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周易中名人事迹和历史典故
2017-07-10 | 阅:  转:  |  分享 
  
周易中名人事迹和历史典故张武忠初稿2016.3周易的宗旨是“借天象说人事”。侠义上的“象”指的是“天和地”,天上日月星辰循环往复,
大地四季循环寒来暑往。广义上的“象”包括很多,各类植物的盛衰枯荣,各种动物的习性,先贤往圣的事迹,历史上发生过的大事,人人遵守的风
俗习惯,还有人身体各个部位的特点和作用等等。周易就是借这些天地和人文现象,告诉人们如何跟着做。下面我们总结一下,周易中涉及到了那
些先贤往圣,他们的事迹,还有远古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事件。2、“丧羊于易,无悔”,“丧牛于易,凶”。分别出现于第34大壮卦和第56旅
卦,记载了商人鼻祖王亥做生意的遭遇,王亥到偏远的“易”国贩卖牛羊,前几次损失了羊,最后一次不仅丢了牛,连命都没了。引喻到人事上,丢
羊是小损失,而牛是一家人的最大的财产,丧牛就寓损失巨大。同时“羊”与“阳”同音,大壮卦比拟血气方刚的少年,感觉自己又大又壮了不起了
,不知天高地厚到处惹事,家长免不了要破财免灾,对于少年自己,得到了教训,也要收敛起过度的“阳刚”和血气,避免长大后更大的悔恨,故称
“丧羊于易,无悔”。旅卦是讲亲人反目被迫流离失所,寄人篱下要谨慎谦卑不可张扬,而旅卦上九爻就像小鸟在别人家的树上筑巢,雀占凤巢,也
像一个人在别人的地盘上称王称霸不可一世,结果鸟巢被焚房屋被推,更像商祖王亥丢牛又丧命,人财两空悔之晚矣。3、“帝乙归妹”。共有两
处,第11泰卦和第54归妹卦,帝乙是商纣王之父,帝乙之父文丁杀了文王之父季历,为了缓和与西周的紧张关系,帝乙将女儿下嫁给文王。周易
崇尚阴阳交合,对应到人事上则是君臣相合,九二爻为刚中之臣,六五爻为柔中君王,六五下应九二,就好比君王嫁女给大臣诸侯,故称“帝乙归妹
”。4、“后夫凶”。出现在第8卦比卦,孔圣人大象传注释“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比卦是讲师卦战争之后,分散的原始部落合并找靠山的事
情。“先王”指的是大禹,“防风氏”也是一个治水功臣,在大禹召集天下诸侯之时,防风氏自认为比大禹功劳大资格老,故意姗姗来迟,挑战大禹
的权威,所以被大禹所杀。大禹杀“防”立国之纲纪以警戒诸侯,由此,各个部落的首领自然见禹而胆寒,不敢自行其是,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禹真
正实现了号令天下,成了真正的“九州王”,建立了夏王朝。在后代之世,也有“后夫凶”的例子,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田横不肯称臣于汉,率
五百门客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抚,田横被迫乘船赴洛,在途中距洛阳三十里地自杀。当今中国的“台湾问题”,如果台湾当局执意搞台独,脱离
中华民族,另立国号,破坏中华统一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武力收复台湾,不让其阴谋得逞。5、“王用三驱,失前禽”。出现在第8卦比卦的九五
爻,记载的是商汤打猎之事,《史记》“汤立三面网,而天下归仁”,九五君王有好生之德,以德服人,不靠武力威胁别人来归附自己。6、“得
妾以其子”。出现在第50卦鼎卦的初六爻,“妾”在古代一般都得不到名分地位,“子”本来特指“阏(yan)伯”这个人,阏伯是商人的祖先
,“子”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就像前一段风靡一时的电视剧《芈月传》,“芈”是楚人的大姓。阏伯的母亲简狄本是五帝之一帝喾(ku)的一
个丫鬟,因为生了阏伯这个有出息的儿子,得以扶正。鼎卦是从革卦而来,革命成功改朝换代,废旧立新,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就不能论资排辈,
不拘一格降人才,谁有能力就重用谁,所以圣人就借用“得妾以其子”这个典故做比喻,母以子贵,人以才贵,政治清明。7、“以时发也”,“
有孚发若”,“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发”字出现在第2坤卦,第14大有卦,第55丰卦,主要指夏朝第16代君王“姒(si)发”,是
夏桀(jie)的父亲。当时夏王朝国力衰败,姒发遍访圣贤,最后选用一个养马的老头关龙逄(pang)为相,振兴了国家,姒发死后,夏桀继
位荒淫无度,关龙逄尽忠直言反被杀害,关龙逄是山西运城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死谏君的忠臣。姒发和关龙逄是最早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典故
,比文王磻溪遇姜太公早了六百年,比刘备三顾茅庐早了一千九百年。圣人由“姒发”再暗指周武王“姬发”,是告诉有德臣子,不要以为君王都像
夏桀和商纣王那样残暴无德,还有姒发姬发这样的圣君,不要心存疑虑,要出山为国为君分忧,造福万民。8、“丰其沛(pei),日中见沬”
。出现在第55卦丰卦九三爻。“沬”读作(mei),既指天上的小星星,也暗指商朝都城“沬邑”朝歌,代指商纣王,九三爻刚愎自用,比拟商
纣王残暴无度,被蒙蔽住了眼睛和心智。9、文王和箕(ji)子。“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晦其明,内难而能正其志,箕
子以之”,都出现在第36卦明夷卦。明夷卦是描述黑暗的政治环境,君子如何自保,周易就拿商纣王后期做比喻,给出了两种对策,一是像文王,
虽然内心光明有抱负,但外表必须假装温顺至极。二要像箕子那样,装疯卖傻,不改其志。10、“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出现在第36卦明夷卦的上六爻,还是暗指商纣王,描述太阳东升西落,初登于天空,后隐入大地的自然规律,以此来隐喻纣王从光明到陨落的过程
。11、“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出现在第42卦益卦,益卦是讲损上益下损君益民损己利人,凡是有益于民众的事情都可以做,包括迁移国
都这样的国家大事。周易中记载了很多远古历史,都是有凭有据的,夏朝的国都先后有斟鄩(xun)、安邑、阳翟(di)、商丘和纶城,我
们重点说一下离周文王最近的商朝,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
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从商汤开始传了二十个王,王
位传到盘庚手里,盘庚是个能干的君主,他为了改变当时社会不安定的局面,决心再一次迁都。可是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都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
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
要你们搬迁,是为了想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谅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由于盘庚坚持
迁都的主张,挫败了反对势力,终于带着平民和奴隶,渡过黄河,搬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在那里整顿商朝的政治,使衰落的商朝出现了复兴
的局面,以后二百多年,一直没有迁都,所以商朝又称作殷商,或者殷朝。12、“震来厉,亿丧贝,勿逐,七日得”。出现在第51卦震卦六二
爻,记载了文王治理西周时期的事情,通过描写一位商贾丢失亿万钱财而不惊慌的故事,再现了西伯侯时期周国的经济繁荣和政治清明,也寓意文王
作为长子统领天下,民众虽然起初要经历战乱遭遇灾难,但只要和文王一起跟随天道而行,终能得到更大的福祉。13、“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小人勿用”,出现在第63卦既济卦,记载了商王高宗出征鬼方国。“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第64卦未济卦,记载的是文王之父季历
受命商王与鬼方国作战的事迹。“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出现在第24卦复卦,记载了文王十年伐纣的国策。14、“
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其匪丑,无咎”。替天行道讨伐叛逆,首恶必惩协从不究,擒贼先擒王,记载了商汤推翻夏桀,武王推翻纣王之后,对前朝
的臣民宽大处理妥善安置,甚至继续重用,施以仁政。15、周易中凡是出现“王、后、先王、公”的句子,应该都是记载具体事例的,我们就不
一一详细讲解,这里列举出来,供大家集思广益。“王用享于岐山”,“王用享于西山”,“先王以明刑敕法”,“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
不省方”,“先王以作乐崇德,以配祖考”,“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不克讼,归而逋也”,“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受兹介福,于其王
母”,“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16、我们再补充一些,列举如下。第3卦屯卦六二爻辞曰“屯如
邅(zhan)如”,“邅”字包含有“亶(dan)”,记载了周人祖先古公亶父建国的事迹。第3卦屯卦六二爻辞曰“匪寇婚媾”,记载了文王
之父季历与商王朝联姻之事,故称“婚媾”。第3卦屯卦六三爻辞曰“即鹿无虞”,用“鹿”字记载了远古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第6卦讼卦
九二爻辞曰“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eng)”,记载了远古时期某一位大人打官司的事迹。第13卦同人卦,整个卦是以远古时的“涿鹿之战
”和“阪泉之战”做背景的。第17卦随卦上六爻辞曰“拘系之,乃从”,记载商纣王把文王囚禁于羑里监狱。“维之,王用享于西山”,既记载了
武王不强迫伯夷叔齐让其终老于“西山”的事迹,又记载了商纣王“西山祭祀”的东施效颦。第18卦蛊卦,整个卦是以大禹和其父鲧的事迹做主线的。第22卦贲卦六五爻辞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记载了尧舜的简朴之风。第29坎卦六四爻辞曰“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记载了文王被囚禁于羑里监狱的情景。第49革卦彖传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商汤推翻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第63既济卦九五爻辞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东邻”指商纣王,“西邻”指西周文王,记载的是商纣王临时抱佛脚“祭天”之事。张武忠2016.3于北京。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