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癌症临床辨证论治(董草原)
2017-07-27 | 阅:  转:  |  分享 
  
临床医学工程2008年第15卷第10期

ClinicalMedicalEngineering2008,15(10)

癌症临床辨证论治

董草原

(广东省化州市董草原中医诊所,广东化州525125)

【摘要】本文认为人体脏腑机能失衡、失调、失和(“三失”)

能攻不能补.宜解宜泻,药物治、食物治、环境精神治三治齐下,

·论著一中医中药·

是癌症产生的条件和主要决定因素,提出了治癌先治热,不

三分治七分养等癌症治疗原则。

【关键词】癌症;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659(2008)10—0029—04

Clinical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ofCancer

DONGCaoyuan

(DongCaoyuanClinic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uazhou525125,China)

Abstract:Thisessayholdsthatimbalance,disorderanddisharmony(“sanshi”)ofthefunctionofhumanvisceraalecancerarising

conditionsandthemaindecidingfactors,puttingforwardthecancertreatmentprinciplessuchastreatingheatfirst,neitherattackingnor

nourishingbutjiexie,treatingbyherbs,food,andenvironments,healthpreservationandothers.

Keywords:cancer;syndromedifferentiationandtreatment

在没有全面认识疾病产生原因的情况下进行治疗。不管

用多么科学的方法、仪器或药物,都是盲目的治疗,不科学

的治疗。治癌也是这样。

癌生命是从人生命中变异产生的。人生存的条件由自然

造就,癌生存的条件由人体内部的生命机能作用造就。人和

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生命。适合癌生存的条件,不适合人生

存。适合人生存的条件不适合癌生存。癌症致死的原因不是

癌,是癌生存必需的生存条件。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

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煞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Ill。这就很明确地指出,阴阳,即冷热像纲纪一样地牵引和

限制着物质和生命的发展变化。阴阳力越大,物质和生命

的发展变化的范围就越大,速度就越快。《黄帝内经》已

为癌症产生的原因提供了理论根据。人体内的正常细胞。

之所以会质变成癌细胞,是因为人体内部的阴阳力亢进增

大所致。亢进增大的阴阳力一旦消失,癌细胞就会逆变成

正常细胞。癌症看来很复杂和可怕,但实际上很简单,也

并不可怕。

一、治癌先治热

阴阳就是冷热,冷热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作用,阴和

阳合起来就是生命力。根据《易经》太极图,冷和热互相克

制,互相牵连,共同存在于一体。冷热合起来就是温度,温

度由冷和热构成,也即中医阴阳力量化的结果。阴阳力亢进,

就是阴阳生命力超标,也是体温超标,体温超标就是热的表

现。把超标的温度降下去,癌症就会因为温度不适宜而死亡。

所以治癌要先治热。

温度超标,不但热量超标,水份也必然超标。自然中水

能克制火,人体内,在人生命机能的作用下,水可以生火,

温度超标的癌症病人往往越注射水,温度就越高。因此,治

癌症不但要清热。还要去水才能把超标的温度,把亢进的阴

阳力降下来。用清热的药解其热,用利水或燥湿的药去掉多

余的水份,体温就正常了。人体的正常体温不适合癌生存,

癌就走向死亡。

中医的药物是食物,食物也是药物。治病是养生,养生

也是治病。癌症等恶病是在错误的饮食生活方式中产生。癌

症等恶病也可以在正确的饮食生活方式中消除。癌症如果能

作者胃介:董草原(1945一).男,广东省化州市人。广东省化州市蓖草原中医诊所所长.化州市第十二届人大代表,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执行所长,北京市

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擅长中医治癌。

·29·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及早治疗,也会像治感冒一样容易。

二、癌症不能攻不能补,宜解宜泻

人体内为什么会为癌产生生存创造条件?正常人的五脏

六腑在精神体的统一指挥下正常运作,各机体对生命的机能

作用就平衡,协调,之间的各种关系就和谐。外界因素的影

响和饮食不当,会导致脏腑的机能作用失衡失调失和。“三

失”使多余的热量、水份、营养甚至废物不能及时外排,积

于体内而形成体内的温度超标,阴阳生命力亢进。超标的温

度进一步妨害生命机体运作造成恶性循环,使脏腑机能进一

步“三失”。“三失”的内机能作用为癌的产生和生存创造了

条件。人如果生癌,说明人体内已经具备了癌生存的条件,

而且机能已经“三失”。机能“三失”是致癌、致病和致死的

主要决定因素。癌症病人的癌没有r,只要脏腑“三失”还

在,人照样会死。要治癌救人,就需要解决脏腑机能“i失”

问题。“三失”问题解决了,人才能得能救,癌才能被除,

这是治病救人的真功夫。

“三失”问题解决了,机体就能正常运作,就会把超标的

热量、水份、营养甚至废物排m体外,彻底清除癌生存的条

件。解决了“j失”问题,救生了五脏六腑,就救生了人。无

生命机能作用的任何药物和食物都无治病、治癌的效果。清除

癌生命主要靠人生命的机能作用,药物和食物是辅助作用。因

此治癌等恶病,首先要保护机体,然后依靠食物和药物的帮

助,发挥机体的机能作用。如果用手术,电、化疗和化学药物

这些伤害性的攻击治疗,必然损伤机体,降低机体的机能作

用,使机体无法抵抗和消灭癌生命。因此,癌症不能攻。

人体内如果产生了癌生命,说明人体内的阴阳生命力亢

进,温度超标,营养和水份超标。所以,所有癌症都是实症,

也会有实极而虚的症状l叶{现。如果把癌症作虚证.进行营养、

水份、药物增补,就是火卜.加油,必然加速癌细胞恶化,加

速人的死亡。因此癌症既不能攻,也不能补。

医生如果用攻击或补养性方法治疗癌症,必然使癌症病

人加大痛苦,加速死亡。如果癌症患者想生存,就不要接受

攻击和补养性的治疗。要想把癌症病人的亢进阴阳生命力和

超标的温度降下来,就要去掉人体内的多余的热量、水份、

营养和废物。要去掉这些多余的东西,就要用食物和药物把

多余的热量、水份、营养清解出来,然后通过两便和汗泻出

体外。用解泻的方法既不伤机体,又能发挥机体的机能作用,

通过机能作用把多余的妨碍机能运作的热量,营养、水份和

废物泻出体外,这样就能彻底解决机能“三失”的问题。因

此,治癌宜用解泻的办法。

三、癌症三分治七分养

治癌必须要三分治七分养。治,不足整治,是治理。治

·30·

临床医学工程2008年第15卷第10期

ClinicalMedicalEngineering2008。15(10)

是治理机能“三失”。如:肝阴阳力亢进,温度超标,机能作

用超标,而引发脏腑机能失衡,因失衡而失调,因失衡失调

而使脏腑之间的关系失和,这就需要就用药物和食物治理肝,

把超标的肝热降到正常状态。肺机能超标,治肺。治只能治

其三分,如果治到五分就过度,这个脏或腑的机能就无法达

标。养,是调节口调养,补足水份和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肝机

能超标,脾机能不达标。就控制肝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份,

把肝内超标的营养和水份解泻出来,增加脾所需要的营养物

质和水份。控制解泻为治,补足为养,机能亢进的治三分,

解泻三分,不达标的增强七分,使五脏六腑的机能作用处于

一种平衡状态,平衡就协调,关系就和谐,“三失”问题就

得到解决,五脏六腑机能作用就平衡协调正常运作,使外邪

不能入,内部的多余水份、热量、营养和废物就自然清除。

三分治七分养的方法,是在保护生命机体的基础上进行

治癌等病,只有用这个治法,才能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救

生五脏六腑。救生癌症病人的生命。五脏六腑得到救生,五

脏六腑的生命机能作用就能自行消灭癌生命。五脏六腑救生

了,就算癌肿块还在,一时不能消失,也不会害及生命,最

多就是人与癌共同生存。如果治癌救不了生命,就失去了治

癌的意义。

没有生命机能作用,任何药物和食物都无法治癌以及其

它恶病的效果。要消除癌生命,解除恶病,主要靠生命机能

的作用。因此在临床治癌等恶病中,最忌损伤脏腑,妨碍生

命机能。现代医学虽然科学,但是在临床治癌等恶病的过程

中,偏偏犯了,这个大忌。中医应该学习现代医学的长处,但

是现代医学更需要学中医药,掌握中医药,否则也许还要一

千年也无法有效地防治癌症、热病、心脑血管病。如果说中

医药要现代化,只有文字应该现代化。

四、一剂药治整体

人生命是一个整体,伤害任何一个细胞都影响整体,伤

害一个脏腑。人生命就去r五分之一,甚至死亡。一处生病,

是整体机能作用的结果。因此,一处得病,必须整体治理。

人体由有各种各样物质结构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对生命

的机能作用不同的机体构成,因为各自功能作用不同,所需的

营养物质也不同。所以要选择物质成分复杂的药物和食物才能

对应复杂的机体需要,才能使接个生命机体发挥正常作用。

现代医学使用的药物是经过化学或物理提炼出来的科学

精品,物质成分单一。因此,被公认为科学的药物,正因为

精,所以不能整体治疗生命体的病,反而会出现偏激性的毒

副作用,而成为不科学的治病药物。人像天然的化丁厂,平

时的药物和食物是化工厂的原料,物质成分单一的药物和食

物不能全面满足r厂对原料的需要。生命体所需要的原料是

含生命物质的同类物质,对于化学生产的没有生命性质的药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食道癌在我国有明显的地理聚集现象,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地区相当集中。其发病率在河北、河南、江苏、山西、

陕西、安徽、湖北、四川、福建等省在各种肿瘤中高居首位,其中河南省病死率最高,以下依次为江苏、山西、河北、陕西、

福建、安徽、湖北等省。年平均病死率在100/10万以上的县市有21个,最高的是河北省邯郸市(303.37/10万)和磁县

(149.19/10万),山西省的阳城(169.22/10万)和晋城(143.89/10万),河南省的鹤壁市(169.22/10万)和林州市(131.79/10万)。

对流行地区分布的深入分析发现,同一省的不同地区可以存在迥然不同的发病情况,高、低水平地区相距很近,而病死率水

平却可相差几十倍到二、三百倍。由高病死率水平到低病死率水平常形成明显梯度,呈不规则同心圆状分布。主要的高病死

率水平地区分布在:河南、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太行山)地区;四川北部地区;鄂豫皖交界(大别山)地区;闽南和广东东北部

地区;苏北以及新疆哈萨克族聚居地区。在世界范围内同样存在高发区,哈萨克斯坦的古里亚夫、伊朗北部的土库曼、南非

的特兰斯开等,htp:/ww.khbct.com/NewsDetail.asp?DetailNewsId=5526

htp:/ww.khbct.com/NewsDetail.asp?DetailNewsId=5526

临床医学工程2008年第15卷第10期

ClinicalMeScalEngineering2008.15(10)

物和食物不适应。抗生素能杀灭细菌生命,也能杀伤正常细

胞,损害生命机体,降低生命机能作用。中药是自然生物体。

生物体的物质是经过生命机能制造而成。含生命性质,与人

生命旧类,为人体所接受。自然生物体是在自然的化学条件

下产生的中性药物和食物。没有偏激作用,自然生物的物质

结构十分复杂。一种中药的物质成分相当于几十种西药的物

质成分的总和。中药加上复方物质成分就更复杂。因此,只

有选用中药才能达到一剂药同时治整体的作用。

中医的药物是食物,食物是药物,治病是养命,养命也

是治病,选择中药治癌,才能达到保护机能,发挥机能作用

的目的。只有保护好机体,发挥生命机能作用,才能真正彻

底有效地快速把癌细胞以及其他恶病消除。

现代科学普遍认为中药有毒。我们知道,盐和土豆含有

毒元素最多,但是世界上没有出现过吃盐和土豆中毒的事件,

原阗很简单,自然的物质,特别是自然生物的物质多种多样,

有毒的、无毒的、解毒的物质同在一起,互相牵连,互相克

制成为中性。一旦把他们分解开来,毒元素单一存在,其作

用有时会毒死人。实验室能把这些元素分解开来,但是自然

生命的化工厂没有具备把这些物质元素分解的条件,所以人

吃了不会中毒死亡。实验室的化学条件与人生命体的条件有

天地之别。用实验室的条件代替生命去研究生命和医药是当

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错误。

五、药物治、食物治、环境精神治

人生命由三大部分构成:(一)精神体。精神是生命的

统治者。一切生命运作都是在精神体的统一指挥控制下进行。

精神体指挥控制不力或失误,必然引起五脏六腑机能作用

“三失”以致病,致癌,致死。外界的山水风物声色,通过感

官进入大脑精神体,影响大脑,引发大脑质变。不良的外界

影响必然造成大脑的不良反应,造成指挥和控制不力或失误,

即使是小小失误,也会造成大问题。精神体的发展变化和日

常工作及受外界的牵引和控制,外界良好,精神体就良好,

这就是中国地理风水学的原理,也即是现代环境科学的原理。

外界环境致病、致癌、致死是间接的,被实验室的科学家们

所忽视。因此,治病,治癌,养生保健,首先要选择好风水宝

地,或室内外环境宜人的地方。(二)阴阳力。阴阳力是致

生、致病、致癌、致死的动力。没有阴阳力的作用,生命就不

能产生和生存。阴阳生命力失衡、失调。或九进、不足是致

病、致癌、致死的主要决定因素。阴阳,圭命力来源于平时生活

的营养物质和水份,控制营养物质和水份,就能控制阴阳生命

力。(三)物质机体。人体是物质体。但是,物质体不等于生

命体。精神体是物质生命的统治者,阴阳力是动力,物质机体

是生命的基础。这三大部分或兰大系统是致生致病、致癌、致

死的三大主要决定因素方面。人的病也只有这三方面的病。

精神系统的病主要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内部物质足次

要因素;而阴阳力和物质机体疾病的主要因素是内部物质和

物质机能作用,环境是外因,是诱因,是次要风素。要根治

精神系统的病以环境调节为主,辅以药物和食物。阴阳力和

物质机体的病必须要用三分治七分养的办法,用药物治亢进,

用食物补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把“三失”机能、阴阳失调、

亢进、不足引发的癌症等恶疾有效快速地根治。因此,治癌,

治恶疾,必须要用药物治,食物治,环境精神治=三治齐下。

六、新的致癌因素

正常的物质细胞在亢进的阴阳生命力的推动下,达到了

极点而产生质变成癌细胞。癌症病人除了部分因化学物质因

素导致生癌之外,其余的癌症病人必然是平时健壮的人。健

壮的体质是生癌的基本条件之一。超声波、光放射和化学食

物药物引发的癌,医治的难度最大最恶性,发展扩散最快。

本人在临床治癌过程中,发现不少这样的癌症病人,第一次

B超检查,没发现癌肿块,两天后CT检查也没事,过两天又

做磁共振检查,也没发现肿块,一星期三次检查尤发现肿块。

又过三天到另一个医院再检查,第一次用B超,发现肝内多

个结节,最大2em,怀疑肝癌,过两天CT榆查发现肝多个

4.5em肿块,过三天磁共振检查.发现左右肝多个8em以

上肿块。颈中淋巴结,乳房肿块等,经过B超或CT检查或

穿刺检查后,迅速长大,一星期内有的大三倍以上,为什么?

经过本人多年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正常细胞质变成癌

细胞首先是阴阳力亢进,后来发现沉重的刺激和损伤同时也

能使有生命的细胞发展变化超出正常的范围和速度成为癌细

胞。超声波、光放射在穿透人体的同时,刺激破坏正常细胞,

使正常细胞激变成癌细胞。超声波和光放射在临床中发现是

人为的致癌因素。人一产生癌生命,人体马上组织抗癌军队,

集合在癌的周围。因此,所有的癌肿块,都有一个薄膜包着。

肿块薄膜越厚抗癌的力量就越大。手术、介入、穿刺检查,

一破坏这个薄膜包,癌肿块就失去了.控制,会很快摧毁抗癌

阵地,向外扩散发展。医生有时为了得到癌症的科学依据,

癌症病人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七、小结

中医的脏腑和学说,就是机能“三失”。这对现代医学来

说还是个谜。现代解剖学,很细致入微地认识生命,但是解

剖学对生命的认识是直观的感性认识。现代医学只认识温度,

不认识阴阳,不知道温度由冷热,即阴和阳构成,更不知冷

热对生命时疾病的作用。不懂中医的阴阳生命学原理,就不

可能认识癌症和热病的产生原因。

现代医学治癌,治热病,是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治疗,

(下转第33页)

·31.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临床医学工程2008年第15卷第10期

ClinicalMeScalEngineering2008.15(10)

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互动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适应现代教育的新模式,通过典型的临床案例教学。把具体

外科学教学内容简单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

主动性,活跃r课堂气氛,课堂中学生对病例的诊断治疗方

案利用表决器进行投票,增强了老师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

了解,从而在授课时有针对性的对某一内容进行详述与略解。

外科模拟实验中改变以往的的“一针一线两块纱布”练习缝

合打结的做法,改用猪的大小肠、鸡肠等为材料作各种缝合

吻合的练习,提高了练习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参与的挑战性;

而老师也能现场表演各种娴熟外科技术,增强学生对老师的

信赖。通过各种互动的参与使老师了解学生的思想思维方式,

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教师、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产

生和谐的互动。

3.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多媒体技术增加r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教师能集中

精力对莺点、难点问题加以分析和阐述,能更加从容、流畅

地完成授课,讲课的思路更加清晰、连贯,课堂效率大大提

高。例如微创是外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信息时代传统的外科

操作可能被微创的准确的器械操作所代替,其趋势是从“巨

创”到“微创”的发展。所以。外科医学生需树立或强化微

创观念。对微创内涵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外科基本

素养和操作技能,有利于外科手术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微

创化目标的实现。传统外科的培养模式是以经验为中心的

“传、帮、带”式。而2l世纪的外科医学生的培养更应注重

以病人为中心,循证为依据,微创为方向,强化微创整体观

和微创技术的培养。在各种辅助检查的选择,应首选无创或

微创的检查方法,然后再考虑有创检查。比如对于一个肾积

水的患者,应先选择无创检查(B超、CT/MRI,静脉肾盂造

影)了解梗阻原因和部位,若以上方法能确定病因或部位,

就没必要再行逆行上尿路造影检查,否则需行后者。肾穿刺

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因其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方法,所以

在临床实践中其并非作为首选,只有在非创伤检查不能明确

诊断时才予以考虑。

4.应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评估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我们通过完善了

的考试和外科教学评估体系进行评估。教学评估体系涉及质

量标准、教学评估、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等。共分3个部分。

评价方式:(一)对比测试法。将本教学法运用于2002、

2003级中医本科班2个年级4个大班共约400名学生,将其

理论成绩、操作考试成绩与2002、2003级中西医结合本科

班2个年级4个大班进行对比研究。各年级外科理论考试试

题、操作能力考试内容均随机从外科题库中抽取;考试小组

成员固定,保证评分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学生成绩逐年呈上

升趋势。(--)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教师对学

生各项临床能力的评价和满意度;调查学生对本教学方法的

评价。结果:通过互动与多媒体技术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

对学生的各项能力满意度提高,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提高,

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满意度提高。

5.互动与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多媒体虽然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声音、视频等

于一身,有自己的优势,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不能完全

取代教师的口头讲述、板书和教材,更不可能取代教师的人

格魅力。应根据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要,

采取与之相应的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互动与多媒体教学手

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努力寻求两者的

结合点,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l】陈孝平,杨为民,陈义发,等.以“名教师、名教材、名课程”

为依托建立创新性的外科学教学体系【J】.医学与哲学。2005,18

(1):45.

(审稿:丘勇超;责任编辑:常海庆lcyxgc001@126.corn)

◆-·●--_●。_·●’_1●’·◆-◆·●--·-O-·‘●’·‘●·-◆·1●·-◆-·●‘-。●·-_●‘·-o.-·‘●_-_●_-◆··●-·◆-◆·-.4.-··●。·‘●--’●●-◆-◆-‘●--_●·●。●-●‘●P·1●_·

(上接第31页)

即使在治疗中用多么科学的方法仪器,多么科学的药物,也

是盲目的治疗,不科学不正确的治疗。治癌是为了救人,救

人是目的,治疗是过程。现代医学治癌不是以救人为目的,

是以治癌为目的,为了治癌不管人残、人死,这在思想认识

上犯有方向性错误。

参考文献

【l】王维.中国民间黄帝内经【M】.北京:线装书局。2004:13.

【2】谭宇蕙.?肖癌根血清药理实验.,,常海庆.民间中医董草原【M】.广州:

广州出版社.2006:216—217.

(责任编辑常海庆lcyxgc001@126.com)

·33·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癌症临床辨证论治

作者:董草原,DONGCaoyuan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董草原中医诊所,广东,化州,525125

刊名:临床医学工程

英文刊名:CLINICALMEDICALENGINEERING

年,卷(期):2008,15(10)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2条)

1.王维中国民间黄帝内经2004

2.谭宇蕙消癌根血清药理实验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王红梅.张明陆德铭辨证论治癌症术后经验-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

导师陆德铭师承名老中医顾伯华,得其心传,擅长治疗外科疑难杂病,对中医扶正法治疗癌症研究有很深的造诣,根据肿瘤的病因病机及自己的临床经

验,形成了的独特的学术思想.笔者有幸跟随陆师学习,体会颇深,兹将体会介绍如下.

2.期刊论文李东振.杨千卫辨证论治话癌症-辽宁中医杂志2002,29(5)

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其中辨证论治主要是论证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病理反应。以及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

表现的症状变化,进而提出有效的治疗法则和药物。笔者长期针对癌症病人施行辨证论治。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1丰富与发展辨证论治理论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

实践证明,辨证论治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祖国医学继承……

3.期刊论文骆建平癌症的中医学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9)

本文从正气不足、邪气距之、阴阳失调、情治内伤、癌基因等方面阐释了癌症发生的病因病机,进而提出了扶正祛邪和对症治疗的标本兼治的中医学

治疗方法,同时强调了情志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重要性,为中医预防和治疗癌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4.期刊论文郝现军.王冠民癌症证治浅谈-山西中医2007,23(1)

癌症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疾病.目前,现代医学对癌症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但对于那些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癌

症患者,或由于癌症生长部位特殊而无法手术者,或年老体弱不耐手术及化疗者,仍缺乏良好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癌症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

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现将笔者体会简介于下.

5.期刊论文万于军中医辨证治疗癌症贫血的体会-河北中医2002,24(8)

许多癌症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放疗、化疗过程中,会出现贫血现象.对癌症患者贫血的治疗,在临床上是一大难题.尽管治疗方法不少,但疗

效均不理想.笔者结合临床诊治癌症贫血的经验,略谈治疗体会.

6.期刊论文石伟超.梁展凡.赵国平沈英森教授辨证论治癌症术后临床经验-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

介绍了名老中医沈英森教授在中医药方面对肿瘤防疗研究的一斑,在癌症术后的辨证论治中,重视顾护人体正气,益气养阴,健脾益胃,兼证并除,灵活

用药,并举例说明在临床中收到的良好效果.

7.会议论文徐力论中医干预癌症转移前环境2006

癌症转移是肿瘤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据统计临床癌症近70%死于晚期的转移,如何控制癌症转移是当今肿瘤临床研究的一大课题。近来

癌症扩散路径图被揭示,引入中医“治未病”思想抗癌转移大有可为。我们应该遵循“治未病”的思想,在防止肿瘤转移时先安未受邪之地,并且强调扶正

祛邪并用的原则,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阻止癌症建立“转移前环境”。

8.期刊论文霍介格.李树平癌症发热证治述要-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

癌症发热多由邪毒瘀积、气血失调、脏腑虚衰、阴阳失衡所致.对于热毒内盛者应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可选用承气汤类方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湿热

内蕴、气机不畅者应予清热利湿、宣通气机,以甘露消毒丹或三仁汤加减治疗;血瘀证候表现明显者应给予活血化瘀、通经泻热,方宗血府逐瘀汤化裁;脾

虚气弱、阴火内盛者宜益气补中、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或小建中汤加减;阴虚明显、潮热较重者宜育阴退热、泻火除蒸,可选青蒿鳖甲汤或柴前梅连

散化裁治疗.本病往往虚实夹杂,数证合一,治疗时宜明析证候,方能收到良效.

9.期刊论文杨传忠便血中"近血"的论治-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18(3)

便血为肛肠科常见病症之一,中医学对便血的论述颇多,散见于多种文献之中.笔者通过学习历代文献结合自己多年实践经验,就"近血"的概念、病因

病机以及分类论治归纳总结于后.

10.期刊论文沈红梅.李自全浅谈中医辨证论治在肿瘤治疗中的误区-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

目前有人认为"癌症是一类病,不是几个证.是细胞异常生长和分化,从而表达及调控发生异常而形成的癌症.不针对癌之病因治疗,而围绕癌之阶段性

症候群显示的证治疗,就走上了辩证论治的误区"[1].初看似有道理,其实是作者对"证"的概念不清,把古代关于"证"的概念和现代中医学对"证"的概念混

淆.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证".



引证文献(3条)

1.董草原辩证治病方法[期刊论文]-临床医学工程2009(1)

2.董草原疾病分类论治与分级管理[期刊论文]-临床医学工程2008(12)

3.董草原癌症不是绝症[期刊论文]-临床医学工程2008(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lbjqj200810012.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9029cb4a-8d0d-43b7-bb39-9e7200a86a8e

下载时间:2011年1月21日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