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蔚州古城-灵岩寺(上)
2017-06-25 | 阅:  转:  |  分享 
  
蔚州古城·灵岩寺(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E-mail文化传播网www.52e-mail.com灵岩寺,又称前寺,位
于蔚县城内鼓楼西街,建于金代,毁于元末。明正统六年(1441年)明代司礼监大太监、“土木之变”罪魁祸首王振(蔚州人)奏请明英宗皇帝
敕赐重建。为蔚州名刹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岩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6682平方米。原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两侧
有钟鼓楼、配殿、禅房等,现仅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四座建筑及部分禅房。灵岩寺现已辟为“中国蔚县五谷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由“五
谷起源、五谷艺术、五谷民俗、五谷生产、五谷农具、五谷营养、五谷成果”等七部分组成,它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华五谷文化的发展过
程。明正统六年(1441年)蔚州籍司礼监王振奏请英宗帝敕建。黄糕香石刻。黄糕用黍子面蒸制、口感香粘,为蔚州名小吃。蔚县秧歌,亦称蔚
州梆子,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是当地“社火”的组成部分。灵岩寺天王殿蔚州灵岩寺文保碑。2006年6月8日国务院公布,河北省人民政府立
路边还立有一介绍牌,其中详细介绍了明代司礼监大太监王振的经历和建灵岩寺的贡献。天王殿,为单檐歇山布瓦顶,面宽三间,进深三间,略呈方
形,殿内无金柱,四周有檐柱12根。天王殿七檩六架,栏额与普柏枋呈“丁”字形,斗栱为重昂五踩斗栱,转角为鸳鸯交首栱。斗栱之上未用蚂蚱
头,皆用齐心斗。梁架上为“雅伍墨”彩绘,栱眼壁内皆绘水墨蟠龙。天王殿已辟为“中国蔚县五谷文化博物馆”。殿中供“炎帝神农氏”雕像及展
出五谷起源图文。炎帝神农氏,三皇五帝之一,三岁知稼穑,是我国农业的发明者、医药之祖,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蔚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
,更是传统农业文化的发祥地,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与文明成果。蔚县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五谷文化,是中华五谷文化的重要体现,是中
华农耕文化的缩影。蔚县,还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保存五谷(稻、黍、稷、麦、菽)最全的地方。天王殿后是大雄宝殿。又称佛殿,单檐庑殿顶,
高10余米,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米,面积340平方米。大雄宝殿门上挂牌匾“无上士”,两侧楹联“佛法无边静里常观自在慈云广济空中
密见如来”。这是蔚县等级最高的经典建筑,也是河北最为宏大的一座单檐庑殿顶建筑,可惜寺中雕塑荡然无存。天王殿檐下四周置五踩斗栱,正面
下置刻有三交六碗菱花心的落地格扇门。殿内顶部饰天花,天花中部呈凹形,中部各设一覆斗形藻井,明间藻井井口正方形。由于是明英宗皇帝敕建
,大雄宝殿的设计建筑与北京智化寺的有相同之处,彰显皇家风格。現在時間休息一下谢谢欣赏请看下集编制:2017年6月24
日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http://www.52e-mail.com
献花(0)
+1
(本文系znb47072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