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黄简讲书法二级课程21
2017-07-14 | 阅:  转:  |  分享 
  
二级课程笔势21横竖的复合笔势:石楯势

我们现在是讲二级课程,识势。首先花了两堂课讲笔势的基本理论,然后六堂课讲单一笔势,单一笔势在张旭系统中就是“永”字八个点画,我讲课时,分为点、横竖和撇捺三个部分来讲。然后是复合笔势,首先讲了张旭的“五势”,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张旭“五势”都是复合笔势,是“永”字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讲完“五势”,介绍后人补充的复合笔势。点的组合到上一堂课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横竖的组合,然后是撇捺的复合笔势,最后还有一些特别复杂的笔势。表中已经讲过的内容,我用红色表示。你看红色已经有一大片,没有讲过的已经不多了。但张旭的五势是讲使转,是原则性的,后人以点画形体来区分,较为直观,补充了大量的笔势。



各位看过这个系统表,就知道我们现在走到了哪一步,今天我继续讲横竖的复合笔势,让我们继续。

1.已经讲过的横竖笔势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已经讲过的横竖笔势,这里面有单一笔势和复合笔势两类。



1.1横的单一笔势

横的单一笔势,以前我们讲过,在“永”字中有两种:一是平放的横,勒势,六号位。另一条是向上的横,策势,三号位。



这里我提一个思考题:既然有向上的横,那有没有向下的横呢?向下的横偏向九号方向,这就是侧势,因为它和“永”字第一点的方向是相同的。“永”字中九号方向还有磔,就是最后的捺笔。磔是张开的意思,而侧是不平的意思,所以向下这一横走势叫侧,不叫磔。

你看王羲之《丧乱帖》中的“肝”字,右旁“干”两横一竖,这两横都是九号位的。有没有人说这是两个捺呢?当然没有,这是两个横,只不过侧了一点。



横的化势,上面这一条是覆,下面这一条是仰。



所以仰覆,如果把它们分成两半,覆这条线就是先向上后向下,先策后侧;仰这条线就是先向下后向上,先侧后策。所以仰覆也可以说是复合线条。这样一来,蓝色这三条是“永”字八法中原有的走势,红色这两条是化势,其实也是一种组合。

1.2竖的单一笔势

接下来看看竖的单一笔势,基本一条是纵。竖笔有没有斜一点的情况呢?也有。譬如奋笔势,中间蓝色的那一段竖就是经常会出现斜的情况,这是因为手腕一左一右引起的,摇腕的幅度一大就会这样。但我们认为这还是竖,不是撇。



我为什么把这条纵标为红色呢?这是因为“永”字八法中没有这条线。“永”字中只有努。与之相对的就是裹。“永”字八法中也没有裹,这也是化出来的笔势。



1.3横的复合笔势:奋笔势

好,现在看看横的复合笔势。最重要的就是“五势”之一的奋笔势,这是横的连续。



我们也已经讲过曲尺势和犁梁势,这都是右上角。如果在张旭的眼中,它们只是奋笔势一开而已,只是横竖线条的连写,属于使。张旭的五势在揭示线条的本质,而后代人眼光在于点画的形状,学起来比较直观。如果结合这两种观点,由表及里,是学习书法的好方法。

举例来说,写奋笔势一开半,用我刚才讲到的策、横和侧三条线,可以排出九种样子:横加横、策加横,侧加横,策加策,横加策,侧加策等等。



这些组合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横笔的使,但是表面形状不一样。这时候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说这些都是奋笔势一开半,如果你给每一组合的表面形状起一个名字,那就太繁琐了。

《玉堂禁经》有讨论一画的变化,称为“勒法异势”,二画的变化称为“策变异势”三画叫“三画异势”。这就是讨论刚才讲的那些横画的变化,所谓“异势”,就是变化。



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亭”字和“讬”字,起笔头上一点一横,都可以把它当作横横,也就是奋笔势一开半。古代也有给它另起名字的,这对学书法的人来说记忆量太大了。



1.4竖的复合笔势:竖笔势

至于竖笔势,其基本思想和奋笔势是相同的,如果是竖笔势一开,那就是一个左下角,一个折,再来一次就增加一个。竖笔势怎样用已经讲过了,这里只是提醒一下。



抬笔功能

二,抬笔功能。单纯的横竖连写,那是变不出什么花样来的,像这样阶梯式的线条,实际用处不大。但一有抬笔功能,立即改观。



以竖笔势为例,只要把第二笔抬高,就是一个“上”字,这个我已经在前面课程中讲过了。



如果下面那个横画缩短点,不和第一笔竖相交,这就是一个口字,也就是说,从使转角度看,“口”字和“上”字大圈是一样的,所不同的只是摇腕的幅度,所以出来的形状不一样。





如果第一个横抬笔向上时和竖笔相交,那就是“土”字,这也取决摇腕的幅度。所以说张旭的“五势”,抓住了使转的本质,摇腕的幅度决定了最后的形状。

如果一竖特别长,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形状,这个组合非常有用,在书写中出现的频率很高,我们就称它为竖笔势两开,抬笔一次。我们还会遇到一个竖笔势三开,抬笔一次的情况,写出来的结果,就是这样一竖三横。



简言之:奋笔势和竖笔势,摇腕几次决定几开。同样的开数,有没有抬笔影响最后形状。同样抬笔,摇腕幅度大小也影响结果。

所以书写出来的最后结果,或者说最后字形,是摇腕次数和幅度决定的。

我们来看一些实际的例子,褚遂良这个“比”字,左边就是利用抬笔功能,写了一个“上”字形,右边也是抬笔写的,所不同的是,左边写了一竖就抬笔,右边是先写了一开再抬笔的。



王羲之这个“至”字,下面是“土”字形,他是先写中间一竖,然后抬笔写两横,抬笔的牵丝看得清清楚楚。



智永草书“羊”字,上面羊头等于一个“上”字,下面呢?一竖两横,其实也是“上”,只不过摇腕幅度不同,影响到每个笔画的长短不一样,所以最终的笔势形状就不同。

孙过庭《书谱》“工”字,两次抬笔,第一次写了一横,收笔后抬笔向左,第二次写了一竖,用一个优美的牵丝抬笔向左,这样三个笔画很清晰,但又很流畅。真书抬笔牵丝往往不表现出来,如智永《真草千字文》,这个“工”字的写法和孙过庭其实是一样的,有没有抬笔呢?同样抬笔,只不过牵丝不表现出来而已。



王羲之这个“在”字,下面是“土”字,他是先写一横,抬笔向上,一竖下来,又特意抬笔向左,把点画分得很清楚。



《阴符经》这个“在”字最后一横,为什么分成两半,左半比右半粗很多呢?这是因为写了一竖后抬笔向左,牵丝留在纸上,左半粗的原因,实际上是一横上面有牵丝的痕迹,所以才会看起来比较粗。

日本《紫薇字样》有一个挑土势,就是“土”字边。如果左边是“士”,如“壻”,就是挑士势。你看,作者的思想就是只看点画的形状,讲究长短,不讲使转的。每一个形状起一个名字,你说这样烦不烦?“土”字也好,“士”字也好,都可以归入奋笔势一开半,抬笔两次。因为写法本质是相同的,所以一定要起名的话,叫一个挑土势就够了,长短不论,好像竖笔势不管几开都是竖笔势。



简言之,“五势”本质是讲使转,使转来之于摇腕。竖笔势和奋笔势中出现抬笔,只是摇腕加大。抬笔会影响最后的笔势形状。

张旭说竖笔势可以写出一个“上”字,说明他不管最后的笔势形状。使转才是根据。

3.石楯势

三,现在我来介绍一个新笔势,是利用抬笔功能创造的,名字叫石楯(shun)势。栏杆我们大家都知道,如果你开车前面路上出现一根横木,那就是栏杆,意思是不可进入。比较复杂一些的栏杆,下面还有支撑的木头。王逸《楚辞》注说:“纵曰槛,横曰楯。”所以《说文解字》说:楯,阑楯也。合起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栏杆。



这是一个两开半的奋笔势,原本是顺次写下来的,如果我把它分开,在写了一开以后,我抬笔向上,然后写余下的一开半,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笔势:石楯势。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羽”字,就是用了石楯势。这是左右两组,每一组如果从形状上来说,就是先写了一个钩努势,然后写上两横。但就使转而言,每一组都可以看成是奋笔势两开半,其中抬笔一次。



简言之,古书有把整个“羽”字当作一个石楯势。我意整个“羽”字是左右两组,笔势重复。石楯势应该是“羽”字的一半。

笔势只是整个字的一个部件,不应该是整个字。举例来说,王羲之这个“雪”字,上面是“雨”,下面就是石楯势。如果石楯势是整个“羽”字,就不好办了。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尽”字,起手取势就是石楯势,虽然中间一横比较长,但整个笔势没有改变。



欧阳询《九成宫》这个“与”字,上面的右旁也是石楯势。这种写法非常普遍,他是学王羲之的写法,《兰亭序》中的“与”字也是这样取势的。



石楯势有一个使用注意,《汉溪书法通解》说:“在字首者宜用画,字旁者宜用点,各随其势也。”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对晋唐书法作品非常仔细的一个研究。石楯势如果出现在一个字的上面,那中间两笔就用横。你看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翠”、“习”两个字,石楯势处于字的上部,确实是用横笔的。



如果石楯势出现在一个字的旁边,这时候就用点了。如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翔”字,石楯势在右面,一个用了龙爪,一个用了铁铃。那其他晋唐书法家是不是也这样写呢?柳公权《神策军碑》中的“翠”字,石楯势在上面,我们见到石楯势中间两笔确实是用横的。





颜真卿《多宝塔碑》有一个“翊”字,石楯势在右面,也真的是用了点,写了两个龙爪势。是不是所有晋唐书法家都这样写呢?这还要继续研究和统计,但就刚才所举的例子,已经说明确实有一批大书法家是遵守这个方法的。









献花(0)
+1
(本文系雪儿书屋91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