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04蒙卦原文解读
2017-07-11 | 阅:  转:  |  分享 
  
04蒙卦原文解读张武忠初稿2015.3.204.1卦辞【原文】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白话】
在屯卦中初生的万物愚昧无知,到了最后走投无路,不得不求教于天地圣贤,这就是启蒙,万物经过启蒙教育就有了光明亨通的未来,故称“蒙,亨
”。求学启蒙要自己主动,不是我们老师求童蒙来学习,而是童蒙求学于我们,故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卜筮算卦是向天地神灵求教,启蒙
教育是向圣贤学习,所以古人将求学等同于卜筮。占卜有三原则,“无疑不占,无诚不占,不正不占”,初次占筮诚心实意则告诉其吉凶结果,心诚
则灵故称“初筮告”。不相信初次占卜结果,再而三地连续占筮就是亵渎神明,故称“再三渎”。亵渎神灵就不告诉他,故称“渎则不告。不正的事
情神灵也不会告诉你,故要“利贞”。求学与卜筮既有相通之理,也有不同之处。虚心好学不懂就问,故称“初筮告”。老师告诉你了就要认真记住
,并且要举一反三,如果不动脑筋再而三地犯错,或者以问代学,就是对求学的亵渎,故称“再三渎”。这样的学生老师是不喜欢的,故称“渎则不
告”。既要“学”更要“习”,不断地温习实践,才能真正固化成自己的东西,故称“利贞”。启蒙教育贵在守正,分为教和学,学生要学正理走正
道,老师也不能教人歪门邪道,故称“利贞”。【解读】4.1.1“蒙,亨”,圣人一上来就直言启蒙的美好结局。“蒙”字本身就阐释了卦名的
由来和蒙卦的大义,有两层含义,既说愚昧蒙昧,又指启蒙教育。“蒙”字由“艹、冖、一、豕”四部分组成,“艹”读作(cao),为初生的草
木。“冖”读音为(mi),是一块布。“一”指大地。“豕”是未驯化的野猪。下坎卦为“豕”为阴暗不明,下互震卦为草木初生,上互坤卦为“
布”,上艮卦为门为“手”,就像初生的生命,被一块布蒙在头顶看不清外边的世界,愚昧无知故称“蒙”。知道了蒙昧无知就要去接受教育启蒙,
圣人拿养猪来比喻启蒙,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家”字上“宀(mian)”下“豕”,远古时代猪和人同住一室,养猪的地方就是“家”,
所以“蒙”和“家”都从“豕”旁。从卦象来看,上艮为手为拿为家,上互坤卦为布,下互震卦为草木,下坎为险为阴暗不明为豕,二至上爻互大离
卦为“网”为圈系,上艮卦和下互震卦组成第27卦山雷颐卦,颐养饲养。整个卦象就是把野猪圈起来用草料饲养,驯服成家猪,以此比喻把童蒙教
育成人。“亨”,认识到了自己蒙昧那是好事,然后就会去求知去寻求帮助,才能长大成人,前途当然亨通光明。在蒙卦中,九二上九两个阳爻为老
师,初六六三六四六五这四个阴爻为蒙童,初六懵懂无知,但到了六三六四六五三个阴爻,得到了启蒙,二至上组成互大离卦为太阳之光明,上互坤
卦为顺为通,合起来既光明又顺通,故称亨”。4.1.2“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是说求学的主动性。这句话是从屯卦到蒙卦的卦形转换而
得出来的。上一卦屯卦上六爻小象说“泣血涟如,何可长也”,上六爻不能再向上长了,所以反身向下求助于初九爻,这样就从屯卦变成了蒙卦的卦
形,故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童”指儿童,“蒙”泛指一切愚昧之人。在屯卦中,上坎卦为“蒙”,上互艮卦为“少男”为“童”。在蒙
卦中,下坎卦为“蒙”,上艮卦为“童”。震卦为雷为发声,像是在“求”,在屯卦中下震卦为“求”,在蒙卦中下互震卦为“求”。周易中的“我
”都是复数人称,指的是“我们”老师,单数第一人称一般称“吾、自”等,在蒙卦中,“我”代表九二和九五两个老师。蒙卦本身也具有“匪我求
童蒙,童蒙求我”的卦象。屯卦的初九九五两个阳爻是创生万物的动力,到了蒙卦升了一格变成了九二和上九,作为启蒙万物的老师,初六上求九二
,六三六四六五上求上九。4.1.3“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圣人用占卜比喻求学之道。卜筮是向天地神灵求教,启蒙是向圣贤智
者求学,所以在古人看来卜筮和学习有相通之理。占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无疑不占,不诚不占。不正不占”,只有正心诚意才会沟通高级的能量
信息。对同一件事,第一次诚心占卜是太极状态,信息沟通量是“一”,假设准确率是100%。如果再次占卜,则是两仪状态,信息沟通量是二分
之一,准确率只有50%。第三次占卜是四象状态,沟通量是四分之一,准确率只有25%了。这就是能息跌落的原理,其最早的理论源头就在《周
易》蒙卦“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我们先来找“初筮告”的卦象来源,从卦象上看,初六处下坎卦最下愚昧无知,下互震卦为“草”,上互
艮卦为“手”,以手揲(she)草是为卜筮,故称“筮”。初六爻是蒙童,“初”指初六也指初次。下互震卦为雷鸣发声为“告”。整个卦象就是
初六虔诚地向九二卜筮求教,九二看到初六真心诚意,就告诉他,故称“初筮告”。再来找“再三渎,渎则不告”的卦象来源,俗话说“有再一再二
,没有再三再四”,在蒙卦中,九二上九两个刚爻为老师,四个阴爻为蒙童,蒙童求学态度要谦逊不能高高在上。“初”指初六,“再”指六三,“
三”可以指六四,六三六四不中不正又乘刚九二老师,以此求学是为不敬。从卦象上看,下坎为水,三四五爻互坤卦为地,水在地上冲刷出沟沟坎坎
称为“渎”,连起来故称“再三渎,渎则不告”。圣人再以此引申到启蒙求学上,求学与卜筮既有相通之理,也有不同之处。虚心好学不懂就问,故
称“初筮告”。老师告诉你了就要记住,并且要举一反三,如果不动脑筋再而三地犯错,或者以问代学,就是对学习的亵渎,故称“再三渎”。这样
的学生老师是不喜欢的,故称“渎则不告”。既要“学”更要“习”,不断地温习实践,才能真正固化成自己的东西,故称“利贞”。4.1.4“
利贞”,既说学习要不断温习巩固,更重要的是启蒙求学要走正道。“贞”一字双关,既有固化之义,又有“贞正”的意思。上艮卦为藏为正固,学
习学习,既要“学”更要“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知识和道德要不断地积累和巩固。启蒙教育最重要是要守正,要教人走上正道,不要领入
歪门邪道,这是圣人最大的功绩,故称“利贞”。4.1.5与前三个卦卦辞的比较。第1卦乾卦卦辞是“元亨利贞”,第2坤卦卦辞是“元亨,利
牝(pin)马之贞”,第3卦屯卦卦辞是“元亨,利贞”。而蒙卦卦辞是“亨,利贞”,与前三卦比较缺少了“元”,元是创始开始,开天辟地为
“元”,屯卦万物初生为“元”。到了蒙卦生命已经诞生,所以就没有了“元”,只剩下启蒙教育的“亨”和“利贞”了。4.2彖辞【原文】彖曰
: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
”,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白话】彖传说:蒙卦上山下水山高水险,遇险则止不知所从,心中疑惑是为“蒙”。求教于圣贤经过启蒙就
能从愚昧走向光明,前路才能畅通,故称“蒙,亨”。之所以能亨通,是因为能立即进行启蒙,蒙童求教及时,蒙师施教合乎中道的缘故,故称“以
亨行,时中也。蒙童虚心求学,老师耐心施教,志向相应,故称”志应也”。“初筮告”,是因为初六能顺应九二,九二既中且刚的缘故,故称“以
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再而三地去卜筮,这种亵渎怠慢的态度本身就是蒙昧的表现,愚昧之人会陷入更加愚昧的境地,故称“渎,蒙也
”。培养蒙昧之人走上正道,正是圣人最伟大的功绩,故称“蒙以养正,圣功也”。【解读】4.2.1“彖传”和“大象传”与卦辞的关系。卦辞
是文王所做,因其过于简练晦涩难懂,故孔圣人博采前贤见解精华阐释卦辞,分为彖传和大象传,孔圣人一般只述不作,比如在《论语》中,凡是孔
子之言,都注上“子曰”二字。“彖”读作(tuan),本义是宰猪,泛指动物解剖,引申为剖析分析。彖辞一般是从内卦到外卦,从下卦到上卦
,从开始到结束,从内因到外果,一层层地展现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各种情况,就像现在所说的“可行性报告”,有“摸着石
头过河”的意味,彖传一般强调困难消极因素多。而大象传是从相反的角度来注释卦辞,一般是从上到下从外到内,从已经形成的的现象和结果来看
走过的路,就像“事后总结”,捡取一两个关键点给君子以忠告。彖传和大象转珠联璧合,像两颗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着文王的卦辞。4.2.2“
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解释“蒙”卦卦名的由来。蒙卦下坎上艮,艮为“山”为“止”,坎为水为“险”为迷惑,前面山高水险,遇险则止,心
中迷惑是为蒙昧,故称“蒙”。上一卦屯卦彖辞曰“动乎险中”,到了蒙卦变成了“山下有险”。4.2.3“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解释蒙道为何“亨”。下坎卦为坎险为心中疑惑为“蒙”,二至上爻组成互大离卦为光明为“亨”,下互震卦为“行”,初六借助九二启蒙故称“以
”,连起来为“以亨行”。互大离卦为太阳为“时”,六二六三六四三个阴爻都在互大离卦“中”,象征愚昧之人都得到了启蒙,故称“时中也”。
进行启蒙教育,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时”,二是“中”。“时”是指时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小不努力,老大徒生悲”,错过了最佳的学
习机会,长大以后就只能“事倍功半”了,二至上互大离为太阳为光明为“天时”,故称有“时”。“中”是指中庸中正的为师之道,要往正路上培
养,不能走歪门邪道,一是指九二老师既刚且“中”,二是说阴爻们都处在离卦天时之“中”。4.2.4“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解释卦辞“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字从“之”从“心”,二至上互大离卦为“心”,下互震“上行”为“之”,合起来是“志”。“应”
的繁体字为“應”,从“丶(dian)、厂(han)、隹(zhui)、心”,答应响应呼应,像鸟鸣之声相互响应在山谷之中回荡。从卦象来
看,二至上互大离卦为鸟为“隹”,下互震卦为“发声源”之“丶”,上艮卦为山谷为“厂”,声音遇山反射回来,就像人回答答应,故称“应”。
一是说求学的主动性自觉性,二是说教和学并举,师生互动才是正确的启蒙教学之道,《礼记·曲礼》曰“闻有来学,无往教也”。4.2.5“初
筮告,以刚中也”,解释卦辞的“初筮告”。“以”是因为,“刚中”是九二老师的品质,九二爻为阳爻,又是下互震卦的主爻,刚健有为故称“
刚”。九二处下坎卦中爻,刚柔兼济行事中道,故称“中”。4.2.6“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解释卦辞的“再三渎,渎则不告”。
不听老师的话,再而三地犯错,或者以问代学,是对老师的不敬,也是对学习的亵渎,自己也会陷入更加愚昧的境地,故称“渎,蒙也”。韩愈《
师说》曰“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2.7“
蒙以养正,圣功也”,解释卦辞的“利贞”,综述启蒙的宗旨。把孩童和愚昧之人培养成正直的人,不能走歪门邪道,这才是圣人最大的功绩。“养
”的繁体字为“飬”,从“羊”从“食”,羊为美善之物,修身养德谓之“颐养”,古人注重教育,将老师与圣人并列是尊师的表现。上艮卦和下互
震卦正好组成一个新的六画卦,那就是第27卦山雷颐卦,《杂卦传》也说“颐,养正也”。《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后天的邪正美恶皆视
养之者如何耳,故虽蒙而可以为圣为贤者,养之以正也,故为圣功也,把童蒙的启蒙教育,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4.3大象传【原文】象
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白话】大象说:山下流出的泉水清澈透亮,但越向下流会越浑浊。君子因此感悟,人之初性本善,要保护好
孩童未受尘世污染的纯善天性,果决行动培育道德,以正道启蒙也一定能修成正果。【解读】4.3.1“大象传”和“彖传”的互相补充。“大象
”一般是从上卦到下卦,从现象到原因,从外卦到内卦来解释卦辞。先说上下卦的组合,再指出它对人的启发,先说已呈现在外的存在的现象,再启
迪君子该如何应对。彖传如“可行性计划”,一般都如实地逐步剖析事物的客观情况,以及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和趋势。而大象传就像“事后总结”,
保留着切实可行的正确的策略措施,给君子以忠告。彖传的篇幅比较长,详细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而大象传则是摘取其中的关键点,言简意赅给君
子以善意的提醒。彖传和大象转珠联璧合,像两颗夜明珠一前一后映照着文王的卦辞。4.3.2“山下出泉,蒙”,清澈的泉水就像孩童纯真的天
性。蒙卦上艮下坎,山下流出泉水。泉水是由储存在山体里的无数小水滴积累而成,这就象君子的高尚品德是由无数的小善累积而成。刚从岩石间流
出的泉水清澈透亮,就像孩童一样天真无瑕。泉水越往下游流越被污染,引喻孩童如果不加以正确启蒙心智会被污染,条条溪流汇流成江河,终将流
入大海以成正果。4.3.3“君子以果行育德”,告诫君子启蒙莫错过机会。下互震卦为足能“行”,为雷代表行动“果决”。上艮卦为“果蓏(
luo)”,结下果实有了成果为“果”。二至上爻组成互大离卦为“大腹”,同时上艮卦和下互震卦组成第27颐卦为“颐养”,合起来为“育”
养育培育。三四五爻组成上互坤卦为“厚德载物”。将这几个字连起来就是“果行育德”,马上就有了全新的含义。君子因此感悟,人之初性本善,
要保护好孩童未受尘世污染的纯善天性,果决行动培育道德,以正道启蒙也一定能修成正果。4.3.4蒙卦“品德道德教育”的大义。蒙卦主要
讲道德品德,“乾坤屯蒙”与“天地君师”相对应,圣人将蒙卦列为周易的第4个卦,排在饮食养育心智培养的需卦的前面,足以证明华夏先民对“
德”是多么地重视。文王的《周易》将乾卦列为首卦,坤卦紧跟其后,是说周人要像大地那样永远跟随天道。有何资格作为“天之子”,那就要厚德
载物,天佑有德之人,所以周人尤其注重道德修养,在万物出生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养育身体而是培育道德。《弟子规》中写到“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首先提到德的教育,学会做人待物,最后有了余力才去学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孔圣人认为“人之初,
性本善”,在教育过程中,首要的任务是将本身的善性和品德启发出来,就像储存在山体内的无数纯净的水滴一样从山体中渗出,培养道德的过程就
像水滴溪流汇聚成江河,最后奔向大海修成正果,主要指蒙卦的初六。圣人注意到,滚滚江河东流入海,水质会越来越浑浊,这就是“性相近,习相
远,苟不教,性乃迁”,纯真的本性会被世俗所染,导致道德缺失,所以要进行引导教育,主要指蒙卦的六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是说教育启蒙要宽严结合,指刚中的老师九二。“昔孟母,择邻处”,是说要有一个好的教育学习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六四爻
,身处最阴暗之处,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是指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六五。“幼不学,老何为”,是说蒙卦的“
时”,教育从娃娃抓起,少小不努力老大徒生悲,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机会,以后就很难成才了。4.4爻辞和小象传解读。卦辞是文王所写,彖辞
和大象传是孔圣人总结的,从前后终始两个不同的角度注释文王的卦辞。周易有六十四个卦,将一个人和一个国家的处境细分成六十四种情形,就是
我们常说的“天时”。那么在这个具体的环境中如何作为,就是六个爻辞所要讨论的问题了。“爻”读作(yao),既像远古时的“结绳纪事”,
小事打小结,大事打大结。也像是切肉,切成小块大块,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之象。六个爻就是将事物的发展过程细分为六个阶段,根据不同“地利
人和”的千变万化,如何去“趋吉避凶”。六个爻辞是文王的四儿子周公所撰,就是中国人崇拜的“周公解梦”的那个周公,孔圣人逐句注释爻辞称
为“小象传”。圣人在蒙卦中,总结了远古时期教学的经验教训,尽量真实地模拟现实世界教学中的各种实际情况。在蒙卦中有两位老师四个学生。
九二和上九两个阳爻为老师,其余四个阴爻是学生。九二是刚柔兼济宽严结合的良师,上九是太过严厉体罚学生的严师。四个学生的素质和处境也不
一样。圣人再将单纯的教育学生,延伸到所有人的教育之道上,不仅包括蒙童,还包括愚昧无知的所有大人。4.4.1初六爻【原文】初六:发蒙
,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白话】初六:启发蒙昧之初,应该制定明确适当的法规制度晓示群众,也可对
犯错之人略加惩戒,作为反面典型教育民众,使之有所约束有所戒惧,不敢恣肆妄为,借此让他们摆脱蒙昧,如果不这样,长此以往则会陷入受桎梏
之苦的困境。小象传说:把法规明示天下使百姓都看到,让百姓在法规的约束中逐渐接受教化。【解读】4.4.1.1第一类学生是本质纯真善良
的幼童。圣人描述说“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圣人用泉水象征纯洁的人性,用河水被污染告诫我们世俗的侵蚀,还借用远古的两种
刑罚,告诉我们可以进行适当的管制和惩罚。4.4.1.2“发蒙”,启发幼童固有的纯善之德是首要任务。初六处下坎卦的下爻,最为蒙昧故称
“蒙”。紧邻着九二这个老师,九二是下互震卦的主爻,震卦为雷震醒大地能启发初六,故称“发”。下坎卦为水,初六就像储存在山体中的纯洁的
水滴,有善良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把这份善性启发出来就行了。4.4.1.3“利用刑人”,订立规矩,树立正面典型。“刑”字
一字双关,既有“约束”之义,又通“型”典型。首先,“刑”从“刂”旁,“刂”读作(dao),刀具刑具惩戒,周易中的“刑狱”都取象于坎
卦,九二爻居下互震卦有雷霆之威,处二至五互大离卦为“戈兵”武器,可以约束初六,故称“利用刑”。其次,“刑”通“型”,与“人”合成“
刑人”就是树立正面“典型”。九二爻处下互震卦主爻,《说卦传》曰“帝出乎震”代表天道。在自然界是地随天,阴从阳,初六为阴爻,就要以既
刚且中的九二为榜样,故称“利用刑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从小就要给初六立下规矩,还要给他树立正面典型。4.4.1.4“用说桎梏”,
用反面教材加以警告。“桎梏”是古代木制的两种刑具,在足曰“桎(zhi)”,在手曰“梏(gu)”,套在手腕和脚腕上,中间空也,类似于
现代的手铐脚镣。“桎梏”的取象来源,描述六四爻的处境,二至上组成互大离卦,六四爻处大离中爻,离“为木也,为科上槁(gao)”,中空
的木材。同时离卦为“附”为“缚”为“绑”,上艮卦为手,二三四爻下互震卦为足,六四之“足”被“中空之离木”所缚为“桎”,六四之“手”
被“中空之离木”所缚为“梏”,六四爻与九二上九阳爻无比无应,处在“困蒙”的境地,就象手脚被束缚住一样。周易中的“说”通“脱”,脱开
脱离,因为初六与六四爻不应,所以初六不会走到六四爻的困境,故称“脱”。圣人“借用”六四爻作为反面教材警告初六爻,故称“用”。育人之
初,不仅要从正面教育,并且要树立反面的典型,长大后走到歪门邪道上的人要受到牢狱之灾的惩罚,以此告诉人们不学好的下场,使其从小就有所
畏惧。否则光说好听的,没有适当的束缚和严厉,没有几个人能记得住。4.4.1.5“以往吝”,展现如果不“利用刑人”的结局。六四爻辞曰
“困蒙,吝”,初六如果执意前往也会落到六四“吝”的境地。周易中的“吝”字都取象于坤卦,大地养育万物就像母亲护佑着孩子,极为吝啬,六
四爻处上互坤卦之中爻,故称“吝”。4.4.1.6“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孔圣人从社会治理的角度阐释“利用刑人”的效应。有“正法”,
就有相对的邪法,正风邪气之别也。初六处下坎卦有“刑狱”之象,周公在爻辞中用“刑”,孔圣人改称为“法”,初六处下卦坎卦为水,比喻法度
公平。引申到社会治理的层面,从一开始就把法规明示天下,让百姓在法规的约束中逐渐接受教化,摆脱“桎梏”的刑罚,故称“用说桎梏,以正法
也”。4.4.1.7与师卦和家人卦初爻的比较。孔圣人彖辞曰“以亨行,时中也”,是说要掌握启蒙教育“时”的概念,从小告诉他什么是对的
,什么是错的。就像第7卦师卦初六所说“师出以律,否臧(zang)凶”,也像第37卦家人卦初九所讲的“闲有家,悔亡”,行军打仗首先必
须纪律严明,初建家庭必须先订立规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都与蒙卦初六“利用刑人”的意境相似。4.4.2九二爻。【原文】九二:包蒙吉,
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白话】九二:九二既刚且中刚柔兼济,就像一个家里的丈夫,能包容自己孩子的蒙昧顽劣,是为
“包蒙吉”。能容纳忍受自己媳妇的不讲理,是为“纳妇吉”。像一个有出息的长子,将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和和美美,故称“子克家”。能做到这一
点,这个人就有了爱心和耐心,有资格做一个老师了,这样的老师不会嫌弃别人的孩子,也不会嘲笑别人的妇道之见,这就是古人对老师的最基本要
求。小象传说:“子克家”,是说九二臣子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都来自于六五之君之父的信任和授权,你还是子还是臣,天地君臣父子尊卑有
序,所以九二要守住本分,不可越俎代庖。【解读】4.4.2.1第一类老师,是宽严结合的良师。作为老师要为人师表,首先要形端表正心地善
良,还有宽容之心。圣人描述说“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拿一个家庭的丈夫作比喻,巧妙地引申出对老师的基本要求。4.4.2.2“包蒙
吉,纳妇吉,子克家”,提出良师的标准。“包蒙”,周易以阳包阴为“包”,九二为阳爻,初六为蒙昧的孩童,九二向下亲比包容初六,故称“包
蒙”。“纳妇”,指九二向上容纳六三六四六五群阴之妇。“妇”为已婚之女性,“女”为未婚少女,九二之上的三个阴爻都比九二年长故为“妇”
。“纳”字从“糸(mi)”从“内”,原义是用布料把东西缝在里面,纳衣服纳鞋底,下互震卦为“敷”为铺开为“草丝”,上互坤卦为布,二三
四五爻连起来的卦象就是用布把三四五三个阴爻容“纳”起来。“子克家”,赞扬九二的能力和功劳。九二为下互震卦主爻,震为长子故称“子”。
“克”肩也,能胜任,从卦象来看,九二处下坎卦为“耳”,“耳”在肩之上,九二又处二至上互大离卦为“中空之木”,肩上抗物肩负起责任为“
克”。二爻为大夫位,其采邑为家,故曰“子克家”。圣人拿一个家里的丈夫作比喻,既不嫌弃自己孩子的愚昧顽劣,也能忍受妇道人家的不讲理。
这个人能有如此爱心和耐心,就有资格做一个老师了,故称“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4.4.2.3“子克家,刚柔接也”,孔圣人进一步阐
释,既说九二得到了六五的信任和授权,又善意告诫九二不要僭越职责。“接”字从“扌”从“妾”,“扌”读作(shou),牵手迎接握手,“
妾”是身份卑微之人,合起来就是不管对方身份如何,都要以诚平等接待。首先从正面赞扬六五和九二君臣相得密切配合,九二之臣刚爻居柔位,六
五之君柔爻居刚位,本身都刚柔兼济。同时六五柔爻与九二刚爻上下正应,把教育大权交接给九二,合起来就是“刚柔接也”。其次,从反面给九二
以善意的告诫。毕竟九二处下互震卦,有可能像震雷一样束缚不住自己的刚健和冲动。孔圣人告诫九二,你虽然打理家庭教化民众颇有功绩,但你毕
竟还是还是臣还是子,你“接受”的是六五君父的信任和授权,天地君臣父子尊卑有序,不可因此自高自大越俎代庖超过教育的限度以教代罚,更不
能僭越职责妄议朝政,唯有兢兢业业刚柔兼济宽严结合,才是正确的为师之道。4.4.3六三爻【原文】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
利。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白话】六三:六三不中不正,品德低下不好教育,属于朽木不可雕之类。就像一个不贞的女子,见到有钱有
权的男子,就会见利忘义失身失德,所以大家都不要娶这种女子为妻,也不要任用这种小人,给你带不来任何好处。引申到人事上,士大夫立身处世
必以廉耻为本,不能见异思迁见钱眼开,要做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正人君子,否则必遭世人唾弃。小象传说:“勿用取女”,因为她行
为邪僻不顺。【解读】4.4.3.1第二类学生品德不好。流出来的泉水受到了世俗的污染,圣人描述说“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用男女婚配作比喻。4.4.3.2“勿用取女”,周公以不贞女子来比喻品德不好的学生。“取”字一字双关,既指“娶亲”,又指“任用”。
六三与上九正应阴阳相配,“娶”字上“取”下“女”,上九处上艮卦为“手”,提携六三则为“取”为“用”,六三为“女”与上九正应婚配,有
“娶”之象。相对于上九,六三年轻为“女”,但受六四六五同性阴爻相敌相阻隔,上九又处艮卦为阻止,路途多有险阻。六三阴柔之“女”,阴居
刚位不中不正,无贞正之德,又乘刚九二,柔乘刚女欺男是邪僻之道不顺礼法。所以她不愿吃苦见利忘义,想取悦刚中九二,不再前行找自己的正夫
上九,而是后退失身。所以圣人告诫九二和上九,大家都不要娶这个女子为妻,也不要任用这种小人做事。4.4.3.3“见金夫,不有躬”,具
体描述六三的不当作为。“金夫”指九二,坎得乾中有小乾卦之称,乾为金,九二也为“金”,是阳刚丈夫。六三处二至五互大离卦为日为目为“见
”,合起来为“见金夫”,碰到了有钱有权的男人。“不有躬”,“躬”字从“身”从“弓”,从卦象来看,六三处上互坤卦为大地为人的身体,处
下坎卦为“弓轮”,合起来就是个“躬”字。六三如果前行正应上九,要经过三四五爻组成的上互坤卦,坤为身体为大地的厚德载物,是为“有躬”
。现在六三不愿吃苦,后退到九二则离开了上面的坤卦,象征六三既失身又丧失了妇德,故称“不有躬”。我们对照一下第3卦屯卦的六二爻,“女
子贞不字,十年乃字”,蒙卦和屯卦互为覆卦,是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蒙卦三至上爻与屯卦二至五爻的爻象完全一样。在屯卦中,六二女子乘刚初
九上应九五两难选择,所幸六二既柔且正有坚贞的妇德,毅然割舍初九的诱惑,历经十年之苦才与九五结成百年之好。但是蒙卦的六三爻是不中不正
之女水性杨花,不愿吃十年之苦,见到九二金夫,就见异思迁撇开了上九。4.4.3.4“无攸利”,描述六三爻的结局,既“无攸”又“无利”
。“攸”是水之安行的意思,六三处下坎卦为河水,处下互震卦为“行”,六三与上九正应,上九居上艮卦为止,江河之水遇到了高山阻挡,流不过
去了,故称“无攸”。六三处下互震卦,震卦的反卦是巽卦。六三如果是阳爻,则下坎卦变为下巽卦。巽为“利市三倍”为“有利”,反卦和变卦都
取反象,所以六三“无利”。“无攸”和“无利”合起来就是“无攸利”,表示六三为社会不容,既不要娶这样的女子,也不要任用这种小人,没有
任何利益可言。4.4.3.5“勿用取女,行不顺也”,孔圣人补充注释。六三处下互震卦为“行”,本来六三已进入上互坤卦为“顺”,但六三
返身与九二亲比则又离开了坤卦,是为“不顺”。再加上六三爻阴居刚位不中不正,其行为有违风俗常理,故称其“行不顺也”。蒙卦是讲启蒙教育
之道,不可接收这样的小人为门徒,教育不是万能的。初六虽然顽劣愚昧,毕竟处在蒙昧之始可塑性强,正确引导可以走上正道。六三则不然,她不
是愚昧顽劣的问题,而是品质恶劣的性质。教育并不是无往而不利的,连孔子都有“朽木不可雕也”和逐出门庭弃而不教鸣鼓攻之的门徒。4.4.
4六四爻【原文】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白话】六四:六四身边的六三和六五都是柔爻,也得不到九二上九两个老师的启
蒙,自己又是阴居柔位不愿进取,被深深困于蒙昧之中,这种处境令人同情遗憾。小象传说:“困蒙之吝”,是因为自己远离了刚爻之实,所以被困
住了。【解读】4.4.4.1第三类学生得不到教育机会,值得同情。圣人描述说“困蒙,吝”,初六是第一类学生,六三是第二类学生,六四是
第三类学生。4.4.4.2“困蒙”,描述六四的困境。“困”字从“囗”从“木”,“囗”读作(wei),四周都被围住,“木”是草木。从
自然现象来看,六四处下互震卦上爻为初生的草木,但同处上艮卦为山为止,草木无法向上生长,故称“困”。从爻象来看,六四夹在六三和六五两
个阴爻当中,周围都是蒙昧之人,也与九二和上九两个启蒙的老师无比无应,自己本身又阴居柔位,无力自拔,故称“蒙”。所以不管从自然草木
还是从人的角度,都表明六四四面楚歌,被困得严严实实,故称“困蒙”。本卦初六爻辞“用说桎梏”的“桎梏”,就指的是六四处境,手脚被束缚
住。周易中共有4个卦提到“困”字,第5卦需卦彖辞曰“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第13卦同人卦九四小象说“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第47泽水困卦则全面阐释被困脱困之道。4.4.4.3“吝”,对六四的遭遇表达同情之心。六四处上互坤卦中爻,坤卦为“吝啬”,故称“吝
”。《系辞传》曰“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虽然六四困蒙而“吝”,但六四阴居柔位得正,是蒙卦
六爻中唯一当位的一个爻,正而静守故无大过,只是有“憾惜”而已,六四与六三的道德败坏有本质上的区别。本卦的初六爻辞说“以往吝”,也提
到了六四爻的“吝”。4.4.4.4“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孔圣人解释爻辞的“吝”,对受不到教育之人深表同情。阳爻为“实”,阴爻为“
虚”,此处的“实”指的是九二上九两个阳刚的老师。四个阴柔的学生中,初六与九二亲比,六三亲比九二正应上九,六五爻正应九二亲比上九,只
有六四与九二上九无比无应,孤独孤单所以说“独远实也”。六四童蒙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这不是六四本身的错,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孔圣人说“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六四就是女子和小人的典型代表,孔圣人在为他们鸣不平。4.4.5六五爻【原文】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
顺以巽也。【白话】六五:六五阴柔居尊,谦下九二,崇尚上九,虽身份高贵,但求学态度犹如蒙昧小童,虚心求教于蒙师,必能得吉。对应到社会
和国家层面,六五之君尚且尊贤下士,国之臣民必然群起效仿,形成全社会尊师好学的风气,故获吉祥。小象传说:“童蒙之吉”,是说六五虽居尊
位,却仍保持温顺之性谦恭之德,上行下效,以此造就了全社会学习风尚的形成。【解读】4.4.5.1第四类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赞扬君王能
尊贤下士。第四类学生品学兼优,虚心好学,圣人赞扬其“童蒙,吉”。4.4.5.2“童蒙,吉”,赞扬六五的作为和结局。六五处上艮卦为
“少男”,引申为“童”。六五为阴爻为蒙昧,故称“蒙”,合起来为“童蒙”。六五下与九二正应,上亲比于上九,犹如蒙师学子志趣相投,心意
相通,一个好学,一个乐教,必然吉祥。上升到社会和国家层面,六五为君,九二为臣,上九为圣贤,君王能以身作则尊贤下士,国之臣民必然群起
效仿,形成全社会尊师好学的风气,故获吉祥。4.4.5.3“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孔圣人阐释其原因。六五处上互坤卦为温顺为厚德载物,
故称“顺”。六五虽居尊位,但能下应九二,上尊上九圣贤,是有谦恭之德,故称“巽”。既顺又巽,合称“顺以巽也”。我们回顾一下第2卦坤卦
的六五爻辞“黄裳元吉”,虽已居于尊位仍能谦居阳爻之下,上衣下裳甘愿作“裳裙”。还有第11卦泰卦六五爻辞曰“帝乙归妹,以祉元吉”,第
54归妹卦六五爻辞“帝乙归妹,其君之袂(mei),不如其娣(di)之袂良,月几望,吉”。六五虽贵为君,但与九二阳刚大臣能心心相印,
将自己的女儿下嫁九二之臣,故称“帝乙归妹”,其意境与本爻的“童蒙之吉”是一样的吉祥。4.4.5.4毛主席说过,我们共产党人,要像小
学生一样,虚心向群众学习。唐朝的韩愈有一篇名文《师说》,是针对当时士大夫之族,丢失了不耻下问的求学传统,学习风气日渐败坏,韩愈痛心
疾首,遂作了此文,他在文中描述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起而笑之”,并大声疾呼“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讲的也是尊师从道。4.4.6上九爻【原文】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
寇,上下顺也。【白话】上九:上九阳居极位,偏离中道物极必反,犹如严师高高在上,击打体罚不听话的学生,这就是“击蒙”。六三不中不正,
上九要以严厉手段及早加以管教,否则等到六三走到邪路上就来不及了,就像御寇于家门之外,等到强盗进了家园就麻烦了。但施教宜严不可暴,当
严管而慈教,上九严厉管教不中不正的六三小人,如果采取刚暴方式会适得其反,反而会使六三长大以后,也学会了用刚暴来处理事情,这就有逼六
三为寇的危险。上九是老师不是法官,六三也不是罪犯,最好的办法是既能阻止抵御六三的错误行为,在小时候就加以纠正,使其不继续向坏处发展
。又能驾御顽劣童蒙,教育其回归正道,这是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大难题。小象传说:“利用御寇”,是说适宜采用抵御盗寇的方式,严管而慈教,
九二上九上下相互配合,就能使六三慢慢变得温顺,教育之道才能上下顺畅施行。【解读】4.4.6.1第二类老师,是不中过暴的严师。圣人描
述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既要惩戒,但不可过暴。4.4.6.2“击蒙”,描述上九的作为。“击”的繁体字为“擊”,上“毄(ji
)”下“手”,手持器械敲击击打。从卦象来看,上九居上艮卦为“手”,二至上组成互大离卦为“戈兵”,以手持械故称“击”。上九与六三正应
,六三是“不有躬”之女,是道德败坏的蒙昧之人,故称“蒙”。上九居于最上爻,刚极不中物极必反,偏离启蒙正确之道,用手持械武力击打蒙昧
的六三,故称“击蒙”。上九与九二两刚爻皆是治蒙者,九二刚而得中,其于蒙能“包”能“纳”,治之以宽。上九刚极不中,其于蒙乃击之,治之
以猛。4.4.6.3“不利为寇,利御寇”,给上九提出合理建议,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说上九必要时对六三严加管教,其次是说掌握分寸不可
过暴。“寇”指强盗,六三处下坎卦为北方的匈奴强盗,所以周易中的“匪、寇、盗、险”都取自于坎卦。从卦象来看,上卦为艮为家园为国家,上
互卦为坤为大地为国家领土,六三处下坎卦为盗寇,象征盗寇侵入了家国,所以上九把六三当成了盗寇,持戈射箭击打。“御”有两层含义,既能阻
止抵御也能驾御,上九爻处上艮卦为山为止,引申为防御抵御。艮卦又为“手”,引申为驾御。蒙卦是讲启蒙教育,对于像六三这样品质败坏屡教不
改的顽劣之徒,可以采取适当的严厉之举,否者他长大后有可能沦为贼寇,就像御寇于家门之外,等到强盗进了家园就麻烦了,故称“利御寇”。但
不能超越限度,不能用暴力手段来惩罚她,只要能够起到防止对方为寇作乱的作用就行了。如果采取暴烈过甚的举动,击之过烈过猛,那击蒙者本身
就成为寇了,被击者将来也会有暴力倾向,故称“不利为寇”。“利御寇”是说教育要治病救人,不能一棍子打死,阳刚之师要想办法,学会驾御不
听话的学生,还因为你毕竟只是一个启蒙教育者,而不是执法者,现在主张不能打骂体罚学生,即是此理。九二强调启蒙的宽容,上九强调启蒙的严厉要程度适当。4.4.6.4“利用御寇,上下顺也”,孔圣人补充解释“利御寇”的原因和结局。两个阳爻九二上九,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中间是坤卦大地为“顺”。两个老师上下通力合作宽严结合,社会上下都形成了尊师重道的大好环境,就会感化六三,如果能把六三这样的顽劣都教育过来了,启蒙之道就完全顺畅了。4.5蒙卦总结圣人将教育分成教和学两方面,对老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也列出了学生的不同状况,圣人再将教学引申到所有人的教育之道上。圣人用很多自然和社会现象作为辅助来阐释哲理。比如用把野猪驯养成家猪来比喻启蒙,将孩童的纯善之德比作山中清澈的泉水。用泉水越向下流越浑浊的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及早教育的重要性。记载了古人的卜筮原则,把学习比做卜筮算卦,告诉我们学习要主动要心诚。用不能多次占卜的原则,告诉我们学习要举一反三,不能不动脑筋。介绍了古代刑法“桎梏(zhigu)”这两种刑具。介绍了远古时期就存在道德不好的“拜金女”。用“包容自己孩子和媳妇”这一个人之常情,巧妙地提出了作为老师要具备爱心和耐心的最基本的标准。圣人在蒙卦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古人如何教育的全貌,我们拿当今的状况做一下比较,还存在着很多差距。其一,今人不重视道德教育,颠倒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顺序,甚至只要书本知识,没有了“体”也不要“德”,培养出了很多道德低下之人。其二,老师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个别老师道德败坏。其三,失学儿童这个问题依然严重。其四,老师的地位越来越低。其五,虚心好学的社会风气日落西山,这些不由得不让人痛心啊。到了蒙卦,前四卦就讲完了,我们总结一下,乾坤两卦开天辟地,屯卦君王出世,蒙卦老师出现,这就是中国人崇尚的“天、地、君、师”四道,将老师与“天地君”三帝并列在一起,可见古人将师道提升到了多么高的一个层面。4.6从蒙卦到需卦的过渡。孔圣人《序卦传》曰“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对于个人来说要吃饭长身体,上升到国家层面,饮食之道乃国计民生,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君王的根本职责。中国人教育的顺序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蒙卦中完成了“德”的启蒙,那么接下来需卦就要培养智力和养育身体。所以就自然从蒙卦过渡到第5卦需卦。张武忠2015.3.20于北京。
献花(0)
+1
(本文系逐字逐句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