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祭十二郎文
2017-07-05 | 阅:  转:  |  分享 
  
1.对划线部分的文字进行断句,最为恰当的是(???)A、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
又不果来B、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C、明年丞相
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D、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
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B2.结合全文,有关下列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世
称韩昌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
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B、“汝”即你,多用于后辈。古汉语中表示“你”的称呼还有“尔、公、君、卿、足下”等。
C、“矣、呜呼”语气助词的运用强化了这一段情感发展变化的节奏,也准确地抒发了作者强烈的不愿相信、不能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失去亲
人的悲痛感情。D、殁在殡葬中的区别:古代对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后,称呼也不同。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禄,士
死称不卒,庶人死称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称为殁。D(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3、阅读全文,下列对文言文内容的阐述正确的一项
是(???)A、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
哀痛之情。B、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虽没有铺排,但隐露出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
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C、由于作者情绪的激动以及生活经历的坎坷,所要书写的内容
很多,所以文章往复重叠、散漫错综。D、全文构思巧妙。文章结尾叙写“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身世之悲再次衬托了内心的悲痛心情
。答案A(B项理解不当,这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
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C项表述错误,由于作者情绪的激动以及生活经历
的坎坷,所要书写的内容很多,所以文章乍看起来似乎往复重叠、散漫错综,实际上却是气脉不断,一种骨肉至情充塞全文,贯串始终;D项“两世
一身,形单影只”开头即点出。)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
皆康强而早世。(2)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但视力模糊,头发
花白,牙齿松动。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我的行为辜负了神明,才使你这么早死去,我对上不孝,对下不慈,既不
能与你相互照顾着生活,又不能和你一块死去。2017-06-26
献花(0)
+1
(本文系让快乐伴你...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