科杂志,2014,50(16):851-865.不同资源的医院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内容示意基层医院可以进行哪些DR筛查?糖尿病足发生的病理过程与早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以及周围血管病变有关。神经病变累及感觉神经表现为感觉缺失,累及运动神经表现为肌肉萎缩、足畸形。自主神经受累导致皮肤皲裂、胼胝形成。加上周围血管缺血导致了足部溃疡形成,一旦感染无法控制,发生坏疽,最终选择截肢。截肢后局部的血液循环不能有效重建,会进一步影响预后。因此,糖尿病足应该定期筛查,主要筛查内容为神经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病变。通过足感觉、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判断是否有足病的可能。通过更为细致的检查如10g尼龙丝检测触觉,128Hz音叉检查震动觉,针检查两点辨别觉,棉花絮检查轻触觉、足跟反射等明确是否存在神经病变。通过触诊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以及踝动脉/肱动脉比值(ABI)来判断足部血管病变,当ABI<0.9时,有明显的外周血管病变。初诊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检查是否存在足病,每年1次复检。足部感觉缺失患者应每季度1次,足底有溃疡患者每1-3周检查一次。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