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心整理)
2017-07-08 | 阅:  转:  |  分享 
  
2017年最新教师业务考试题库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学教师是履行中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基本理念

(一)学生为本

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师德为先

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让我对教师职业道德又加深了一层认识。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就是自身的的基本修养;若连职业道德这一基本修养都没有的教师又何以育人呢?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是教师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统一集中的具体表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等。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所要求的行为标准和指导教师行为的规范,是教师品德修养的集中体现。其内容共分为六大点:1、爱国守法,2、爱岗敬业,3、关爱学生,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6、终身学习。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要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基本道德,自身的言行将会影响自己所培养的对象,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不是物,记得美国有位军事家曾经说过“人,是最难对付的东西。”是呀,有什么东西比人更聪明的呢?回答是很肯定的“没有”。而我们又是培养人的人,并且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人,你说自身该具备哪些修养呢?遵纪守法不就是社会主义人民教师基本的道德修养吗?

二、要热爱教育事业

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满怀对受教育者的真心关爱,是党和人民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情感、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只有具备这种条件,才能搞好自己的事业,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三、要热爱学生

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育无小事,事事首先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基础,以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为目标,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要做到能爱、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以“真”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少一些说教,多和他们谈心,帮助他们查找“后进”的原因,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让“爱”成为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从而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与烦恼。让“爱”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使者,让它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四、要学无止境

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的教育,我还需要树言终身学习的理念,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严谨笃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要以科学的施教态度,富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五、要为人师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视孩子的行为习惯,教授做人的道理,“要立业,先树人。”学生时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无声无息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所以教师应志存高远,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六、要勤于学习,刻苦钻研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更不能落后,我们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现代社会要求的是多维性的复合型人才;再不是过去那种单一性专一性的人才了,我们作为教育者,再用过去的那种培育方式是行不通了;原因是:第一学生没兴趣,第二学生根据你所教的单一的东西解决不了生活中的问题,你说他们愿意学吗?即使有的愿意学,可能将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很低的。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具备有广博的知识,迫使我们教师就要不断地学习,终身的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都进行着大量的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但是,我会立足现今,着眼未来,虽然累但快乐,甘于寂寞,勤勤恳恳地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任劳任怨;继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

一、填空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1、有人认为: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试说明你的观点,为什么?(判断分析说明题)?

重要的是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标准》在这一方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第一、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第二、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三、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要求:下面的案例有没有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或新的教育理念,如果有,体现在哪里;如果没有,要怎样做才能体现。?

叶老师上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十几减9”,投影屏幕上显示商店里卖玩具的场景,小朋友在买玩具,总共有16个玩具,卖掉了9个,先让学生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再列出算式16-9;紧接着放手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最后组织小组互相合作交流算法,结果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①16-10=6??6+1=7??②10-9=1??1+6=7??③9+7=16??16-9=7??④6-6=0??10-3=7??⑤6-4=2??10-5=5??2+5=7?

叶老师提问: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的回答,老师统统是微笑、点头、赞许,没有评价哪一种方法最好,接下来的练习,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

答:叶老师能从学生经验出发,因材施教,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开放空间,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体现了以学导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样做尊重学生的意见,同时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小心呵护,老师有新课标理念;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学习数学是自我建构的过程,除了他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分析题?

(一)判断分析题10%?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仅仅是“换本子”,没有实质改变。?

重要的是要转变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在《标准》的理念下进行教学创新。《标准》在这一方面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第一、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第二、学生要从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第三、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二)举例分析题10%?

你能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举一些例子、谈谈你的想法吗??

?????误区一:教学开放过度?

?????实例?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做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误区二:合作流于形式?

?????实例?课堂上,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误区三:评价滥用失真?

?????实例?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反思?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误区四:手段成为束缚?

?????实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顿时,学生鸦雀无声。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老师赶紧跑上去,摆弄着鼠标。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是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

?????反思?现在的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品位就低了。





11.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P141?

?答: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12.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13.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1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第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第四,倡导建构的学习。?第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第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15、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我国基础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面临任务是:?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强信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论述题答案?

1.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为本”的设计思想??

?答:第一,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新增加的两个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学生和学生发展的重要地位,更多地关注和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反映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想是“目中有人”、“以学为本”的现代课程理念。?

??第二,在内容标准的设计上,从“学习领域”、学习主题”、“目标要素”的学的角度,来设计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充分感受到课程标准中“学生”和“学生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0?

第40页

?第三,在课程实施建议方面,从“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从“教”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样一个角度来提出建议。为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品质,提供教学环境和教学平台的支撑。?2.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答案要点:?

首先,辩证地理解“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既要改变过去那种只有“预设”、完全封闭、一切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的现象,又要避免不适当地、漫无边际地“生成”,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减损国家要求及教育“引导”、“塑造”的责任。?

??其次,教师在备课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详略得当”。所谓“详”一是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地将“三维目标”和有关内容加以整合,而不能仅有“知识点”;二是尽量考虑周到,预先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多样化的对策。所谓“略”是指教案不要太详尽,宁可“粗一点”,给现实的、活生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时空,最终在教学中完成,在教学后完善,决不能像过去那样把教学的每一环节、教师的每一句话及学生的可能回答都写出来,使得原本富有生命力的教学成了完全预定的、僵死的“走教案”、“演教案剧”。?

??再次,在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与境俱进”,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回答、细节、情境等,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与活力;但是,这种“生成”必须与预设的学习目标、学习主题有某种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一定局限于本节课或本单元的目标和内容),或是拓展,或是深化,这样才能既保证课堂教学的“开放”与“灵活”,促进学生自主和富于个性化、创造性地学习,又达到国家对青少年一代的基本要求。???????(举例略)?

3.谈谈自主学习的实施要点。?

?答案要点:(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3)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5)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4.试述发展性评价的内涵是什么???答:其基本内涵表现为:?

???(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淡化原有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

??(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关注全人的发展,强调评价的民主化和人性化的发展,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与评价对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

??(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41?

第41页

???(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终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亦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5、请简要谈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

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大广大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和标准上,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



什么是核心素养?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3月30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并非我国单独的声音,而是一种世界趋势。??

?

分析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无论是由政府主导还是由民间组织来推动,全世界范围内核心素养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密切联系在一起,它面向教育体系外的社会需求,是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国际趋势。??

??我国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面临着更大挑战。????同时,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著,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

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的机制不健全”。??

??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它的构建“使学生发展的素养要求更加系统、更加连贯”,重点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介绍。????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

??强调跨学科,更重视综合素养??

??何为核心素养?它与过去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等是什么关系?????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这就是“核心”的含义。????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许多素养来应对生活的各种情况,所有人都需要的共同素养可以分为核心素养以及由核心素养延伸出来的素养。其中,最关键、最必要、居于核心地位的素养被称为“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修订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比如核心素养中语言素养的概念,已经不是语文学科的概念,也不是外语的概念,这里如果使用‘技能’概念定位可能会低一点,但对它的特点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它的特点是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其实是一种广义的语言概念,作为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远超了语文的范畴”。??

??核心素养也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既包括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又包括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并且,“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这也符合我们的国情,落实起来更好一些。”刘恩山说,“我们如果强调知识的话,大家都会重视知识,强调能力的话也会一窝蜂,这个时候提出这个话题,兼顾了知识和能力,具有导向性。”????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可以矫正过去“重知识、轻能力、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偏失”。??

??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也存在发展阶段的敏感性。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余文森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基础、最具生长性的关键素养,就像房屋的地基,它决定房屋的高度。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关键期的特点,错过了关键期就很难弥补”。???核心素养的作用以整合的方式发挥出来。尽管核心素养指标的内涵不同,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彼此作用并非孤立,在实践中表现出一定整合性。?



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

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C)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C)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A)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

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1.“学不躐等(xuébùlièděng:学习不能超越次第,应循序渐进)”出自

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

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A)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B)

26.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

27.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A)

28.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C)

29.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D)

30.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

31.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3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

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D)

33.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

34.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

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C)

3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D)

36.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

37.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A)

38.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8小时,小学不超过6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C)A,优益性B,单方性C,强制性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A,校长B,教职工代表大会C,学校工会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B,文法解释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D)的规定。A,《教育法》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C,《教师法》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A,某教育局局长B,某市市长C,某市公安局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民事法律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B,民事诉讼C,仲裁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委托监护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11.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12.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B)

13.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B.教育学C.教育论D.德育论

14.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A)

15.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康德C.卢梭D.裴斯泰洛齐(C)

16.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B.卢梭C.康德D.洛克(D)

17.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B.卢梭C.康德D.裴斯泰洛齐(A)

1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A)

19.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D)

20.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D.课堂中心

2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D.实质教育派(C)

22.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D)

23.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A.教师中心B.儿童中心C.课堂中心D.教材中心

24.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维果斯基(A)

25.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

26.“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27.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B.埃及C.希腊D.雅典28.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29.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

30.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B.埃及C.斯巴达D.雅典(C)

31.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C)

32.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33.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34.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D.现代(D)

35.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36.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37.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

38.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墨翟D.荀子(A)

39.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b)

40.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A)41.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42.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43.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C)

44.《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D)45.“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46.“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A)

47.“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A)

4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德莫克里特(A)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5.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标志。

6.《刑法》是规范有关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8小时,小学不超过6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1.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13.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14.《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

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于2004年7月1日正式施行。

19.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法律形式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

二,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共30分)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10分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C)A,优益性B,单方性C,强制性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A,14周岁以下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A,校长B,教职工代表大会C,学校工会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B,文法解释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D)的规定A,《教育法》B,《山东省实施〈教师法〉办法》C,《教师法》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A,某教育局局长B,某市市长C,某市公安局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一般责任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A,教育法律B,教育行政法规C,教育政府规章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B,某寄宿学校负责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二)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A,民事法律责任B,行政法律责任C,刑事法律责任D,违宪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AD)A,行政复议B,民事诉讼C,仲裁D,教师申诉

4.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其职责是(ABC)A,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B,听取和反馈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团结教职工支持校长正确行使职权C,决定有关教职工福利的重要事项,监督校长和学校其他负责人的工作;D,罢免校长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圈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7.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有A,权力和自由的广泛性B,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C,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D,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8.对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设定包括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委托监护D,代理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A,学前教育B,初等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教育学部分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世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36古代教育发展的首要事件是作为教育的专门机关--(学校的产生)

37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38、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校、庠、序)

39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宫廷学校)

40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41六艺的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

42、(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国学)和(张学教育)4

3、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44、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和谐"发展的教育"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一一(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算术)为自由七艺。44唐代教育有(言学)(么学)。言学分为(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45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言学)(私学)(书院)

46(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47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48、骑士教育的内容是"骑士七技

49、"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50有历史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学业校(是夏朝)

5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52.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53.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54.俄国教育家(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55、(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56、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7、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58、《中华人民铬镍钢和国教师法》又时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59、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60、教师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6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63、教师职前教育分为(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64、我国师范教育分为两级四个层次(中等师范教育)和(高等师范教育)两级。分(中考、专科、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

65、教师职后教育有(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66、脱产学习包括(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67、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建立(建立教师资格考核)1986年颁布的。68、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69、经济的发展与下列那些因素有依存关系:(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70、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

7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地方(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教育内容)。

72、教育通过对文化的(传递)(选择)(融合)(创造)来促进文化的发展。

73、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简称。

74、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心理的发展)(社会适应性)

75、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发燕尾服速度的不均衡性)(发展内容和程序的差异性)

76、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前提作用的因素是(遗传)因素。

77、环境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一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78实践活动在作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79、教育在儿童发燕尾服起(主导作用)

80、广义上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81作为人们在观念中存在的对教育活动的预期结果是(教育目的)

82、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因果关系)后因前果

83、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是由(教育价值)决定的

84、教育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85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86在西方教育历史上(尔干)(孔德)(凯乐斯仄德纳)等人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

87、(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88、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是(教劳结合)

89、德育教育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90、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91、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和期(3-6.7)童年期(6,7-11,12)少年期(11,22-14,15)青年期(14,15-17,18)

92、1999.6.13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3、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体系,它规定了(各级各类)的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94、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95、壬寅学制又名(钦定学堂章程)

96、癸卯学制又名(奏定学堂章程)

97、壬寅和癸卯学制的制定参照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学制)

98、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99、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00、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01、近代颁的两个学制是(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

102、我国现代阶段初中毕业后,进入高一般采用的是(统一考试)制度。

103、我国学制体系由哪几部分构成(学前教育系统)(初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系统)

104、学前教育的任务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向幼儿进行粗浅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发展他们的思想,想象和言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俗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5、幼儿园一般分为(一年)(二年)或(三年)制。

106、初等教育又称(小学教育)

107、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是(小学)

108、《义务教育法》规定小学入学的年龄是(6-7岁)

109、中等教育分为二级(初级中等教育)(高级中等教育)

110、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向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培养合格的后备力量)

111、普通中等教育包括(初中)(高中)

112、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术)(持工学校)

113、学制的三种类型(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学制)

114、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阶段。

115、现已开办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种类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行政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在职攻读同学学历硕士研究生教育)等第八章课程和教学管理

116、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分析课程分(理想课程)(正式课程)(感知课程)(动作课程)(体验课程)

117、学科课程有(科目本位课程)(综合学科课程)(学术性学科课程)

118、我国课程改革未来的走向是(以学生为本)

119、我国在教学研究上二种理论观点是(认识教学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

120、系统论教学理论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是(整体性原则)(及时反馈原则)(教学民主原则)(主体性原则)121、结构主义教学论的代表人是美国心理学者(布鲁纳)

122、什么是学校中心工作(教学工作)

123、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辅导答疑)(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环节。124、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卡尔罗杰期)

125、合作教育学派,数学理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

126、教师直接备课要写好三个计划是(单元教学进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

127、(上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

128、(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29、三项工作(了解和研究学生,钻研教材)(准备各种教学用具和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30、语言性教学法有(讲授法)(讹诈法)(读书指导法)

131、学生学习结果检查与评价方法(观察)(调查)(考查)(考试)

132、参观与讲解相合我们称其为(现场教学)

133、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是人(目标)(过程)(效果)三个方面

134、课堂教学检查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教态自主)(教学基本功)

135、现代儿童观与近代相比有新发展,表现在(儿童权利观念)(儿童至上观念)(儿童智能开发观念)136、最早的学前机构的出现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工厂建立幼儿学校)

137、德国教育家(福禄内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1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具有承上启下特点的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特点的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实施教育。

2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不要过早定向)。

3中学教育一般具有双重任务: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后备力量。

4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初中阶段的三年属于义务教育

5在1993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小学德育纲要》,成为小学德育最重要的政策法规文件。

6在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德育大纲》)。

7中学生品德评定依据为:(《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8中学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9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

10体育课教学包括(体育基础知识、身体锻炼)两部分。

11中学卫生保健工作包括(教学卫生、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疾病防治)四部分。

12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目的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

13智育的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智力目标)。

14智、德、美三育提出在(1906)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五育提出在(民国时期)。

1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之上,对(六到十一二)岁的儿童实施的学校教育。

2小学学习的技能主要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人际交往技能)。

论述二、简述题

1、简述教育学功能?

答: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2)可以使教师上有完备的知识结构3)可以为进一上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2、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答: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3、学习教育学的方法?

答:1)了解教育学的知识特点2)一功夫读书3)善于独立思考4)坚持用于实践。

4、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答:主要是教劳结合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3)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要适应的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5、简述中外古代教育的特点?

答:1)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等级性2)与生产劳动要脱离3)个别施教与师生关系的不平等。

6、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答:1)反映生产发展的需要2)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3)教育得到普及和发燕尾服4)教育形式多样化

7、简述教师职业的功能?

答: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2)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3)教师是社会所需人才的造就者,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引路人。

8、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能力?

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对教材、大纲的分析、理解、运用能力2)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3课堂监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机智4)板书能力5)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6)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能力。

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答:教师的劳动具有师范性、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和迟效性。

10、简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创造性2)教育改革中的3)思想品德教育中拭)教师的劳动虽然是创造性的,但教师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却不是一蹴而就的。

11、简述我国教师的职后教育?

答:是指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教师或因某种原因承担了教师工作任务的教师,但没有达到新的岗位要求,因工作或进一步发展需要而必须进行的教育与训练,又称教师培训,又三种形式,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和岗位锻炼。

12、简述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2)经济决定着教育权利,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3)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4)经济决定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13、简述教育对经济的影响?答:1)教育是实现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保障2)教育推动经济增长3)教育通过与人口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

14、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答: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决定着教育目的性质和德育的内容。

15、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一、教育通过培养政治人才来影响政治的稳定和发展。二、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借古舆论,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

16、论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表现在哪些方面?1)、儿童身心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工作必须注意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开展和谐的全面的教育。2)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者必须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工作,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上的年龄特征开展教育工作。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儿童身心的阶段,顺序和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及速度大体相同但又是可变的,它表现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同时又是可为的,另外,教育还应该重视儿童身心迅速,健康地发展。4)发展速度的不均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者必须了解成熟期,抓住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以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5)发展内容和程度的差异性:儿童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规律,要求教育者必须学生实示,观察,了解其身心方面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倾向,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失地开展教育工作

17、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1)环境因素是对儿童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断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按着一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儿童的影响是其发的,盲目的,既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

18、实践活动的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什么?一、实践活动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根本活动。二、儿童在改造周围环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认识自己,丰富自己。

19、简述教育目的的含义及其意义?一、教育目的能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指导教育者按既定的目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二、教育目的能激励受教育者,强化其成就动机和学习动力,满足其身心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三、客观的,切实可行的教育目的,能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四、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政权意志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20、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本观点有?答:1)个人片面发展是旧式分工造的,个人全面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机器大工业生产为人的全面发燕尾服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2)个人片面发展是同共产主义任务相一致的,也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3)改变旧的生产方式,消灭旧式的社会分工,努力缩短劳动时间和减轻劳动强度,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21、我国当前教育盲目的内容及其精神实质?答:内容: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美、体等方面全世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2、简述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答: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而出现的,而是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协调一致,并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成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23、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趋势?答:1)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初等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前入学年龄3)构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立交桥4)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5)建立立体开放的学校教育系统

24、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在课程政策上,"谋求"国家课程开发与技术课程的开发和统一2)内容上加经科学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引进符合信息时代要求的高科技知识3)课程结构上注重设置综合性课程4)在课程类型上强化全国统一设置的必修课和核心课程5)注重课程实施研究,动员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6)注重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水平,设立课程改革的专家咨询机构。

25、简述当代外国最有影响的教学理信纸有哪些?答:1)发展性教学理信纸2)最优化教学理论3)结构主义教学理论4)人本主义教学理信纸5)综合教育学派教学理信纸。

26、简述中小学教学基本方法有哪些?答:一、语言性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读书指导法二、直观性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三、实践性教学方法1)实验法2)实习法3)练习法4)研究性教学方法:1)讨论法2)发现法

27、简述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为何起主导作用?答:1)学校教育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机关,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而一般的环境影响往往是无意识的,自发的,盲目的、零散的,偶然的、片断的。2)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工作-教育所承担的,教育有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需求,施以全面,系统的,教育,并保证教育发展的方向。3)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也是其知识、技能、能力、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4来自遗传,家庭和社会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协调,取含克服其消极的,不良的因素及其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8、简述智育是指什么?答:是指知识和智力。

29、小学教育的特点?1)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2)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3)小学教育是义务性教育。29、小学教育的目标?1978年《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中规定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30中学德育的原则?中学德育要遵循1)坚持正确方向的的原则;2)热爱学生的原则;3)正面教育的原则;4)有针对性的原则;5)道德认识和行为训练的原则;6)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的原则;7)言教和身教结合的原则;8)保持教育连续性和一般性的原则。

31中学体育的内容?1)体育课教学;2)活动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3)卫生保健活动;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2中学美育的目标?1)掌握初步的理解美的知识;2)学习初步的表现美的技能;3)形成初步的辨别美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兴趣;5)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6)促进学生完美个性的形成。

33中学教育的特点?中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是全面性的教育,是全民性教育。

34初中阶段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社会主义教育4)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6)劳动教育7)民主与法制教育8)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35、简述学校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答:1)学校管理是动态的管理职能的运动过程2)学校管理是以实现教育目标为根本的运动过程3)学校管理是以调动师生员工积极性为核心的活动过程4)学校管理是追求效益资源的活动过程。

36简述学校管理原则的基本内容?答:1)方向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民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5)规范性原则6)效益性原则

37、简述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答:1)行政方法2)法规方法3)经济方法4)教育方法

38简述行政方法实施要注意的问题?人:1)慎重运用行政方法2)建立通畅的信息系统3)避免官僚主义的工作作风。

39简述学校组织机构设计原则?答:1)有效性原则2)统一指挥原则3)权贵相称原则4)相协相约原则5)因校制宜原则。

40简述学校组织机构及其性质?答:1)决策组织,校务委中会,学校行政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2)执行组织,学校行政会议,教务处,总务处,校长办公室,教研组,年级组,教研组会议,班主任会议3)审议咨询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会议4)监督组织:党支部、教职工人代表大会5)反馈组织:共青力、少先队、工会、教务处、总务处、办公室。

41简述教育立法的社会特征?答:1)教育立法的历史性2)教育立法的国别性3)教育立法的层级性。

42简述教育法规的纵向结构?答:1)与国家宪法相配套、对整个教育全局起主观调控作用基本法,即《教育法》2)与《教育法》相配套的单行教育法律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法律中的条款3)与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相配套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发布的教育行政法规4)部门教育规章5)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43简述《教育法》颁行的意义?答:1)《教育法》对于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提供了法律保障2)《教育法》对保证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提供了法律依据3)《教育法》对维护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4)《教育法》对巩固教育改革成果,促进教育改革深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44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答:1)我国教育的性质与方针2)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3)教育管理体制4)教育基本制度5)教育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6)教育与社会的关系7)教育投入8)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45简述教育基本制度?答:1)学校教育制度2)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扫除文盲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46简述《教育法》是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权利?答: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的权利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事实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5)对受教育者办法相应的学业证书的权利。6)聘任教师及其他员工,事实奖励者处分的权利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的权利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的权利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47简述履行的义务?答: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的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务3)维护,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利益的义务4)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按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社会监督。

48简述两个提高,三个增长?答:《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当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指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法》第五十五条规定1)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3)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49简述《教育法》的基本内容?答:1)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教师的资格和作用3)教师的培养和培训4)教师的待遇5)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50简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答:一、教师的权昨(第七条)1)教师教学权2)科研权3)指导评价权4)获得报酬权5)参与学校管理权二、教师的义务(第八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义务4)热爱学生、组中学生的人格的义务5)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的义务6)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的义务。

51简述教师资格的构成要素?答:1)国籍2)思想品德3)学历4)教育教学能力5)程序。

52简述《义务教育法》的颁布的意义?答:《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汉教的轨道。

53简述《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答:1)义务教育的主体2)义务教育的就学3)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4)义务教育的实施步骤5)义务教育的实施保障。

54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答:1)鉴定功能2)改进功能3)激励功能4)管理功能5)研究功能。

55简述教育评价过程。、?答:一、准备阶段1)建立评价组织机构2)进行有关教育评价理论的学习3)制定教育评价方案4)制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5)准备工具和资料二、实施阶段1)搜集评价信息2)整理评价信息(归类、审核、建档)3)对评价对象水平作出判定4)作出综合评价三、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1)教育评价结果的检验2)评价结果的分析诊断3)评价结果的信息反馈4)评价工作的总结。

56简述确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步骤?答:1)明确评定对象2)制定评价指标3)对教育评价目标进行分解4)设计教育评价标准5)对初步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论证、征询意见、试行。

57简述教育评价的方法?答:1)专家意见平均法2)特而斐法3)两两比较法

58简述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答:1)观察法2)测验法

59简述价值判断的方法?答:1)绝对评价2)相对评价

60简述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61简述学校管理评价的内容包括?

答:1)学校管理过程和职能2)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3)学校人员的管理4)学校管理的效益

62学生品德评价的模式重要有三种?答:1)特设情景测卷模式2)自然观测模式3)综合评价模式。



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A.《爱弥儿》B.《人的教育》C.《教育漫话》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A.赞科夫B.皮亚杰C.布鲁纳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A.遗传B.环境C.教育D.社会活动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A.国家B.地方C.学校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A.复杂性B.师范性C.创造性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A.备课B.上课C.课外辅导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二.境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①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②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②精深的专业知识;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①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③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④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①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

③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

④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⑤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25、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育者,是“先受教育的”。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学生所闻的“道”,所授的“业”和所解的“惑”,是通过教师来解决的。教师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他在教学过程中决定着教什么和如何教,决定着按什么方向和目标组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他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启发者和指导者,能正确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索,促使学生由“需要教”向会自学、能自学转化,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依赖于教师的教,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与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迅速提高身心发展水平,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客体或对象,他们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修养,才能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本领与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教得无论怎样好,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也达不到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从教学目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方面看,教师永远起主导作用;但从学生的认识活动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积极的学习行动,则是一个决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和学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六、论述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C)。A.《教育没话》B.《教育学》C.《学记》D.《雄辩术原理》E.《论语》

2.(B)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A.1985B.1986C.1988D.1993E,1997

3.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到:A.中小学教育B,社会教育C.成人教育D.家庭教育E.高等教育

4.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BC)。A.机会B.规模C.性质D.速度E.理念

5.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ACD)。A.知B。思C.行D。情E.做

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学会认知E.学会做人

7.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DE)。A,复式教学

B.个别教C.问题教学D.班级授课E.分组教学

二、填空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一种社会活动。

2.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4.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5.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6.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7.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8.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9.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10.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11.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3.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教师的劳动价值。要点:(1)发展价值;(2)文化价值;(3)政治价值;(4)经济价值。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要点:(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课程内容综合化;(3)课程形式多样化;(4)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5)重视个别差异。

3.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要点:(1)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2)与教学内容相符合;(3)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4)与教师特点相符合;(5)教学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试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3)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4)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2,联系实际,试论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要点:(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的必要条件;(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统一的;(4)在教学过程中,要防止两种偏向。

选择题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C)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

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D)

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

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C)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

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B)

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

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C)

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

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

A.地方B.中央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

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D)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D)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

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C)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C)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

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D)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

二、填空题

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教育学部分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

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著作?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

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

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创办业余党校;(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建立教育基地。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选择题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B)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

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D)A.高难度原则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B)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

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B)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C)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B)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

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C)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C)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上课B.备课C.课堂练习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B)A.唐代B.清末C.民国初期D.新中国成立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B)A.原始社会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

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

二、填空题

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

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

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2)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一、选择题

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D)A.赞科夫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

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A.遗传B.环境C.教育D.教师

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B)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骑士教育

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C)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D)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C)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

7.教材包括(D)A.教科书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D.以上三者皆是

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C)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D.学生的上进心与情性之间的矛盾

9.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B)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

10.“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C)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的原则

1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

1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B)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

13.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D)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二、填空题

1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15.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16.根据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由单纯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思想。

17.美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有: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18.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三、简答

1、布鲁纳的教学观(3.1)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原则:⑴动机原则。即学生有内在的学习愿望。⑵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⑶程序原则。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的陈述一个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或迁移。⑷强化原则。教学规定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2、结合教学实际阐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知识便用,一用便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再创造。

3、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普遍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而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它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3、先行组织者技术及其应用1、先行组织者技术的目的。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而意义学习的产生依赖于学生对大脑中原来有某种特定的知识的同化作用。如果学生大脑中没有这个知识,那么,就提前输入一个知识。这个为了促进意义学习而提前输入的知识,便是“先行组织者”;这种教学方法就称先行组织者技术或策略。2、先行组织者教学程序。在呈现正式教学内容之前,利用三、五分钟时间,提前输入一个引导性的知识点,以同化后来学习的新的知识。3、设计先行组织者知识的要求。作为先行组织者的知识,一是抽象性、概括性较强的上位性知识或与新学习知识具有某种相似性的知识。

4、学习动机的种类(4.1)1、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5、动机的需要层次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

6、成败归因理论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3、归因分析的策略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把失败归因为无能这一不可控的稳定因素,今后就会不再努力;如果归因为努力不够这一可控的和不稳定的因素,下一次就可能加强努力。

7、学习迁移的种类(5.1)1、正迁移与负迁移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4、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8、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1、学习材料内容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9、促进迁移的教学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0、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6.1)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1、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

12、如何科学地组织复习?1、及时复习。即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所学习的知识大面积遗忘之前进行复习。2、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如把一个材料分成若干小块材料。3、反复阅读与尝试背颂相结合,如适当地考一考自己。4、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如读、听、说、写等综合进行。

1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1、操作的定向2、操作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4、操作的熟练

14、操作技能培训的要求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15、学习策略的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16、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5、复习形式多样化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17、学习过程中常用的精细加工策略1、使用记忆术,如谐音记忆法、位置记忆法等。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如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等。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18、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1、计划学习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2、自我监督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3、自我调控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19、资源管理策略的一般内容1、学习时间管理2、学习环境的设置3、学习努力和心境的管理4、学习工具的利用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20、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1、指导教学模式2、程序化教学模式3、完形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2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如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2、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3、心理定势与功能固着的影响。

22、高创造者一般具有的个性特征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23、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识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24、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10.1)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量,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25、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的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没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怕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而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份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但不同的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比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26、心理健康的标准(11.1)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有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的结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27、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样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28、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29、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⑴强化法。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⑵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⑶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⑷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⑸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⑹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30、指导教学包括六个主要活动(12.1)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这些活动并不是遵循某种顺序的一系列步骤,而是有效的教学因素。

31、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32、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33、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34、教师引起学生注意的方式1、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们为了知道问题的答案,就会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以及其它教学活动。2、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促进学生的感知和思维活动。3、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的主题上。

35、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1、分工合作。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2、密切配合。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3、各自尽力。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成员必须各尽其力,大家都是成功者,没有失败者。4、社会互动。合作学习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互动作用。5、团体历程。该历程中的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等。

36、制约学生群体促进或阻碍个体的因素学生群体对个体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产生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1、活动的难易;2、竞赛动机的激发;3、被他人评价的意识;4、注意的干扰。

37、群体凝聚力的培养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其次要帮助课堂的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38、课堂纪律的类型1、教师促成的纪律。需要教师给较多的监督与指导。例如小学生入学时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人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39、教师的情绪对课堂气氛的影响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身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

40、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特征。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41、教学测量的分类(14.1)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42、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为师生调整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2、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4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

44、非测验的评价技术1、案卷分析。例如根据学生家庭作业、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等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活动等进行判断和决策。2、观察。通过教学过程中的非正式的观察也能够得到大量的关于学生的学业成就的信息。其中包括:⑴行为检查单填写。⑵轶事记录。⑶等级评价量表。3、情感评价。针对学生的情绪、学习动机、个人观点等进行评价。

45、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性。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46、简述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们对小学生做了一次所谓有学习潜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快。十分明显,由于实验者提供了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德育与师德教育(一)

一、填空题

1.职业道德是职业范围内的,是和在各个职业领域内的具体特殊道德要求,一般社会道德,阶级道德体现。

2.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__,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教师在_共产主义道德原则_的指导下,通过_教育劳动过程_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_道德规范_和_行为准则_的总和。

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4.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5.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

6.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扎实的事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主要有组织管理人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机智等方面。

7.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至少应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意识等方面。

8.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和教学相长。

9.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育功能。

10.一般来说,在师生关系中有几种典型的模式,它们分别是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



二、选择题

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

2.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协作D.以身作则

3.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师生关系模式属于。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4.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5.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6.哪种师生关系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答案与解析:1.A2.B3.B4.D5.C6.D

三、判断题

1.教师道德是指教师个人的道德而不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

2.教师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按其职业道德的要求行事就可以了。

3.只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就可以当教师。

4.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养应有特殊而严格的规定。

5.师生关系就是教与学的关系。

6.师生关系如何无所谓,只要教师业务能力强就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8.教育机智是教师灵感的突现。答案与解析:1.错误。教师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因此,教师道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2.错误。教师职业道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精神支柱。因此教师应在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其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3.错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还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科学知识。4.正确。5.错误。师生关系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与学的关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6.错误。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7.正确。8.正确。

五、简答题

1.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应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2.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4.热爱学生对教师有何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地对待学生。

5.团结协作在教育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性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地运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以良好的道德影响。

6.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做到哪些要求?

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庄、朴素大方。

7.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教师的语言表达应符合以下要求:语言表达要准确通俗;语言表达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语言为主;口头语言应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有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应是怎样的?

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主要包括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就知识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而言,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是什么?

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主要有:文化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偶像崇拜所导致的“追星”心理;信念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心理上的闭锁性所导致的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内容的社会性的增多。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社会对当代中学生的特殊要求有:要具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要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四要做有”新人;要“学会关心”

11.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的师生关系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2.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

师生之间的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上的协调一致。

13.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现人格、精神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14.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

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一种非外来强制和约束的,发生在正式组织之外的,自然形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的交往没有正式关系中的拘谨、刻板及模式化的倾向,它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实现正式关系难于达到的师生之间的深刻了解和情感沟通。

15.怎样理解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靠责任感、义务感来维持和巩固的。

16.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指放任型、专制型和民主型三类师生关系。放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无序、随意和放纵;专制型师生关系模式的待征是命令、权威和疏远;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

.六、论述题1.你认为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什么意义?

答案与解析:(1)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灵魂对灵魂的塑造,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就会给学生未来的身心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2)教师的劳动具有周期长、见效慢、艰巨复杂等特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3)教师特定的职业活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稳定的情绪,否则就会加剧师生关系的紧张和对立,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失败,而且也影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4)良好的性格特征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5)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和克服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使其始终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投入工作之中。

2.分析三种典型的师生关系模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师生关系模式不同,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同

(1)在专制型模式之下,当教师在场时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教师不在场时,说明他们是在教师的权威下才努力学习的。

(2)在放任型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教师不在场时反而更好,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中的具有领袖才能的人,出面进行组织的结果。

(3)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

七、设计题(无答案)1.请你根据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设计一套开放性的调查问卷并进行实地调查。2.在对开放性调查问卷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请你再设计一套封闭性调查问卷。

八、讨论题(无答案)

1.读了以下这段文字后,请你谈谈自己对教师的仪表的看法。马卡连柯说:“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走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擤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他。”

2.“棍棒底下出孝子”,体罚学生有时也是必要的。请你就这一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3.阅读《中国孩子敢向新世纪发问吗?》,并请你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中国学生的创造性的。

九、教学实践(无答案)

1.运用你所设计的调查问卷到中学去进行实地调查。

2.与学生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他们心目中的教师应是怎样的?

3.与教师进行座谈,请他们谈谈当代中学生的特殊心理要求。

4.请中学校长从学校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学校对中学教师(包括未来的教师)的特殊要求。

(二)

1.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称为()。A.有序问题B.无序问题C.有结构问题D.无结构问题

2.专家与新手相比,专家在专门领域的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能力都更强。最适当的解释是()。A.专家有更敏捷的记忆品质B.专家掌握了一般的记忆策略C.专家的智力水平普遍较高D.专家在专门领域有更丰富的知识与特殊的记忆策略

3.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

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

5.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

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

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

8.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

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成分D.能力成分

10.()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A.能力B.道德C.态度D.情绪

11.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A.道德认知B.道德观念C.道德情感D.道德行为

1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岁B.6~8岁C.8~10岁D.10~12岁

14.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A.直觉的B.想象的C.行为的D.伦理的

15.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6.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A.与他人基本相同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D.与他人相接近

1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D.内化性和意志性

18.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

19.可采用()来治疗失眠。A.系统脱敏法B.肌肉松弛法C.自我暗示法D.行为疗法

20.小王总是怀疑自己家的门没有上锁,因此常常要反复检查,它的这种行为属于()。

A.焦虑B.强迫行为C.强迫观念D.强迫恐惧

21.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B.痛苦不安C.感到惴惴不安D.感到极端焦虑

22.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

23.在心理测验中,成就动机测验属于()。A.认知测验B.能力测验C.人格测验D.智商测验

24.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会谈B.倾听C.鼓励D.询问

25.肌肉的松弛训练法是由()首创的。A.皮亚杰B.雅各布松C.艾里斯D.沃尔茨

26.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称之为()。A.学习目的B.教学目的C.学习目标D.教学目标

27.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A.目标分类B.目标表述C.任务分析D.任务执行

28.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是()。A.弗洛伊德B.布卢姆C.皮亚杰D.杜威

29.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A.知识B.领会C.综合D.评价

30.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中,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是()。A.知识B.领会C.综合D.评价



(三)

1.已经获得的知识、动作技能、情感和态度等对新的学习的影响称为学习的(D)。

A.迁移B.动机C.策略D.技巧

9.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B)。A.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B.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10.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C)。

A.策略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11.利用各种图片、模型、幻灯片及教学电影电视等进行的直观教学形式称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

12.儿童在知道“苹果”、“葡萄”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这个概念,这种学习是()。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归属学习

14.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

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

15.下面有关操作技能的特点正确的是()。A.物质性、协调性、简缩性B.适应性、协调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D.观念性、协调性、适应性

2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D)。

A.复杂方案B.学习计划C.可行方案D.思维程序























1









献花(0)
+1
(本文系mzr888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