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注学生
2017-06-21 | 阅:  转:  |  分享 
  
关注学生,构建生态课堂——参加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学大赛暨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圣水镇中心小学张文秀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
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生
态课堂强调让学生健康成长,努力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其成为理想课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生态课堂,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长春之行,历时两天,欣赏了12节赛课和一节名师展示课。这两天是忙碌的、辛苦的,忙碌辛苦之中我一直在思考着
这样的问题:生态课堂的构建,教师应该不遗余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1.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严格执行教案的设计,一般不随意更改和增删,
其设计越完美,对课堂生命的控制也就越残酷。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赵丽丽老师执教的《舍生取义》,教师把握了文言文的特点,层层深入。
教师板书“义”字,问学生想到了什么,引出课题《舍生取义》;了解作者之后初读,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出示自学提示(一)(二)学生自学
、汇报、交流。赫行实验学校的孩子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在完成自学提示(二)的讨论之后,学生汇报:前两句话和后两句话结构相同,师问:那
能颠倒吗?教师的本意是想告诉学生文章的十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写孟子舍鱼而取熊掌,第二层写孟子舍生而取义。两句话句式相同,含义不同
。孩子的回答是:不能颠倒,因为孟子认为,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学生一下子就把文章所要说明的观点叨了出来。教师顺
势而行: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追随着孟子的“舍生取义”之路,谁想说说你知道的故事。其实这是拓展延伸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再议“两层意
思能不能颠倒”水到渠成。最后体会修辞手法,指导朗读。教师将理解课文与领悟内涵、拓展延伸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课堂上教师做到了依学生而
教,而不是依教案而教。可以说这位教师是机智的,巧妙地处理了课堂上的生成,关注了学生,使课堂生态化。2.转变教师角色。变单纯的知识
的传授者、学习成果的评判者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导者、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及学生的伙伴。生态课堂必须变革传统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不能只是简
单的授予、接受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控制去灌输。而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
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理念在吉林省第二实验
学校韩梦蒙执教的《心理描写习作指导》这一课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师课前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卡片,上面有1号框、2号框、3号框、4号框。上
课伊始,师问;:孩子们,来到这里上课什么心情?孩子们回答之后将自己的心情写到1号框里。接着,教师创设情境:孩子们,老师啊,要和你们
分享一个大秘密,老师不仅是一位语文老师,我还是一位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画家呢,我的画还获得过国际比赛一等奖呢!这时候,孩子们表现出惊讶
的表情,师再问:你们信吗?生有的信、有的不信、有的半信半疑。师让学生把内心真实的想法写到2号框里。并小结:在自己心里说的话,就叫内
心独白,在写内心独白的时候,要做到真实具体。师再创设情境:请学生想办法怎样验证,学生要求老师现场作画。老师故作为难,学生观察老师的
语言、动作、表情、并描述,写到3号框里。情境三:找一个学生模特,现场作画,出示一位老婆婆的画,让学生猜模特前后的心理,写到四号框里
。整节课下来,一气呵成,教师没有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创设情境营造温馨、轻松、宽容、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的教与学充满了
热情,情绪高涨。学生在情境创设中没有任何压力,自信快乐,健康成长。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课堂是幸福
的乐园。3.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是基本的目标,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下认知的基础。而在达到知识与能力
的目标时,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就要求成为学会学习、体验探究、主动参与、掌握方法的过程。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它关
系到一个人的未来发展,关系着完善人格的塑造。这次赛课还给我留下了这样深刻的印象,老师们都能做到巧妙地将三维目标融合到一起,正像白城
市洮北区明仁小学常春玉老师在面对专家提问时所说,教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此时无声胜有声也许就是这样的境界。常老师指导学生有序细
致地观察图画。引导学生展开合理大胆想象,指导学生完整的进行表达,进而说出自己的观点,增强科学用餐的意识。最后,我想用主持人的话来结束本文:“累并快乐着、快乐并思考着”。若干年后,当此次学习很多东西记忆模糊的时候,我想这次学习所带给我的思考是不会变的。
献花(0)
+1
(本文系馨香点点22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