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四元玉鑒》之“撒星形”細說
2017-07-21 | 阅:  转:  |  分享 
  
-1-

《四元玉鑒》之“撒星形”細說



上傳書齋:瀟湘館112

何世強

HoSaiKeung



提要:《四元玉鑒》有所謂“撒星形”之說,此乃高階等差級數之一種,

本文詳述其形成法及其求和法。清?羅士琳著《四元玉鑑細草》三

卷,其中一問涉及撒星形,今詳述其問並解之。《四元玉鑑細草》

詳述其義及算法,認為“撒星形”乃“落一形”之上貴而下賤之物

價總數。

關鍵詞:四元玉鑒、四元玉鑑細草、朱世傑、羅士琳、垛積術、撒星形、

落一形







第1節《四元玉鑒》簡介





元?朱世傑著《四元玉鑒》,其中記有類似現代數學之高階等差級數求和法。

朱世傑(1249年-1314年),字漢卿,號松庭,燕山人。

《四元玉鑒》分卷首,上卷,中卷,下卷,共24門,288問,包括天元術

232問,二元術36問,三元術13問,四元術7問。

1837年﹝道光十七年﹞,清?羅士琳著《四元玉鑑細草》﹝簡稱《細草》﹞

為三卷,詳述各題算法。

《四元玉鑒》有所謂“撒星形”之說,此亦高階等差級數之一種,本文詳述

其形成法及其求和法。本文乃筆者另文〈《四元玉鑒》之三角垛﹝落一形﹞細說〉

之補充。

《細草》詳述“撒星形”之意義,認為“撒星形”乃落一形之“上貴而下

-2-

賤”之物價總數,見下節。







第2節落一形或三角垛之形成法及上貴下賤之物價

總和





若要談《四元玉鑒》之“撒星形”,必須先談“落一形”,以下為“落一形”

之形成法。

“落一形”即三角垛,最下一層最大之數﹝或最後加之數﹞稱為“底子”;

三角垛乃指物件之堆積,物件排列成三角形,但其數從下至上層層遞減,為方便

說明,最上層為第一層,物數1,第二層物數3,第三層物數6,…第n層為

最下層,最大之數為n,即其“底子”為n,物數為21n(n+1);所形成之堆

積物狀稱為“垛”,或稱為“堆垛”。“三角垛”乃指每層皆呈三角形之堆垛,

堆垛物之總數稱為“積”或“垛積”。以下為“落一形”名稱之來源,《細草》

曰:

自下而上以一數遞減,故曰“落一形”。

更清晰而言之,自下至上遞減最大之數,或曰從上至下增一數,所增之數為

自然數數序。

“撒星形”積數即“落一形”之物價總數,但須符合以下條件:

若落一形有n層,第一層﹝最高層﹞物價為n單位,第二層物價為n–1

單位,第三層物價為n–2單位,…第n層﹝底層﹞物價為1單位。

《細草》曰:

以茭草直錢喻之,則上貴而下賤,設三角茭草一所,底子一十三束,只云最

上一束直錢一十三,次下層層每束減一文。

以上引文之“直”,即“值”。清朝貨幣單位相信為“文”。

以下為落一形及物價圖:

第一層﹝袤或闊1,高1﹞

-3-



底子:1;物數:?

?

1

1r

r=1。物價:1×n=n。

第二層﹝袤或闊2,高2﹞



●●

底子:2;物數:?

?

2

1r

r=1+2=3。物價:3×(n–1)=3(n–1)。

第三層﹝袤或闊3,高3﹞



●●

●●●

底子:3;物數:?

?

3

1r

r=1+2+3=6。物價:6×(n–2)=6(n–2)。

第四層﹝袤或闊4,高4﹞



●●

●●●

●●●●

底子:4;物數:?

?

4

1r

r=1+2+3+4=10。

物價:10×(n–3)=10(n–3)。

第五層﹝袤或闊5,高5﹞



●●

●●●

●●●●

●●●●●

-4-

底子:5;物數:?

?

5

1r

r=1+2+3+4+5=15。

物價:15×(n–4)=10(n–4)。

………

第n層﹝袤或闊n,高n﹞



●●

●●●

●●●●

●●●●●

………………

●…●…●…●…●…●…●

底子:n;物數:?

?

n

r

r

1

=1+2+3+4+…n=21n(n+1)。

物價:21n(n+1)×1=21n(n+1)。

《細草》之所謂高即層數。將以上各圖重疊,即可得一三角垛或落一形。

以下為落一形數表:



層數rr+1r(r+1)21r(r+1)

11221

22363

334126

4452010

5563015

……………

nnn+1n(n+1)21n(n+1)

落一形之總物數﹝垛積﹞等於各層物數之和:

-5-

即?

?

1

1r

r+?

?

2

1r

r+?

?

3

1r

r+…+?

?

n

r

r

1



=1+(1+2)+(1+2+3)+…+(1+2+3+4+…n)

=1+3+6+…21n(n+1)

=?

?

?

n

r

rr

1

)1(2

=?

?

n

r

r

1

2

2

+21?

?

n

r

r

1



=21×61n(n+1)(2n+1)+41n(n+1)

=21n(n+1)[61(2n+1)+21]

=21n(n+1)31(n+2)

=

!31

n(n+1)(n+2)

=61n(n+1)(n+2)。

上式為n層三角垛之積,亦即《細草》所用之式。

上式用以下兩式之結果:

??nrr1=21n(n+1),及??nrr12=61n(n+1)(2n+1)。

至於物價總數則依下式算出:

=n+3(n–1)+6(n–2)+…21n(n+1)

=)1()1(

21rnr

rn

r

????

?

[第r層之物價為n+1–r]

=]

2

)1(

22[1

23rnnrrn

r

?????

?



-6-

=

2

3

1

rm

r

?

?

?+n?

?

n

r

r

1

2

2

+21(n+1)?

?

n

r

r

1



=–21×41n2(n+1)2+2n×61n(n+1)(2n+1)+41n(n+1)2

=41n(n+1)[–21(n2+n)+31(2n2+n)+(n+1)]

=241n(n+1)[–3n2–3n+4n2+2n+6n+6]

=241n(n+1)(n2+5n+6)

=241n(n+1)(n+2)(n+3)。

若依以上條件所云,底子為n之落一形物價總和為

241n(n+1)(n+2)(n+3)。

宜留意此結果與下節之撒星形積配合。







第3節撒星形之形成法





設一撒星形之通項為61n(n+1)(n+2),此通項其實為n層三角垛之積,見

上節。

第一層:n=1,即61×1(1+1)(1+2)=1;

第二層:n=2,即61×2(2+1)(2+2)=4;

第三層:n=3,即61×3(3+1)(3+2)=10;

第四層:n=4,即61×4(4+1)(4+2)=20;

-7-

第五層:n=5,即61×5(5+1)(5+2)=35;



第r層數為61r(r+1)(r+2)。

以上各層之和為

1+4+10+20+35+…+61r(r+1)(r+2)

=?

?

n

r1!3

1r(r+1)(r+2)

=

!31??

n

r1

(r3+3r2+2r)

=

!31

[41n2(n+1)2+3×61n(n+1)(2n+1)+n(n+1)]

=

!31

n(n+1)[41n(n+1)+21(2n+1)+1]

=

!31

n(n+1)41(n2+5n+6)

=

!41

n(n+1)(n+2)(n+3)。

或以數學歸納法証明:

設?

?

n

r1!3

1r(r+1)(r+2)=!41n(n+1)(n+2)(n+3),

則??

?

1

1

n

r!3

1r(r+1)(r+2)

=

!41

n(n+1)(n+2)(n+3)+

!31

(n+1)(n+2)(n+3)

=

!31

(n+1)(n+2)(n+3)[41n+1]

=

!31

(n+1)(n+2)(n+3)41(n+4)

-8-

=

!41

(n+1)(n+2)(n+3)(n+4)

=

!41

(n+1)[(n+1)+1][(n+1)+2][(n+1)+3]。

故答案正確。以此法証明較簡單。上式即

!41

n(n+1)(n+2)(n+3)之n以

n+1取代,此乃數學歸納法之特色。

上式即為撒星形之積。注意此數與底子為n之落一形物價總和相同﹝略去

單位﹞,可參閱上節。

《四元玉鑑細草?茭草形段七問》有以下一問:

今有茭草一千八百二十束,欲令撒星形埵之,問底子幾何。答曰:一十三束。

題目問若將1820束茭草堆積成撒星形,試問底層最大數有茭草多少束?

“撒星形”又名“三角底子更落一形”。談到撒星形之幾何圖,看來難以尋

求其排列規律,上文乃級數之表示法,依通項公式算出各項之數,而無理會“如

何規律堆疊一撒星形”。

《細草》以另一種形式表達此規律:

1.特定數目之茭草或其他實物堆疊成落一形,例如n層;

2.第一層處於最高之物最貴,值n元﹝此價等於總層數。於清代則值n

文﹞,每降一層每物之價則減1元,即第二層每物之價為n–1元,

第三層每物之價為n–2元,如此類推,最下層每物之價為1元。此

落一形積之總物價配合撒星形之積。

此表達法新穎合理,朱世傑稱之為“撒星形”大概指不易看出其規律,如星

之撒天而亂雜無章也。稱之為“三角底子更落一形”則較易理解,蓋以物價言

之,“撒星形”之數其實乃落一形﹝最大數目之遞減﹞再作落一形﹝物價之遞

減﹞所得之數。

《四元玉鑑細草》有以下撒星形一圖:

-9-



今將上圖改列成下表﹝所用之名詞依上圖﹞:

層數r茭草積21r(r+1)三角積值錢數乘得數

1111313

2231236

3361166

441010100

55159135

66218168

77287196

88366216

99455225

1010554220

1111663198

1212782156

131391191

和455---1820

-10-

從上表可知答案為13束,此即撒星形底子。以下為現代數學解法:

今設底子為x,依以上公式及題意可得以下之一元四次方程式:

!41

x(x+1)(x+2)(x+3)=1820

241(x

4+6x3+11x2+6x)=1820

x4+6x3+11x2+6x=43680

x4+6x3+11x2+6x–43680=0,分解因式得:

(x–13)(x3+19x2+258x+3360)=0

故x–13=0,即x=13,即底子為13,從上表可知答案正確。本題不取複

數根。依本題而言,分解因式非一合理之法,蓋若已知(x–13)為因子,即已

知13為答案。

以下為《細草》之天元術籌算式﹝圖旁之x乃現代算式﹞:



原文:立天元一為撒星底子,OI,O為常數,I表一次冪之x,係數1。

即設x為三角垛底之最大數。



原文:以天元加一,即x+1。乘之得OII,O為常數,即x(x+1)=x2+x,

常數為0。

-11-



原文:又以天元加二,即x+2,乘之得OIIIIII,即

(x2+x)(x+2)=x3+3x2+2x,常數亦為0。



原文:又以天元加三,IIII即x+3。乘之得下式:



即(x+3)(x3+3x2+2x)=x4+x3+11x2+6x。此即為“二十四段撒星形茭草

積”,“二十四段”即24倍。“寄左”即此式置於左方。

-12-



原文:乃置茭草一千八百二十束以分母二十四乘之得四萬三千六百八十,即

1820×24=43680,

x4+x3+11x2+6x=43680。與左相消得:x4+x3+11x2+6x–43680=0,

“與左相消得”即左右兩方減43680,上圖之一小撇表示負數。

最後“為立方開之”即“從法開立方”﹝解一元三次方程式﹞可得13,即

為撒星形底子。

《四元玉鑑細草》尚有以下之還原式:

今有茭草一垛,令撒星形埵之,只云底子一十三束,問積幾何。答曰:一千

八百二十束。

術曰:置撒星底子加一乘之,又以底子加二乘之,又以底子加三乘之,為實,

二十四而一。

底子即上文之n,而n=13,故撒星形積為﹝以下為《細草》之算法﹞:

241n(n+1)(n+2)(n+3)

=241×13(13+1)(13+2)(13+3)

=241×13×14×15×16

=241×2730×16

=241×43680

=1820。

故撒星形茭草積合問。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