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普通外科手术关键技巧
2017-06-26 | 阅:  转:  |  分享 
  
普通外科手术关键技巧---

[总结版]首先方便自己学习也给大家提供个共享的机会这是我整理的帖子。不断有年轻的战友提问外科最最基本的技术:切开、缝合、分离、钳夹、打结-------这些问题非常关键,也非常具体,应该手把手的教,面对面地示范。虽然我们相聚在丁香园,但是可能相隔万水千山,只能略尽微薄之力,希望会有帮助!也希望有特殊需要的跟帖提示!在以上这些最基本的技术中,打结是最复杂的、最容易出问题的,同时也是年轻医生最早有资格操作的技术。基本成熟时间5年。让我们先来看看打结,有什么东西需要我们至少学5年,5年时间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如何练习打结先不要把线栓在挂钩上就来,在我们开始练习打结前,要先练习线感,即练习手指对线的熟悉和控制。就像乒乓球先练颠球一样。练习方法取一根丝线,两手各执一端,一手牵线,一手练习。一、先练抓线,要求抓住线后,不需任何调整,即可进行打结操作。注意前手结与后手结开始姿势的差别。二、前后手转换。手不离线,单手完全前后手姿势转换,要求不拉线、不掉线、不缠线,可完成两种姿势不间断连续转换。三、长短转换单手随意变化执线位置,调整与另一端的距离。四、双手同时调整。五、闭目练习。打结练习完成上一步练习后,接着练习真正的打结。一、指尖操作。整个打结过程仅使用手指末节。二、第一结的结束姿势即为第二结的开始姿势,循环不止。三、双手中指食指压线,包括前压和后压。四、左右开弓。五、单手收线。利用丝线在手指之间的缠绕,可以在30厘米内实现深部压线。六、盲打。七、将线拴在血管钳上盲打。这样就足够好了吗?不!!!你仅仅是具备了打结的资格。套线套线有两种方法:手套线(浅)和钳带线(深)。手套线和钳带线都有四种方法:先套后绕、先绕后套、只绕不套(打结时现套)和开放套线(不需扶钳或自己扶钳)。钳带线绕线方法有两派:绕钳派和绕线派。具体使用那种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作合理的方法。注意:不需扶钳者松手!无拉力!可直视!套线完成后不需再拉动结扎线、打结侧面向自己、双手均可完成。打结套线完成后,即可进入打结阶段。不推荐采用各种绕线打结技术。1、不要提拉打结,注意无张力原则。2、深部打结,需手指压线,较浅部位用中指,深部用食指。3、切口外完成打结后,应双线轻轻回抽,使两线并拢,即可保证结下两线等长,又可避免夹入组织。4、推结时指腹向外,指背向里,保持适度拉力,使线拉直并拢,防止套线滑脱。5、三点一线原则。拉线尽量偏向切口一端,与结扎组织形成斜角,可解决底部组织结扎。压线及推线点均须离线结1~2厘米,不可直接推压线结。6、线结应打在自己一侧,或浅侧,或钳尖侧,方可与血管钳不互相影响。7、除非极深部位,第一结最好能让持钳者看到结扎部位,避免打结手妨碍视线。打结常遇问题及对策1、套线滑脱原因:一、许多时候是血管钳尖露出太少,不是打结的责任。二、套线后,不能保持一个持续、适度、稳定的拉力。三、推线、压线方向有误。四、套线完成后,调整左右长度。对策:首先,套线滑脱不是大问题,谁都会发生,问题是没有及时发现滑脱。打结时要时刻专注于结扎部位!!!无张力结扎是有限度的,不是毫无拉力,应该有一个持续、适度、稳定的拉力。套线时同时调整两线端长度,然后绕线,打结。打结后并线下推。2、夹线原因:操作侧结扎线过长。打结后未将将线尾拉出,或两线间空隙大,将线尾打入结中。对策:坚决贯彻先调后绕,结扎----回撤----出线尾-----并线的顺序3、撕脱这是最烦人的结果,不但未能结扎,还造成了新的、更难处理的损伤。原因:违反三点一线原则。违反无张力打结原则。两线间夹带其他组织。结扎用力过大,松钳过快,致结扎线切割。对策:无!!!主动或被动放弃能力范围之外的深部结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为深部血管结扎撕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4、松脱原因:结扎组织太多,张力大。配合失误。线结被夹带组织阻挡。打第二结时提拉线致第一结松脱。对策:过多组织应分束结扎或缝扎。注意并线和无张力原则。缝合常见问题及对策针距和边距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标准,一切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随着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许多标准正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肠吻合术,以前是针距4,边距3,加浆肌层包埋。后来变成单层缝合边距2。后来出现了单纯的浆肌层吻合。现在许多人的单层缝合已经接近针距3,边距1。机械吻合的流行,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认识和标准。而且这些标准具体执行起来,差别巨大。同样是肠吻合术,在松弛状态和牵拉状态下可以出现一倍以上的差距。但是,总的趋势是朝着精确、细致、微创、保护血运等的方向发展。2、缝合线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越是高水平的专家,使用的缝合线相对要细。在基层医院,做一个胃大部切除,几乎全程都在使用4号线,而有些高水平医院,0号线已经成为常规,1号线部分区域使用。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缝合的发展趋势。可吸收线的广泛应用,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里程碑。不仅减少了组织损伤,基本避免了缝线反应,最主要的是一个闪亮的梦想就在眼前:我来过,除了留下精彩、留下改变,没有留下其他任何东西。缝合常遇问题组织撕裂经常面临被缝针撕裂危险的组织是:食管下端、肝脾、血管、腹膜、腱膜、穿孔边缘-----他们的特点是:薄弱、质地脆。肝脾主要是需要深度缝合。进针撕裂:缝针晃动。可能手抖,也可能组织在动、也可能都动。有时是进针后等待、观望、寻找、扭动,而针持顽强的夹在针上,真很不安的插在肉里!出针撕裂:暴力出针、盲目转动、缝线切割。对策一、看好再下针,不要边看边想边缝。二、良好显露,既要有进针空间,更要有出针空间。三、要不你就扣紧针持夹好针,要不你就松开针,反正不要似夹非夹。四、出针轻柔,一定要高度重视出针有阻力。五、出针时夹住针尖,朝针尖所指方向上提,才能沿自然弧度出针,避免自作聪明的旋转出针。六、注意缝合线的拉力。剪刀问题1、剪尖剪到前方不该剪到的组织。一、剪刀伸入过长----必须使用剪尖剪开组织!二、边前进、边剪开-----剪开时必须让剪刀停止前进!三、剪开时血管钳或拉钩活动,组织移动-----剪开时其他人别动!四、由其他视野不清或位置不佳的人员操作----手术刀和组织剪式主刀的专利!2、撕裂组织主要出现在边剪边退时-----剪开时也必须停止后退!分离1、分离必要的间隙没有必要将所有手术范围内的间隙和潜在的间隙都分离出来,过分的分离不但增加了手术时间,增加了组织损伤,增加了手术风险,破坏了局部结构和血运,而且为术后渗出、积液、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切口各层组织之间、良好显露下的肝脏韧带切开、肿块被膜外的组织分层分离等等,都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有害的!2、合理使用锐性和钝性分离电刀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许多常规的分离方法。对于直视下的疏松间隙,更多的使用电刀分离,而不是以前的钝性分离。例如骶前间隙,网膜外间隙,甲状腺前间隙等。对于视野范围只外的疏松间隙,应避免过早、过分的分离,视野之外的出血,不但无法及时处理,还会分散手术者的注意力,打乱正常的手术步骤。况且,这种分离对手术并无太大帮助。例如甲状腺后间隙,结肠后间隙,胃胰韧带,肝脏裸区等。对于关系紧密的间隙,血运丰富的,需要电刀分离,此时应使两侧组织形成一定的向外的张力,以便将电刀切开的间隙自然拉开。避免电刀像刀子一样插入组织内。例如肿瘤与周围脏器的浸润粘连,系膜间的粘连急性炎症期的胆囊床等。血运较少的致密间隙,表浅的可使用手术刀,较深处适合使用解剖剪刀。应保持合理的推进平面,综合采用切、推、挑、分的技巧。血管钳不适于这种分离,但可以灵活运用,利用纤细但不锋利的尖端,寻找潜在的间隙和有效的突破口。例如肠粘连,腹膜粘连等。靠近大血管的分离要首先分离出血管边界,由此向外分离。例如各种肿瘤骨胳化清扫。靠近神经的应避免或小心使用电刀,防止肌肉跳动,引起误伤。率先探查分离终点和关键转折点没有终点的旅程是最遥远的旅程!必须明确是否踏上了一条死胡通。如果没有陕北根据地的目标,红军是不会过雪山草地的,!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执著精神在整体治疗中是值得推崇的,但是在局部,有可能是致命的!贸然踏上未知的征程往往都是被逼无奈,即使有大量的成功病例!!!出血及止血常见出血类型1、大动脉活动出血2、中小动脉活动出血3、大静脉出血4、中小静脉出血5、混合出血6、创面渗血7、视野之外的出血8、深部出血9、多处出血常见止血方式1、压迫2、缝扎3、结扎4、电凝5、加热6、冷却7、超声8、切除9、旷置或区域阻断10、血管修补11、止血药物或材料又是一个超大的题目,和以前一样,只谈术中合理使用,不做系统讲解。出血可以造成许多不良结果。过量失血可引起休克,危及病人生命。大量失血可降低病人对手术的耐受能力,影响术后恢复。同时,出血可严重影响手术视野,打乱组织层次,防碍技术操作,打乱手术步骤,分散手术者的精力。更为危险的是,为了止血,采用不当的措施,可以引发更大、更难以处理的出血,甚至损伤周边的重要脏器。常见出血类型及止血对策1、大动脉活动出血腹部大动脉出血速度快,失血量大,位置较深,视野不清。进行止血处理时,一般不能采用切断、结扎、缝扎等手段,否则会出现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甚至缺血坏死。应该先采用有效的暂时性方法控制出血,然后合理显露出血部位,直视下修补血管裂口。对于大部分外科医生来说,发现大出血的第一反应就是压迫止血,纱布或纱垫填塞压迫。实际上压迫以前,应该先判断一下是静脉出血还是动脉出血,如果是大动脉出血,你必须明白,纱布压迫面积大,对出血部位针对性压迫力量较小,并不会真正地止血,只会延缓一下出血速度,把触目惊心的显性失血变成隐性失血。必须马上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出血部位近心端血管阻断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如果缺乏快速器械阻断的技术或器械,或大血管前方被脏器覆盖,可以先使用手指压迫。如压迫有效,应该立刻清除创面积血,或分开血肿,寻找出血区域内的重要主干动脉!???不是寻找出血点吗?怎么是寻找主干动脉??!!找到主干动脉后,无创伤钳阻断,然后放松近心端阻断,如出血停止,说明出血部位是此动脉分支。如果无效,可以沿此血管向近心端分离,可顺利寻及出血点。这样,既可以避免无谓的广泛分离,又可以有效地保护主干血管,迅速划定出血血管范围,明确寻找方向。我们处理大动脉出血的原则是:迅速止血、减少血管阻断时间和范围、保护重要主干血管。中小动脉活动出血中小动脉看起来出血很急,但是短时间内出血量并不大,不需近心端阻断,可以压迫出血点周围,根据出血方向寻及出血血管,可采用分离切断结扎或缝扎止血。这种情况常见于分离过程或结扎血管撕脱断裂。此时注意:所有正处于显露操作的手都不要动,此时良好的显露是最重要的!助手不要抢着压迫止血,应该用吸引器吸除积血,主刀医生才能从容的处理好出血!3、大静脉出血大静脉出血虽然看起来不如动脉激烈,但是出血速度和失血量并不少。而且较大的静脉裂口,还可能发生致命的空气栓塞。由于静脉压力较低,可以局部压迫止血。待人员、器械、血源都准备就序后,慢慢自压迫边缘开始寻找破裂血管,不要将压迫物全部取出。4、中小静脉出血可见出血点直接结扎,无法确定出血点的可以用干纱布压迫止血,如果不影响其他操作可暂不进一步处理,继续其他操作,持续压迫15~20分钟,绝大部分中小静脉出血可停止,不需其他处理。胃左动脉撕裂胃癌根治手术,小弯侧淋巴结成团,致使胃左动脉根部间隙变小,结扎线撕脱,造成胃左动脉出血。对策:胃左动脉根部紧邻腹腔干,背靠腹主动脉,不可贸然钳夹或缝扎,而且表浅的缝扎会使断端回缩至腹膜后,致腹膜后血肿,进一步加重止血难度。此时可以用一个食指压迫出血部位,吸除积血,将手指慢慢向下移动。胃左动脉断端由于和周围组织关系密切,距腹腔干较近,不会过度回缩,可以发现血管断端。注意,此断端可能仅仅是动脉内膜,不要钳夹以防进一步撕裂,可以直接使用无创伤线连续缝合断端,轻轻收紧既可止血。然后放松缝线继续向下游离,于动脉根部结扎。脾静脉撕裂在脾亢脾切除手术中,游离脾蒂突发大量静脉出血(多为脾静脉分叉处劈裂),或向外托出脾脏时,脾静脉主干撕裂。对策:脾静脉出血虽然是静脉出血,出血来源为脾静脉内血加上脾内残留血液,无法两端同时阻断,因此纱布填塞或胰腺上缘压迫都不能有效止血。此时应该果断钝性分离脾膈、脾肾韧带及胰腺后壁,将脾向下推,然后向内翻转,将整个脾脏托出切口外,直视下钳夹裂口近端血管,切除脾脏。如果无法将脾脏托出,可以将脾脏向右侧翻转,拉起右侧腹壁,将脾脏暂时移至右侧腹腔内,直视下处理脾蒂血管。切忌盲目钳夹,致胰腺损伤,术后出现胰瘘。或钳尖刺入扩张的静脉,引起更大出血。胆囊三角大出血前面曾经提到过,现在只说对策。由于空间局限,可暂时纱布填塞止血,向上切开胆囊三角前部腹膜,直达肝门部肝总管前方(必须先向深部扩大显露范围,否则即使发现或钳夹出血点也无法处理)。取出纱布,观察出血方向,如果血流方向向外,且为动脉血,为胆囊动脉或肝右动脉出血;如为静脉血,可能为门静脉损伤。此时不可草率钳夹或缝合,应该仔细分清主干出血,还是分支出血。如系分支,可钳夹后电凝或结扎,结扎应注意再次撕裂。如为主干或出血汹猛,可以经网模孔阻断肝十二指肠韧带,无血环境下修补血管。如果血流方向向下,多为门静脉右支出血。主干血管可位于肝脏被膜以下,即使发现出血点也不好处理,可局部覆盖止血纱布后,纱布填塞,继续其他操作,压迫20分钟后,基本可以解决问题。肝脏创面大出血可以发生于肝破裂、肝叶切除、肿瘤分离及胆囊切除术。对策:对于肝脏创面大出血,必须立刻行第一肝门阻断,如效果明显,说明为肝动脉或门静脉系出血,可抓紧时间对出血部位8字缝扎。止血后应该注意处理伴行的胆管,防止术后出现胆瘘。如果创面仍有活动出血,应为肝静脉系出血,不要急于松开肝门阻断,应该垂直于肝静脉走行作较宽的8字缝合,出血处填入止血纱布后打结,利用组织间压力止血。如果无效,应用纱布角将出血部位塞紧,向肝静脉近端方向推进切除平面。如果是肝中或肝右静脉主干出血,需要刮除血管周围肝组织,显露血管修补。注意肝门阻断时间。甲状腺大出血甲状腺上动脉大出血并不多见,真正恐怖的是甲状腺八面开花,广泛出血。常见于甲亢术前准备不佳和桥本氏病,甲状腺充血水肿,甲状腺组织及被膜质地脆弱。显露甲状腺后,仔细观察甲状腺,发现是这种情况后,如果按照常规方法,从悬韧带切断开始,就会出现出血,由于出血位于甲状腺与甲状软骨间隙内,在较小空间内,无法有效止血,只有纱布填塞。游离上极需牵拉甲状腺,可造成被膜撕裂出血,不论电凝还是缝扎,都会加重出血。而且这些出血可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影响手术视野,妨碍正常操作。由于无法牵拉甲状腺体,致使手术在腺体平面以上操作,任何向深部的血管钳分离,都可能引发新的出血。手术进程停滞,而甲状腺病灶不能切除,出血也不会停止,压迫也不能有效止血。因此,需要调整手术步骤和方式。如果已经出现四面开花的局面,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尽早切除病灶。首先游离甲状腺外侧,此处位置较浅,血运不丰富,结扎切断中静脉,继续向外后游离至侧后方,然后自气管前间隙向上切断峡部和悬韧带。伸入手指将甲状腺向上抬起。自前向后结扎切断上下极血管,使所有切断结扎操作都在甲状腺表面进行。这样,不需器械牵拉甲状腺,不需向深部打洞分离,最重要的是已经显露甲状腺切除平面,随时可以完成甲状腺病灶切除。切除病灶时,应该忽略出血情况,在手指指示下,按预设平面切除,保留甲状腺后被膜。骶前静脉大出血已经有战友为此设置了专题,即使我有一些建议,也不会那么全面。但是,我想和大家谈谈为什么骶前静脉会出血!1、我刚开始做直肠的时候,还比较盛行钝性分离骶前间隙,即使手法娴熟,也会有机会将骶前静脉向上撕裂。这种撕裂包括骶前静脉表面撕裂、分支撕裂和经骶孔交通支撕裂,会出现严重大出血,一般方法很难凑效,于是出现了图钉法。但是,这是一个非常诱人有非常麻烦的办法,一般医院都没有专用打钉器,将图钉按入骶骨是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如果不能顺利压入骶骨,会出现图钉松动。2、后来直视下锐性分离取代了手指分离,按说应该不会撕裂骶前静脉了,可是事情依然在继续发生,为什么?一、过分的直视要求。特别是切断直肠上动脉,将拉钩拉向直肠后壁时,过分的牵拉,不但可以直接撕裂血管,还会将血管提起,送到你的剪刀或电刀下。许多医生采用先中间后两边的骶前分离原则,先从中间切开一个空隙,直达尾骨,然后向两侧展开,而此时,请不要忘了,直肠还连在骶骨上哪!二、过深层次的游离。有些医生游离骶前间隙,骶前血管清晰可见,盘曲在骶骨表面。或许他会对下级医生夸耀技艺的娴熟,刀法的精湛,但是很遗憾,这样的层次过深了。不但骶前静脉暴露在危险之中,而且骶前神经丛也进入了清除范围。三、恐怖的吸引器。创面出血是令人厌恶的,不断出现的骶前积血不但告诉你自己也在告诉别人解剖层次的偏差,但是伸入骶前的吸引器更是让人恐怖的,可以轻易将骶前血管吸破。四、隐藏的凶手------纱布许多人习惯游离完后壁,填入一块纱布,即可吸收部分积血,又可以保护骶前血管,但是离开了视野的血管,是否真的离开了哪?还有什么比直视之下更安全哪!你是如何将纱布塞入,又是如何将其取出的哪?干纱布的止血和吸收血液的效果较好,但是一块塞入骶前的干纱布会粘在菲薄的血管壁上,会使血管壁干燥变脆,会产生足够强大的摩擦,会-------这些还不够吗?



普通外科手术关键技巧---脾切除术[总结版]首先方便自己学习也给大家提供个共享的机会这是我整理的帖子。由简入繁,咱们先说外伤性脾破裂。切口选择脾切除常用切口有:左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正中切口、左侧肋缘下切口、左上腹“L”型切口、上腹横切口。无论你术前利用何种检查,经过如何判断确定为脾破裂,切口依然要按照既有利于切除脾脏,又要方便腹部其他脏器探查和处理!因此,推荐左上腹探查切口,如果术中发现合并有肝破裂,只有经切口中央向右侧延长为T形切口。横切口虽可以满足要求,但是主要用于儿童,实际操作中,横切口很不舒服!脾脏探查开腹后,吸除部分积血后,要马上进行脾脏探查。先探查脾脏膈面,脾后侧缘,然后用干纱布垫子填入脾后侧缘后方使脾脏进入视野范围。直视下探查脾脏面和上下极。如果无异常需切开胃结肠韧带探查脾门。如果探查中发现脾脏裂口内有血凝块,切勿取出,防止出现大出血。如果脾脏未发现明显裂口,应立即探查其他脏器。脾脏切除如果脾脏出血已经停止或出血缓和,可按常规依次结扎切断脾胃韧带、胃网膜血管、胃短血管、脾肾韧带、将脾托出后直视下结扎切断脾门血管。如果脾脏仍然有剧烈的活动出血,就要立刻阻断脾门血管,切除脾脏。具体要求:1分钟内游离脾肾韧带、阻断脾门。3分钟内切除脾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脾裂伤越严重,脾切除越快)具体操作:术者左手前四指由外向内钝性分离脾肾韧带(实际上是撕开与脾肾韧带连接的脾被膜),将脾脏向内上翻转,左手拇指与食指顺势掐住脾门血管,用血管钳分开脾门血管上方间隙后,靠近脾门处双重钳夹脾动静脉,切断脾蒂。然后将脾脏向下拉出切口外,直视下结扎切断胃短血管,切除脾脏。彻底止血切除脾脏后,先不要急于结扎脾蒂,此时出血已经停止,需要马上从凶猛的切除状态进入温柔细致的止血状态。应该先下推结肠,内拉胃体,冲洗创面,干垫子填塞脾窝,然后提起脾蒂钳仔细看来。注意这两把脾蒂钳从夹上直到现在,是自己躺在切口下的,我没有余力扶他,别人最好也别动!它自己总不会把脾血管撕了吧!由于靠近脾门钳夹,此时钳子应该离胰腺还有一些距离,如果有点远,近端再上一把,结扎点离胰腺半厘米就好,太长容易形成血栓性静脉炎,也不好看。然后双重结扎加缝扎,动脉再加一道,放心了吧!然后探查胃大弯,有血管撕裂一定要缝扎。最后看看脾膈、脾肾韧带。止血由浅入深,互不影响。最后换上一块干垫子,就可以干别的去了!----关腹前别忘了拿出来!----应该不会,还要放引流哪!普通外科手术关键技巧---嵌顿疝手法复位[总结版]首先方便自己学习也给大家提供个共享的机会这是我整理的帖子。1、必须确定无肠管坏死!(时间、压痛、肠鸣音、阴囊红肿----2、体位:足高屈髋位。3、手法1:先探查肿块质地,如果质地均匀,囊性感,可试行复位。左手食指及拇指置于外环口上方,向下推,不需太大力量,只要能够阻挡疝囊向外环上方突出即可。右手环形张开,压在疝囊的内、外、上、下方,持续缓慢用力便可成功。原理:保持疝囊外口呈漏斗状,防止皱褶粘膜阻塞肠腔。将复位分成两步,第一步---还纳肠内容物。第二步---空虚肠管自行还纳!手法1.1手法1大约可以解决70%以上的嵌顿疝,如果无效,可使用方法1.1。保持手形不变,左右手指配合将嵌顿肠管向下牵拉,然后手法1。原理:将肠管向下牵拉!!!使肠管嵌顿水肿部向下离开外环口,肠腔重新开放。注意:并非越向上肠管越粗,只是系膜稍有增加。但是只有梗阻上方的肠管才是柔软通畅的。回不去,出来没问题了吧!!如果仍然不能成功,让我们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一、用两指探查疝内容物,如果肠壁变厚变硬,说明充血水肿严重。如果可以扪及饼样肿块,应该是系膜水肿。只有柔软、变形能力正常的组织才能通过狭小的外环,而此时疝内组织变形能力已经非常有限,应该选择手术。二、肿块巨大且张力很高除了说明外环口较大外,还有肠腔内气体液体较多,或者水肿严重,或者已经有大量渗血渗液,不易区别,复位风险较大,需要手术。三、肿块大但张力不高此时阻碍还纳的原因主要是疝出肠管较长且成袢,手术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术中还纳也有困难,经常需要扩大疝囊颈。但是手术困难不一定手法复位也困难,让我们再次想一想外环口的情况,除了后壁比较平整外,其他都是台阶状,可不可以利用后壁----翻转复位!抬高臀部,左手置于疝囊前部向阴囊方向推,右手置于疝囊后部,利用食指将靠近外环口的后方的肠管压扁,还纳局段肠管内容物,利用重力渐渐还纳,有点像换枕头皮。注意不要整体上推,这样疝囊和肠管同时上移,但是疝囊是不会回去的。四、疝囊不大张力不高,就是回不去。如果仔细探查你会发现,肿块随挤压可以变形,肠管较软,使不上劲。此时应该是粘稠的肠内容物造成的。应该算是一种难复性疝,外环口并不紧。但是糊状物力量不易传导,常规挤压很难奏效。可以采用分段还纳法。用手指将疝囊近外环处分断出一小部分,然后慢慢将其中内容物挤入腹腔,然后再挤一点-----只剩一点点,张力高,回不去!肠腔内水、气排尽后,残留少量固体,像钩子一样挂在外环口上。此时,只要用拇指直接向后压即可。

普通外科手术关键技巧---手术速度之谜[总结版]首先方便自己学习也给大家提供个共享的机会这是我整理的帖子。手术速度广义的概念是:从病人进入手术室到手术结束推出手术室。(这是病人眼中的速度)常规的概念是:从麻醉开始到手术结束。(手术单上的速度)狭义的概念是:从手术开始到手术结束。(医生眼中的速度)不难看出,其中的差别!这其中既无论手术类别和手术过程,也无论手术操作的迅捷程度,评价依据只有一个------总时间!!!加快速度之----谁来主宰我们已经知道了,手术速度的真实意义为手术用时长短。这是一场特殊的计时赛,只规定了起点和终点,病情不同,方式不同,过程不同,却要看看谁用时更短。不是一场定胜负,而是不限场次。让我们再来看看是什么决定手术速度?毫无疑问,病情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你无法选择病情,你不会总那么倒霉,也不会总那么幸运。所以对于手术速度来说,病情状况可以被忽略。现在,手术者的因素就是第一位的了,由于是本文重点,暂且不论。另外影响手术速度的因素还有:麻醉、器械、护士。但是和病情一样,都可以在手术速度的比拼中被忽略。因此,最后的结论是,手术者是影响手术速度的最主要因素,也可以说是唯一主宰。手术者是如何主宰手术速度的哪?首先,我们要先明确一个概念,手术者是指一个手术团队,而不仅仅主刀一人。在手术者的因素中,什么最重要哪?表面上看,应该是主刀的技术水平,因为他要判断病情,确定手术方式,完成主要操作,谐调团队配合。但是有很多技术水平很高的专家手术速度并不快,甚至较慢。一个手术者的技术水平需要多年磨练,才能有所提高,你真的愿意再等下去吗?谁能保证你不会成为一个高水平低速度的老专家哪?你现在的技术水平真的不能再快了吗?别急,答案就要揭晓!手术时间----一笔明明白白的糊涂帐如果你对自己或同事的手术时间进行统计,记录完成每一步操作的人员和顺序,再记录完成单次操作需要的时间。术后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大出意外:每一种操作时间乘以次数,然后各种操作相加,得到的理论手术时间与实际手术时间相差甚远?如果考虑到许多操作是同时进行的,时间上有重叠,两者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时间到底上哪去了?也许你已经有点糊涂了,我们跳过复杂的分析过程,直接看结论。1、钳夹、缝合、结扎、剪线、分离单独占用时间,影响最直接,而其中又以缝合、结扎用时弹性最大。2、拉钩、显露、观察和思考,应该可以与其他操作同时进行,却经常单独占用时间,或经常重复工作。3、两次操作之间的转换过程用时较多。-----等待-----经常将连续的手术过程打断。加快速度之------立竿见影你有没有发现主任的手术时间比你快很多,为什么呢?其中有一条很关键--------偷换概念你可能没想到-------因为主任去手术室比较晚,出来比较早。在病人眼中主任的手术时间是最狭义的手术时间!当然你不能也晚去,但是你可以想办法让你的手术时间也狭义一点!!!方法很多,自己想,别出坏主意。加快速度之------积少成多我曾经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为了让年轻医生相信合理应用基本功的重要性,同样的一个胃大部切除,同样的主刀,同样的拉钩,唯一不同的是一个由我来打结,另一个由年轻医生来打结,除此之外我不做任何额外的工作。结果一个胃大部下来,将近100个方结后,时间差距为25分钟!!!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哪?是由于我的结打得快吗?不是,为了保证手术安全、顺畅进行,每一个结都要认真、牢固地打好。如果因为打结不好,出现血管撕脱,用来止血的时间可能足够再打100个结!更可怕的是,术后出血-----因此,认认真真打好每一个结就是最好的加速度!那么,时间从哪里节约出来的哪?1、结扎血管时,主刀拿剪子你拿线,剪断血管后,马上套线结扎!2、缝合时左手先抓住线尾,右手翻转等待抓线!3、浅部结第一个结一定要让自己和主刀都能看到,才会第一时间松钳!4、任何时候抓住线的姿势都是预备打结的姿势!5、收紧第一结的姿势正好为打第二结的准备姿势!6、深部结学会单手收线,避免倒手!(不但影响速度,最主要的是线结会松!)7、打完结立即将线并拢,并将线暴露在剪线者面前,而不要指向剪线者!仅仅提几个打结的小建议,应该每一条可以节约1秒钟,积少成多!!!加快速度之无名英雄-----拉钩如果你现在只能有拉钩的份,不要失望,你可是提高手术速度真正的无名英雄!那么拉钩是怎样帮助加快速度的哪?1、隐者拉钩。真正好的拉钩可以让手术者忘记拉钩者的存在!为什么大家对拉钩的评价是:持续性拉钩,阵发性挨熊?那是因为只有拉钩出现问题时,才会引起手术者的注意,如果你能让主刀者忘记你的存在,你就是最好的助手!2、拉钩者往往都是年轻医生或实习医生,对如何放置拉钩并不熟悉,对拉钩应该产生和实际产生的效果也知之甚少,甚至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因此,要求拉钩者自己给主刀显露好,是强人所难!必须主刀者自己亲自将拉钩放到位,然后交给拉钩者固定,并且交待清楚拉钩力度、深度、用力方向。需要调整时也要亲自调整。3、拉钩是重体力劳动,对注意力要求高于其他手术者,因此,不应再肩负其他职责,如剪线、吸引,止血等,只要需要活动的工作都要避免!4、拉钩者时刻牢记,为主刀拉钩!你自己能不能看见不要紧,能看见也最好别看,以免出现用钩拉开,用头挡住的现象。好啦,总结一下拉钩业行规:需要拉钩看主刀,主刀放好需抓牢。主刀不批我不动,不伸胳膊不晃脑!加快速度之名誉主宰----主刀前面分别谈了助手们如何为提高手术速度而努力拼搏,似乎都不是很困难,主刀由该如何哪?在这个手术团队中主刀就像老板,但老板也有老板的难处:群众有人发钱,积少成多慢慢攒;老板头顶蓝天,创造财富靠发展。主刀要想真正提高手术速度,捷径很少,提高自己可能是最好的方法。做过主刀的人都知道,手术不是你想快就能快的起来的!在你一心想快,但是还快不起来的时候,送你几句忠告:别惦记领导,别光想看表,别说麻醉不好,别嫌护士太吵,别怨配合太少,别嫌拉钩总跑,认真干好自己的活!大家都看着你哪!!!普通外科手术关键技巧------斜疝修补术[总结版]首先方便自己学习也给大家提供个共享的机会这是我整理的帖子。如果有一种手术比阑尾切除还多,那一定是斜疝修补术。它是年轻普外科医生入门手术之一,与阑尾切除相比,更强调解剖、分离、层次、保护,而且是我们接触的第一种重建手术,意义非同一般。回味斜疝修补术,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解剖、重建手术至关重要原则和方法。(手术难易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来说,单纯切开、分离手术难度最小,术后并发症最少;然后为单纯切除手术、重建手术、切除+重建手术,最麻烦的是重造手术。)1、左侧?右侧?这个问题本来不算什么,但当我明白什么是失误,什么是错误;什么错误可以原谅,什么不可原谅;什么错误可以弥补,什么错误不能弥补。随着工作越来越繁忙,每天完成手术的台次增多,这个问题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就诊时看、术前看、问家属、看病历、看腕带、问助手、问病人、试外环、扪疝囊,坐在手术台前还要问自己:那边是左?那边是右?直到切开疝囊,还会想会不会是双侧?为了除掉这块心病,我准备了一根标记笔,看清问明是那边了,就在患侧腹股沟区画一个标记,疝囊较大,进入阴囊的,画一个圆圈;疝囊较小的画一个十字;刚刚发病或很少出现的,画一个三角。这下,我心里舒服了,我想大家都舒服了吧!2、切口确定常规斜疝切口大家早已接受,并没必要更改。我一般都在耻骨上扪及精索的位置斜向上1厘米做一个标记作为起点,然后平行腹股沟韧带向上切开3厘米即可,如果助手喜欢拉钩,可以再小一点。无张力修补切口适当向上。3、腹外斜肌腱膜及外环切开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后,就要确定外环口的位置、外环口的顶点,以便沿外环---腹外斜肌腱中心线切开。此时可用血管钳提起切口下腹外斜肌腱膜,向上拉紧,可以很容易确定。如果你的刀口小到手指不能进入,还可以经阴囊向上触及。另外,切开腹外斜肌腱无需剪刀分离神经,只要切一个小孔后,用钳尖沿纤维方向划开。除后壁修补外,外环并非必须完全切开,保留原先外环口处,不会影响修补,还可以阻挡皮下组织挤入。4、精索内筋膜切开提睾肌后,并不能马上看到精索和疝囊,他们两个都藏在精索内筋膜内,而且精索内筋膜内只有精索和疝囊,换句话说,疝囊只在精索内筋膜内,如果其中没有疝囊,就不是斜疝。现在切开精索内筋膜----先别急!如果你需要后壁修补,可在精索内筋膜外游离精索,简单方便,不会出血,而且游离精索的同时游离了疝囊。如果疝囊估计很小,也要沿精索内筋膜向上游离并以此为界。如果想做腹横筋膜修补,现在就应在精索内筋膜后分离出间隙。5、寻找疝囊本来寻找疝囊不是什么问题,如果精索内筋膜层次分辨清楚,疝囊应该手到擒来。既然年轻朋友提问,就简单说一说。切开精索内筋膜后,应该先寻找精索血管,在精索血管内侧(精索内筋膜内),输精管上方,即为疝囊应该在的位置。年轻医生容易对疝囊视而不见,但请记住,精索内筋膜内只有精索和疝囊。6、疝囊横断、全切还是高位荷包缝合?坦率说,将近15年没有使用高位荷包缝合了,总感觉位置不够高。疝囊全切只能用于较小的疝囊,对于伸入阴囊的疝囊,全切代价太大。基本在内环口下2厘米处横断,目的只有一个:减轻术后水肿。7、游离疝囊对于充分游离精索内筋膜的情况,游离精索和游离疝囊是一回事!闭合游离明显优于横断后游离。向下牵拉精索,沿精索游离疝囊比沿疝游离精索方便得多。8、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横断疝囊位置可稍向下,横断后结扎然后向上推入腹腔,然后放入填充物,缝合固定。9、卵巢或输卵管滑出切忌分离输卵管,会出现意想不到、难以控制的出血,只需紧贴输卵管下方缝扎疝囊。10、外环重建腹外斜肌腱膜缝合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推荐先自下重建外环后,向上缝合。根据三角原理,只需缝合腹外斜肌两侧距耻骨各1厘米,即可形成111大小的外环口。探查重建之外环口,可提起最下之缝线,探查外环口大小,都会非常理想。有位战友提出:1、小儿疝的疝囊嵌顿后,很水肿,分离的时候很容易分破,不知有没有解决的办法。2、小儿疝嵌顿后,疝囊水肿增厚明显,分界不清,也不容易分离,不知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这是斜疝手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将回答加在这里,算是对以前讲过的斜疝手术的补充。1、疝囊容易分破,主要原因不是水肿,而是质地变脆,弹性下降,如果和平时一样提拉就容易破。另外,有些嵌顿疝平时并不常疝出,或平时疝囊较小,嵌顿时被内容物在内部扩张后,囊壁变薄。2、嵌顿疝时,局部解剖结构并未发生改变。之所以感觉结构不清是因为平时习惯于清楚地看着疝囊内、外分离,而今菲薄的疝囊变得水肿增厚,疝囊外膜显示不清所致。其实真正的困难是广泛的渗血,又不能有效地止血,造成视野不清。解决方法:一、切开疝囊时位置稍稍向下,避开充血水肿增厚最严重的疝囊颈。二、横断疝囊是避开看起来路途最近,但实际是陷阱的疝囊颈口狭窄部。子要向下1厘米即可。三、横断疝囊前,经疝囊后壁辨认精索血管和输精管位置,只要保证其安全,其他结构均可电刀切断。四、横断后松开所有钳夹上端疝囊的血管钳---------我不拉看你怎么撕!!!五、提起精索,沿精索向上分离,可轻松越过疝囊颈口狭窄部。六、提起上端疝囊断端边缘,用一把血管钳将断端全部夹起。完整的疝囊是最结实的疝囊!!!继续往上就简单了。







1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