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这把青白釉仙人吹笙执壶还是瓷器国宝级文物吗 (1) (1)
2017-07-16 | 阅:  转:  |  分享 
  
这把白釉褐彩仙人吹笙执壶还是瓷器国宝级文物吗?

古代雅轩2017.6.23

近日在网上看到《宋影青釉仙人吹笙执壶瓷器国宝唯皖无双》报道:安徽省唯一一件的瓷器类“国宝”。

1994年元月11日,在安庆市宿松县的县城东郊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根据墓志记载,墓地为北宋第四代皇帝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的墓葬。闻讯赶到的文物工作者从墓中发现了瓷器20多件,其中一件瓷执壶十分奇特,造型为一人物吹一管乐器。之后它被带回县文物管理所珍藏起来,并被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仙人吹笙壶”。

就在这一年的六月,“仙人吹笙壶”被著名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任组长的国家文物专家鉴定小组鉴定为一级甲等文物。

所谓“一级甲等文物”,需要说明一下。博物馆馆藏文物通常分为珍贵文物与一般文物,珍贵文物中又细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再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真正可以称之为“国宝”。

在全省各博物馆收藏的五十多万件文物中,一级甲等文物不过十余件,而瓷器类仅此一件。现这件“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仙人吹笙执壶”收藏于宿松县博物馆。

造型独特?取材神话故事

这件“仙人吹笙壶”的整体造型为一仙人吹笙形象,壶口开于人物头部的冠状饰物内,人物脑后发髻上有蜻蜓饰物。人物从脑后至肩部用两根飘带做成壶把。人物双手捧笙于胸前,笙中空,以此作为壶的流。在笙的底部与仙人的口部之间,有一弯曲的细吹管相连。壶体做成人体形状,简单的刻划纹勾勒出袍服形状。整体器物点褐色彩以绘人物头发和衣襟等。……

我们首先探讨下该器物的生产窑口,据本人观察及眼力、经验,该器物应属安徽省的繁昌窑白瓷作品,繁昌窑创烧于五代,兴盛于宋代,衰退于元代,是一个以烧青白瓷生活用品为主的民窑,该件仙人吹笙执壶,高19.3cm,釉色白中泛牙黄点褐彩。应属该窑的五代末期或是北宋早期作品,为什么直到现今(刊登于2016年6月)还有媒体刊登为影青瓷青白釉,影青瓷是白中闪青,属江西省景德镇郊边的湖田窑,是宋代八大名窑系中之一,南方的四大名窑之一,是不是为了该器物评上为国宝级文物,沾边名窑呢?我认为不是,应是我们的古陶瓷器专家认为是宋代影青瓷(景德镇窑),故一直是“将错就错”下来至今(刊登于2016年6月),也许是权威关系,也可能是中国的文博体制有关。

据报道可知,该器物是23年前是由北京故宫瓷器鉴定大家耿宝昌老先生鉴定的,当时任该器物的鉴定小组组长,被鉴定为国家一级甲级文物,23年前这类文物为国宝级瓷器,并无厚非可言。可是如今民间古代艺术品大量涌现。这把执壶还是一级甲级文物吗?本人也有收藏一件同年代、同窑口的类同仙人吹笙执壶,高22.5cm,我这把执壶还有这样的高级别待遇吗?

(北宋繁昌窑白釉褐彩仙人吹笙执壶)

答案肯定是没有的,因是民间的古代艺术品,再说现在民间有很多古代艺术珍品,器型很精美且级别也很高的古代艺术品,这类执壶本是民窑,虽然是古代艺术品,但不是名窑佳作,怎会入围国家一级甲级文物?是不是我们的专家少见多怪了,据报道称皖唯一一件国宝级瓷器,怎么安徽这么个大省,至今(2016年6月)还以这件普通的白釉褐彩执壶为荣,且唯一一件入围国家国宝级瓷器,实在是不与时俱进了,应该多接受民间爱国护宝人士捐献古代艺术品,提高馆藏文物质量,不然怎向广大民众交代。我想可能是耿宝昌老生先误看了该器的窑口及珍贵程度,被“不小心”推上“国宝级文物”,但是耿老专家23年来,他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古陶瓷器鉴定泰斗级人物,号称古陶瓷“活字典”,中国国家级鉴定大师,他的两眼被媒体称为X光,为圣堂的北京故宫最高权威鉴定老专家,他在23年前(1994年当时他应已有72岁高龄),这样的老专家怎么看错了窑口,把普通的民窑器看成名窑器,若新出现的精美古代瓷器他看得清吗?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仙人吹笙执壶)

在这么多年来我想是耿老的工作环境有关,他身为皇宫大内的老专家,年龄又大了等原因,少有入民间调研、鉴定古陶瓷。但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丘小君老师就与他不同了,丘老师到处深入民间鉴赏瓷器,而且与民间收藏家广为交流、探讨,了解民间古陶瓷现况,他就清楚地知道民间有多少真正“国宝级”瓷器,并呼唤民间有识人士保护好文物,并以“铁肩担道义”来行动,带领广大文物保护者、爱好者,很值得我们学习与尊敬!不像某些“伪专家”以僵化的思维方式去认识遗存的古代艺术品,说什么“宋代汝窑只有烧制20年现留计76件半;元青花存世量不超过350件;明成化鸡红杯只有16件,而且大部分在国外;清乾隆“瓷母”瓶只有2件”等谬论,什么唯一、无双的自我观点,—叶障目之欺世欺人之说,实在不该!再有是媒体报道不实新闻,误导民众,误人误国,误文化正能量。文物是中华民族之灵魂,应该实是求是鉴定与保护。如耿老近期讲了一句贴切实践话:“对文物研究透了,文物就会说话”。希望他为我们民族多作贡献。我们每个人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程中,在古代遗物艺术品前面都是小学生,对文物应有敬畏纯净之心,有保护与传承义务。不实是求是鉴定与认可,真实的民间文物(古代艺术品)存在,违背客观事实的言行,危害性极大,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罪人!是要受到历史的审判!“忠与奸”、“功与过”、“真与假”在不久的将来自然会大白于天下!只有时间,只有人民群众将会证明一切!



瓷器爱好者:陈香龙



献花(0)
+1
(本文系古代雅轩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