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水痘”10问
1.水痘是怎么传播的?
答: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水痘痂皮无传染性)和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污染的用具传播。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处于潜伏期的供血者可通过输血传播,孕妇分娩前6天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出生后10-13天内发病。
2.曾经得过水痘,是否还会再得?
答: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
3.如果感染了水痘病毒后,多久才会出现症状的?
答: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2~21天,平均14天。
4.有同学的得了水痘,担心自己也会被传染,怎么预防水痘?
答:(1)一般水痘患者应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密切接触者观察3周。
(2)重视室内通风及换气,避免与急性期病人接触。
(3)接触患者后12小时内使用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肌注,有预防功效。
5.为什么要接种水痘疫苗?
答:为少患或不患水痘,并避免其成人期带状疱疹的发生,可以在儿时接种水痘疫苗。一般1岁以上的宝宝即可接种水痘疫苗。当您准备送宝宝去幼儿园的前一个月,且宝宝未曾感染过水痘,即可接种上一剂水痘疫苗。这样一个月后宝宝的体内便可产生足够的抗体水平。接种一剂水痘疫苗,它的有效保护期可长达10年左右。需提醒的是:水痘疫苗一定不可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建议两者之间至少要间隔1个月。
6.身上起红斑会不会是水痘?
答:健康儿童在接触水痘病人后经10~21天的潜伏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有轻度到中度的发热,周身不适,食欲下降,经1天左右开始出皮疹。皮疹呈向心形分布,以躯干较多,四肢较少,初期为红色丘疹,很快变成疱疹,似明亮的水珠,中间有脐凹现象,周围有红晕,经1~3天,水痘结痂。大多数患儿很少有并发症,体温较高者应卧床休息,适当应用解热药物。多饮水,以流食、半流食为主。应注意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疱疹,继发感染。
7.怀孕得了水痘,孩子还能不能要?
答: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儿畸形。
8.孩子得了水痘还能不能去上学?
答:不能,一经确诊,应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
9.得了水痘,饮食要注意什么?
答:饮食清淡,不吃易发物。如:牛肉,鱼,虾,牛奶,蛋等。
10.为什么以前得了水痘,长大还会得带状疱疹?
答:病后免疫力持久,一般不再发生水痘,但体内抗体不能清除潜伏的病毒,故多年后仍可发生带状疱疹。
预防流感10问
1、什么是流感?答: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的症状?
答: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胃肠不适。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
3、什么是流感病毒?
答: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包括亚型内的变异(抗原漂移)和新亚型的出现或旧亚型的重现(即抗原转变)。由于流感病毒会不时衍生新品种,导致流感出现季节性爆发,因此,流感疫苗必须定期重新调配,以确保其成效。
4、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原因?
答:流感大流行是指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人群普遍缺乏相应免疫力,造成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从而引起流感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
5、为何流感大流行是一项重大的威胁?
答:流感大流行的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发病率和病死率高。
6、流感的传播途径?
答: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染病。
7、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答:流感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预防措施尤为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应戴上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8、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答:流感疫苗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以下人群推荐接种: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9、哪些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严重过敏体质者、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的人员。
10、何时接种流感疫苗为宜?
答: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我国推荐接种时间为每年9至11月份。流感疫苗接种对于甲、乙型流感具有一定的保护性,但对禽流感没有预防效果。接种疫苗时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红肿;或接种后可能发生低热、不适。一般只需对症处理,不会影响疫苗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