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张某,女,38岁。1992年4月18
日初诊。患者发病半年,因与邻居不睦,经常发生
口角,心中郁郁不乐,渐觉胸闷,胁肋胀满,嗳气不
舒,纳差,面容憔悴,精神不振,下肢稍有浮肿,睡
眠不佳,病情时轻时重,舌苔薄白,脉弦。曾作B
超上消化道钡透检查,未发现异常。中医辨为郁
证,证属肝气结型,治当疏肝理气,解郁醒脾。处
方:柴胡、芍药、枳壳、香附各9g,川芎、陈皮各
12g,茯苓15,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
次温服。服3剂后病愈减半,效不更方,又继服6
剂,病逐愈。为巩固疗效,改服舒肝健脾胃丸1周。
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讨论《证治汇外·郁证》指出“郁病虽多,
皆因气不周流,法当顺气为先”。柴胡疏肝散功专
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行
气解郁;川芎、芍药、甘草活血化瘀止痛,诸药合
用,则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郁症自解,故柴胡疏
肝散治疗郁证初起,病情属实者,莫不随手奏效,
《医方论·越鞠丸》曰“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
通,郁于何有?”在服用药物治疗同时,精神治疗亦
极为重要。正如《临证指南医案·郁证》所说“郁症
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医者应关心病人的疾
苦,做好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其思想顾虑,调动
病人的积极因素,配合治疗,如此药物、精神双重
治疗,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57000华刚)
中药外治小儿急性
扁桃体炎92例
临床资料1999年~2000年本院儿科门诊
观察92例患儿,其中男42例,女50例,年龄在2
~12岁之间,单纯中药外治以下称为治疗组。选
择同期门诊病人,急性扁桃体炎46例(以下称对
照组用抗生素等)。两组病人体温均在39°C以上,
扁桃体肿在?°~?°之间,脉多弦滑数。实验室检
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10~20×109L之间。
治疗方法治疗组:不用任何抗生素,单纯用
中药外贴:冰片5g,全蝎10g,研末后用菜油拌匀,
做成五分钱硬币大小之药饼,用胶布贴于外廉泉
穴或下颌角下方正对肿大的扁桃体处的皮肤上,
24h换1次,发热甚则,让患儿多饮水或温水擦头
面、四肢部位。
对照组:用青霉素钠、病毒唑静脉点滴或肌
注,发热甚则口服成功再欣或肌注胡、安痛定,或
口服先锋、病毒灵等药。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扁桃
体消退至正常,血象正常,白细胞计数降至10×
109L以下。好转:扁桃体消至正常在9d以上者,
反复感染者除外。
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愈
率可达97%以上。治愈率:两组间无显者差别。而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扁桃体消
退至正常,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四项指标中显著
优于对照组。综合所述可以证明,中药外敷可明显
缩短疗程来治愈急性扁桃体炎。
讨论中医以清热解毒利咽等为主,笔者
故取全蝎,本品辛臭有毒其性峻烈,能伐肝木,熄
风邪麻风痰除挛急为外风为客之要药,而且善于
走窜循表至里,能穿筋透骨祛风络以止痛,味辛有
毒攻毒邪拔火毒散瘀滞消疮痛,故能散结解毒以
疗疮疡;而冰片辛香气窜气浮飞扬彻上彻下无往
不达能引失火热之气自外而出能通壅塞开心窍辟
秽浊,散结热为清爽开窍之佳品,味苦性寒气香味
浓能散热结泻火毒消痛肿去恶腐且有消散而清爽
去恶而生新的特点;菜油具有润燥杀虫散火消肿
解毒作用,三者共奏清疏风热通络散结,消肿解毒
之效。而外廉泉乃网络扁桃体故本药外贴外廉泉
穴可获佳效。而现代医学研究,冰片具有抗金黄色
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还有解热作用,而是通过
调节体温中枢而解热的药物,全蝎有镇静和催眠
作用抗惊厥的作用。
(陕西省府谷县中医院儿科719400
王凤琴常改娥)
遗尿停敷脐治疗遗尿38例
一般资料本组38例中,男21例,女17例;
最大者16岁,其中5岁以下者19例,5~10岁者
11例,10岁以上者8例;病程最长者13年,最短
者3年。
治疗方法基本方:桑螵蛸、益智仁、覆盆子、
045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