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2005年第26卷第10期1051
克敏消瘫汤配合西药治疗过敏性紫瘫69例
李连忠
吕爱林
陕西省中医医院(710003)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凉血、益气活血
西安尚德医院(710004)
、化疥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过敏性紫疲的疗效。方法:采用
克教消瘫汤(生地、丹皮、赤芍、大青叶、炙黄茂、当归尾、鸡血藤、荆芥炭、旱莲草、白茅根、生
甘草)配合降低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西药,治疗本病69例。结果:临床治愈率达到86.
960o。提示:本方清热凉血,益气化疥通络的功效。
主题词:紫疚,过教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清热凉血药/治疗应用调和气血@克歌消疚汤
过敏性紫瘫是一种常见的皮肤出血性疾病,
属中医的血证、紫斑、肌An、发斑、血风疮范畴。笔
者采用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本病69例,疗效较
好,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69例中,男39例,女30例;
年龄最小3岁,最大26岁。人群分布规律:学龄期
患病人数占780o。季节分布规律:春秋季节是患
病高峰,占860o。病因分布规律:均有过敏史,且
过敏因素复杂;与感染因素有关者占680o。病程:
除2例复发,病程在2年以上外,其余病程在1周
^-4个月不等。
临床分型:依据傅志宜编著《临床皮肤病鉴别
诊断学》分型,69例中,单纯性紫瘫42例,风湿性
紫瘫6例,腹性紫瘫21例。
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以清热凉血,化寮通
络,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以自拟克敏消瘫汤为
主:生地、鸡血藤各15g,赤芍、丹皮、荆芥炭、早莲
草各9g,大青叶、炙黄蔑、当归尾各log,白茅根
20g,生甘草6g。湿重者加黄柏、山桅子、黄琴;脾
肾阳虚者加淫羊霍、补骨脂、炒白术、炮姜炭;气阴
两虚者加西洋参或太子参。
2、西药治疗:维生素C每天400mg,维生素
E每天200mg,分2^-3次口服,5-8d为1疗程,
小儿减半。息斯敏片每次5-10mg,每日2次口
服,3-7d为1疗程。小儿慎用。
疗效标准临床治愈:紫瘫消失未再复发,无
关节肿痛和腹痛,尿常规检查正常。显效:紫瘫消
退,偶有少量新的紫瘫出现,关节及腹痛消失,尿
常规检查正常。有效:紫瘫减少,关节痛及腹痛减
轻,尿常规检查蛋白质、红细胞减少。无效:2^"3
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变。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60例,显效5例,有效
3例,无效1例,临床治愈率86.960o,总有效率
98.55%。
病案举例陈某,女,12岁,学生。1997年4
月3日初诊。主诉:两小腿部发生寮点1周。1周
前扁桃体红肿发炎,伴有发热,继之两小腿散在出
现痕点,四肢关节肿胀酸痛,腹痛阵作。检查:双侧
小腿部可见密集如针头大小之痕点,以胫前部最
密最多,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腹软,无压痛
点,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滑数。实验室检查:
WBC10X109/L,N0.69,L0.31,PLT120X109/
L,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潜血试验(+)。西医诊
断:过敏性紫瘫。中医诊断:血证(紫斑)。证属风
热人营,热伤血络,血滋成斑。治以清热凉血,活血
止血,化痰通络。药用生地、白茅根、鸡血藤各
20g,赤芍、丹皮、荆芥炭、早莲草各9g,忍冬藤、大
青叶、炙黄蔑、当归尾各log,生甘草6g,藕节适量
为引。共5剂,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治疗:维生
素C片每日300mg,分2-3次口服;维生素E胶
丸每日loomg,分2次口服。5d后复诊:双小腿部
痕点已大部消退,四肢关节肿痛减轻,腹已不痛,
舌苔脉象同前。原方再服5剂。后随访半年未见
复发。
讨论过敏性紫瘫为儿童和青少年常见
病、多发病,由某些过敏性物质如病毒、细菌、药
物、食物、化学物质、虫咬等作用于血管壁细胞而
引起的变态反应性血管病。属于中医的“血证”范
畴。多因风热或湿热人络,伤营动血,热伤血络,血
滋成斑;或过食膏粱厚味,腥擅发物,蓄积生热,热
伤血络,血滥成斑;或因离经之血阻滞,血不归经,
导致血液外滋而发为斑,多见于紫瘫性肾炎或久
1052陕西中医2005年第26卷第10期
病复发之人;或因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统摄无权,
血不循经,外滥脉道而致紫斑。概括起来,其发病
原因不外乎热、癖、虚三个方面。自拟克敏消瘫汤
中,生地、丹皮、大青叶、白茅根清热凉血;赤芍、鸡
血藤、当归尾化痪活血通络;炙黄蔑、旱莲草、荆芥
炭、生甘草益气活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
血、化痕通络、益气活血止血之功。再辅以降低血
管通透性和脆性之西药,收效更快。
参考文献
1参考书目:傅志宜编著《临床皮肤病鉴别诊断学》
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314-322
(收稿2005-06-20)
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座疮36例
全明每刚杨永利陕西乍“女市第六医院(710015)
白靖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中医医院(710004)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座疮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均以辫证选穴
以足三里、脾腑、曲池、肺阶、血海、三阴交等为主,用当归注射液、生地注射液、
川曹漆注射液及维生素B6、甲氛咪呱等针剂进行穴位注射,每周2次,1月为1
疗程;配合中药内服外敷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2例;总有效率970o。提
示:穴位注射把针灸和药物的作用和为一体,使药物通过经络迅速透达病所,且
能维持一个较长的时间,使经络气血通旺,加速了病灶的消散吸收。
主题词:座疮,寻常/中医药疗法座疮,寻常/穴位疗法当归/治疗应用川芍/治疗
应用穴,足三里穴,脾盼
笔者于2001年9月一2004年6月,以中药
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座疮,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
道如下。
临床资料72例寻常性座疮患者,随机分为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6例,女20
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32岁;病程最短3月,最
长3年余。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
最小16岁,最大33岁;病程最短4月,最长3年
余。两组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辨证选穴,以足三里、脾愉、曲
池、肺愉、血海、三阴交等为主,临证选1^-3个穴
位,再据辨证选1-2个辅穴进行治疗),药物用当
归注射液、川芍嚓注射液、维生素Bs、甲氰咪呱等
针剂进行穴位注射,每周2次,1月为1疗程。每
次治疗双侧共4-6个穴位,每周2次,1月为1
疗程。
配合祛风止痒、活血和营、解毒散结的中药内
服外敷进行治疗,药用批把叶、桑白皮、黄等、防
风、生石膏、夏枯草、羲术、皂刺、海藻、昆部、当归、
生地、川夸、赤芍、白芍、桂枝为主,每剂药共煎3
次,前2次所煎药液混合后,早晚分服;第3次所
煎药液湿敷患处,每次20^-30min,早晚各1次。
对照组36例,用维胺脂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
次:座疮王软膏外用,每日2次,1月为1疗程。
疗效标准痊愈:自觉症状消失,皮损计数为
0或减少90肠以上;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
损计数减少600o-890o;有效:自觉症状略有减
轻,皮损计数减少30%一590o;无效:自觉症状变
化不显,皮损计数减少不足300o,无变化或增加。
治疗结果见附表:
附表疗效观察表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治愈率总有效率%%
,
口
魂勺
0
户
Q
U
心1
0
内匕
二
以
1五
亡
」
左
孟
匕」
0
甘
0口
夕
~
8
n‘
11
扣h
扣0
nj
q
以
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36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个别病例因
为穴位受到刺激在治疗时及治疗后半1/2h内局
部有胀、痛等不适,但均能耐受。而对照组36例
中,5例出现头痛、头晕、恶心,1例出现皮肤干燥、
面部皮炎,1例出现肌肉关节痛。两组比较,治疗
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总有效率也有显著
差异,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