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经典重温:科莫法西斯大楼——纪念英年早逝的天才建筑师朱塞佩·特拉尼
2017-07-20 | 阅:  转:  |  分享 
  
经典重温:科莫法西斯大楼——纪念英年早逝的天才建筑师朱塞佩?特拉尼原创?2017-07-14?褚老师?https://mp.weixin.q
q.com/s?__biz=MzIxMzY2NzU2Mw==&mid=2247484777&idx=1&sn=2d3c2ed05a
35951c87917efb93ce34f9&scene=19&key=640778b67581b4c6eb87aa76f02f8
6c91f221cd4c8df70816e6e4451f3de866a7896cef8ba5edd99fa5a4d57f499d7
f4a2ded19d110f9d16c85d762d90d60654c91082ef669d63d1c1f9f34ef479c50
c&ascene=7&uin=MzQ0NTg5NTc1&devicetype=Windows+UnKnow&version=620
40549&pass_ticket=r5u96eoIwyr%2BLXunGAnxZ32%2F7WmYmMkzH556J%2FDwz
MH4WiG2jUUrs4xDnU5Uqjqa&winzoom=1建构物语初识建筑师朱塞佩?特拉尼(GiuseppeTerra
gni,1904,04,18-1943,07,19)是2006年夏季于意大利米兰北部的科莫(Como)小城,偶然间见到其设
计的法西斯大楼。除了时间留下的痕迹外,这个建筑似乎就是诞生于我们这个年代的优秀作品。当得知它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品时,我突然间感
觉被震撼到了。回来之后查找相应资料才认识了这位伟大的天才建筑师——朱塞佩?特拉尼,作为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设计的
作品多集中于科莫以及米兰。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许多现代建筑的精髓,很难想象建筑师从古典到现代的过度这么彻底。可惜的是,天妒英才,
这一位天才建筑师年仅39岁即因战争带来的病变离开人世。法西斯大楼即是建筑师众多建成作品的优秀代表,它于1932至1936年间设计建
成,占地约1100平方米。由于其作品和法西斯的关联以及英年早逝等原因,除了得到少数建筑师(如柯布西埃)的推崇外,很长一段时间内特拉
尼并未得到业内应有的重视,在国内的现代建筑史教材中更是闻所未闻。欧美也只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才开始更多地关注并研究他,如彼得.
艾森曼(PeterEisenman)从其博士论文开始即花费许多时间来研究分析其作品,并出版了专著《GiuseppeTerrag
ni:Transformations,Decompositions,Critiques》。从谷歌地球里看法西斯大楼和科莫大教
堂之间的关系(上北下南)法西斯大楼和教堂呈并非严谨的对应关系,或许是源于建筑师的总体规划——以大教堂中线为轴线左右对称布置两个方形
体块,由于这一设想后续没有完成,因此法西斯大楼更像是适应周边建筑环境的自然产物。从谷歌地球里的三维场景看建筑间的相互关系从教堂广场
前正向看建筑,广场南侧建筑的柱廊和山花恰巧形成了建筑的前景,建筑背后的绿色山体将夕阳下的建筑完美地衬托出来。建筑西向(主入口朝向)
外观建筑西向正立面——强烈的虚实对比、前后层次、让人感觉无比舒适的比例。框架柱后的外走廊形成的空间层次,方格。西向(入口方向)外墙
细部建筑南向——窗洞分格形成了层数的错觉左侧窗洞的玻璃砖墙南向左侧外墙细部的进退关系建筑南向南向外墙右侧窗洞细部反L形窗洞重复产生
的韵律窗洞细部时间在米黄色系大理石(类似于国内常用于室内的银线米黄)建筑外墙留下的痕迹建筑东向,反L形窗洞+方格划分,形式的重复建
筑东向立面细部建筑北向——中间的方格+窗洞。北向外墙细部建筑一层、二层平面图一层的中庭空间、四周内走廊式功能布局理性规则的结构柱
网建筑三层、四层平面图中庭上的走道以及玻璃砖采光顶建筑立面图(从上至下分别为西、北、东、南)模数,几种窗洞形式的重复应用。建筑东西
方向剖面/建筑南北方向剖面采光中庭、东西向的上人屋面建筑模型分析析简洁的方形体块通过墙面进退、窗洞形成的层次和虚实关系同样形成了建
筑的丰富性。外墙、中庭轴侧分析虽然由于时间问题没有能够进入建筑内部感受室内空间,但从建筑的平面图、剖面图,我们还是能够感受到一种古
典庭院式空间的存在,透光的中庭成为整个建筑的核心,上人屋面提供了更多的视野和室外活动空间。在米兰无意间看到的具有类似风格的同时代建
筑(某住宅)同样让我们震惊,其设计手法与我们现在的很多设计也毫无差异。后来一查,果真又是特拉尼的作品(和PietroLinger
i合作设计)。水平线条、竖向线条、虚实、层次、比例——典型的体块构成手法。典型的体块构成手法——出挑的板式阳台、体块交接的过渡水平
线条形成的空间围合、入口空间玻璃砖采光天棚(和法西斯大楼类似)所谓大师,不仅能设计出好作品,还应能够引领设计的方向。虽然留下的作品
不算太多,留下的理论更少,但朱塞佩?特拉尼无疑就是我心目中甚至能够比肩柯布西埃的大师。(本文所有墨线图片来源于意版书籍)本文作者褚
智勇,东南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曾
著有建筑材料与构造类畅销书《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如认可本文内容,请将其转发给更多需要的人士!建材U选”(W
WW.BML365.COM)建筑师的网上建材图书馆/材料商的展示大舞台联系邮箱:SERVICE@BML365.COM微信公众号:建构物语?扣扣:1601990015所有实景照片及文字版权属“建构物语”所有,转载请至“关于我们”查看转载规则。
献花(0)
+1
(本文系建材知识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