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观察
2017-07-28 | 阅:  转:  |  分享 
  
临床研究

-



263-

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月第9卷第9期WorldHealthDigestMedicalPeriodieal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

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

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主要症状包括:痛经、

月经过多、不孕、性交疼痛、大便坠胀等,其中痛经往往是一

个常见且突出的症状,且表现为渐进性痛经,月经前后或行经

期间出现下腹疼痛、坠胀感,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

发,严重者疼痛较重难忍,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

冷,甚至晕厥,如不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及

生活质量。因此缓解甚至消除其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

义。西医主要应用激素治疗,但激素治疗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而且长期应用雌激素有潜在的致癌危险,具有局限性,本疗法

选用适当的药物贴敷于相应穴位,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

经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门诊子宫内膜

异位症患者6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符合女性子宫内

膜异位症痛经的诊断标准,年龄在17-35岁。

1.2诊断标准年龄17-35岁的女性,经前或经期小腹胀

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

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治疗前1个

月内未使用过止痛药及其他药物治疗;排除受试者不符合子宫

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诊断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计划

3个月内妊娠者;由盆腔炎、子宫肿瘤等其他病症引起的相关

症状者;合并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肝、肾和造血

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及脾胃虚弱者;过敏体质

(对2种以上物质过敏)或对本实验已知药物成分过敏者。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用定坤丹(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服用方

法依照该药服用方法,一日二次,一次1丸。于每个月经周期经

前3天至经行4天为1个疗程。三疗程结束后观察近期疗效。

观察组:采用中药下腹部穴位贴敷法。中药:丹参、当归、

赤芍、元胡、细辛、蜈蚣免煎颗粒各一袋,每袋分别相当于生药

10克、10克、10克、10克、3克、1克。(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

生产)。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步将患者脐部用温水洗净,擦干。

第二步取丹参、当归、赤芍、元胡、细辛、蜈蚣免煎颗粒各两

袋,按比例混匀,加水,调成糊状。(丹参、当归、赤芍、元胡、细

辛、蜈蚣免煎颗粒各两袋加温水2ml)第三步用压舌板将药膏放

置于胶布上,然后分别贴敷于神阙、气海、关元上(药膏做成大

2.0cm2.0cm小为宜)。每次贴敷4小时,每天更换一次,每个月经

周期经前3天至经行4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指标:症状和体征及舌脉的改善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X

2

检验。

3治疗效果

3.1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以下4级:

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标(N)=(治疗前积分值-治疗后

积分值)/治疗前积分值×100%

(1)痊愈:治疗后各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2)显效:治疗后各症状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减少≥70%,<95%。

(3)有效:治疗后各症状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

70%。

(4)无效:治疗后各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3.2临床疗效

表1两组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比较

组别痊愈n%显效n%有效n%无效n%总有效率

观察组13(43.3%)10(33.3%)4(13.3%)3(10.0%)90.0%

对照组7(23.3%)4(13.3%)15(50.0%)4(13.3%)86.7%

表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3不良反应两组治疗迄今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4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据统计,约

87.7%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继发性痛经

[1]

。子宫内膜异位

症痛经常表现为随着月经周期渐进性加重性痛经,疼痛难忍,

严重影响了妇女正常生活。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主

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长期疗效不满意,且副作用不可忽

视。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它是中医

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穴位贴敷作用

的机理主要是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应各脏

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

点,因此运用穴位贴敷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

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

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

我院临床研究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处方由丹参、当归、赤芍、元胡、细辛、蜈蚣组成,具有理气行

滞、化瘀止痛的功效,用于气滞血瘀所致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中药穴位贴敷的应用疗效显著,且使用安全,

标本兼顾,丰富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方法。确立了中药

穴位贴敷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应用特点和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几个问

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29.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截石位摆放方法对手术患者下肢神经肌肉的影响。方法对阴式子宫切除术、结肠直肠手术60例随即

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摆放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截石位即根据患者身长调节托腿架上放凝胶垫,在把小腿安

改良截石位预防下肢疼痛麻木的探讨

徐明明(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室236803)

【中图分类号】R6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263-02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观察对照的研究方

法。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录入符合要求的患者,所有受试者均应按试验方案方法及疗程治疗,填写临床观察表,以提供对穴位贴

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的数据和资料。结果临床观察证明,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

【关键词】穴位贴敷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

穴位贴敷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观察

陈丽文(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130021)

【中图分类号】R71.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9-0263-01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