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
——颠覆古贤
古籍《竹书纪年》,颠覆古圣先贤。
一、发现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魏国以及晋国历史的史书,已经埋入地下。西晋初年,河南汲县郊外,盗墓贼挖这些竹简运到首都洛阳,晋武帝召集全国顶级专家学者,共同研读竹简文字。500年,晋朝人已经不认识破译整理十三篇,《竹书》初释本竹书考正本,从上古黄帝开始,到战国时期魏襄王年,总共两千年的历史。近代以后,随着甲骨文出土,以及各种文献陆续发现,还有后来《清华简》出现,各种渠道发现的文献内容跟《竹书》互相印证,《竹书》的真实性。上古禅让传统说法是尧、舜、禹都是贤明君主,禅让《竹书》却这样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竹书》明确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夺了他的帝位,并且阻止尧的儿子丹朱来见父亲。哪什么禅让?分明是血腥的宫伊尹,汤创儒家史书记载:汤过世以后,儿子太甲继位,但太甲不好好治理国家,胡作非为,伊尹就把太甲关起来,让他反省。后来太甲改过自新,伊尹重新把他接回来,继续当帝王。太甲对于伊尹的教诲非常感激,感谢他教会了自己做人的道理。
《竹书》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汤死后,伊尹把太甲流放到桐,自立为帝;后来太甲从桐偷跑出来,杀了伊尹,夺回帝位。在儒家的史书里,伊尹一直是贤臣的代表,他兢兢业业,辅佐两代君王,是后世一切臣子的榜样。《竹书》却说,伊尹是个篡位的阴谋家,最后事败身死。记载被美化的!东周之前的中国史书,都没能流传下来,现在能看到的最早史书春秋战国时期编写的。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把秦国以外各国史书全部烧,《秦记》《竹书》是战国中期的史书,而孔子是春秋末期的人物。《竹书》记载的孔子知道从孔子作《春秋》开始,儒家就在有意识篡改历史!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儿子干了坏事,老子替他隐瞒;老子干了坏事,儿子替他隐瞒。这样被封为经典四书五经建立在不可靠基础以儒家精神治国的时代,《竹书纪年》造成多么大震撼,招来多么严厉的抵制初释本考正本,唐朝后期到五代,《竹书》逐渐散失,到北宋年间,《竹书》完全失传。《竹书》散失的时代,正是儒家学说越来越强势,理学逐渐兴盛的年代《竹书》突然出现,但史学界一般认为,这本书是后人伪造的。到清朝,学者朱右曾几百年前很多人看过这本书如果把这些引用文字搜集起来,编成一本书,《竹书纪年》。他翻遍古代的各种著作,从字里行间逐行寻找《竹书》遗落文字,花了很长时间,终于把这些文字搜集到一起,千年前《竹书纪年》本来的面貌,整个清朝,很多学者都在做这件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三人,重新整理称作《古本竹书纪年》。2017-6-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