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社会篇:《席子》
2017-07-17 | 阅:  转:  |  分享 
  
席子

陈昌凌



席子,百度网有人解释,说是一种通常用芦苇或竹条编制而成的生活用具,是居家常用的家具之一。我在此谨作补充,也有用麦秸编制成的“草席子”。

今年夏天,煞是暴热。上午8点开始,你便不敢去往大街上溜达,地面、楼房都反射出刺眼的光芒,小区林苑里的花草无精打采的,如睡意袭来的美人的脸。太阳落去后,直到夜深,屋中依然很少接触到凉意。

如此炎热的夏季,我和大家一样自然青睐上了竹席子。我的做法是,地板上铺一张竹席子,席子前面放一台电扇,台扇前方放一盆凉水。睡前用凉水抹一抹席子,然后打开电扇。“席地而卧”,凉风悠来,其享受确实敢与室内安装了空调相媲美啊!夜半如果席子被人体焐热了,可以再用凉水抹一次席子,确保那层凉意给你带来的是,烈日下劳作的汉子,狂饮冰啤的感受。

静静躺在凉快的席子上,不禁让我想起以往时候与席子有关的事儿。童年那会儿,夏天更是要睡席子的,而且我们肯定有席子睡。睡的是父亲用麦秸秆编制出来的草席子。

父亲为了编织一床草席子,从初夏割麦子就开始准备了。为了保留住圆滑的麦秸秆,这一部分麦秸脱粒只能用人工——手握一把把麦秸将麦粒在碾子上掼落,而不能靠牛拉碾子来压落。烈日下,碾子前,眼见父亲的前襟和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衣服粘裹在身上,头上豆大的汗珠从脸颊直往下落。脱粒过后,便给麦秸秆洒上水,然后去皮褪衣,再把光滑但参差不齐的的麦秸淘汰成大致同样长的秆子,最后用早先准备好的绞丝绳子,将麦秸秆有序地、一簇一簇大小适中地编织起来,这才有了让我们子女“睡享清福”的草席子。

席子有了,我们扛着它趿拉着布鞋到场地上去乘凉。母亲的做法,先是在场地上洒上凉水,然后再铺上席子,说这样做后半夜会很凉快的。但席子一落地,我们兄妹就笑着、抢着躺下了。我们指着布满繁星的天空,争着说牛郎星在哪儿,织女星在哪儿,北斗星在哪儿,讲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我们觉得地上洒了水,反倒变得更热了,至于后半夜到底凉快还是不凉快,那时我们早已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便不得而知了。

一觉醒来,父母早已不再躺在席子上。父亲下地干农活去了,母亲起早在洗我们兄妹昨晚换下的汗衣裳。

我们稍长大了一点,家里条件好转了,夏天我们开始用上了竹席子。文人笔下的“玉簟”就应该是指竹席子吧!母亲总是在我们睡前,用凉水给我们抹一下竹席子,说这样既卫生,更凉快。我们实实在在地享受着母爱,充分感受到竹席带来的舒爽!

后来,我自己当家了,也很珍爱竹席子。我为父母和我的孩子买了几床新款的竹席子。席子买到手,我首先用化开的明矾水泡它两三个小时(听说这样做能够杀虫),阴干后我又拿到池塘中泡上三四个小时(说是这样做以后席子更透凉),最后洗干净即投入使用。每晚在父母、我的孩子睡觉前,我学着往日母亲的样子,用凉水为他们抹擦一遍。母亲和孩子们都说躺着舒服,老人与孩子们脸上都浮出了遂心满意的微笑。夏季一过,我把席子刷洗干净,擦上醋,放上除虫丸,卷起来收好,待到来年夏季再放开使用。

不久前,父母来过电话,说家里的老竹席子,用水擦洗后睡得很凉快,再加上老家屋子通风好,今年夏天没感觉到怎么热。可是,放下电话,我的心头一半高兴,一半又不免有些怅然,我知道,父母是借老席子来安慰我,其实乡下不少人家已开始安装空调了,我家或许已经落伍了。

昨天傍晚下了一场雨,高楼大厦、翠枝红花都沐浴在雨水里。夜间躺在竹席上,不吹电扇也凉快异常,于是,我感觉到应该快入秋了吧!刚好最近翻了本《唐宋词》,读到过李清照的《一剪梅》,我想,现在应该接近“红藕香残玉簟秋”的时令了,那么,关于席子的话,过不了几日,连我自己也不喜欢再谈的。

只是每每想到席子,我在心底里总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2014年7月31日











献花(0)
+1
(本文系林径轩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