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俄罗斯游记20
2017-07-28 | 阅:  转:  |  分享 
  
吃过中午饭后,我们又参观了一家俄旅游纪念品购物店。这家旅游店规模较大,里面有很多俄罗斯特色商品,如军刀、望远镜、套娃等,商品琳琅满目,价格相对便宜,大家都买了一点东西,以作此次游俄纪念。

套娃一般由多个一样图案的空心木娃娃一个套一个组成,最多可达十多个,通常为圆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颜色有红色,蓝色,绿色,紫色等。14世纪最早起源于莫斯科以南70公里的俄古镇扎郭尔斯科,由于工艺精湛且富有俄民族特色,所以很受到各国游客的喜爱。团队逛完购物店,出来时已下午3点半了。导游把我们带到涅瓦大街路口,然后告诉大家,接下来的行程安排是自由活动,游览涅瓦大街等,时间由各位旅友自行掌握,晚上10点再团队结合,统一乘火车回莫斯科。由于时间充裕,我和另一位旅友小雷商定,先到涅瓦河北岸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等,然后晚上再回来游涅瓦大街,这样即可以多游览景点,又充分利用了晚上时间。

俄罗斯的套娃很有名气,最普通的图案是一个穿着俄民族服装的姑娘,叫做玛特罗什卡,这也成为这种娃娃的通称。

我查看了一下地图,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停泊在彼得格勒岛东南侧方向,从涅瓦大街西口到那里行程3公里左右,走路约一小时便可到达,沿途还可以观览周边景色。于是,我们决定采取徒步方式到达目的地。(图为阴雨中的海军部大楼)

这次到俄罗斯旅游,行前我有一个愿望,就是要亲眼看一下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但旅行社行程却无此安排。因此,今天能有这么多自由活动时间,机会太难得了,因此,我首先考虑的就是去看阿号舰。不过,在异国他乡,语言文字不通,仅凭地图标识去寻找几公里以外的阿号舰,确实多少有点“探险”味道,故提出此项建议时,响应的旅友并不多。我和小雷从西口出发,穿大桥沿涅瓦河一路东行。这里是圣彼得堡市中区,两岸景色确实很美。尽管阴雨绵绵,冷风侵骨,但在雨雾中游览圣市又是另一番情趣。

圣彼得堡确是精心打造的美丽城市,滨河路一带,除了我们已参观了的景点外,还有大理石宫、彼得宫、艺术科学院、革命博物馆等著名建筑,使涅河两岸充满浓郁的艺术文化气息。

过了圣三一大桥,我们来到了彼得格勒岛,河岸边停泊了一艘古老的帆船,据说是一条海盗船。船体黑白相间,桅杆高耸,造型很有特色。

这艘木制帆船规模较大,船体近百米长,三条桅杆数十米高,分别排列在船头、船中和船尾间,体态矫健,构造坚固。在近代机动船出现之前,这条船应是海上霸主之一。

沿彼得格勒岛南侧小道向东行至大涅夫卡河口处,一艘灰蓝色的战舰兀立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船炮林立,舰旗飘扬。这,就是名扬世界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毛泽东有一段著名的语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这声炮响就是从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发出的。它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革命圣舰”。

看得出阿芙乐尔号舰已经过多次维修,舰体被粉刷一新,但船上那巨大的早已过时的三个烟囱和两根高耸的桅杆,就已经将这只旧式战舰上百年的历史面貌显露出来。1917年11月7号(俄历10月25日),阿号舰的官兵接受列宁布尔什维克党的指示,开进涅瓦河,率先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过去史料有如下记载:“轰!阿号舰震天撼地的巨响划破了黑暗。霎时,四周的大炮跟着一起怒吼。一颗颗炮弹在夜空中呼啸。起义的队伍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冲向冬宫。阿号舰也不甘观战,开始用实弹向冬宫轰击,巨大的宫殿颤抖起来。顷刻间,冬宫内一片火海……”。起义部队攻陷了冬宫,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1968年,苏联政府授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勋章。关于阿号舰是否开炮攻打冬宫一事,史学界颇有争议(前面已谈到),苏联解体后,俄官方最新档案记载,阿号舰当夜开炮并非指向冬宫,且射出的是空包弹。所谓炮轰冬宫之说是过去苏俄舆论宣传的需要,实际并无此事。要辩清这段历史很困难,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11月7号这一天,阿号舰确实有率先鸣炮一事,且该舰为布尔什维克所控制。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讲,阿芙乐尔号舰是俄十月革命的象征,

还是说得过去的。阿号舰不仅因参加十月革命而闻名于世。同时这艘战舰还经历了两次革命(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和三场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卫国战争),有着辉煌而又坎坷的经历,是俄苏历史演变的重要见证者。阿号舰本隶属于沙俄波罗的海舰队,舰长124米,宽16.8米,排水量6730吨,1903年开始服役。1905年参加俄日对马海战,俄军战败后,它是唯一伤痕累累地返回俄国的军舰。1914年一战期间,它参加了芬兰湾保卫战;1917年二月革命时,舰上水兵发动起义,参加了推翻沙皇的斗争;1941年9月,本已退役的阿号舰在保卫列宁格勒的战斗中奋勇抗敌,后来被德军炮火击毁自沉,一代名舰淹没在幽深的水下。战争结束后被打捞出精心修复。成为纳希莫夫海军学院的教学基地,后被改建为博物馆。

从1948年起,阿芙乐尔号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分馆,供游客参观。苏联解体后,阿芙乐尔号舰曾一度陷入较为尴尬的境地。有人主张重新评价阿号舰军事地位、断绝政府拨款、取消该博物分馆等,该舰生存出现危机,一段时间竟被包给外人作舞会、派对之用,

甚至沦为拍A片的场景。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俄共的愤怒和抗议,指责在军舰上开晚会是亵渎神圣的革命历史文物。很多共产党员仍然坚决地捍卫着苏联,他们通过杜马讲坛呼吁改变关于“阿芙乐尔”号命运的决定。他们在游行中高举“十月革命万岁”标语,高喊“我们的祖国是苏联”。但大多数人还是比较平静地看待这件事,正如一位博物馆长所言,“阿芙乐尔号是一个博物馆,不管地位如何,它记录的是一段历史。”现在,阿芙乐尔号舰境遇有了很大好转,又开始担负着历史博物馆的作用,成为俄罗斯重振雄风的教育阵地,只是褪去了昔日神圣的政治光环。

如今这艘百岁老舰虽然已经无法行驶,但作为俄海军史上的“活化石”,它毕竟经历了漫长的俄苏海军兴衰过程。因此,阿芙乐尔号舰不仅是十月革命的象征,也是近现代俄苏海军历史发展的见证者。

十月末的圣彼得堡已开始转入冬季,下午6点天色已渐黑。我们在附近转了一下,便即刻返程,沿着另一条小路,回到了涅瓦大街。吃过晚饭,见时间尚早,我便幽闲地开始游览这条著名的老街。

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的主街道之一,建于1710年,全长约4.5公里、宽25至60米,从涅瓦河畔的海军总部一直延伸到涅夫斯基修道院,横贯莫依卡河、格利巴耶多夫运河以及喷泉河。涅瓦大街是圣彼得堡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聚集了该市最大的书店、食品店、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是游客必去的地方。晚上大街车水马龙,游人很多,一派繁荣景象。

在圣彼得堡虽然我们只停留3天,但留下的印象却相当深刻。这个城市尽管只有三百来年历史,却保存了众多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积淀,留下了很多精美的历史建筑和艺术雕绘。完全称得上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夜晚的涅瓦大街,灯火辉煌,景色万千。站在街口,回望远处的教堂,雄伟的殿宇、高耸的塔尖在灯光的反射下,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绚丽色彩。

涅瓦大街历史悠久,文化气息浓厚,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各类教堂以及其它历史遗迹。这里有东正教喀山大教堂、新教圣彼得和保罗教堂、天主教圣凯瑟琳教堂以及荷兰教堂、亚美尼亚教堂等等,宗教流派不同,却能共处一地而相安无事,让人惊讶不已。涅瓦大街的名字与俄罗斯的不少历史人物和事件紧密相关,这里有果戈理、柴可夫斯基的故居,以这条大街为背景来反映社会时代生活的优秀文学作品也很多,如果戈理的《涅瓦大街》,深刻而精准地刻画了19世纪中期圣彼得堡的市井人生,深受读者喜爱。位于涅瓦大街中段的“沃尔夫与贝兰热甜食店”特别有名气。据说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从这家甜食店喝完最后一杯咖啡,而直接奔赴决斗地点“小黑河”的,颇有悲壮色彩。不仅如此,莱蒙托夫、陀斯妥耶夫斯基、舍夫琴科等人经常是这里的座上客。今天,文学俱乐部“文学咖啡”即设立于此。在这家甜食店喝一杯咖啡,感受一下当初文学家们的文思才涌和激情浪漫,还是挺有味道的。

晚上10点,旅友们如约来到了集合点,在导游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火车站。晚上10点40分,我们乘坐火车,连夜返回了莫斯科。

献花(0)
+1
(本文系YYYTTTJJJ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