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优质猪肉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2017-07-21 | 阅:  转:  |  分享 
  
?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作者介绍:夏天,男,研究员,国家级特贴专家,海南养猪研究所顾问。

优质猪肉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姚德标,罗想林,夏天,廖明寿,陆肖芬,谢丕雄

(海南养猪研究所海口市罗牛山种猪场海口571133)



1市场需求的变化过程

建国前,由于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低下,猪肉

在普通百姓的餐桌中还是奢侈品。建国后,农村养

猪逐渐增多,并开展了用巴克夏、中约克、苏白猪

改良地方猪。其生长快的杂交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对二元杂交猪的肉味、肉质和板油下降当时已有所

议论,从事改良者多认为二元杂交猪的肉质风味优

于土种猪,但食肉者也有认为不如地方猪。因其差

异不大,争论不多。随着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农村

养猪骤减,加上用猪肉给苏联还债,公务员按通知

三个月不得吃肉,猪肉成为餐桌中的珍品,肉质风

味的争论已无意义。大跃进中,培育新品种之风刮

遍各地,三元杂交猪横交育种成为时尚,但当时用

的品种不外乎中约、巴克夏和苏白再加上地方猪,

各种育种方案大多重复而雷同,都希望快长、耐

粗。差别只是黑、白、花毛色之分,或者脂肉型、

肉脂型之别,主张脂肉以贫下中农喜食肥肉为由,

主张肉脂型以城市需要为由,但兼用型的争论不

大。品种下设的品系大多是生长快,产仔多两类,

有的还有早熟系,耐粗系等,也大多类似,这种状

况一直延续到1972年。这近百个育种方案或胎死

腹中或半途而废,或草率验收,只有少数,通过认

真选育在后来品系培育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并进行了

推广。而在农村生产中还是多以未经系统选育的地

方猪为母本的二元杂交。

1973年后提出了瘦肉型猪的育种,这批育出

的瘦肉猪正赶上80年代猪肉市场变化,受到了市

场的欢迎,此时逐渐接受了西方国家一般不培育新

品种的经验,而采取品种选育然后杂交,利用杂种

优势的途径。进而接受了开展专门化品系培育,通

过配合力测定搞杂交配套系的方法,这一系列工作

比之大搞新品种培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我国猪

的生产、提高出栏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工

厂化猪场中,也出现了追求快速生长、瘦肉率过高

的倾向。瘦肉率一旦超过63%,肉的风味品质就

会下降,实践证明,过高的生长速度及瘦肉率带来

了肌内脂肪下降及生活力降低、淘汰率增高的负效

应。加上从国外引进猪种中所带来的“NaL”基因

所引起PSS症,使PSE肉增加。猪肉的风味品质

已成为城市餐桌中经济议论的话题。

我国市场由猪肉紧缺到挑瘦拣肥,直到对瘦肉

的风味肉质要求,这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对猪肉的细嫩多

汁,色淡味香的要求趋势来得异常迅猛,很快就形

成一股潮流,未来猪肉市场将重现目前鸡肉市场追

求肉鲜味美,细嫩多汁的局面。同行专家已在大声

呼吁生产优质猪肉。

2注意解决优质猪肉生产中的几个问题

211地方猪种的利用问题

经过猪种普查,特别1980年前后全国开展大

规模的地方良种调查及同种异名的研究认证,确定

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良种,编辑出版了中国猪品

种志,建立了一批地方良种猪的保种场,为科学利

用猪种资源打下了基础。但大多数地方良种猪保种

场所生产的种猪并未得到普遍推广,就地购买或到

市场购买未经培育的种猪的现象还依然十分普遍。

在培育优质猪肉生产中,从遗传育种方面考

虑,自然会考虑到地方良种的利用,因为地方良

种,不论在肌肉纤维细度上,肌间脂肪含量上以及

其风味多汁方面,都是外种猪所不可比拟的。而地

方猪在生产性能上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如何利用现

代科学手段扬其长、避其短,这就显得十分重要。

93

业内观点肉类工业MeatIndustry

2003年第4期总第264期

?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1)是地方良种猪的利用,而不是任一土种猪

的利用。培育优质猪肉生产中,所选择做母本的亲

本,必须是地方良种猪,除具有良好的猪肉品质

外,还必须在生长速度、繁殖性能、饲料种用上优

于一般土种猪。不是从一家一户养猪来考虑,而是

要对养猪产业化进行考虑。

(2)有选择地使用地方良种猪,我国的地方良

种,均具有优良猪肉品质特性,但又各具特色。有

特殊风味的小型猪,有适合作实验用的五指山微型

猪,有适合作火腿的金华猪,有耐粗饲、生长快、

皮厚的内江猪。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有差

异,在目前猪肉风味研究尚不多的情况下,要更多

的加强地方猪在风味品种特点的研究。优质猪肉的

生产,首先要选择肌间脂肪含量高,肉色好,而且

繁殖性能十分优良,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也相对

较好的地方良种。要分别不同的遗传资源,有区别

地加以科学利用,从基因库中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不能“要么全不,要么全部”不管什么特性的地方

猪一律加以利用。还有一些地方良种的优良本质还

未揭示出来,需要进行深入地、更为科学的手段进

行研究。一旦发掘其在生产上可利用的特性本质,

再在大群中使用不迟。至于一些利润高,而市场小

的特型猪种,加强研究是可以的,但推广宜慎重,

防止炒作,以免伤害农民利益。

(3)不是提倡简单地杂交,而是提倡经过品系

培育,经过配合力测定的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建

国初期,提倡外种猪改良本地猪,这在当时的历史

条件下是无可非议的。效果也是好的。目前仍在进

行这种杂交而又利用传统养猪方法的地区,不是宣

布停止,而是要逐步加以改变。现今,我们起点要

高,提倡的是经过使用的地方良种猪专门化品系培

育,又经过严格的配合力测定,挑选出科技含量高

的杂交组合。

212要更多地利用近年培育出的母系

我国由遍地开花的新品种培育转变为近年专门

化品系繁育的道路,这是正确的途径。培育母系的

成功范例已经不少,大都较多地保留了我国地方猪

的优良特性。特别是那些保留地方猪血统在

3715%以上的母系,更能在今天培育优质肉猪生产

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目前已报导的新培育的品

系有十多个,实际上比这多。这些经过专家们指

导,通过科学培育的品系(一般多使用群体继代法

或半开放的群体继代法),整个品系均有一定的亲

缘关系,遗传性能比较稳定,外型比较一致,所测

定出的配合力,代表性也比较强。通过协作分工进

一步的选育提高,可以拿出几个著名的母系品牌出

来。

213培育优质肉猪

不要遍地开花培育新品系,造成遗传资源近似

的低水平重复。猪肉品质的遗传力中等偏低,光靠

选择指数选育,不能产生明显效果,利用杂交掺入

地方猪血统则是一条捷径。而地方猪的生长慢,饲

料效率低以及瘦肉率低的缺点,又必须克服。改良

其缺点的品种,又无非是大白猪和长白猪,也有在

母系中加入杜洛克取得成功的(如苏太猪,PIC母

系等)如果大家都搞新品系,而使用的猪种又只是

那几个,唯一不同的就是加入了本地区的地方猪

(而许多还是同种异名的),以致形成低水平的重

复,重蹈大跃进时期全国大量培育新品种的复辙。

214关于二元杂交和多元杂交的讨论

对培育的新品种,新品系,含外种猪血统已在

50%或50%以上的,如果不是出口外贸所要求的

高瘦肉率,要用一个瘦肉率高的引进猪种进行二元

杂交即可。如果使用地方品种作母本,二元杂交所

产的商品猪,其生长速率、饲料效率、瘦肉率都偏

低,如果卖不出好价钱,规模化猪场易发生亏损,

走入困境,对养猪业的产业化不利。提倡二元杂交

的,主要从引种成本,繁殖效率论证,这无疑是正

确的。但是,当二元杂母猪的引种成本,繁殖效率

等方面与地方良种接近时,又何妨作为母本与第三

品种公猪进行三元杂交。其繁殖效率影响不大,又

能提高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瘦肉率,有利于提

高规模化养猪效益。

至于四元或五元杂交,国内有不少学者表示反

对,认为多元杂交是多余。他们从遗传本质出发认

为四元、五元杂交未能在生产性能的提高上起到多

大作用。还有的认为这是一些公司为保护他们的知

识产权而作的,如美国的迪卡五系配套,PIC、施

格,甚至认为这是故弄玄虚。但仔细分析,也不完

全如此。所谓五系,大都是父系由两个系组成,母

系由三个系组成。譬如父本,单一的杜洛克和皮特

兰纯种猪射精量少(平均比大白、长白少50~

100ml),性欲不强的纯种公猪的比率增高,而杜

洛克与汉普夏的杂交公猪比纯种公猪性成熟早,睾

丸较重而大,性欲较强,射精量大,精液品质较

04

肉类工业

MeatIndustry业内观点

2003年第4期总第264期

?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好,受胎率较高,特别受到繁殖工作者的欢迎。再

如母本,如果单纯由两个外种杂交组成,发情不明

显,后备母猪淘汰率高,产仔中等。特别是一产母

猪的二胎配种相对困难,国外育种工作者寻求在母

系中加入一个含中国猪种血统的品系成为三系,其

猪肉品质和繁殖性状则可得到改善。(PIC公司即

是如此),如果母系中,用一中一外二系组成,猪

肉品质和繁殖性能均不会有问题,但其瘦肉率,生

长速度,饲料效率不高,与父系杂交后所产的商品

猪的这些性状指标,也达不到原来的预期值。

因此,商品代父本用两系杂交是有可取之处的

(但不是说非用杂交公猪不可)。而母系用三个品

系,增加了育种环节,也即增加了育种成本。是否

可以用一个我国已育成新品系,再和一个外种猪杂

交组成二系杂交的母系,即使瘦肉率不过多的降

低,又使繁殖性能和猪肉品质得到改善。

215关于种公猪和人工授精站

人工授精站饲养的应当是最好的公猪,只有最

好的公猪才能用于人工授精(AI),才能使最佳基

因的活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猪的AI站应象种猪场一样,要经过验收后由

省级主管部门发给营业证。凡经验收的AI站,所

养公猪都应必须是经过测定,并标明育种指数,并

根据育种指数来确定售价,实行优质优价。

种公猪的选育,特别是纯系公猪的选择,不仅

要从现有猪群中选育,更要从其父母亲开始选择。

各品种猪的育种协作组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母

本从最优良个体中(育种指数高的、成绩特别优良

的,SPF猪场中的优秀母猪),精选30~50头。然

后用最优良种公猪(经过测定,育种指数最高的,

且能纠正与配母猪部分缺陷)的精液进行人工授

精,所产仔猪进行标准饲养,每窝选出1~2头优

良公猪,进入性能测定站进行测定,再从中选出最

优良的公猪进入AI站,同时对同窝母猪进行同胞

测定,选入AI站的公猪可在6月龄左右采精,在

不同地方猪场选择200~500头母猪人工授精并进

行后裔测定,通过后裔测定利用BLUP法测定其

育种值,得出测定结果之前,该公猪精液可作杂交

用,不作纯繁用。通过后裔测定选出的优秀公猪,

应充分在纯种场核心群中使用,在有条件的地方应

作冷冻精液,尽量发挥作用,如果同胞测定结果与

后测裔定结果高度相关,可以用同胞测定取代费时

的后裔测定。

216关于育种值指数的性状指标

现行的育种指数的性状指标包括达100kg体重

的日龄,背膘厚等,如果加上母猪繁殖性能指标产

仔数、断奶头数、断奶窝重就更多了。育种指数所

用性状指标越多,越容易选出平庸之辈,异常突出

的种猪反而容易落选。育种指数只用一个性状指

标,即年产瘦肉量。考虑到优质猪肉的生产,将其

标准肌间脂肪(IMF)含量定为215%,大于和小

于这一标准,按如下公式换算:

校正猪瘦肉量=年产瘦肉量×(0160+0116×

IMF)

超过或不足365d的年产瘦肉量利用系数校正。

300d11178340d11069380d01958420d01849

310d11151350d11041390d01931430d01821

320d11123360d11014400d01904440d01794

330d11096370d01986410d01876450d01767

注:以上系数公式是从奶牛学中借鉴来的,校正公式

中的常数是通过计算机试算后拟定的。

表面看年产瘦肉量指标甚为单一,而实际是包

含了日增重、背膘厚(与瘦肉率成负相关)以及产

仔间隔,包括了产仔数、育成数、断奶数、断奶窝

重(出栏窝重成正相关)等指标。公母猪均以同胞

或同裔的瘦肉量计,并且可计算出重复率。

217关于科研和养猪生产相结合的问题

(1)标记辅助选择(MAS)应该得到普遍推

广应用。关于标记辅助选择问题,这是分子生物学

在生产上可以大显身手的大好机会。当我们讨论优

质猪肉生产的时侯,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外国良种猪

给我们带来的NaLn基因和PSS症。

现在氟烷基因的测序已经确定,一般认为氟烷

基因在一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氟烷基因符合孟德

尔的显隐律,似乎只有阳性氟烷基因纯合了(nn)

才会导致PSE肉,而杂合子(Nn)的种猪仍然可

以利用,但现在又有报导,Nn杂合子对猪肉品质

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根据我们的经验,利用杂合

子公猪,其后代出现PSE肉的机率仍然很大,因

此,凡携有氟烷基因n的猪,不论是纯合子,杂合

子,均应一律排除。

目前已经有不少科研单位和院校可以检测氟烷

基因,对所有引入的皮特兰公母猪和台系杜洛克猪

应由行政部门规定一律检测,全部淘汰携带氟烷基

因的种猪(包括杂合子Nn)。对于汉、杜、长、大

14

业内观点肉类工业MeatIndustry

2003年第4期总第264期

?1994-2014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四个引进品种,可以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应对全部

公猪进行检测,原种场的公母猪亦应全部检测,未

经检测的应停止发给经营许可证,此事宜尽快完成

为好。第二批应对全部外国品种母猪进行检测,其

父母均检测为阴性的可以免测,此事建议在2005

年底前完成。

凡是未经基因检测而打出无应激皮特兰的广

告,建议作虚假广告处理,各种媒体应拒绝刊登,

不让其广为贻害。对于基因检测单位,其可信度应

由养猪分会提出,行政主管部门认定。

由于大规模开展基因检测工作,其成本必然降

低,因此现在的检测费用亦应大大下降,达到使送

检单位可以承受的程度。一(个)样(品)多检的

费用更应降低。所谓一样多检,是指所送样品同时

检测多个基因,即氟烷基因、雌雄素受体基因

(ESR)、促卵泡素亚基因(FSHβ),催乳素受体基

因(PRLR)。后三个基因都被认为是控制繁殖性

状的微效基因中的主效基因。

(2)关于养猪科研体制的问题。既不希望低水

平重复,一哄而起都搞新品系培育。那么一些省级

科研单位和北京以外的院校以及基层单位,科研项

目从哪里来,科研经费从哪里获得,也需要认真加

以考虑。这需要对生产优质猪肉的大项目,作为一

个系统工程进行整体规划,在科研方面,剖分为基

础研究、应用研究、中间试验研究、成果转化应

用、技术推广、基地建设等几个系统在生产优质猪

肉方面的研究;按专业再分为遗传、育种、饲养标

准、饲养方法与方式,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等,从而

形成一个大系统工程。要象上世纪80年代前后,

全国性的地方良种资源调查一样,全国统筹,分别

行动,各司其职,也能得到各自的工作经费,取得

各自的成果。其模式如表1。

表1优质猪肉生产科研分工表





遗传育种饲料与饲养猪肉品质

质量性

状遗传

数量

遗传

分子

遗传

父系



选育

母系



选育

新母系

的培育

地方良

种选育

配合



测定

饲养

方式

日粮

组成

添加



筛选

分析

指标

检测

仪器

基础

研究√√√√√√√√√√

应用

研究√√√√√√√√√√√√√

中间

试验√√√√√√√√√√√√√

成果

转化√√√√√√√√√√√√√

技术

推广√√√√√√√√√√√√√

基地

建设√√√√

(收稿日期2003202212)

24

肉类工业

MeatIndustry业内观点

2003年第4期总第264期

献花(0)
+1
(本文系田园牧韵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