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广西中小学生暑期夏令营之路该何去何从?
2017-07-12 | 阅:  转:  |  分享 
  


上周伴随着期末考试的结束,广西全区的中小学生正式步入了长达两个月的暑假。越来越多的广西家长开始选择在炎热的暑期给孩子报名上夏令营。近几年来,因为不需要很高的前期投入以及能够快速获得高额利润,吸引了不少教育相关机构在暑期举办夏令营的热情。事实上,夏令营活动在中国兴起不过十年时间,最近两三年来已然形成火爆局面,吸引了更多的“掘金者”不断涌入这块大蛋糕。这些组织主体除了中小学学校、教育培训或咨询机构、旅行社以外。据了解,夏令营包括很多不同的主题类别,国内夏令营训练时间一般在5到15天,收费在2000~9000元不等,国际夏令营行程一般在6~14天,收费则高达26000~70000元不等。

广西亮剑特训夏令营许总监告诉记者,广西整个夏令营市场并没有规范的准入制度可循,也没有政府机构的监管,“只要有场地、教练资源和获取学员的渠道,就不难举办夏令营。”许总监还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广西亮剑特训军事夏令营今年暑期的招生人数预计在600~800人之间,除去700多亩面积夏令营营地的维护、近50人的后勤人员和教官人员的工资支出,利润率还是整个夏令营市场偏低的。“

记者近日走访一些课辅机构时发现,家长报名夏令营造成的生源流失带来了暑期辅导课程的缩水,因此提前印制暑期夏令营活动宣传单,成为了这些机构的一致选择。一位课辅机构负责人称,这些短期的夏令营活动比较容易组织,投入的人力通常只有两三个人,但是却对孩子们的吸引力极大。但是一些中小型教辅机构匆匆开设夏令营活动,因为准备不充分容易暴露“自己的短板”,令家长满意度下降,反而会加速未来课辅生源的流失。”

在许总监看来,很多广西的夏令营的组织机构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一些以赚钱为目的的夏令营组织机构的短视行为并不可取,未来的夏令营市场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学校组织常规夏令营,不以盈利为目的或者收费较低,主要聚焦国内夏令营;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的力量则可以着眼高端的国际夏令营活动,并形成专业品牌,这样才能促进夏令营的健康发展,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一份更有力的保障。
献花(0)
+1
(本文系xvliangabc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