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关于“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思考2016.10
2017-07-05 | 阅:  转:  |  分享 
  
关于“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思考

实验小学宋宏梅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上周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就觉得挺有压力的,今天站在这里我的心里也挺忐忑的,因为和在座的很多老师相比,我既没有那么精深的教育理论,又没有什么独到之处,所以我今天讲的谈不上什么经验,就是把我教学中的一点做法和大家交流,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们的阅读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进。2000年左右,多媒体轰轰烈烈地走进我们的课堂,那时的语文课堂如果没有点视频、音乐似乎就缺点什么,讲一节课首先要想着怎么做出精美绝伦的课件。后来,有些专家就有了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很多形象直观的课件完全代替了学生思考和感悟,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要时机恰当,真正起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随之“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了我们的新目标。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同时,“自主学习”又成了一种新理念。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行。但是,无论怎么改革,不管怎么创新,我们语文教学宗旨是不能改变的。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学习言语形式,同时接受优秀文化的陶冶,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就是“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所以教学中我们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关注学生的“读”。

首先要把初读落到实处。初读课文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通过自读互读等形式保证学生把每个字的字音都读正确,不丢字添字。一年级刚开始可以让学生指读,这样还有利于学生边读边识字。对于课文中一些难读的长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好停顿。比如:《阳光》一课中有句话“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我们看着很简单,可是很多孩子都读不好,这时老师就要教学生如何断句,如何停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把句子读通顺。

其次要把朗读落到实处。有感情朗读课文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原来每篇课文的后面都要求朗读课文,而现在明确要求的是有感情朗读课文。这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其实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我们要千方百计的让学生爱朗读,会朗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通过范读让学生把握课文的基调,通过领读,自由读,同桌读,比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中的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再次要把熟读背诵落到实处。低年级的课文不仅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而且很多课文读起来都琅琅上口,韵味十足。每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从而丰富语言积累。

最后要把拓展阅读落到实处。一年级的新教材在语文园地里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读”的板块,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所以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延伸。比如:学完《江南》这首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收集背诵更多关于赞美江南的诗,如《忆江南》等。学完《比尾巴》一课,我们可以建议学生走进《动物百科全书》,了解更多动物身上的奥秘。这样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关注字词的理解运用。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承载的主要任务一是落实读准字音,二是落实理解字义。阅读教学要为识字保驾护航,上周新教材培训时,专家给我们举了一个案例说一节低年级的阅读课,教师整堂课都在领学生分析课文,而完全没有关注汉字的理解和运用,这样偏离重点的课讲的再好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我们必须要从以往过于关注文本内容,过于注重分析理解的窠臼中跳出来,牢牢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用好课后的导学系统,有目的的开展教学。尤其是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减少讲解,拒绝分析,将阅读理解的重心放低,给识字写字合理让位。

课文就是生字的复现,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巩固汉字的读音,理解汉字的字义,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要把字、词、句的教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识用结合。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中的“参”字时,我首先以多音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参”的不同读音,并借助“人参”的图片,帮助学生记忆“参”的字形;然后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参加”一词。在这个环节我联系本学期我们学校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回想:你都参加了什么活动?结果怎样?你的心情又怎样呢?就这样,在字---词---句的系统训练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生字,而且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

三、关注学生的“表达”。

在我们的教材中,每课都有许多语用训练点,但是我们每节课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每节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文本,找到语用训练的侧重点,做到每课一练,每课一得。比如:

(一)看图说话训练

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形象化,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方便。插图的内容又多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用学过的观察方法充分看图后,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主要意思,然后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图中的事物的。如:教学《雷雨》一课,学习雨中和雨后这两部分时,我先指导学生按从上到下、由景及人的顺序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说雨中和雨后的景色分别是怎样的,然后再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并比一比自己说的和作者写的有哪些不同。学生在“先说后比”过程中,可以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完善自己的表达,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仿写训练

语文教材中的各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名家范作,这些作品对学生的习作有着很好的引导示范作用。所以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作品的示范作用,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找春天》一课4—7自然段语言优美,而且构段方式是相同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你在春天里还有哪些美丽的发现,然后试着按课文中的句式把你的发现说一说。有的说:“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那是春天的使者吧?”有的说:“黄莺在空中欢唱,那是春天的歌唱家吧?”……再如:教学《泉水》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仿照2—5段的句式说一两段话,孩子们的表达都特别精彩,如:“泉水流过一片绿绿的田野,看见田里的禾苗在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喝饱了你们能长得更高更壮。”“泉水流过一座美丽的花园,看见一朵朵花儿在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变得更加艳丽。”……这样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仿写,趁热打铁,读写迁移,让学生有样可照,不仅仿得轻松,而且说得精彩。

(三)补白训练

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有一定的空白点,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进行补白训练。如:《笋芽儿》一课第6自然段用极为优美的语句描写了笋芽儿钻出地面后看到的美丽世界:“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课堂上,我抓住此处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笋芽儿钻出地面以后还可能看见哪些美丽的景色?孩子们马上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说出了许多优美的句子,如:“地上的小草嫩嫩的、绿绿的。“河里的小鱼欢快地游着”“山上的野花绽开了美丽的笑脸”……这样的补白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实,课堂上语用训练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复述课文、续写故事、改编课文……只要我们能准确地把握训练点,加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孩子们的语文综合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实践和思考,说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1

















献花(0)
+1
(本文系红梅阅读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