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甘桔地黄汤治疗阴虚喉痹68例
2017-07-29 | 阅:  转:  |  分享 
  
陕西中医2002年第23卷第3期217

甘桔地黄汤治疗阴虚喉痹68例

赞南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518001)黄晓军刘光太戴春禧

摘要:目的:观察滋阴清热类中药治疗阴应喉痹的疗效。方法:自拟甘桔地黄汤(桔梗、

甘草、坪蜕、丹皮、射干、生地、玄参等)治疗阴虚喉疥68例,并与金嗓利咽丸加

西瓜霜润喉片治疗进行对照。结果:甘桔地黄汤愈显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

差异(P<0.01),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滋阴清热润喉的功效。

主题词:咽炎/中医药疗法复方(中药)/治疗应用@甘枯地黄汤/治疗应用祛疾/

治疗应用

阴虚喉痹西医称为“慢性咽喉炎”,为临床多

发常见病,尤其在南方署湿之地更为常见。西医治

疗多采用抗炎、消肿、雾化吸人等方法,效果不佳。

我们在临床中治疗阴虚喉痹68例,取得良好疗

效,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88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或住院

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20例。治疗

组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为14.8^-62岁,平均

年龄34.2岁,病程6个月一8年;对照组男性9

例,女性11例,年龄12.5-67.2岁,平均年龄

29.2岁,病程8个月一5年2个月。两组病人在年

龄、性别及病程上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甘桔地黄汤,水煎复渣,

混合分2次服。甘桔地黄汤由桔梗、生甘草各8g,

蝉蜕、丹皮、获荃各log,射干、玉蝴蝶各6g,生地、

玄参、淮山药各12g组成。虚火旺盛者加黄柏

log,知母15g;气阴两虚者加党参15g,五味子

6g,石解log;咽痒明显者加薄荷6g,防风log;咽

痛甚者加山豆根log,岗梅根15g;夹癖者加赤芍、

丹参各12g;兼气郁者加郁金12g,厚朴log,

对照组用金嗓利咽丸(西安碑林中药厂生

产),每次6g,ld2次,口服;西瓜霜润喉片(桂林三

金药业集团公司生产),每次含服1片,每d5-6

次。治疗期间停用西药及其它中药制剂,嘱患者多

饮水,少说话,忌辛辣烟酒。两组均以10d为1疗

程,12疗程后统计疗效。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10d内症状减轻,3个

疗程内症状体征消失者;显效:2周内症状减轻,3

个疗程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者;有效:3周内症状

减轻,3个疗程内症状体征部分消失者;无效:3个

疗程内症状体征无改善者。

治疗结果对照组20例,治愈3例(150o),

显效6例(300o),有效6例(300o),无效5例

(250o),愈显率4500。治疗组68例,治愈19例

(27.90o),显效25例(37.100),有效16例(23.

50o),无效8例(11.8吓),愈显率6500。与对照组

比P<0.01,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阴虚喉痹属西医“慢性咽喉炎”范

围。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大,情绪紧张,烟酒熬夜,

过食辛辣煎炸食物等因素,均易导致或加重本病。

中医认为咽喉与肺胃相连,为少阴肾经循环路线

所过,故外邪侵袭,饮食失调,劳伤心肾,均可致阴

津受灼,虚火上炎。甘桔地黄汤中生地、玄参人肾

经,滋阴降火,凉血利咽为主药;桔梗善利咽喉,且

引诸药上行至咽,生甘草能解百毒,甘缓止痛共为

臣药;射干、蝉蜕、玉蝴蝶均为喉科要药,能利咽消

肿。诸药合用滋阴清热,滋阴则阴津生,清热则咽

喉利。用治阴虚喉痹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

异有显著性意义,为治疗阴虚喉痹的有效方药。

参考文献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南方

大学出版社,1994:126-v128

(收稿2000-06-12;修回2000-10-25)

万方数据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