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感冒09
2017-07-17 | 阅:  转:  |  分享 
  
感冒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黄纯美定义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引起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
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为感冒。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严重,传染迅速,证候多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源
流早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等著作中已有类似感冒的记载。感冒一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
风》:“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浊稠粘。”元代《丹溪心法》中始把感冒作为病证名,并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明代《医
方考》“外感风寒,俗称感冒。感冒者,受邪浮浅之名也。”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西医范围急性上呼吸
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脏生理肺为五脏之华盖,居胸中,属上焦。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主宣发肃降。肺外合皮毛,
职司卫外。肺为娇脏,不容纤芥,不耐邪扰。病因病机外感风邪疫毒诊断1、临床表现:感冒:初起多见鼻塞
、声重、流涕、喷嚏、恶风、头痛,继之出现发热、咳嗽、咽痒或咽痛。时行感冒:突然恶寒、寒战、高热、周身酸痛,全身症状明显,1~3日
后出现明显的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等。可化热入里,变生它证。具传染性,可引起广泛的流行。2、病程:病程较短,3-7日可愈,普通感
冒一般不传变3、发病季节:四时皆可,以冬、春季节多见。鉴别诊断感冒与风温鉴别
感冒风温病情轻重
发热不高或不发热高或壮热转归少传变多传变或入营入血预后
服解表药后,汗出热虽暂退,汗出身凉脉静旋即复起,脉数不静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1、辨风寒风热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苔薄白脉浮紧。风热证——恶寒轻,发热重,苔薄黄脉浮数。2、辨兼夹证夹湿—
—身热不扬,重、闷、呆、腻、濡;夹暑——长夏,身热有汗,烦渴溲赤;夹燥——秋季,鼻燥咽干,干咳少痰;夹食——饱食过度,脘闷纳
呆,嗳腐吞酸,呕吐腹泻。3、辨虚人感冒形体虚弱,平素易感,兼见体倦乏力、气短、脉浮无力治疗原则以解表达邪为原则。风
寒——辛温解表,风热——辛凉解表。兼夹证——随证治之。时行感冒多属风热重证——辛凉解表佐以清热解毒。虚人感冒——辨气血阴阳之
虚,祛邪扶正兼顾。忌发散太过,耗伤津液;忌过早进补,闭门留寇。分证论治风寒感冒(一)症状:主证+恶寒重,
发热轻,流清涕,无汗咯痰白稀,头痛,肢节酸痛兼夹证:夹湿——头重体倦、胸闷泛恶、纳呆腹泻、口淡
不渴;夹痰——咳嗽痰多,胸闷食少;夹气滞——胸闷胁痛;寒包火——风寒重证+口渴咽痛,咳嗽气急,痰黄粘
稠,心烦,溲赤便秘(里热证)舌脉:舌苔薄白,脉浮紧(寒包火者苔黄,脉浮数)风寒感冒(二)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
寒方药: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加减:夹湿头重痛甚——羌活胜湿汤;夹痰——二陈汤;寒包火——
麻杏石甘汤、防风通圣散夹燥——杏苏散风寒感冒(三)代表
方葱豉汤——《孟诜方》葱白淡豆豉生姜黄酒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羌
活柴胡川芎茯苓桔梗前胡枳壳甘草歌诀:荆防败毒
茯苓草,枳桔柴前羌活芎杏苏散——《温病条辨》杏仁苏叶桔梗枳壳前胡生
姜大枣半夏橘皮茯苓甘草歌诀:杏苏散内桔枳前,姜枣和营入二陈(汤)趣记:苏杏姐将找二陈支
钱(苏杏桔姜枣二陈枳前)常见中草药桑叶风热感冒(一)症状:主证+发热,微恶寒,流黄涕,咽喉红肿疼痛,
咯黄稠痰,口干渴兼夹证:风热重证——高热寒战,头身疼痛不适
夹湿——头重体倦,胸闷泛恶秋令夹燥——口鼻咽干,干咳少痰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
解表,清肺透邪方药:银翘散加减;夹燥——桑杏汤风热感冒(二)代表方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
牛蒡子薄荷竹叶桔梗荆芥穗淡豆豉生甘草煎服法:共杵为散,每服
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歌诀: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
煮无过。桑杏汤——《温病条辨》桑叶杏仁沙参川贝淡豆豉梨皮
栀子皮歌诀: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趣记:傻贝母只吃桑杏梨皮(沙贝母栀豉桑杏梨皮)暑湿感冒
(一)症状:主证+夏季发病,发热,汗出热不解,流浊涕,头身
困重,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
薷饮暑湿感冒(二)代表方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香薷金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服法:得
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更作服。歌诀: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加银翘豆易花,新加香
薷祛暑煎。体虚感冒(一)气虚感冒症状:经常感冒,稍有不慎则发病,恶寒发热,气短乏力,恶风,易汗出,多见体弱、久病
、年老者。舌脉: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自汗恶风——玉屏风散、桂枝汤偏
于阳虚者,宜温阳解表,方选参附再造丸加减体虚感冒(二)阴虚感冒症状:恶寒轻,手足心热,盗汗,口渴咽干,干
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心烦、失眠舌脉:舌红少苔或剥苔、无苔,脉细数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偏于血虚者,宜养血解表
,方选葱白七味饮加减转归预后预防食醋熏蒸法(每立方米5~10ml加水1~2倍稀释,熏2小时)大蒜液滴鼻法(10
%大蒜液加入适量甘油,每日滴3~5次,每次1滴)狗肝菜、布渣叶、淡竹叶、野菊花、三丫苦、岗梅根等,水煎服常用中成药小柴胡颗粒
冲剂(盒)Sig:1包冲服Tid.小柴胡片(瓶)Sig:2#po.Tid.柴胡注射液(
支)Sig:4mLim.复方感冒灵片(瓶)Sig:4#po.Tid.维C银翘片(盒)
Sig:2#po.Tid.抗病毒口服液(盒)Sig:1支po.Tid.玉屏风口服液(
盒)Sig:1支po.Tid.屏风生脉胶囊(盒)Sig:2粒po.Tid.其他:夏桑菊、板
蓝根、王老吉冲剂……调护避风寒,慎起居清淡饮食多饮暖开水www.gzhtcm.edu.cnwww.gzhtcm
.edu.cnwww.gzhtcm.edu.cnwww.gzhtcm.edu.cnwww.gzhtcm.edu.cn侵犯人
体经口鼻皮毛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禀赋不足起居失常寒温失调疲劳过度夹寒热暑湿燥腠理不密卫外不固肺卫
功能失调感冒病位在肺卫,感邪性质与季节及体质特点相关。头痛周身不适恶寒发热主证鼻塞、流涕、喷嚏杏仁荆芥银花连翘薄荷体虚感冒迁延不愈失治误治里证或表里同病风热感冒风寒感冒传变入里时行感冒及时治疗痊愈普通感冒www.gzhtcm.edu.cnwww.gzhtcm.edu.cnwww.gzhtcm.edu.cnwww.gzhtcm.edu.cnwww.gzhtcm.edu.cn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